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忍川》第二部海殇 第2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子青睁开眼,看看后视镜中的黄土龙,继续想着后来的事。

后来,阿爸的坟里,也象阿公一样只埋了一套他在家里穿过的旧便衣。队伍上送来的新军装留着。

后来,阿奶捧着她一个字也不认识的“牺牲通知书”,叫了几天几夜“儿”。她不听劝,也不吃喝,就那么叫着“儿”去见阿公了。后来,县上来人送来五百元抚恤金,阿哥阿嫂一文也不动,说留着给子青娶老婆用的。县上说办林子青的生活费手续,阿哥不签字,说自己能照顾阿妈,能养大阿弟。说阿爸从来不准家里人去麻烦队伍上和政府,现在阿爸不在了,就更不能给政府添麻烦,阿爸知道会生气的。

后来,阿哥阿嫂对自己比阿岩好,吃、穿、用的都比阿岩好。有一回,阿妈补着阿岩的衣服说该给阿岩做件新衣了。阿嫂说阿岩小,就该捡阿叔的衣服穿。从7岁以后,子青爬树摘果子抓鸟,都是光屁股、光身子,身上挂出血道道,螫出大包包他也不穿衣服上树、爬山。他要给侄子留下没有补丁的衣裤穿,他不想看着阿岩总是穿自己的破衣服。8岁那年,阿哥带他上山打猎,教了他很多下套子、挖陷坑,张网安弓的打猎本事。十岁那年,阿哥打猎被蛇咬了脚,幸亏自己在阿哥身边,赶快给他扎腿、挤毒血,又按阿哥手指的地方采草药嚼碎给他敷上,自己把高高大大的阿哥背下山。阿哥常对人说是阿弟救了他的命。

当天晚上,阿哥和阿嫂叽咕了大半夜。第二天,阿哥跟阿妈说要让阿弟去学手艺,拜盘古镇的辛木匠为师学木工活路。说学个手艺,到山外也好长点见识。说阿弟比他自己聪明,自己没办法送他上学就很对不起阿爸了,打猎太苦不说,还很危险,万一……自己对阿爸不好交待。说阿弟以后,一定比自己有出息,不能耽误他。阿妈点点头,子青就成了盘古镇能工巧匠辛古老师傅的关门弟子。

辛古师傅的手艺好,方圆几百里山里山外少有不知道的。哪家人家起新屋,盘嫁妆请不到辛古木匠,主家心里总不是滋味。因为辛木匠起的新屋总是正南正北,扎实得可以住祖祖辈辈;他盘的嫁妆椅,柜、脚盆扎实耐用不说,还会给柜面椅背雕花草刻喜字,精工巧作,活灵活现,格外显出喜气。只要主家跟他对了脾气,就是不拿主家的喜钱,他也会给主家陪嫁的新马桶上雕上一对金童玉女,预示早生贵子,儿女双全。子青问师傅为乜要把细崽细妹雕在马桶上呢?师傅挤挤眼说,因为女人无论生儿生女都是在马桶上坐着使劲“哽”出来的!你也一样,不信回去问你阿嫂。说得子青脸红耳赤,还不敢说不是。辛古师傅跟阿爸是少年朋友,还喝过子青的满月酒。阿爸逃出岛的时候,他一个人没赶上船,自己找船到了海州。没找到阿爸他们,却找到一位好木匠师傅,学了一手好手艺还带回一个漂亮的海洲老婆。不过,他收徒弟的规距决不会因为子青是阿爸的儿子而改变。他的规距是:在规定的时间里,学不会师傅教的工夫,那徒弟就要被赶出师门,今后在外面不许说是他辛古的徒弟。比如,他规定徒弟三个月内学会磨木匠家什,斧、凿、刨叶等,还要学会锉锯齿、开锯路、弹墨线和所有木匠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三个月学不会就滚蛋,不用再往下学了。只因他的规矩太严,二十多年中,他只带出三个徒弟,名气还不如他响。辛古老头对阿哥说,收了子青以后决不再收徒弟,所以说是关门弟子,能不能满师就看子青的天分。阿哥送子青到盘古镇,满满敬了辛古老头三杯酒,又让子青给师傅嗑三个头。临走,阿哥捏捏子青的手,嘱他争气。

