关灯
护眼
字体:
《北望苍茫》第九章. 混乱天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850年,在德意志的那位大胡子先生马克思得到消息,在遥远东方的大清帝国南部省份——广西,发生了“革命”,他便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作出了判断:“……世界上最古老最巩固的帝国,八年来在英国资产者大批印花布的影响下,已经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夕,而这词变革,必将给这个国家的文明带来极其重要的结果。。如果我们欧洲的反动分子不久的将来逃奔亚洲,最后到达万里长城,到达最反动最保守的堡垒的大门,那么他们说不定就会看见这样的字样: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马克思从他所擅长的政治经济学角度断定这个古老庞大的东方帝国会因鸦片战争后内外交困而导致逐步解体。并用他一贯的自信,作出了肯定地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即将爆炸的地雷上,使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这个危机一旦扩展到国外,直接随之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

受到革命战友影响,胡子小点的恩格斯也兴奋得刷刷点点:“……古老中国的末日正在迅速到来。……过不了多少年,我们就会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国作垂死的挣扎。同时,我们也会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

但是,历史从来不会因为做出判断者是否是个名人或仅是个人名,就会作出调整。

仅仅过了12年,到了1862年夏天,辉煌的太平天国正在散发着它最后的辉煌,曾经对它赞誉有加的大胡子先生马克思就在他的《中国纪事》中转变了态度:“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但是,只有在中国才有这类魔鬼。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

从兴高采烈改为恶毒诅咒,并没有展现出应该是富有远见的马克思博士对东方古老的国家那个正在长大的邪恶怪胎具有任何超常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洞察力,对于不过十二年中国发展方向的判断也可以看出点什么了。

在“保皇”和“改良”间辗转的梁启超直言不讳:“所谓太平天国,所谓四海兄弟,所谓平和博爱,所谓平等自由,皆不过外面之假名。至其真相,实与中国古来历代之流寇毫无所异。”

与梁启超同为康有为弟子的欧榘甲,一直力主反满,但他坚信:“洪、杨与其徒党,起于草泽无赖……稍得土地,即以为安,封王数百,彼此争功。”他还明确指出:“(洪、杨)一旦得意,其骄横无礼,贻害众民,恐有甚于满清者。”

即使是坚定“反满复汉”的激进派邹容,也认定:“太平天国之立也,以汉杀汉,山尸血海,所保者满人……”

只有“难酬蹈海亦英雄”的陈天华对太平天国的消亡稍有遗憾:“太平天国有天下三分之二,将要成功,又有湘军三十万人,替满洲死死把太平天国打灭……恨的是曾国藩,只晓得替满人杀同胞,不晓得替中国争权利……”

民智初发之后,大儒钱穆先生讲:“……他们(太平天国)只知援用西方耶教粗迹来牢笼愚民,却没有根据西方民主精神来创建新基。”鞭辟入里。

近现代对太平天国的赞不绝口者,无外乎着力于以下几点:第一,太平天国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运动”;第二,《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伟大”的“农民革命”纲领,具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第三,马克思曾称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社会主义”。

谬误以外的谬误。自其建立之始,因为“拜上帝教”与“基督教”的“血脉”关系,其头目们便希望与洋人勾搭,望其垂怜,冀其所助;直到李秀成攻上海受挫,才与“洋鬼”结下深仇,所以“反帝”之说无从谈起。

1858年,英**舰“李(L)号”经过金陵,遭太平军将士误击,额尔金下令反击。发酋洪秀全竟下令将发炮的军士斩首后,派人向英国人道歉,希望洋人兄弟帮他灭“臭虫”——满清。

以洪秀全为首的长毛头目,一直自作多情,对他希望中的洋兄弟十分看重,久居深宫的洪天王连洋人舰只加煤加水这样的琐事都会亲自过问。即使到了太平天国与洋人撕破脸的后的1863年,忠王李秀成和慕王谭绍光仍然与常胜军统领戈登等人通信,要求做买卖,搞军火生意,明白表示:“我朝系与清朝争疆土,与外邦毫无嫌怨。”

