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书吧周末会》第8节 丛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讲迅速转到第二轮,主讲人倾杯是位有些精干的老人,头发乌黑,身穿正装打着领带,不像花甲退休之人,更像半百的讲师。

有人把二十余本书捧到了倾杯面前,这时听众已增加到二十人。原来倾杯不讲什么故事,是来推销他新出版的书《酒友与美食》的。也不算是推销吧,算是赠送。

倾杯一边亲自给大家发书,一边满怀激情:“上个月,我在心阅书吧开了新书发布会,签售了不少新书,大家反映很好。所以,我也想借这个周末会,用我的新书与大家交流,请大家指正。这本书,我花了两年时间写成,书中所提到的好几位酒友正是心阅书吧的书友,也有几位曾是心悦美文网的笔友。大家可以看看这些集酒友、书友、笔友的倒底是谁。欢迎在场的各位,到我的醉美酒吧来做客,也成为我的酒友!”

我心情舒畅地和听众们分别得到了本《酒友与美食》。我真羡慕那些被这本书记载的酒友、书友、笔友,这么轻易就被载入了史册。

这书是三十二开本,书有近两百页,封面设计较传统,我不太喜欢封面的书名周边有框类的装饰或底色,像被什么约束了手脚,这书名正有。

我看新书有个习惯,看完封面封底和作者简介,就看扉页、版权页,然后再看目录、前言、后记,最后才读正文。

从版权页上看,这书并不是单书号,而是丛书。这是我不可忍受的,如果我的作品出版成书,一定会用唯一的书号,就像用唯一的身份证号,怎么可能与别人的书混在一起共用一个书号?

之所以对版权页如此在乎,缘于我在大学时代曾有一个出书梦。当时我刚弄懂了单反相机的基本功能,并摄了些影,同学们都夸我的摄影作品漂亮,我骄傲之余就梦想着出本摄影作品集。为此我还悄悄查看了一下图书出版常识,明白了版权页的重要作用,也才知道单书号与丛书号的差别。当我欣赏到不少大师们的摄影作品集,并了解到其创作历程后,我出书之梦醒来了,连摄影也放弃了。我就是这么一个知难而退浅尝辄止的人。

我不知哪来的勇气,对这位出书的作家提问了:“倾杯老师,你怎么用丛书号出书呢?”

倾杯一愣:“我绝不自费出书。只要作品出版了,不管什么书号,这些形式不重要。别以为那些单书号的书就写得好,那是作者花了钱的!”

我心想,作品就像自己孕育的孩子,总不能为了不花钱,就和别的孩子共穿一件衣裳吧?

萧引城翻着书说:“麦卡老师,心阅书吧不是专题收录有关中国文化的书吗?”

麦卡点头道:“是的。”

萧引城指着目录说:“书中的美酒是中国名酒,美食是各地名菜,这是中国文化之美食篇,是不是已经收录到心阅书吧了?”

麦卡说:“还没有。”

萧引城说:“这不是送上来了嘛!”

麦卡一笑,不语。

倾杯已给大家发完了书,回到座位上:“茗悦大大挑剔着呢,不收录我这书,看不上。”

麦卡说:“这是丛书,要收录得整套六本全收,但其他那五本书的内容与中国文化无关,真的不符合收录条件。”

倾杯说:“我这单本书,与中国文化密切相关,怎么就不能破个例?”

麦卡说:“书吧收录的当代书籍必须完整全套。”

倾杯说:“这套丛书都是中国人写的发生在中国的事,凭什么说那几本与中国文化无关?”

麦卡说:“按这标准的话,心阅书吧放不下所有的书。”

萧引城察觉出了火药味:“好书自然有人读,比放在哪家书吧都强!我回去后慢慢拜读。”

我后悔开了个不好的头,把麦卡弄得下不了台,就说:“对呀,全国那么多新华书店都在卖这本书,就足够让我们大家羡慕了!倾杯老师不如就讲讲这书中的故事。”

倾杯并没露出高兴的样子,反而怒视着我:“书上已写得清清楚楚,不用我反复讲。”

我埋头假装看书,书是看不下去了,离我主讲的时间越来越近了。

只听倾杯说:“我这人不爱标榜和吹嘘自己,更不会刻意包装自己,只用作品说话。如果各位书友觉得这本书好,就向朋友推荐。要买书的,就请与书吧服务台联系,书吧这里还寄放着很多本。大家都是书友,我给打九折。”

好些书友都夸书写得好,要向朋友推荐。

在大家的闲聊间,我还真的看起书来。书这东西就跟人一样,有的人注定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这本书就是。比如书中第一篇,按通常写书的技巧来说,首篇最为关键,是吸引读者看书买书的敲门砖,但我不喜欢这篇用传统的语言、传统的知识、传统的视角来讲述沉迷于传统吃喝的酒友。有什么看点啊!

只听扶桑说:“现在有关美食的书是热门呢!这书正赶上了好时候!”

倾杯说:“你如果来我那醉美酒吧听酒友们讲的故事,灵感会如喷泉。”

“一定来,一定来!”

倾杯说:“兴而……”

我以为倾杯在提醒该我主讲了,把书放到一边,进入主讲状态。

“兴而,你既然是文员,做文员的朋友应该不少,他们一定喜欢读书,可以叫他们来看看。”倾杯说。

“我试试看。”我点点头,心中苦呀!我那些做文员的朋友,天天看文字,写文字,修改文字,在群里报怨看见文字都想作呕了。我这几年不爱读书跟我做这行不无关系,就连手机上大段大段的长篇文字我也很少去看,不如看趣图和视频。为了表示我对出书人的尊重和支持,我又加了句,“我的公司旁边就是书城,我叫其他同事和朋友也去买。”

我感觉到,倾杯怒视我的眼神又出现了。

“等散会后,我就买十本走。”萧引城说,“兴而,该你讲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