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景秀》第一百二十一章 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城的信使很快便带着两道圣旨抵达了兖州,一道是皇太后薨逝,是年国丧,所有百姓应着素服,啖素食,禁嫁娶的圣旨,另一道,便是专为伯贤写的圣旨。

伯贤此时与萧祁整理着几日来取得的案情线索,将将要有些眉目之时,却听外头有人敲门,便随口道:“请进。”

外头的人却不应声,只是依旧规律地敲着门。

伯贤警觉起来,便看了一眼一旁的晴远,晴远会意,握着腰间的短剑便走过去开门。

门一开,便见一身着宝蓝色麒麟纹圆领袍的男子手持圣旨站在门口。

“福公公,你怎么来了兖州?”伯贤看清了来人,颇是诧异。

福临并不答话,只是拿起了手中圣旨,展开道:“皇子褚伯贤接旨。”

“儿臣接旨。”伯贤虽一时弄不清是什么状况,却在看到圣旨的那一瞬间,几乎是本能的,便跪下来接旨。

萧祁原本不想跪着狗皇帝的圣旨,只是为这不给伯贤增添是非,便一咬牙也随同伯贤跪了下去。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端圣太后薨逝,举国同哀。八皇子褚伯贤温良纯孝,端雅温和,自请为太后守陵,其心可嘉。朕感念其心,特准其请。现令八皇子贤即刻返京,以慰太后圣灵。钦此。”

伯贤抬头时,一脸难以置信,他机械地从福临手中接过圣旨,问道:“皇奶奶她……走了?”

福临先是沉痛地点了点头,却又猛地抬起头问道:“殿下不知道皇太后逝世了?”

“我……”伯贤刚要说自己不知道,却被晴远站起来一把拉住道,“殿下早便知道了,只是一时难以相信。”

“原来如此。”福临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晴远,又转过头来看伯贤,“八皇子身在宫城外,却心系宫中,实在令人钦佩。只是这守陵之事殿下既然已经应下,还是及早启程为好。耽搁不得。”

“谢公公。”伯贤微微躬身,谢道。

“殿下客气了。”福临嘴上虽是这么说着,可却站着眼神左瞧右瞧,似乎在等什么东西。

伯贤看着福临的模样,有些诧异:“福公公可有什么东西在我这儿不见了?”

萧祁冷眼在一旁瞧着,嗤笑一声,把晴远叫到一边附耳说了些什么。

福临心里骂了一句“榆木脑袋”,脸上却挂着笑容道:“奴才只是看这客栈的房间简陋窄小,实在委屈了殿下。”

“无妨无妨,习惯便好。”伯贤笑道。

晴远在萧祁的授意下,拿了一只沉甸甸的锦囊递给了福临,道:“福公公,您看看这锦囊,是不是您的?”

福临正在心里问候和妃的把被子祖宗,此时摸着锦袋,立刻眉开眼笑,转了态度,道:“是是是,确是奴才的。有劳晴公公帮忙寻回。”

晴远笑笑,也不答话,便走到一边去。

福临小心地将锦袋揣好,笑盈盈地对伯贤稽首道:“谢殿下,奴才告退。”

说罢,也不等伯贤回应,便匆匆退了出去。

伯贤看在眼里,心里一思量便明白了怎么回事,心中顿时一股无名火起,待福临一走,便冷声道:“晴远,过来。”

“公子。”晴远一听伯贤的语气,便觉不对,小心翼翼地走到了伯贤跟前。

“那银子是他丢的?”

“不是。”

“那你为何要给他?”

“是……是萧公子,他说……”晴远一紧张,说话便有些结巴。

“是我让他给的。”萧祁见得,便走上前来,站在晴远跟前。

“为什么?你明知道我的脾气……”伯贤见他理直气壮的模样,更有些诧异。

“我知道你为人刚正,平日里我纵使见了,却也随你。只是唯独这次,”萧祁顿了顿,道,“不行。”

“为何?”

“这圣旨明摆着有人算计上了你,若你刚刚的反应被福临如实地述与皇上,只怕最后你这皇陵照守,还要落得皇上疑心。为免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一次,福临必须摆平。”

“嗯。”伯贤的声音仍然有些闷闷的,却终归不再反驳,只是回过身,愣愣地看着那些案卷。

“别看了,好好收拾收拾东西罢,”萧祁嗤笑道,“这旨意,分明是有人不想让你再查下去,你若再查,难保还会整出什么幺蛾子来。”

“我去跟老师父说一声,一同送你回京吧。我是真真儿担心你这脾气,难保路上不会出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