子青跟辛古师傅学徒两年,不但没被赶走,反把老头乐得成天老脸上开满南瓜花。幺徒弟不但教什么会什么,有些活路他还只要一看就懂,一懂就能做,做出来的活路还满象个样子,特别是那些雕刻的细活,两年下来徒弟做的跟师父做的几乎很不容易分得出。乐得辛古老头逢人就说:“难怪先人说,将门出虎子,林家的娃崽就是跟别人家的不同。自己这是走了老运,才收到这么个叻崽做徒弟,以后,只怕自己还靠这幺徒弟扬名呢。辛木匠收了幺徒弟一年以后,便不去远处做上工了,只在镇上自己家里做。木材是主家送来,做好的家俱主家自己抬回去。他说自己老了,不想东荡西游了。别人却说他是心疼幺徒弟,辛师娘是城里人,做得一手好饭菜呢。

学徒两年,阿哥不时来看看阿弟和辛师傅,每次必带自己猎的新鲜野味。兄弟俩都说辛师娘炒出来的野味,味道好吃得没得说,乐得辛古老头眼眯眯的直看着辛师娘笑。子青逢年过节才能回去看看阿妈、阿嫂和阿岩。他把师傅给的零用钱攒下来,每次回家总要给阿岩他们带些山里没有的小吃食、小物件。有回师傅给的钱多,他还给阿岩扯布做了件新衣服,喜得阿岩一跳三尺高,说一辈子也没穿过这么好的衣服,阿嫂听得想笑都笑不出来。

两年里也有几回例外,那是因为几个几百里来请辛古木匠的主家。他们原是本地人,是辛木匠年青时的哥儿弟兄。二十多岁在家安不得身,出外到些城镇讨生活。后来撞了运气,赚了些钱,在城里头安家讨了女人。现在女儿要出嫁了,特特跑回老家来请会雕花草刻喜字、会在马桶上雕金童玉女的辛古木匠到城里为女儿盘嫁妆的。为的是给女儿的嫁妆添些精彩,添些喜气,减少女儿离家时的泪水。师傅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啦!结果还是带着三个徒弟去了,子青得以更见些世面。出去三几回,每回半个月二十天,子青便学会了“官话”,乐得师傅当面说大徒弟二徒弟不如师弟聪明,象两个大呆瓜。两位师兄也憨憨地笑着说那是,那是。每回上街进商店买东西,总让小师弟走在前头问价码。去年七月,四师徒在临海城帮人家盘嫁妆,阿哥几百里路跑到临海城,找了三天才找到几师徒,说是阿爸回来了,阿爸没有死,阿妈要他来找阿弟回家。辛古师傅呆了呆,连声念叨:妈祖保佑!南海观世音,西天如来佛,财神爷赵公元帅,秦琼将军诸路神仙都保佑!立刻带子青到海边租了船让俩兄弟快快回家,说他这里活路几天赶完,一定回去看你阿爸。

船上,阿哥告诉子青,阿爸说他当时并没死,只是受了重伤,被当地老百姓从死人堆里翻出来抬了回去,这几年是养伤去了。子青想了想。不相信阿爸到老百姓家里养伤养了八、九年。阿哥也说不明白,阿爸说在老百姓家养伤只三、四年,其余时间或许是在公家养伤吧?子青说在公家养伤为乜不搭信回家?阿哥说千万不能问阿爸这句话,阿妈问了一句,阿爸发了大肝火。阿哥还说,阿爸这回回来象是变了个人,整天抽筒子烟不讲话,眼睛阴阴的,难开笑脸,也不出门,只见了阿岩才会缓缓脸色。还说阿爸每晚做噩梦,吼醒来时浑身汗淋淋的,为这,他和阿妈分房睡,自己一个人睡在阿奶咽气的那空房里。有时候,吼叫声还是会把全家人都惊醒,那声音真是比鬼嚎还怕人。当然,阿哥说,哪个人也没听见过鬼嚎,可他觉得鬼嚎也不会比阿爸梦里的叫声更惨厉,更凄森了。每回阿爸夜晚醒来都会叫阿青,白天却从不说叫子青回家的话。第三天,阿妈叫大儿子去临海找阿弟回来,阿爸却也没阻拦。阿哥反复几次叮嘱子青回家后要小心伺候阿爸,他总觉得阿爸有哪块地方不对头,瘦得脱了形,只剩付骨头架子,以后要多打点野味让阿爸补养补养。

