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凌云传》第三十二章 英雄识英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眼前之人自称是镇龙山寨主,这一点是凌云志没有想到的。在他的脑子里,所谓寨主,样子应该是一个满脸大胡子,身材魁梧穿金戴银的凶恶之徒。哪里想到居然是一个跟自己年龄相仿的翩翩少年,这让他大感意外。

于是将刀收回问:“你就是镇龙山的寨主?”

自称镇龙山寨主的人摇着手中的扇子回答:“不错,正是在下柳开怀。”

“柳开怀?”这个名字凌云志很熟悉,但又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可能是马护儿提过?亦或是在那个酒肆听过,要知道江湖事和江湖人的聚集点都是在酒肆之中,那在里面偶尔听过这么一个名字也很正常,凌云志并没有往心里去。只是一抱拳说:“在下凌云志,见过柳寨主。”

“哈哈,凌少校客气。先前我的手下在云中城里办事,听过你在风雨楼中的功绩,柳某甚是佩服。一直希望能有机会与你结交,今天的事情是柳某跟凌兄弟开个小小的玩笑,还请凌少侠不要见怪。”说完柳开怀双手按凌云志攥在半空中的拳头往下压,虽然脸上依然笑容不改,却已是暗中丹田运气使出内力“浩然正气”——这正是武儒的内功绝学!

凌云志顿感手上的重量迅速增加,不一会就犹如坠了一个大大的铁陀一般,若是平常人可能早就无法坚持。但这骨力量却感受不到丝毫恶意,仿佛可以让人甘心臣服于下,让人有一种威严感,它不像那个素衣公子内力中蕴含的那种慈悲以及马护儿的“冥海御风诀”那般的洒脱,更不是其他内力那样的霸道。即便是这样,柳开怀的脸上却依然挂着笑容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依然笑容可掬,凌云志不由得吃了一惊。

“嘿,有意思!”凌云志在心中暗自称赞道,柳开怀的这一举动并没有激怒他,反而激起了他一个练武者比试欲望,或许这就是所谓的英雄识英雄吧。在凌云志的眼里,眼前的柳开怀居然能够多次乔装打扮来和自己开玩笑,并将自己引诱到此地,本身就是一种胆识如今又敢如此大摇大摆地跟自己比试内力,可谓是文武双全。于是凌云志也不甘示弱,舌尖顶住上牙堂,丹田运气,气走全身之上,以防自己的双手被按下去。

这回两人犹如蛟龙与猛虎,各不相让。在旁人眼里看,他们二人不过是一个在抱拳施礼,另一个在还礼而已。而在他们自己的眼里,在方寸之间两人早已较量了不下数十招。这次比试,并不单单是两个习武者内力的比拼,更是两个武林后起之秀结识友谊的方式。

“三哥,你说寨主和那小子咋都不动了呢?”在高处一个小喽啰问旁边的那个。

“我要是知道了,那我不就是寨主了?”另一个人有些不耐烦地反唇相讥。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就见柳开怀轻轻吐出一口气,将功散去然后哈哈大笑起来:“凌兄好功夫,在下佩服了。想不到我这个武儒数字门生居然不敌。”说完继续摇着扇子。

“怎么,你是武儒的?”凌云志有些吃惊地问道。

“是呀,有什么不妥么?”

“那云中城也有一个武儒。”

“你说的可是尤俊轩?我与那厮不熟,我儒门弟子遍布天下,每三年会有一次选拔比武,所以那厮是武儒也不奇怪。”

这话凌云志很认同。的确,正如柳开怀所言儒门弟子遍天下,在当年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凡为官者皆是儒门子弟出身,这就等于入儒门者皆是天子门生被视为正统。那些想要出人头地的人自是希望能够进入这正统之中,有朝一日可以立于朝堂之上挥斥方遒。虽然后世儒门起了分歧,分为文儒与武儒,武儒更是有不可为官的规矩,但这丝毫不能阻止儒门武儒的发展,反而是让武儒日益壮大,毕竟还是天子门生,故此那如小人的尤俊轩与眼前的柳开怀都是武儒出身也不足为奇。

“凌兄可是为寻找那龙筋草而来?”柳开怀问道,然后将之前凌云志给他的药篓子拿了过来。

“因我一朋友受了重伤,需这龙筋草来治疗,还希望柳兄赐药!”凌云志说完毕恭毕敬地鞠了一躬。

“哗!”凌云志突然感到两股罡气在自己的头上出现,随后便见那个药篓子在空中变的四分五裂,里面的龙筋草顿时七零八落,这一幕是凌云志没有预料到,他不由地惊呼道:“柳兄,你……”

“哈哈,凌兄不必在意,这不是什么龙筋草,而是龙爪草,如果你拿回去给那位朋友用上,保证他这辈子都不会醒过来。来来来,跟我上镇龙山上一叙!”说完也不管凌云志是否愿意,便抓着他一同往山上走去。

这一走山路,凌云志才发现镇龙山内可谓是别有洞天,在外面看镇龙山不过就是一个普通的大山,但一进到里面就发现山中是应有尽有,俨然是一个小山城。两人在几个喽啰的簇拥下进入了山寨的大殿之中,刚一进去凌云志就看到了大厅内摆设的酒宴,方才感到肚子里“咕噜噜”的直叫。

