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逝阴魂》拾、血树车场04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个买地板的男人家住在比城东建材市场还要再往东的地方,而我们却还得先折腾到城西接上那位胡师傅,再调头往东去。这样一来就等于横穿这个城市一个来回,估计得有四十多公里的路。

我开着那辆没有保险杠的福田面包车,艰难的行驶在大街小巷上。旁边的时斌和安澜两个人,就在车上眉飞sè舞的聊开了。

“我要写的这部灵异小说,主要就是讲黄鼠狼子的事。黄鼠狼子这东西,有的地方管它叫黄皮子。我们这一般不这么叫,就直接叫黄鼠狼。这农村老说的胡黄二仙,胡仙是狐狸,黄仙就是这个黄鼠狼子。黄仙祸害人和别的妖物不太一样,它们一般都是上人身,把人弄的疯疯癫癫的,走了之后还得坐下怪病。”时斌口沫四溅,连比划带说:“这个东西生下来就有灵xìng。它要是想修炼成jīng,那比一般的东西要容易得多。而且黄鼠狼子不像别的,它们有好有坏。好的,有时候还会帮人求个事看个病什么的。你看没看见过很多地方有黄大仙庙?人们在那个地方焚香许愿不亦乐乎,那就是黄鼠狼子吃人香火的地方。可未必就说的有庙的黄大仙就有多好,那只不过是它们修炼的一种方法。还有的黄鼠狼就什么不着四六的坏事儿都干了,我nǎinǎi的手指头,就是让坏的黄鼠狼子给咬掉的,还一下咬掉了三根呢。”

安澜听了时斌的讲述似乎并不感冒,她说:“时哥,这黄鼠狼子的事情我也没少听。但我觉得一般都是小打小闹,成不了什么气候?一听就没有什么盗墓鬼屋来得有劲。”

时斌被说得很没面子,拔高了声调:“小打小闹?那是因为你小姑娘家家的没见过市面,你要是见到了,估计你吓得站都站不起来。”

安澜听了不服:“我没见过市面?你别看我是个女的,可见过的吓人事儿多了。”

时斌更不愿在女孩子面前服输:“我说妹妹,还别说我瞧不起你。时哥我还真就不信你能碰到什么邪xìng事。要是有的话,给你时哥讲讲,也等我动笔开始写小说的时候当个素材。”

这俩人就这么杠上了,你一言我一语争的面红耳赤不可开交,把我吵得心神不宁,好几次差点没追尾。我实在不耐烦了,说:“得了得了!我说安澜,你要是真有什么有意思的事儿,就给师哥讲讲,行吗?你讲出来了,他不就信了吗?”

眼看着安澜的聊xìng越来越高涨,她两腮绯红,撸胳膊挽袖子恨不得从座位上站起来:“别的我不说,我就跟你们说一件我上小学时候的事,说出来能吓死你们。”她这架势,跟我家里那老妈能有一拼。

安澜开始讲了:“那时候我才上小学三年级。有一次当值周生,早上拿着班里的钥匙第一个就来到了教室。教室里一个人都没有呀,那天还是yīn天。我开了教室门,把书包放在凳子上,就看见,我的桌布上有一滩白花花的液体。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啊,又不敢碰。你说昨天我因为值周最后一个锁门走的,就这一宿,窗户门都没开。你们说这东西是哪来的呢?”

安澜说到这,停了下来,瞪着大眼睛看着我们俩,好像是在等待我们回应。我突然对她这个故事有了一种牙碜的感觉。

时斌还想等她继续往下说,等了半天也没动静,终于忍不住小心翼翼的问:“完啦?”

安澜点了点头:“嗯,完了。”

时斌有点糊涂,继续追问:怎么能就完了呢,那后来呢?”

安澜摸出一块口香糖塞进嘴里:“后来老师就来了,他让我们把桌布卷起来扔掉别拿回家洗了。我们问老师那是什么东西?老师也不告诉我们,你说这件事儿奇怪不奇怪,吓人不吓人?”