阿爸回家三个月,子青寸步不离地陪着他。尽管阿爸已经不是阿哥说过的、子青想象中的阿爸模样,他总归是兄弟俩的生身之父,儿子是不该嫌弃父亲的。自从子青回来跟阿爸睡一个铺,阿爸夜晚的梦就做得少些了,吼叫声也就少得多。因为子青夜晚睡得很警醒,只要阿爸开始扭动翻滚,他就会惊醒。第一晚,他醒了也不敢动,只是静静听着,阿爸越挣扎越厉害,嘴里喘着粗气,最后才发出叫声的。第二晚,子青在阿爸刚开始扭动时,就爬到那头去试着推醒他。阿爸一醒来,梦就没有了,因而也不会再叫。阿爸清醒过来,看着子青亮晶晶的眼睛,嘶哑喉咙小声问儿子怕不怕?子青使劲摇摇头,问阿爸做的乜野梦?阿爸转眼望着土布蚊帐顶,慢慢伸出长长瘦瘦的手臂把儿子揽到身边,沉沉地说:“睡吧,傻崽,那不是梦。”从此,阿爸就离不开他的小阿青了。

阿爸回家半个月后,辛古师傅从临海回到盘古镇的家,第二天就带着两瓶主家送的好酒赶到垭口村林家,两个老友见面,辛木匠惊得脑壳都木了!他抓住阿爸的手说,阿森,是你?真个是你?阿爸说,是,阿森二世见你老阿哥了,多谢老哥管教我的细崽呀。然后,阿爸恭恭敬敬的奉上筒子烟。喝酒时,辛古师傅问了阿爸很多话,阿爸只是把酒杯一端,说声“喝酒”,弄得辛古老头只好心里疑疑惑惑,肚皮鼓鼓胀胀地喝了几杯闷洒。最后,辛古老头实在忍不住,冲冲地说,在外头疯跑有乜好?弄得象鬼一个样还不敢跟老婆、儿子、老兄弟们说说。回来!跟老哥做木匠,喝老酒,自在得多。落叶,总是要归根的嘛!你说,是不是?阿爸只说了句,官身不由已呀。辛古老头点点头,又摇摇头,举杯说,喝酒,喝!就再也什么都不说了。

那一天,老哥俩都喝醉了,阿爸即使醉了也只说喝酒不说别的。夜晚还是做梦,又是子青叫醒他的。阿爸醒过来,喝了一大杯儿子端来的凉茶,又用胳膊把儿子揽在怀里,问儿子是不是愿意跟自己走?子青问去哪里?阿爸说,白浪湖农场,部队办的。子青使劲点点头,又问阿妈、阿哥他们都能去吗?阿爸摇摇头。那天晚上子青再也没被阿爸惊醒过,清早醒来还听见阿爸的筒子烟筒咕咕吐吐不停地响着。

三个月后,子青就跟着阿爸离开了他生活12年的故乡。临走,阿爸跪在阿公阿奶坟前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子青也给阿妈磕了三个头,给阿哥阿嫂磕了一个头,谢他们把自己养大,请他们好好照顾阿妈。阿妈只反复叮嘱子青要好好伺候阿爸。说时,两眼盯盯阿爸,眼眶里雾涔涔的,象天要下雨前一样潮。阿岩抱住阿公的腿;也要跟阿叔去坐小蹦蹦车,阿哥把他拉住,有力的胳膊把儿子揽在自己宽阔的胸前,这次可没打他,还说等他长大了,一定让他去找阿公阿叔。来接人的小吉普开动了。车上的司机和一个军官模样的人,都没有象上次来接阿爸的人一样下车给阿爸打立正,敬礼说报告“首长”,子青猜想那是阿爸没有穿军装的缘故。阿爸上次走的时候,穿着军装的,阿哥说,阿爸穿军装真精神,真威武。

小吉普蹦蹦跳跳的在家乡的土路上跑着,车上装着子青那颗因为离乡离土离开亲人而蹦蹦跳跳久久不能不能平静的心。子青转过身,趴在座位靠背上,向后面的小玻璃窗望去,正好看见那股车行卷起的黄土龙,慢慢掩住了自家住的房子和站在房前的四个亲人,恰象是被那条滚滚黄龙装进了肥大的肚皮一般。