“凌兄,初来山寨没有什么好东西,略备了些薄酒还请笑纳。”

柳开怀说完后便将凌云志拉到了酒桌之上,两人开始吃了起来。席间,两人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竟让凌云志暂时忘记了取药的重要事情。

“不知道凌兄家住哪里?”柳开怀边吃着烤鸡边问。

凌云志隐去了自己在家乡发生的事情外,将其他的事情全数讲了一遍,特别是说到在太守府与毕方凶鸟巢的,听的柳开怀入了迷如同身临其境一般,说到危险处连他都要拍起大腿;说到精彩之处自然也是连连称赞,恨不得自己能够置身其中。

而凌云志也问柳开怀是怎样成为这镇龙山的寨主的,柳开怀倒是没什么隐瞒全都说了。原来,柳开怀祖籍淮南道庐州,其父曾跟随大将军李靖远征塞北并有少许功绩,后回大唐归乡养老。柳父本是武将出身又建有功绩,故此柳开怀在黄口之时就已拜入武儒数子门门长封数闲座下习武习文,数子门门长封术闲认为自己的门生应该“读书于心内,行路在脚上”故此要自己的门人效仿古之圣贤,四处游学。

而柳开怀其父经常讲起当年在塞北边陲之地所见所闻,他耳濡目染这么多年便决定到这边陲来游学,他到了之后发现这里民风淳朴,无论是大唐百姓还是突厥百姓都能和平相处,反而是那些身穿官衣头戴官帽之人却常常以一己之私而引发冲突,致使百姓永无宁日。同时,他发现这镇龙山上的草药是边塞的止血圣药,常常是千金难求。因此,他便纠结了一些贫苦百姓占领了这里,倒不是为了发财,而是想为边塞的百姓寻找一个可以栖身之地。

在他们进入镇龙山中后,镇龙山有规定:出了山外随便厮杀,但若是进了镇龙山的地界不管有什么恩怨,便要放下兵器。

刚开始,一些当地豪强和两方边关还想将其剿灭,可无论多少兵马到了镇龙山便如同迷路一般难以前进最后也只能作罢,后来只要不威胁到自己便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因此,这镇龙山在这兵荒马乱的边陲之上可谓是一片净土。

凌云志听完不胜感慨,他觉得自己见过太多满口仁义道德,忠君爱国的伪君子,但却从没有做到让一方百姓安居乐业的人,柳开怀给的他感觉则是那种嘴上可能是各种腌臜词汇,心中却有着国泰民安的志向,所以他觉得柳开怀比这个王那个官的强于百倍之上。

酒过三巡,柳开怀突然把酒杯一墩开始唉声叹气起来,凌云志见状不知是何原因便问了一下。

柳开怀开口就说:“老人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没有错。因柳某在这塞北有些名号,总有人打着我的名义为非作歹。之前不知道是那个歹人,偷了一个富户家的男人用的夜壶和一个女人穿的布兜,居然也留下我的名字。这要是让我武儒数子门下其他弟子知道,那我柳开怀不如死了算。”

说到这,凌云志猛然想起他当初好心办错事的时候留的名字就是“柳开怀”!难怪这个名字如此熟悉,当柳开怀把事情说完后他只感觉自己的脸已经涨红了,若不是酒意的掩盖,肯定能被注意到。他看柳开怀恨得牙根直痒痒,也不便多说什么就是嘻哈答应着,可心里却一直在七上八下,总觉得对他有所愧疚……

二人是越聊越投缘,越聊越觉得彼此可以在日后的武林道上创一番伟业。聊着聊着,凌云志突然想起一件事情,他记得临走前那寻日部落的北宫东女曾讲与柳开怀有些过节,他见柳开怀这个人并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徒,便想帮忙化解恩怨。

于是凌云志开口说:“柳兄在下有两件事情想要和你讨教一下。”

“凌兄不必客气,请直讲。”

“柳兄,这第一件事情,我来之前到过一个自称‘寻日’的部落里,有个叫北宫东女的姑娘曾说你们有些过节,不知道是什么样的过节凌某是否能帮忙?”

“咳咳!”正喝酒喝到兴头上的柳开怀一听到“北宫东女”这个名字就是一阵狂咳嗦好似被吓到一样,他缓了缓气后有些尴尬地说:“这个……凌兄,我与那射日部落的……没什么,我们继续喝酒凌兄!”

总之,刚刚还是风度翩翩无比潇洒的柳开怀,此刻却好像得了什么怪病一样词不达意,让凌云志有些摸不到头脑,但既然对方不想说自己也没必要深究,这是凌云志一贯的作风。

凌云志见柳开怀不愿意说,就直接说了第二件事,也是这次最为重要的事情:“这第二件事情,是关于那龙筋草的事情,我那朋友急需龙筋草治疗。”

柳开怀举在半空中酒杯突然停了下来,然后放在桌子上沉思片刻,然后轻轻叹口气说:“凌兄,这也是我要和你说的事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