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归朝欢》7.亲王任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偶有集结的禁军看到作常服的江亦慈一人拢手捧着锦袍,以为是哪家的姑姑,对她也并没有多加注意。

江亦慈有些纳闷地来到睿亲王府后院,三长两短扣门声响,是她们作邻居少女相识时便俗成的暗号,杜舜间与皇甫昌婚后专门要了睿亲王府离后院最近的小院,目的自然就是为了能继续来往好让友谊天长地久了,声音过后,后院门很快被杜舜英打开。

江亦慈刚要说什么,杜舜英一把将她拉了进来:“不要说话。”

说着伏在门上听了片刻动静。

江亦慈看杜舜英眼睛红肿,脸色苍白,便低声问:“姐姐,怎么了?”

杜舜英有些紧张地问她:“你来时可有被人跟踪?”

江亦慈惊异地摇摇头:“王府出了什么事么?”

杜舜英还是不放心,给丫头双鹊指了指后院门:“双鹊,你守着院门,不要给任何人开。”

于是匆匆地拉着一脸呆懵的江亦慈往自己房间走去,掀帘卷起的一股薰风,送来一阵透骨的芳香,杜舜英那一岁多胖嘟嘟的儿子皇甫暽,正在象榻上玉尘姑姑的怀里,翻着一本小书,昏昏欲睡。

这蠢萌的样子让江亦慈的心都化了。

说起皇甫暽的名字,那也是大有来历,因为这小家伙出生前几天,杜舜英梦见一只麒麟悠闲地走在绿野翠林中,恍然间,那麒麟便又化作了一位小公子微笑走来……

麒麟是兆示“天下太平”的仁兽,这些年,大月与边夷大战不止,人皆云大月皇上好生恶杀,而杜舜英能做这样一个梦,皇甫昌觉得必是祥兆,于是便请示于皇甫晟,请求为其子赐名为“麟”,以为大月作祈福之用。

嗯,皇甫昌觉得“麟”字里有个“夕”字,反正是太阳,也不算得是违背祖制了。

皇甫晟不同意,什么叫“反正是太阳?”那就叫“暽”嘛。

皇甫暽?皇甫暽?皇甫昌觉得叫这名就是皇甫晟不尊重他的心意了,一着迷就觉得:难道不偏不倚的祖训比“天下太平”更重要?

于是在皇甫晟死后,他太想要一个太平天下了,于是又给“暽”字改了回来。

皇甫昌向来任性,从其为儿子取名之上便可见一斑。

大儿子生于破晓叫“晞”;二儿子生于太阳初起,叫“昇”,四儿子生于正午,日光正盛,所以叫“昀”;三儿子的母亲不愿意跟他回宫,他给三儿子取名为“暌”,“暌”,分离的意思。

所以,比起皇甫昌的三儿子、那个叫“暌”的小郡王来,“麟”的意思应该还算不错了。

寻常江亦慈总是要逗弄打趣这小郡王和亲王几句的,万一有儿子生于“太阳西斜”,可以让皇甫昌把“暆”字了解一下?这回晋了皇后,这小侄儿生日快到了,还想着给他备份怎样的大礼呢,不过现在看到杜舜英进门便对玉尘姑姑使了眼色,玉尘低头就抱着皇甫暽关门出去了的样子,便觉得仿佛还不到说这些的时候。

杜舜英关上门,焦灼地说:“娘娘,有件事,臣妾没有办法,听闻睿王要兵变,理由很奇怪,我不是太懂,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后宫现在正陷入禁军包围之中,皇上带了二十万禁军前往西夷平乱,宫中没有皇上的人了……我……我以为娘娘已经出事,已经大哭了两场了,你现在赶紧走,不然他们一会儿发现你不在,搜城的话,就完了……”

江亦慈大吃一惊:“睿亲王要犯上作乱?”说着想起泽圣宫的一双儿子,就要奔出门。

杜舜英一想,红了眼圈拉住她:“不行,现在出城已经来不及了。”

于是拉江亦慈往金丝牙床边走去:“床下有个机关,通往城外。”

江亦慈挣扎:“不行!让我出去,我的孩子们……”说着眼泪哗哗地往下掉。

“皇后!妹妹!我求你了!听姐姐的话!来不及了!你顺着这个地道一直往东,据说这是前朝一位公主的寝宫,因为向往宫外的世界,便找人挖了一条地道去跟外面的情郎相会。一次暽儿的玩具掉到床下,双鹊洒扫时,竟然掉下去而被发现的,一直没有时间填埋,没想到今天派上了用场。”杜舜英一边自言自语着, 一边掀着那层花毯,挖着地道上的木板。

“我不走!我要等皇上回来。”江亦慈此时自然什么话也听不进去了。

这时,杜舜英也顾不得什么尊卑,皇后不皇后的了,以长辈的口吻吩咐起来:“妹妹,听姐姐的话,皇上,皇上已经在西夷被暗害了……”

江亦慈一听,身子一虚,摊了下去,手中锦袍也散于脚边,瞬间又惊醒来,拼命往外爬:“这个时候,那两个孩儿更需要娘亲……”

杜舜英看着地上的两件锦袍,知道了江亦慈的来意,江亦慈做亲王妃和太子妃时,与她都无嫌隙,好东西总是互相分享,尤其衣服之类,因为两人身形差不多,总是直接备好两份,而这次做了“抱娘蒿”的锦袍,也一定是因为她又处在将为人母的喜悦中了。

这样一想,杜舜英更是眼泪翻涌:“你快走吧,那两个皇儿,那两个皇儿,只是说是福薄……你现在无论如何要看在你肚中孩儿的份上……给皇上留下一子半女……”

江亦慈一摸肚子,心头一凛,两行热泪滑了下来,想起那两个命苦的皇儿,眼泪就模糊了,她狠狠心,犹豫着起身往牙床下爬去,一寸一寸,每一寸,都是思念,都是泪。

“带上这个……”杜舜英卷起一件散落地上的锦袍递给她。

她知道这件锦袍对江亦慈的意义,却只是说:“地道里冷……”

江亦慈含泪点点头。

钻进地道,眼里尽是惆怅别恨,当初人人都想高攀的皇甫暄太子府,到她家请婚时,她的父母娘家却很不同意,皇甫暄南征北战,着家不多,江亦慈的太守父亲拿他比作征夫,说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江亦慈想要同意,还说是白养了她这个女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