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景秀》第一百二十章 猜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连守了三天的灵,伯宣早已疲惫不堪,一从慈宁宫出来,便迫不及待地乘上步辇,往文煜阁而去。

待步辇进了文煜阁,伯宣站起身来时,只觉浑身酸痛,几乎要走不动路。

荣明见状,赶忙过来扶住伯宣,主仆二人便一同向着兴德斋而去。

走进兴德斋,又见荣明阖上了房门,伯宣顿觉一身轻松,摊在了堂上一把楠木朱红苏绣楠木椅子上,叫道:“快给本宫倒水,倒水!”

“喏。”荣明早已经备好了茶水,此刻听见,便加快了步伐,直将茶水递到了伯宣跟前。

伯宣接连饮了三大杯热水,才恢复了一些精神,将茶盏放在一旁,坐直了一些。

荣明瞧见,便又拿起茶盏来将伯宣杯中的茶水添满。

伯宣看着荣明将茶水添满,又将茶壶放下,问道:“这几日宫里的情形如何?”

“回殿下,皇贵妃娘娘那儿一切安好。宫里的下人们也都安分。”荣明恭谨答道。

“那便好,”伯宣眉头舒展开来,“老八那边呢,有消息没?”

“八皇子前日遣人送来了一封信,请殿下过目。”荣明从袖中摸出一封信来,恭敬地双手奉上。

伯宣懒懒地抬起手,接过了荣明手中的信封,三下两下随意撕开,半躺在楠木椅上,饶有兴味地读着那信。

未几,他抬手一扬,看着那信纸飘然而落,在自己脚下的炭盆里化成灰烬,脸上露出了轻蔑的笑意:“婢生子,你当真以为将兖州之事告诉了我,还能与我平分功劳吗?真是可笑!”

荣明听得,抬眼看了看伯宣,嘴唇动了动,却终于没有开口。

“你要说什么?”伯宣察觉,厉声问道。

荣明肩膀微微一抽,将身子弯得更低:“奴才有件事,不值当讲不当讲。”

“恕你无罪,你说。”

荣明得了保证,方才说道:“奴才前两日回家里办点事,回宫时碰巧看见两位大人从宫里说这话出来,似乎在议论八殿下和您,奴才便慢下了脚步,躲在了树后头听两位大人说话。”

“只听一个大人说:‘不想大皇子身在宫中,却能推动八殿下把董成这样大的一条毒蛇给揪出来,实在是年少有为啊。’”荣明偷眼看伯宣的脸色,只见他眉梢轻挑,颇有几分得意。

“可另一位大人却说:‘你啊,当真是榆木脑袋。大皇子身在宫中,哪里能对锦州的事情了如指掌。这分明是大皇子沾了八皇子的光。’”荣明试探着看伯宣的脸色,却见他方才的得意已经荡然无存,代之以难以掩饰的怒意。

“第一位大人又说了:‘你休要胡说,单看皇上分的赏赐,便知道谁才是主,谁才是次。’”

“第二位大人笑道:‘你是当真是心无旁骛啊,你若有心,只管去打听便是,听说他们内宫里啊都传遍了,只说大皇子为了争储位,不惜把弟弟的功劳占为己有,才有了这诸多赏赐。’”

“混账!”伯宣一拳敲在梨花几上,莫说桌上摆着的茶杯茶盏,便连跪在地上的荣明都为之一颤。

“殿下息怒,”荣明伏首道,“为今之计,还是尽快想对策才是。”

“让他给我滚回来!”伯宣双目圆瞪,显然是气极。

“殿下三思,”荣明跪伏于地,劝道,“原本八殿下出宫并不曾与殿下商量,如今殿下贸然去叫他回来,他若不答应,岂不是漏了马脚?”

伯宣原本是气话,听得荣明此言,发觉有理,便不再提,只是心中愤懑,终究是有一口气堵在胸口咽不下去。

“殿下,奴才还有一事不知……”

“说。”

“流霞斋的小寒子说,九殿下似乎打算向陛下请求去替太后娘娘守陵三年。”荣明试探地看向伯宣的脸色。

伯宣闻言,双眉微蹙,冷笑道:“他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哪里会有这等主意,只怕是二弟自己不愿去,又不愿别人抢了这活计,才唆使他去的罢。”

“那殿下可要去劝劝四殿下先九皇子一步将这守陵之事拦下来。”

“当然不必,”伯宣冷笑道,“八皇子在外面逍遥的日子也够了,是时候让他回来替本宫做些事了。”

“八皇子恐怕……未必答应。”

“他不答应又能如何?”伯宣笑得讽刺,“如今他人在宫外,这嘴长在谁身上可不是由他说了算。本宫说他想,他便是想。到时候圣旨递到他跟前,本宫倒要看看他从还是不从!”

“殿下英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