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枪震乾坤》第二章鬼谷之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诩见叔公脸色不善,连忙转换话题“叔公,你说的咱们王家有传承,这个传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我怎么没听说过呀?而且祠堂也不让我们小辈的进去,每年祭祖,都在外面磕头”。

“好吧,那叔公就给你说说咱们王家的传承。”

灵虚真人接着说道:“这要从一个传说说起,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道教之祖李耳,正盘膝打坐,忽然心有所感。乘五色神牛,驾临辽东千朵莲花山。就来到了咱们这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觉得此处深受日精月华,所蕴含的天地灵气充盈,作为修道之人老君当然是对千朵莲花山恋恋不舍,在此苦修悟道,终于得天地无极大道,道成后仰天一笑便离开了此地。后来,创道家,留五千言,教化孔圣人,出函谷关化胡为佛。虽不为正史所载,也在辽东留下了一脉道统。”

王诩心里暗道:“说的这么高大上,谁知道是真是假?”

灵虚子接着说:“其实这个说法是有些言过其实的,当年老君在此并未真正的留下道统,王家祖先曾经侍奉过老君,照顾过老君的起居罢了。这期间受到过老君的点拨,对于道家思想的博大精深的本质和价值观比别人理解的更透彻一些罢了。”

王诩大吃一惊:“啊,我家先辈曾受老君点拨!不知道我们先祖是何人,有如此造化?为何不见史书所记载呢?”

灵虚真人正色的说:“我家先祖其实就是鬼谷先生,他叫王诩也叫王禅!”

“啊!您打住,老头,你说什么呢,先祖竟然也叫王诩?”

“正是,你的名字,是我和你爷爷一起给起的,我们当初见你颇具灵性,天资聪慧。希望你睿智超群,能得天地大道,如同鬼谷先生在世一般。”灵虚子捻髯正色道。

王诩心想:“你们早有预谋啊!你们自己没本事发扬光大家族武学功法,图懒便宜,把责任推给我,嘴里还说的那么道貌岸然,真是太坏了!值得我们鄙视。”心里想着,嘴上可不敢说,只能腹诽罢了,然后问道:“叔祖,您老接着给我说说。”

“先祖王禅老祖,道号玄微子,额前有四个肉瘤,成二十八宿的鬼金羊之状。史料记载他是卫国人,陈国人,魏国人等,其实都不对,他是我们辽东人,只是游历过哪些地方罢了。甚至在清溪鬼谷隐居,所以称鬼谷子。”

王诩接着问:“我听说过鬼谷子,不知道他有什么本事啊?”

灵虚真人又说:“他老人家集道家,兵家,纵横家之大成于一身,通晓百家学问,他通天彻地,智慧卓绝,人不能及。一曰数学,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察来,言无不验;二曰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鬼神不测;三曰言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词吐辩,万口莫当;四曰出世,修真养性,祛病延年,服食导引,平地飞升。”

王诩听后张大嘴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半晌才冒出一句:“原来祖上居然学究天人,太厉害了,不过为什么却不见有典籍存世啊!”

灵虚子一笑:“鬼谷先生的智慧教育了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李斯、吕不韦、白起、李牧、王翦、甘茂、乐毅、毛遂、赵奢、李悝、徐福等500多位精英!这些人你总该知道吧,他们的学术都来自先祖呢,他们得先祖所学之其一就创下不世之功,你还说先祖没有典籍存世么?”

“至于传给你的吐纳功夫确实是道家的正统,家传《先天功》是先祖鬼谷子把老君所传和伏羲氏的先天八卦相结合所创,王家一直以为是修身养性之经文,并不太重视,直到南宋时期传于我们王氏家族杰出人物——全真教祖师王重阳之手,经其参悟,发现这功夫,不仅修身养性,而且先是内息周天循环,后来洗髓伐骨,在以后三花聚顶,平地飞升。重阳真人修习这套功法略有小成后,就力挫群雄,被世人尊为当时第一人。”后世小说家金庸先生写的《射雕英雄传》里面的《先天功》其实就是借鉴我们家传这套《先天功》。

王诩接口道:“哇!这还是小成,那么大成呢?”

灵虚真人萧然道:“谁解其中秘,洪荒或有仙吧!”

王诩暗喜道:“看来真的赚了,哈哈,幸亏没有兄弟,天大馅饼啊!”

“叔祖,您接着说。”

“而王家流传下来的《先天功》就是重阳祖师整理之后的版本,此功乃玄门正宗功法,能够兼容并蓄融合其他功法,妙用无穷,只要循序渐进就不用担心走火入魔。先天真气是一种刚柔并济的罡气,比太清罡气之威力更甚,并且有自动防身之效,化境之时可以达到传说中的金刚不坏身的境界。”

灵虚真人顿了顿,语重心长的接着说道:“现在我已经将全部经文口诀传授给你,以后的进境要看你的悟性和后天的努力了。至于你说进境缓慢,那是因为如今工业的发展对环境破坏严重,造成了天地灵气越来越稀薄,而练气之士冲击境界时所需天地灵气甚巨,所以需要假以时日来贮存;另外你现今年纪尚小,心性浮躁,欲速而不达。”说道此处,老道长叹一声“看来你需要戒骄戒躁,循序渐进。或许,你机缘巧合遇到一个契机,就能打破你所遇到的瓶颈。”说罢站起身来,摇了摇头向前院走去。

王诩见叔公离去,连忙大声说:“叔公,虽说我还没有打通任督二脉,但是《先天功》的经文的练法我都记在心里了,我一定勤加修炼,争取早日打通周天循环,不负叔祖所望。”只见灵虚真人背影,却不见他搭言。王诩只好自己又抄起大枪,将太极十三枪又练习几遍,才回到自己的房间,冲洗一番。

周末的早餐还是跟往常一样单调,小米粥和馒头,外加腌制的山菜。无量观的道士戒律森严,从来没有人敢在庙里开荤。王诩拿起馒头,狠狠的咬了一大口,然后又喝了半碗粥,吃相甚是狼狈。也难怪,这个年纪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而且每天的训练强度又是如此的巨大,不吃饱怎么行?因为他吃的太狠,经常被清风明月两个小师兄嘲笑。说他再呆在庙里几年,大家不用修道了,改丐帮要饭算了,也太能吃了。管他呢!谁吃谁不饿!