我和时斌面面相觑哑口无言。愣了半晌,我才缓缓地问:“你这个故事是想说你遇见鬼了吗?”

安澜无所畏惧地回答:“是啊!多吓人啊。”

我无语了,说:“安澜同志,据我分析,你这个事跟鬼没有什么关系,八成是遇上变态了。”

安澜一听不高兴了:“就算是变态。那也得是个鬼变态。要不然,门窗都关得好好的。他怎么进来的?你说他不是鬼能是什么?”

我现在彻底的认为,这孩子多少有点儿缺心眼儿了。

时斌没好意思直接驳安澜的面子,而是说:“妹妹,你当时小,可能会觉得这个事挺吓人。但你讲的吧,稍微差点,是不是有啥细节没讲出来呀?”

安澜想了想:“好像我讲的水平是差点啊。那我再给你们讲一个,你们重新听。”

不得不说,安澜接下来讲的这个故事还是有点意思的。

*************************************

安澜的小学规模不大,只有一栋三层高的主教学楼。教学楼后面是一个周长不到百来米的小cāo场。前面就是学校的大门了。而她们学校大门两边没有院墙,起到院墙作用的是一排小平房。

如果在今天,这排小平房肯定会开满了经营文具和玩具的小店。而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却不是这样。因为那个时候的小学生,基本和歌里面唱的一样:福利社里什么都有,就是口袋里没有半毛钱。并且,别看孩子们年纪都不大,可大多数的学生上学下学都是自己走,没有什么口袋里有钱的家长来接送。所以经常会出现一大群兜比脸还干净的孩子,围拢在玩具店的橱窗前一齐过眼瘾,真能掏钱买东西的寥寥无几。

这趟小平房门前的马路上有一条绿化带,种满了青草和我们市街边最常见的柳树。一到chūn夏之际,便会呈现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欣欣之景,也别有一翻惬意。然而,在安澜上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这里的景致渐渐开始发生变化了。

校门前那排平房中最大的一间开了家朝鲜冷面店,一般这类的饭店,除了冷面之外,还有两种特sè菜:一种是直到现在都比较火的韩式烤肉;另一种,就是狗肉。这家饭店所经营的招牌菜就是后者。冷面店的门口,永远都会摆着一只巨大的铁笼,里面关的就是待宰的活狗。为了让所有的食客都知道他们饭店的狗肉新鲜,店老板每天都会在人们上早班的高峰时段宰狗扒皮,引来无数好奇的人驻足观看。

宰狗的地方,就选在这条绿化带中一棵碗口粗细的大柳树下。

杀狗是所有屠宰方式中最为残忍的。有这么一种说法,古有汉初三杰中的韩信三不死: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兵刃不死。据说狗这种动物,就有见地不死的本事。只要狗身上的任何一个地方与地面能够保持接触。狗就有本事接住地上传来的地气,维持自己的生命。所以内行的屠狗人宰狗都会有一套特别的方法:

先用一根铁棍,狠狠的敲打狗鼻子。狗鼻子这个位置类似于人类后脖颈子上的迷走神经,十分脆弱。狠狠的敲打狗的鼻子会让狗进入昏厥状态。趁着狗神志不清的时候,屠狗人会马上用一条尼龙绳或者是细铁丝,勒住狗的脖子把狗吊在树上。狗的身体悬空就无法接到地气,但他还会在空中摇摆,垂死挣扎。接着,屠狗人就会用一把类似匕首的牛耳尖刀,扎进狗的后腿窝,割断狗的动脉放血,直到失血过多而亡。最后才是更加血腥的退毛扒皮,如果技艺高超手法娴熟,狗的四肢在皮毛完全被褪干净的时候还会一跳一跳的抽拙,令观者不寒而栗。