洋商洋行(包括戈登)为了获利,同时将大量军火卖给清朝和太平军这交战的双方。后来在法国人狄支沙(C.A..dJss)的文章中证明,仅1862年4月,上海一家外国洋行就卖给太凭军步枪3046支,野炮795尊,火药484桶,子弹18,000余发。即使天京被围期间,洋人们仍不断向他们供应粮食、茶叶、丝绸、军火,甚至鸦片。由此推之,可以想见太平天国和“帝国主义”之间的密切关系。

“反封建”方面更不必讲,清朝咸丰帝有名号的嫔妃只有18个,洪天王有88个“嫔妃”,后宫供其纵欲者近两千女性。相比封建帝王,洪教主个人享受方面要“荒淫无耻”得多。

至于等级制度、服饰规定、官员品级、爵位世袭等等,太平天国比起清朝来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根据清朝《贼情汇纂》等详实的官方文件,可查太平天国早期领导人物二百多,出身能得以查证的一共有50人,绝大部分是会党成员、盗贼、地主、塾师、各类商贩、戏子,真正出身农民的只有14人,还算上富农,所以说它是“农民革命战争”完全是信口雌黄。太平天国对于犯法官员的处罚之一,就是“罚为农”,充满鄙视之意,如此怎能把这场战争算成农**动!再者,被某些人奉为圣典的《天朝田亩制度》,也只是给昏昧无知的走卒画的大饼而已,从未真正落实过。

在《原道救世歌》中,冠冕堂皇的写道:“嗜杀人民为草寇,到底岂能免祸灾。白起项羽终自刎,黄巢李闯安在哉!”但实际上,历时近15年之久,波及18个省份的太平天国战争,不仅仅造成了中国经济历史性、全面性的大倒退,还使整个国家丧失了近一亿左右的人口。当然,对于这么一个庞大死亡数字的责任所在,难以细究,大致上讲,清军与太平军,加上捻军,可以“平分秋色”。

对于后世而言,它最大的“积极意义”早为梁启超一语道破:道咸以后,官吏之庸劣不足惮既已显,而秕政稠叠,国耻纷来,热诚者欲扫氛雾以立新猷,桀黠者欲乘利便以觊非分,此殆势有必至、理有固然者耶!于是,一世之雄洪秀全、杨秀清、李秀成等,因之而起;于是,一世之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因之而起。

正是太平天国的冲击,使得腐朽的大清国内满蒙权贵派一步一步走向衰弱,庶族汉人的经世派一步一步走向权力的巅峰,最终形成不可逆转之势。为后来袁世凯和孙中山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和民族基础,邪恶的怪胎终于有幸成为日后中华民国的一掬肥料。

就是从这一年——1862年开始,以罗孝全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完全放弃了对“太平天国”教门兄弟的幻想,开始诅咒这些人为“邪恶盗匪”,英国人自咸丰皇帝死后与洋务派首脑恭亲王奕相谈甚欢,更加坚定了站在大清政府一边彻底消灭太平军的立场上来。

1859年秋,穷困潦倒的美国流浪汉汤森德·华尔和亨利·华尔兄弟远渡重洋,来到上海闯天下。华尔,全名费雷德瑞克.汤森得.华尔(FrdrckTonsdard),1831年11月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

当时太平军席卷苏浙,大批清军和失势地主逃到上海,局势一片混乱。华尔兄弟结识了中国“泰记银号”经理杨启堂。杨是洋务通,他逐渐与华尔熟络起来。由于当时上海正处于被太平军进攻的前夕,中国官方和当地洋人都十分紧张。华尔抓住机会,与杨启堂等中国银庄老板们达成协议,准备筹组一支完全由洋人组成的雇佣军,用来与太平军作战,保卫上海。

