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枪震乾坤》第一章 山中少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辽东襄平古城,可以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城市之一,是一座有着24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从公元前3世纪到17世纪前期,一直是华夏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枢纽和军事重镇。

辽东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箕子,鬼谷先生王诩,武当始祖三丰真人等先贤昔圣都在辽东顿马,传播微言大义,道法经义,使辽东边民早开蒙化,知书达理;辽东藏龙卧虎,英杰辈出燕昭帝慕容冲、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等枭雄都曾虎踞东北,剑指中原;唐太宗李世民,平辽王薛仁贵等明主良将跨海征东,远击高丽,开疆扩土,也给辽东留下无尽的传说。

襄平城,东南山区有一座千朵莲花山,又名积翠山。其千峰壮美,松涛万壑,温泉云海,美不胜收。山石耸立犹如黄山一般,自然风光十分秀丽。

千山最高峰仙人台,传说是辽东丁令威骑鹤得道升天后,流连忘返之地,整个千山都是天地灵秀所钟,阴阳造化之属。正因如此,积翠山被释道儒三教均奉为关外圣地,多有佛道的道场位于千山。其中最著盛名的是以龙泉古刹为首的五大禅林,道教的无量观和太和宫。

第一缕晨光照在千山时,在禅林的晨钟中,隐隐传来了一个略显稚嫩的声音:“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山回路转处,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轻快的奔跑跳跃在山路之上,一边飞奔一边神定气闲的朗诵道家的典籍。他清瘦的脸上,散发出坚毅神态;剑眉虎目,二眸子烁烁,显得精气神十足;高高的鼻梁,略薄的嘴唇合在一起,凑成一张刚毅却又俊美的面容。

虽是满头大汗,少年却毫无疲倦之色,反而显得神采奕奕。他上身穿着紧身运动背心,更显得胸肌健硕,勾画出他完美的身材。强劲有力的双臂,肌肉虬结,有规律的往复摆动,却给人一种行云流水的感觉。下身穿着蓝色运动服裤子,令人吃惊的是他的双腿之上绑着十几斤重的沙袋。即使在平地也算极不可思议的,何况这是在山间奔跑,不时还有纵跃?可是即便如此惊世骇俗的本事,早起的的僧道们却早已经见怪不怪了,因为这少年已经坚持六年有余。无论寒暑,风霜雨雪,雷打不动,方有如此造诣。起初他不带沙袋,适应了之后再换成轻的沙袋,几经增重,逐渐加到如今。

从无量观跑到龙泉寺,然后爬山。到得天外天凉亭打坐吐纳,打坐一个小时后从险路返回无量观,吃过早饭后,才去上学。

他小小年纪能有如此功力,除了天生健壮外,还得益于他边跑,边运用本门先天功,调理内息,使自己呼吸顺畅。他跑步时朗诵的便是先天功的口诀,朗诵本身也是练功的途径之一。但凡人跑步时气就不够用,还要朗诵不甚流畅的古经文,那更是难上加难。他刚开始时也是朗诵不出,只能提气运功,方能朗诵出几个字,随着勤用功法,朗诵的字慢慢的连成句,循序渐进之后,逐渐增加篇幅,最后可以通篇朗诵而出,因为时刻需要提气运动,所以这朗诵却变成增加功力的一个好的法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朗诵到这里,便过了玉皇阁,少年也不再朗诵。道家清净之地,岂容喧哗?

“无量天尊,王诩小师弟,今天怎么这么早啊?”一个正在打扫三官殿的小道士跟少年打招呼。

“还早!清风师兄,平时我到这里时候,你都把活做完了,是不是你今天起来晚了?哎呀!这么晚了还没给三官大帝上香,怪不得刚才叔祖说要罚你两个时辰的四平大马呢,算啦,谁让俺们哥俩有交情呢?我帮你上香吧!”王诩这个小嘴吐字清晰,说话干净利索。一番瞎话可唬得小道童不轻。

“那就有劳师弟了”清风感激的看了看王诩,王诩暗乐。

说话间王诩进了三官殿,替小道童清风拈香敬奉三官大帝。在道教神系中,有几位比三清尊神还早,神阶还很高的尊神。三官大帝就是其中的翘楚。这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水官,又称三元,在道教里的传说中谓之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这座三官殿是无量观的正殿,始建于清代道光二十六年。为硬山式建筑,砖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面有回廊、石柱,柱枋之间嵌燕尾木雕,施彩绘。殿脊上砖雕游龙,斜脊砖雕跑兽。殿内泥塑天官、地官、水官、土地、王灵官、八仙过海、瑶池赴会等。