万没想到,自己离家才九个月,阿哥阿妈真的被埋进黄土垅里。林子青默默地想着,觉得自己的泪水,正从眼角流进鼻腔,从鼻腔流进喉咙,又从喉咙流进心里,流得哗哗的,只有他自己才能听到。听阿嫂说,阿妈死时跟阿奶一样叫着“儿”。阿妈一定也是叫她的阿青,如果当时自己在她身旁,或许她就能活下来。呵,可怜的阿妈,临死,也没有一个儿子应她一声。她为她的儿她的“家”,她长年不回家的男人,吃苦受累从不抱怨一声,她这辈子活着到底为了什么呢?子青只觉得心里酸得厉害,眼泪被一团硬硬的东西堵在喉咙头,梗得喉头生疼。同时,他觉得脸上两条凉凉的东西在爬动,一直爬到鼻沟,嘴角,顺手一摸,摸了一把眼泪。立刻,他的脸火烧一般发烫,怎么,男人流眼泪?这太……他用力吞下堵在喉头的泪水,使劲把它咽下肚去。一边急急地用手擦干脸上的泪,一边看看才相识的小朋友凌虹羽,发现虹羽也在看自己。虹羽对他笑笑,表示友好,也表示安慰。他心里明白的,她不是嘲笑自己,也想对她笑笑,可硬是笑不出来,只好朝她眨眨眼。他认为自己真笨,用师傅骂师兄们的话说:笨得象块木头。

凌汉洋觉得老顾问开车的技术真高超。像是经过特殊训练的,一般的训练场地训练出来的司机可没这么好的素质和技术。

林大森的车,开得又快又稳,无论路况怎样都很少减速。凌汉洋看着他那坚毅果敢而又灵巧准确的开车动作,心中丝毫没有不安全的感觉,反而感到惊险紧张带来的刺激和兴奋。他只是紧紧抓住座位前的拉手横杆,以免整个身子蹦起来。他个子高,稍稍一蹦,头便会触着顶棚。他看着汽车右后视镜中的简易公路宛如一条黄色的巨蛇,忽左忽右快速扭动着粗大的身体,飞快地向后退;那些土堆、石块,沟沟坎坎也跳舞似的扭来扭去躲着汽车轮子,飞快地向后跳着,转眼便从镜中消失;随之而来的又一些障碍,也象害怕这个吼叫着扑来的大怪物似的躲避着闪开去。所以凌汉洋的身子虽然不断的左右摇晃,却一次也没有被震得蹦起来,他的头一次也没有撞着顶棚。

“呵,真是太妙了!”凌汉洋心里暗暗赞叹着。他认为老顾问的开车技术简直是一种炉火纯青的艺术,坐他开的车简直是一种惊险刺激、令人兴奋的艺术享受。他从来没有坐过开得这么快又这么安全的汽车,从来没有见过车开得这么好,技术这么棒的司机。可是他脑海深处却顽固的冒出一个很奇怪的想法:自己曾经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看见过这种场景:即“飞驶的汽车,飞快闪退的道路,以及车行卷起的滚滚黄龙。”对,一定见过的,而且正是这种草绿色的军用小吉普。只是,他实在记不清到底是在哪里,什么时候见过的。凌汉洋偶一掉头朝老顾问的脸看看,立刻被那张几乎变了形的脸惊吓住!那张已经全然不象自己所熟悉的脸上,泛着青虚虚的铁青色;额上,颈上条条青筋鼓涨,扭曲着;脸颊上牙包鼓鼓、肌肉微微抽动;眼珠瞪得几乎要破眶而出,目光定定地盯住正前方的道路。凌汉洋觉得那目光仿佛是两道炽烈的闪电,想要把眼前的道路及路上大大小小的障碍统统一扫而光,从而使这辆野马般的小车腾空而起,驶往另外一个世界去似的。那双瘦筋筋的大手就像粘在方向盘上,油门被他那穿着青布鞋的大脚一踩到底,吉普车吼叫着全速向白浪湖方向继续飞驶。因为,眼前只有这一条路,别无他途。

汽车拐弯抹角的开过一片老橡胶林,速度放慢了许多,再拐过一个山嘴就到了简易公路尽头,汽车嘎然停下,白浪湖军垦农场到了。

虹羽他们下车由子青领着,走上尚未完工的大坝,往大坝那一边的“家”走去。大哥和林大伯却向另一个方向走去。

天上繁星点点,坝上海风习习。今天恰是月黑夜,蓝色的大海是看不见了,却能听见沙哗沙哗的海浪声。虹羽几次想开口问问现在能不能去看大海,都因为子青三人只是默默地走着,谁也不说话而不好启齿。“呵,这风真凉爽,这就是大哥说的海风吧?”虹羽认为,除了风里有些像权权姐寄回的墨鱼一般的腥咸味儿,跟故乡的风也没有什么不同。在火车上闷热了两、三天,这晚风吹在身上格外爽快。虹羽一路轻快的走着,她觉得天上的星星多极了,而且老像是挂在自己头顶一样的近。虽然没有月亮,这里的夜晚也不显得那么黑。虹羽觉得这是因为这里的星星比家乡的大些亮些的缘故。