双方讲定,除固定每月一百至六百美元不等的固定工资外,华尔每攻下一个太平军占领的城镇,就可以得到从四万五千美元到十三万多美元不等的“赏金”。

此时的华尔正值而立之年,他说干就干,立刻选择了两个美国同胞当副手,一个是福瑞斯特(Forrstr),一个是白齐文(Brgrn,此人的父亲曾是拿破仑手下的军官,法裔美国人),募集流落当地的菲律宾人和欧美流民三百多,组织成立了雇佣军洋枪队——常胜军。

亨利·华尔以“常胜军大管家”自居,一手包办部队的武器、弹药及船舶供应,他成立华尔洋行招揽生意,变成上海滩的大军火商。为了牟利,亨利还把囤积的军火卖给太平军,他甚至写信给太平军统帅忠王李秀成,表示愿意帮太平军代买枪炮。

1860年7月16日,华尔率这支纯洋人组成的军队进攻太平军占领的松江。洋枪队三百多人被太平军打死近三分之二,华尔回上海后,花重金购买新式武器弹药,重组一支五百多人的“洋枪队”。这次,人员中有二百多名菲律宾水手。

松江一战中,洋枪队打死近五百名太平军,清政府和上海商人兑现诺言,赏华尔白银三万两。华尔一人得白银价值,相当于十三万多美金。

当时在上海的英国当局恨他破坏了政府的中立政策和招募英国逃兵,把他当成骗子和海盗,和法国当局一起要逮捕他。华尔知道后躲进洋枪队松江大本营。

1860年8月1日凌晨,华尔率水军与清参将李恒嵩联合进攻青浦城区。指挥太平军守城的,也是一位洋人——英国皇家步兵团上尉萨维治,太平军手中同样有从洋人手中购买的新式枪炮。

结果,进攻青浦的洋枪队二三百人被打死,华尔也受重伤,一颗子弹从他左下颚打入,又从右脸穿出。

10月间,英舰队司令何伯亲率炮舰四艘到松江,把位华尔和他的的二十多位士兵抓了起来,押往上海,交美国领事审判,罪名是华尔破坏美国的中立政策,非法进行战争活动。

不料在法庭上,华尔自称是“大清帝国臣民”,上海泰记银庄办事员递上一份发自北京清廷军机处的正式公文,上面写明大清皇帝“御批”此事。美国总领事仔细看过中国官方文件后,宣布华尔无罪,当庭释放。

华尔走出美国领事馆,立刻就被英国兵逮捕,押上何伯的旗舰,关押起来。同时,何伯准备攻占洋枪队的松江基地,消灭这支“非法武装”。

泰记银号的杨启堂和清官让白齐文率洋枪队撤出松江,令清兵将领李恒嵩率军进入松江城。英国兵逼近松江,见到清军旗帜后,怕引发两国之战,只得退回上海。

不久,在泰记银号的帮助下,华尔从防守森然的英国兵舰上逃返松江城。

1861年,华尔在清李鸿章等人的支助下,与副手白齐文和福瑞斯特以中国兵为主力组织新的洋枪队,初招1400名中国兵勇,200名菲律宾士兵,西方教官近一百人。他委任白齐文和福瑞斯特为少校,把洋枪队变成正规军。

到年底,华尔的洋枪队,已经有二千多人,有不同兵种。全军统一着装,衣服华丽。中国兵穿深绿紧身制服,仿效西方制服,衣服上有绯红色饰带;中国炮兵穿浅蓝色军服。菲律宾士兵穿深蓝兵衣,头包深绿头巾。军官军衔的以袖口条纹多少来加区别。华尔还设定了来年的军队夏装。

1861年年底,华尔邀请英国海军将军何伯亲临松江检阅他的手下。一年前,还曾经想歼灭这支武装的何伯见之大喜,立刻允许英军与太平军交战时正式接纳洋枪队为友军,并答应帮助华尔从英国购买最精良的武器装备洋枪队。看来英人也比较神经质,这脸也说变就变。

何伯也确实没有食言。他应华尔要求,从香港的英国兵工厂替洋枪队购进一千支新型来福枪、五千支在当时最先进的短枪以及两批野战炮。所有这些枪支弹药,完全按成本价卖给华尔。