冷面店的老板杀狗无数,整个过程有如解牛庖丁一气合成。而且围观的人越多,他越是卖力的大呼小喝卖弄手段。人往往就是这么残忍,好像能在每一条狗绝望的啾啾悲鸣声中,享受到着无法想象的乐趣。

由于那个时候东北的饭店种类不像现在包容川鲁辽粤面面俱到,现杀现吃的新鲜食材,除了鱼也没有其他什么东西。所以这家饭店现杀活狗的生意就越做越火了,常常宾客满棚一坐难求。不到几个月的时间,绿化带里这棵被用来吊狗的柳树树干上便被狗血染得污浊不堪不见本sè了,路过的人离着几米远就能闻到从树干上散发出来的腥臭之气。

饭店开到第二年怪事发生了。初chūn的季节,本该是万物复苏,四周的柳树都发出了嫩芽。可唯独饭店门口这个用来吊狗的树,却只是抽枝不肯长叶。按理说,树上没了叶子,这棵树十有仈jiǔ就该枯死了。而这一棵柳树,长的比谁都快,没用几天时间,就比旁边同年种下的柳树高出了一大截,粗细也从碗口那么大飞快的长到一个人伸开双臂难以环抱的程度了。树上枝条的颜sè变得越发黑红,就好像树干底部干涸凝结的血渍一样,使人触目惊心。

这颗黑红高大又不长叶子的柳树,在这条绿化带中就显得与众不同格外扎眼。更奇怪的是,如果有人不小心碰断了柳枝,或者刮破了树皮。总会在身上或者衣服上蹭到血迹。开始人们认为是凝结在这棵树干上的狗血,可后来有心细的人发现已经凝结的血,是黑褐sè的,而蹭在衣服上的血是鲜红的。如里马上在凉水中冲洗,很容易就能洗掉。那么只有一种可能,这棵树里面流出来的血是鲜血。

从此开始,有关这家饭店的流言蜚语风声四起。有人说,屠狗宰羊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此明目张胆必定天怒人怨;也有人说,这是无数死狗的冤灵,聚集于此;更有人说,这棵树长期吸收狗血的jīng华,成jīng是早晚的事情……说法林林总总,不一而终。然而归根结底所有人都认为,这家饭店的老板,恐怕就快要遭到报应。久尔久之,来这家饭店吃饭的人是越来越少。饭店从刚开张时的rì进斗金变得入不敷出。

就这样又过了几年,也就是安澜上六年级放寒假的时候,饭店的老板突然失踪了。老板的家人报了jǐng,也发了寻人启事四处寻找。老板却始终犹如人间蒸发消失的无影无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就连jǐng察们也束手无策。一直折腾到了来年初chūn仍然寥无音信。老板不在了,对这家本来经营不好的饭店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没过多久,饭店便关门大吉,人去楼空。

而门前这颗光长枝干不长叶的柳树,也终于引起了园林部门的注意——可是能哪个领导心血来cháo微服私访至此,觉得这棵光秃秃的大树实在是影响市容,有碍观瞻。天气刚一转暖,就来了一辆园林的汽车拉着一棵新树苗,准备将这一棵奇怪的柳树换掉。园林工人cāo起了电锯,熟练地从这棵树的根部锯了下去。估计工人对这棵树的怪异之处也是有所耳闻,虽然不时有红sè的液体随着锯齿的转动喷溅出来,但碍于领导的指示,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把活干完。突然,这位经验丰富的园林工人发现电锯锯在树干上的手感有点不太对劲,似乎树干中间夹了什么软乎乎的东西。工人把这棵树放倒后,去查看这颗树的断桩,这一看不要紧,差点没让他把早上吃的饭都全部呕吐出来。

就在断桩的中心的横截面上,赫夹着一双人刚刚被电锯锯断的人的脚掌!

这位园林工本来就听到过关于这一棵树的诡异传闻,刚才锯树流血的时候他还有点思想准备,可此刻树中居然出现了人体的零件,让他实在无法承受了。他“妈呀”一声惊恐的用手指着断木桩大叫:“这棵树中间长着一个人!”