王诩一边吃,一边盘算:“今天是周末,不上学,昨天老大跟我说要来山上找我,老规矩,我去拿点叔祖的好茶,然后我俩爬到山顶虎妞家小卖店附近的天上天,边吃边聊!”

王诩的把兄弟一共四人。他的老大是他在学校里最好的发小,山下萧家铁匠铺的少东家,叫萧震霆。为人慷慨仗义,性格直爽,颇有古豪侠之风。老三叫徐安然,文学世家。他经史子集均有涉猎,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为人情商甚高,心思缜密。四弟张乘云,在学校是典型的学霸,再加上英俊秀美,性格随和所以颇得女生欢迎,是老师眼里的宝,女生眼里的校草。再加上老二王诩这个狗头军师,被合称为“莲花山四灵”,其实就是四个小调皮,捣蛋鬼。

吃过早饭,王诩知道,观里的道士们都开始一天的例行功课,而老观主灵虚真人每天这时候都要入定。他蹑手蹑脚的到三官殿张望一下,看见叔祖正盘膝打坐。心头一阵暗喜,悄悄的来到叔祖的房间,轻车熟路的打开抽屉,找到老真人私藏的茶叶。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罐,把老真人包好的茶叶拿出一点,放回口袋,再把茶叶包放好,看了看,没有不一样的地方,悄悄的溜了出来。

其实,老真人早就知道王诩偷喝自己的茶叶,只是并不追究.睁个眼闭个眼而已。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儿!也从不提起。

王诩出了山门,顺着山路走到心谭旁边,就坐在潭边凉亭的石凳上等着萧震霆。这心潭是山上龙泉之水最后汇聚所在,从龙泉寺一直流到这里。山泉所集,水尤清冽,清可见底,微风轻拂,水面荡起层层涟漪。山下善男信女,放生多在于此。水里悠然游着许多小鱼。因为在佛道清修之地,寺院道观中也常有僧道来撒食喂养,所以这里是鱼儿的天堂。

远山近水,山上峰峦叠翠;水中浮光跃金。松涛阵阵,蝉鸣鸟语,真是一幅山水丹青。王诩贴近自然,心胸大畅。

不大会,上山的路上走来一个魁梧的少年。正是王诩的大哥——萧震霆。身高足有一米九,比王诩高半个头。当真是眉分八彩,目似朗星,鼻如悬胆,口如日月,黝黑的脸透着严肃刚毅。这小伙子,肩宽背厚,膀大腰圆,大手大脚大屁股,都大到一块去了,敦实的像一个没毛的狗熊。如果他是一个口袋,足能把王诩装下,四面还是碰不到边的那种。别看长得粗大,感觉大的匀称,并没有不协调的感觉。

萧震霆步履稳重中带着轻快,几步来到王诩的面前,站在真是渊渟岳峙,就像一桶石碑。他一手拿着包袱,一手拎着他那条永远不离手镔铁双节棍。如果别人看了可能不以为意,可是王诩知道,大哥这条双节棍跟别人的颇有不同。别人的双截棍都是硬木或者钢管制成,最重也就是二斤左右,而萧震霆的双节棍却是镔铁打造的实心双棍足足有十三斤六两重,幸亏他是铁匠铺的少东家,自己家就能打造。

萧震霆从小就酷爱武术,自小就被父亲送到无量观,拜在王诩师伯黄龙真人门下,也是王诩的师兄,两人发小同堂学艺,感情颇深。除了跟黄龙真人学习,勤奋努力的他也深得师祖灵虚真人的喜爱,时常传授他几手,各种拳脚器械样样皆通。

因崇拜一代宗师李小龙,所以萧震霆对双节棍情有独钟,棍法深得灵虚真人真传,一条双节棍运转如意,舞动起来,棍子宛如一条黑龙在身子周围随即流动,棍花飞舞当真如泼风八打,风雨不透。

而且,他本身就天生神力兼之从小在铁匠铺长大,经常帮父亲打铁,锻炼的力大无穷,只十六七岁便能轻松举起四百斤的杠铃,使用这个棍子却游刃有余轻松写意。另外,根据他的特长,灵虚真人教给他一身横链的功夫,抗击打能力极强。虽不能称为钢筋铁骨,浑身肌肉却也硬的像石头一样。

吐纳的功夫也得黄龙真人的传授,修炼的是道家的《太清罡气》。只是因为先天功乃是王家祖传功法,灵虚子恪守家族规矩,绝对不传外姓之人,所以萧震霆没有得到先天功的传承。不过太清罡气也是了不得的功法,虽然进境略慢,但是却更加适合萧震霆的体质,小成之后便能使用罡气护体,与萧震霆的横链叠加,防御力更强。

灵虚真人授艺从来不墨守成规,而是善于因材施教。王诩身轻体捷,所以外功主要以技巧性为主,符合道家冲虚盈谷之道,往往以四两拨千斤破敌;而萧震霆身大力不亏,则以力量型为主,中宫直进,大开大合力猛招急,应了那句一力降十会,以暴风骤雨般的速度、雷霆万钧之势碾压对手,两兄弟因体质、心性不同而各有所擅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