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村姑玉篱》第四章 噩耗(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过雨的天空清明透澈。无弹出广告小说 一轮月牙挂在天边。

玉篱侧身看着窗外,虽然腰酸背痛,可是睡意全无。事实已经摆在眼前。家里的积蓄虽然自己不知道明确的数目,可是从父母的言谈里能听出,大概已经花得七七八八。如今家里还得给塘子里贴钱。死了这么多鱼,还得再买鱼苗放下去。这个季节的鱼苗多是半大的,要比年初的小苗贵得多······再说,父亲的腿,还没好全就又是下水又是卖鱼,怕的是病又加重······想到父亲的腿,玉篱的心不由又揪紧。

暗自决定,明天无论如何一定要先送父亲去医院检查。

鸡鸣时,玉篱迷迷糊糊睁开了眼,昨天忙乱的情景窜进脑海里。玉篱一个激灵坐了起来,起身到灶房先给父亲熬上药,然后烧水做饭。不一会儿,玉篱妈也进了灶房。看到桌上玉篱已经准备好的药和温水,招呼了一声就端上又回了房。

玉篱的心提了起来。跟在母亲身后去了房里,看见父亲恹恹地靠在床头,面上是不正常的潮红,嘴唇却白白的。玉篱妈自责着:

“后半夜睡死了,你爸发烧也不知道。”

烦心焦心事垒一堆,又忙乱了一天,能不累吗?玉篱不忍多看妈妈憔悴的脸,走过去从床头的抽屉里找出温度计。

“您也累。还是把我爸送去医院吧。”

玉篱妈点头。服侍玉篱爸吃完药,取出温度计一看,都40度了!母女俩慌得赶紧把迷迷糊糊的玉篱爸从床上拖起来,出门喊了斜对门陈家的电三轮来,就往城里赶。

县一医院是本地最好的医院。去年玉篱爸第一次住进来时,家里还小有积蓄,宽宽松松地在这里住了大半个月,请了专家会诊,好得差不多了才出的院。本来只要在家好好休养个三两月就好全,奈何到了年底该是清塘的时候。玉篱家除了玉篱爸没有多余的男劳力,依照玉篱爸好强的性格,当然一马当先下了水。一池鱼清下来算是几年来的大丰收,玉篱爸的腿伤却反复了。可这次,玉篱爸死活不去大医院,先是在大小诊所绵绵缠缠拖了快半年,玉篱妈眼看着实在不是事,死活硬逼着才又去了县医院。这次的情况却比上次还遭,整整在医院躺了一个多月。临出院医生还千叮万嘱不能再出意外。

玉篱想到这些,心里又是一阵阵揪心地痛。为什么自己不是男孩子?为什么自己这么无用?如果是那样的话,父亲的腿伤早就养好,也不用这么一次又一次地受罪。家里的钱也不会流水一样地花出去······

房间的门推开,一个小护士走进来。看了看床上依旧迷迷糊糊的病人,见只有玉篱一个人在

病房里,问道:

“你妈妈呢?”

“她出去了······”

“还没吃早饭吧?等你妈妈回来,让她去趟办公室。”

小护士已经对玉篱很是熟悉,说完又对玉篱笑笑,眼里满是同情。

玉篱坐不住,跑到住院部楼下,在门口截住了母亲,母女俩一起去了张医生的办公室。这次来,张医生没有像上次一样大声责怪玉篱家为什么不看好玉篱爸,为什么不好好养伤。张医生看了看玉篱手里的一小袋小包子,平静地说道,

“还没吃饭吧。其实吃了来也一样。病人现在一直用着药,情况还算稳定。”

玉篱妈说话有些哽咽,

“张医生,千错万错都是我们的错。麻烦您给他用最好的药。我们只求医好他,钱的事,不用担心!”

张医生皱起了眉头,说话的音调提了起来,

“钱,钱,钱。你们瞧着,我眼里就只有钱是不是?不过摔断了腿,已经接好,养得差不多了才出的院,我就想不明白怎么又恶化成这样?!第一次出院的时候就说得清清楚楚,‘伤筋动骨,一百天’,何况是四十多岁的人?怎么也得好好静养三四个月才能劳动!你们是怎么做的?为了挣钱,健康也不要吗?没有健康钱从哪里来?有没有想过很多事情是钱办不到的?医生也不是万能,你出钱,医生就能医好所有的病吗?”

张医生不过才参加工作几年。玉篱爸是自己接手主治的第一批病人,倾注了很大的热情。结果就是,这样并不是疑难杂症的病症,病人却反反复复住院,而且一次比一比严重,心情可想而知。说到气怒的地方,不知不觉从办公桌后站了起来。

玉篱妈和玉篱都是一米六几的个子,在这个南方小城的女性里,也算是高个了。面对高高瘦瘦的张医生,难免也得仰起头来说话,

“知道您是为我们焦心。可是事情已经这样,求您一定要帮帮我们想想办法!”

张医生看着比自己低了两头,面庞消瘦,眼里布满血丝的妇人,突然不知道该如何面对那乞求的目光。是的,乞求。张医生的心里一抽。妇人背后的小女孩儿,据说还在念高中,黑白分明的眸子懵懂而倔强,脸已经涨得通红。

“对不起······”他颓然地坐了下来。

玉篱和玉篱妈对这个年轻斯文的医生向来很是信赖。听他突然说对不起,不由一阵惊慌。张医生温和地对玉篱说道:

“你先去病房看看你爸爸吧,我和你妈妈说话。”

玉篱紧了紧拳头,鼓起勇气说道:

“我也在这里。”

缓了缓,直视着张医生的眼睛,

“我家就我们三人,我爸病了,就我陪着我妈。”

张医生点点头,深深地看了玉篱一眼,满含鼓励,

“好!你也留下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