清风知道师祖治理观中事物极其严格,要是被他老人家知道自己起来晚了,有偷懒的嫌疑,还真备不住挨罚,于是他自己也赶紧毛手毛脚的加快速度,心慌之下更显得手忙脚乱,一不小心将装着垃圾的簸箕踢翻,落叶杂草却洒了一地。

这时从殿内出来王诩正好看到,他嘿嘿一笑:“师兄,不用着急,你没有起来晚,而是我今天早起另有功课,我去见我叔祖去啦!”说完王诩转身就跑,生怕清风拿扫把来追打自己。

身后传来清风清朗的一声笑骂“你这个这臭小子,连师兄我的玩笑也开,小心我把你偷你叔祖灵虚真人的上好狮峰龙井的事儿说出去!”

出了正门,东侧东阁下面,有一块平整的地方。旁边一棵古松,足有两人合抱,枝繁叶茂,遮天蔽日,古松一个碗口粗的横枝上吊着一个供击打练习用的大沙袋,靠着山壁的一边放着刀枪架子,刀枪剑戟斧钺钩叉拐子流星等十八般兵器样样俱全,乃是山上道士练功习武的地方。

练武场东北角有一石桌,桌边藤椅上坐着一古稀老者。他头顶九梁道冠,身披着月白色八卦仙衣,一尘不染,上绣乾三连,坤六断,离中虚,坎中满,先天太极图。古铜色脸庞,鼻直口方,双目微暝。颌下长须及胸,须发皆白,当真是鬓似三冬雪,须赛九秋霜,一派仙风道骨,当真是活神仙一般。一手托着一个紫砂壶,静静品茗,一手把玩一对钢胆,正是王诩的叔祖,无量观的主持道长灵虚子。

王诩见到叔祖,赶紧躬身抱拳施礼:“孩儿参见叔祖。”灵虚真人微睁二目,并未搭言,只是轻轻的点点了头,然后放下茶壶,用手指了指兵器架上的长枪,示意王诩演练一番。

王诩也不客气,赶紧从兵器架上抄起那杆白蜡木的丈八大枪,然后说道:“请叔祖指教!”灵虚真人点头,心想:“这孩子虽然顽皮,可是对本门的规矩却是从来不曾忘记”,原来这先天无极一门,对门下弟子的规矩要求极其严格,在师长面前动手演示,均要得到师长的同意,方可实施。

王诩知道要想在叔祖面前露一手就得玩最难的,什么最难?练武人都知道:月棍,年刀,一辈子大枪。而且还有说法为七尺为枪,齐眉为棍,大枪一丈零八寸,可见这大枪最吃功夫。只见他立了一个拨草寻蛇式。这是六合枪中的中平枪,紧跟着脚踏中宫,提枪上刺,乃是朝天枪;锋芒所及时,早已化枪成棒,以上势下直劈,然后抽枪突刺,一招三式名唤霸王摔枪。

六合枪不好练,有赞为证:一点眉攒二刺心,三扎脐肚四蹽阴,五扎磕膝六点脚,七扎肩井左右分。王诩六合枪使出,深得六合枪十字精华的奥义“崩、拔、滑、拿、压、握、挑、盖、打、扎”已经颇具法度。只见他横扫时拦腰玉带千钧动,直刺时怪蟒翻身乾坤破。横者棒泼风八打,顺者枪无孔不入;四平马静若处子,迷踪步动如脱兔。

看着王诩枪似游龙人如猛虎,灵虚子时而捻须微笑,时而微蹙眉头。他暗想:“这小子还行,招式上虽不算炉火纯青,但也算登堂入室,嗯,手眼身法步,心神意念足,这基本功火候都十分老到,乃父这个年纪却万万不及王诩,或这么看来,先祖推算的那件事恐怕要着落在这个臭小子身上喽。”

灵虚子正想着,场上王诩已经把一套六合枪练完,收招定式,法度严谨。气度上这哪里像十五六的少年,俨然是浸淫枪术几十年的老郎一般。王诩收枪,又恢复了那一脸的稚气,见叔祖没表扬自己,厚着脸皮戳枪在地,然后来到灵虚真人身前躬身一揖:“叔祖,您看我这六合枪还过得去吗?”

灵虚真人微微一笑道:“招式还算可以,劲力还需加强。”王诩略显得意,灵虚真人接着说:“筋骨活动完了,你正式开始吧,我想看的时我们本门的枪法,不用请示了,直接开始吧!”王诩再一揖答道:“是!”