从英法等西方将领的角度看,华尔训练中国人为洋枪队确实是想他人所不能想。先前的清政府和太平军都只雇佣过西方将官帮助清军和太平军训练,从未想到过把中国人里外一新从思想到装束加以彻底改造。

为了保证洋枪队士兵在战场上能彻底理解长官命令,华尔下令中国士兵学习简单的军事英文术词,并学懂听号声前进或后退。特别重要的是,针对当时城垣坚厚的太平军城镇,华尔有的放矢,特别看重炮兵训练,使得大炮、野战炮的命中率和实际轰击效果大大提高。

由于华尔训练有素,洋枪队的战斗力远远高出清军正规军,大有以一当十之效。相比于太平军,也可一个顶六个。其实,华尔的成功绝非偶然,足够的饷源,充足的弹药,保障到位的训练,优厚的待遇,严格的管理,放到现在,谁也能训练出一支优良团队。

这时的李鸿章也开始崭露头脚,1853年(咸丰三年),太平军进占安徽时,李鸿章曾在他的家乡庐州(今合肥市)参与办团练,被太平军击败。

为在上海一带镇压太平军,曾国藩调拨8营给李鸿章以作资本。李鸿章初到上海,就致函曾国藩,惊叹洋炮之厉害:“连日由南翔进嘉定,洋兵数千,枪炮并发,所当辄靡,其落地开花弹真神技也。”在曾国藩的支持下,李鸿章复以团练为基础编练淮勇约7000人。1862年(同治元年)2月,李鸿章奉曾国藩之命将淮勇带至安庆,遂宣布成军。因依靠安徽淮河南北地主豪绅而成军,故称“淮军”。

到1862年底,淮军扩充至2万多人,同时购置洋枪洋炮。又组织洋枪小队,后为洋枪队,每哨并添劈山炮二队,首先改编的是程学启部。到1863年的时候,张遇春所部编有炮队200名。这就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炮兵部队。

后来,戈登接管常胜军后,李鸿章借戈登之助,淮军各营普遍雇用洋将,教练西式操典及演习洋枪洋炮之法。淮军成为在军事上走在中国近代军事现代化最前列的部队。

与此同时,还有常安军与定胜军,1861年12月太平军攻克宁波后,清江苏各州府官员与英国宁波领事馆通事郑阿福一起,募华人300名,装备洋枪洋炮,由英人为军官教习,以绿布包头,称“绿头勇”,由英人科克任统领,下辖两队:“常安军”,和“定胜军”。

1862年春,“洋枪队”归江苏巡抚李鸿章节制。李鸿章非常重视华尔的常胜军,提供一切便利扩充,华尔的洋枪队有五个步兵团,狙击枪兵一个团,四个重炮中队、两个野战炮中队。常胜军装备有滑膛毛瑟枪、来福枪、安菲尔来福枪、山炮、榴弹炮、臼炮以及威力巨大的八吋口径的大炮。华尔手下还拥有三十多艘铁甲汽轮和三百多艘轻便炮船。

而这时候,满清的肘腋之患——发匪长毛占领杭州,江浙富庶繁华之地,人物稠密之区,大部为其占领。杭州之占领对其影响甚大,其人力、物力、财力大增,于是发逆伪忠王留主将邓光明等驻守杭州,自率主将谭绍光等北走江苏松江,再图占领上海。

1862年初,李秀成率大军从杭州杀向上海。几十天中攻占奉贤、川沙、南汇、金山等县。在上海的英国参赞巴夏礼与清朝苏松太道台吴煦为保上海,联合成立“中外会防局”,英军九十九联队、驻天津的部队相继进驻上海,此时英军在上海就有三千兵力,大炮二十多尊。