只片刻的功夫,看热闹的人就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上来,将这条本来就不算宽的马路堵了一个水泄不通。约么能半小时过后,两辆jǐng车,鸣着刺耳的jǐng笛赶到现场。由于这棵树太大没有办法整体搬运,法医只好再次麻烦这位园林工人在现场就把这棵大树破开。果不其然,这棵的树干的中间夹着一具浑身**的男尸。男尸与树木对接的严丝合缝,就好像能工巧将按着这个男人的所有生理细节在树干中给他雕刻出来的盒子一样,更样是自然而然长在树里的。

经过指认,这具男尸,就是小半年前失踪的朝鲜冷面店的老板。

饭店老板长在这颗树中间,谁也不知道在他的身上究竟发生过什么事情?就连jǐng察也没给出最终的调查结果,这件事情成了那一带有名的悬案,直到今天仍旧被人们津津乐道。

而那棵树原来的地方,就再也种不活别的树苗了。来一棵死一棵,最后园林部门没办法,就在那个位置栽了一株假树,从此四季长青了。

*************************************

安澜讲的这个故事时斌听得是津津有味,他也不问问真假,就摇头晃脑的赞叹道:“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哇。”那模样活脱就是一个老学究。

安澜也有些得意洋洋:“怎么样?你妹妹我还算有点见识吧?”

时斌竖起大指,夸奖道:“不错不错,我妹妹算是个女中豪杰。”

这俩人,讲了个故事就成兄妹了。

我们三个人说话的功夫,车就开到了城西建材市场。这个建材市场与城东不同,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单从外边看起来,简直就是个破烂摊,好东西放在这个市场里都显得不值钱。但可能是由于人们购买习惯的原因,这里就是一年到头人气高涨,些装修豪华规模庞大的新建建材城只能干气猴。我们品牌在这里设的专卖店虽然只有二十平方米不到,也就城东五分一的面积,却月月销售业绩都名列前茅。

城西专卖店的店长领着我们去了一家卖沙发的档口,找到了那位号称“活鲁班”的胡师傅,他正坐在一张沙发上闭目养神。我仔细的打量了一下这位面儿大谱儿阔要钱多的高人:只见他五十来多岁不到六十的年纪,皮肤黝黑而粗糙,一脑袋羊毛卷。细看的话,五官中还透着一丝丝清秀,有点说不出来的书卷气。

既然我有求于人,便客客气气的主动开口:“您就是胡师傅吧!我是某某地板的总监,您叫我小陈就行了。我是特意来接您的。”

胡师傅抬了抬眼皮算是跟我打了招呼,大大咧咧地说:“小子,我可告诉你,五十块钱铺一平方米。你要是不还价的话,咱们现在就走。”

我说:“不还价,绝对不还价。如果您要是铺得漂亮的话,我给您涨到六十,算是给您折腾大老远的辛苦钱。”

他一听,马上从座位里站了起来:“好,痛快。咱们现在就走。”说完就随着我们来到了停车场。

胡师傅看到了我这辆刚被撞坏的福田面包车,似乎有点不满意了:“怎么接我你就开着这么一辆破车来的?”

我还没说话,旁边的安澜忍不住了:“我说你不就是个木匠吗?哪来的这么大谱。你就算年纪大点儿也不能不尊重人啊!奥迪好不好,你爱不爱坐?告诉你,城东建材城停车场里停着呢。就是不给你坐,你能怎么样?”

胡师傅看了看安澜,居然笑了:“这个小姑娘的脾气我挺喜欢。我告诉你,木匠和木匠不一样。行了,冲你面子,咱们别费话了!走,先上车,路上我给你说道说道我们木匠门儿里的门道。”说完,伸手拉开了面包车的侧门,径直上车。

看着这三个人上了车,我也坐上了驾驶位。可是,我心里隐约约地觉得,这个胡师傅怎么看起来这么眼熟呢?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