王诩抄起大枪,面色立刻变得十分凝重,只见他站乾位,不丁不八;走坎位,阔步早迈,他身形晃动,施展开八卦游龙步,步步都走的是伏羲卦位。同时手上也没闲着,先是轻轻抖了一个枪花,然后使出自己本门得意功夫——太极十三枪,“青龙出水,古树盘根,饿虎扑食,拦路虎,斜披横扫眉……,黄龙三搅水……,白猿拖枪,怀中抱月。”此枪似慢实快,王诩几年来勤习不措,已经深得阴阳两仪变换之道,似慢是因为一招一式看的清清楚楚,实快是十三招三十九式一气呵成,无半点斧凿之意,就像无限延长的一招相似。王诩枪势如行云流水,连绵不绝,枪头寒光到处,吞吐不定。一套枪法使将下来,正好绕练武场转了一圈,刚好走完六十四个卦位,他收枪定式,略有喘息,面上微微改色。

王诩把枪放回兵器架,然后拿起毛巾轻轻的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自我感觉良好的嘿嘿一笑,过来问灵虚真人:“叔公,我这太极枪怎么样,还入得了您的法眼么?”

这次灵虚真人却哼了一声“只是一路枪法走完就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我教给你的道家吐纳功夫,你没有用功练吧?”

王诩面色一苦“叔公,您不是不知道,这套太极枪法有多费内力啊,我感觉最近已经强了不少。”

王诩顿了顿又说道:“您教我的那套吐纳功夫,我一直都在练习,除了每天在奔跑时诵读经文外,还按照您的方法每天都早晚两次吐纳。第一年就已经打通了手少阴心经和手少阳三焦经,第二年打通足少阴肾经和足少阳胆经……,到了第六年前半年就打通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太阴脾经。可是按照你老所教,怎么也无法打通任督二脉,无法进行小周天循环。”

灵虚真人接口道:“嗯,不打通小周天,内力就无法生生不息,是以后力不继。”

王诩接着问道:“叔祖,按照我的修炼进度,我以为打通任督二脉只是水到渠成,可是这都过了这么长时间了,却没有半点进展,是不是你所传的经文有误啊?我都有些气馁了。”

灵虚真人捋了捋银髯,耐心的解释:“王诩啊!打通任督二脉有两个条件,第一:是打通十二经脉,在经脉和丹田储存足够的内力,丹田被称为气海,要像大海蓄满海水一样积蓄力量,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质变,需一定的时间;第二,就是要一个契机,但是契机却是最难遇的,道家讲究缘法,或被外物所刺激,就像武当真人张三丰被兄弟出卖后,潜心修炼而得太极;或洞察天人感应而产生一种顿悟比如我王家明代大贤王阳明龙场悟道;或被天地灵秀所钟,以奇遇才能打通经脉,金庸先生小说言前明教教主张无忌在乾坤一气袋中达到龙虎交汇,神功天成,这也是有道理的。可是这样的缘法,少之又少!”

王诩听了,恍然大悟,点了点头。

灵虚真人喝了一口茶后,又接着说:“你这个混小子,胆子不小啊?居然敢怀疑我们王家祖传经文有误?”

王诩答道:“叔祖啊!不是我想怀疑,只是我本来练得很顺利,可是十二经脉打通之后,虽然内力日强,但是境界上却再也没有半点进展。还有叔祖你教给我的经文,居然叫什么《先天功》,说出去多让人笑话,你怎么不说九阴真经和降龙十八掌呢?”

灵虚真人气的胡子撅起来多高,瞪眼道:“你小子懂个屁,你知道我们王家的来历不,你以为家族祠堂里供奉的祖先都是假的?咱们家族传承近两千年,每一代都会有一位悟性出众的子弟出家成为方外之人,传承家族的秘法和无上绝学。这套《先天功》本来只会传给家里的出家之人,但是到了你这一代,王家就你一根独苗,要是不传给你恐怕就得失传,所以我和你爷爷商量之后,才决定,把先天功传给你小子修炼。要不这好事儿能轮到你!”

王诩一脸苦笑:“叔祖啊,你们选择了我,知道给我带来多少痛苦么?该玩的时候,修炼,而且特累那种,原来这么六年的辛苦就换来这个破传承啊?难道我要感谢天,感谢地,感谢党,感谢国家,感谢计划生育么!”

“也是,不计划生育,可能我就有兄弟了,唉,我替那个没来得及出世的倒霉蛋背锅喽!”王诩摇头晃脑接着说。正说着只见老真人脸一沉,狠狠的瞪了王旭一眼,他赶紧闭嘴,低下头听训,不敢再言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