1862年1月12日,忠王由青浦回苏州,进攻上海之事交由谭绍光主持。14日谭绍光、郜永宽、忠二殿下李容发率太平军从松江攻打奉贤清军营垒,打败配有新式武器的、由华尔训练的洋枪队一千二百人,太平军相继攻克了上海南面的奉贤、南汇、川沙厅等重要城镇。1月20日,谭绍光又指挥太平军三万亲人占领高桥,向吴淞进攻,包围宝山。由于清军和法军船只的炮击,太平军受阻,26日乃撤宝山、吴淞之围。

上海东北的战事虽然暂时停止,而在上海西南面,1月30日(同治元年元旦)太平军从青浦攻松江,华尔率洋枪队抗拒之。

当时,上海已在太平军包围之中,腐朽的清军显然没有能力阻止太平军攻占上海,清方富绅乃乞援英法等帝国主义。上海英国海军司令贺布、法国海举司令卜罗德经过会商,决定英军海陆军九百余人防守租界,兼守城北及其附近一带地区,法军九百人防守法租界及上海县城,于是英军、法军、华尔洋枪队和清军组成反太平军之联合阵线,以对抗太平军的进攻。

1862年2月,华尔率洋枪队进袭上海广富林太平军据点,打死近一千太平军,迫使七千多太平军仓惶逃往青浦。洋枪队仅损失18名士兵,伤42人。

2月15日,谭绍光由王家寺进攻宝山,逼近吴淞。是时,南汇、川沙之太平军进驻高桥,青浦、嘉定之太平军近驶闸北,形成三角进攻上海之势,互相策应。上海知县刘郁膏率军往浦东作战一再被太平军击败。

2月21日,由英海军司令贺布任总指挥,率水兵三百五十人,法军提督卜罗德率一百六十人,华尔、白齐文率样枪队六百人,另有清军若干随行,英法联合参战,过江进攻高桥。谭绍光、郜永宽、忠二殿下李容发、吉庆元等率太平军万余人抵抗。

2月24日,华尔洋枪队的进攻战太平军高桥驻地。高桥之战,乃华尔洋枪队的一次主动进攻战,目的地是太平军向上海推进途中的高桥。此次战役,不仅华尔亲率一千洋枪队,英国、法国也派近千人为左、右翼,一起进攻高桥的五千多太平军守军。在新式武器的优势以及强盛斗志下,洋枪队与英法联军把高桥太平军守军打得惨败,战况只能用“大屠杀”来形容,而华尔洋枪队奇迹般只战死七人,伤32人,英军死一人,法军丝毫无损。

上海的清政府当局来了精神,在闹市把华尔送去的两百多太平军俘虏当众砍头。

华尔乘胜,率军接着向距上海六十多里的萧塘太平军发动了猛烈攻击。

3月1日,谭绍光、郜水宽等的一支装备精良的太平军主力六千人,驻守在距上海二十英里的黄浦江东岸的南桥,这是一个很大的农村乡镇;在离南桥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叫萧塘的小镇,修有很坚固的防御工事,这是太平军的前哨站。

早晨,战斗开始,太平军以抬枪、毛瑟枪、来复枪及小炮向英法联军开火,用小武器发出的炮火与间或打出的炮弹,约继续一小时。最后,在市镇的主要街道上,双方进行激烈的战斗,还有些人开始手交手的搏斗。

此役打死太平军七八百人,生俘近四百人。洋枪队只损失十名士兵,但华尔副手白齐文肚子——要不就是头部,受到严重的刀伤。

经广富林、高桥、萧塘的三次大胜,清廷(慈禧以同治皇帝名义)授予华尔“副将”衔,四品顶戴,这可是大清开天辟地第一次。同时,清廷正式命名华尔的洋枪队为“常胜军”。

福无双至今朝至。升官发财之余,泰记银行的老板杨启堂把女儿嫁给了这位“大清”名将,华尔一下子成为中国女婿。

在享受新婚燕尔鱼水之欢的同时,华尔仍旧心系战事,决意要“报效”大清和英法联军,想把上海周围30英里以内的太平军全部驱逐出去,确保上海的安全。

由于华尔表现出众,何伯甚至下令把一千多英国大兵调给华尔这个从前他心中的“流氓”指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