“不看就不看吧,反正到了大海的身边,什么时候去看都可以的。”虹羽兴奋的想着。走过大坝,上了一个小山坡,就看见星光中有几间小屋。虹羽听见有一种低沉的鸣咽声从小屋前的一棵树下发出来,她看见两点绿幽幽的光从那里射出,不由得紧紧拉住了阿岩的手。阿岩说:“莫怕,那是阿狼,我阿叔从老家带来的猎狗。”林子青走过去说:“莫吵,阿狼,我回来了。”说着去开了门,点上煤油灯,到树下给阿狼解开颈圈,从衣袋里掏出几块鱼干,塞进它的嘴里。阿狼把鱼干吐到地上,走过来审视的看着虹羽他们。阿岩说:“乜野,几个月就不认识着?系小老板来着,下跪啦!”阿狼走到阿岩身边,亲热地舔舔他的手,又对阿兰轻吠了几声,算是打招呼,然后回头盯着虹羽,还不时对门外看看。子青对虹羽笑了笑,向阿狼说:“你真管事,阿爸有事去了,一会儿就回来的。这是小客人,去敬礼,去!”阿狼乖乖的走到虹羽面前,嗅嗅她的鞋和裤子。虹羽强自镇定,还是不由自主的把腿往后挪挪。子青说:“别怕,它认人呢,阿狼,跟她握握手,好朋友。”阿狼听了,在虹羽面前坐下,抬起右前腿,举到耳边敬了个礼,又把毛蓬蓬的前爪友好的向虹羽伸来。虹羽硬着头皮用自己的右手握了握它的“右手”,阿狼伸出舌头舔舔虹羽的手,虹羽觉得一股温温的湿热带来阿狼的友好诚意,恐惧顿时消失。她高兴得从口袋里掏出自己一直舍不得吃的一块糖送给阿狼。谁知阿狼只是闻了闻,转身找到子青给的鱼干,趴在门口细细享用去了。子青告诉虹羽,阿狼只吃家里人给的东西,从不吃外人给的任何食物的。虹羽看着阿狼那一身黑油油没有一根杂毛的身体,“真是一条好狗。”她想“呵,它真漂亮,真聪明,又很有礼貌,比邵林那帮小子可有‘教养’得多了,一定是子青教的吧?真奇怪,我怎么会拿它比邵林呢?这太刻薄些吧?那天上车前,邵林他们几个赶来向我赔过礼,说他对不起我,请我原谅他们,还硬塞给十个煮鸡蛋,说是他妈让带的,路上吃。爸常说,做人要宽厚一些,人家知道错了,改了就好,不能老记恨人家。也许,那次不打架,我也读不了中学。咳,别想了,想也想不明白,长大了就会明白的。明天还是先去看看大海,然后,大哥,权权姐会教我读书的,读很多书。校长说自学也能成才的,罗星的三舅也这么说,准没错。罗星,二傻哥,白梅,淑光他们都在干什么呢?明天,看了大海,捡到好看的贝壳,一定给他们寄回去长长见识。大哥说,海边有很多好看的贝壳,红珊瑚,明天请子青阿岩还有阿狼带我去捡,捡好多好多……”

哎,阿羽,吃饭了!”子青的叫声,使虹羽惊觉,打断了她遐想,“阿羽,吃饭了!”子青又叫了一声,虹羽才知道“阿羽”就是自己。哈,阿羽!今后,我就叫阿羽了。以后,我写信回去就叫同学们阿星、阿傻、阿梅、阿光、阿喜、阿兰!哎,不对,阿兰是子青、阿青的嫂嫂。阿兰嫂真能干,这么一会儿,香喷喷的面疙瘩汤就做好了,三个小孩吃得满头大汗,阿嫂却只喝了小半碗汤。阿岩悄悄说:“自从阿奶阿爸走着,阿妈总是这样啦。”子青走到阿兰面前,拔了几块面疙瘩到她的碗里,阿兰嫂哽哽地吃下了那几块面疙瘩,吃得很是艰难。虹羽跟阿岩在门外石头地坪里冲完凉(这里叫洗澡为冲凉,对虹羽来说也是很新鲜的)回到小屋里,阿兰嫂已经跟子青一起在放杂物的小间里用茅草开了一个地铺。当晚虹羽跟阿兰嫂睡在子青父子的床上,子青叔侄就睡在地铺上。宽宽的地铺外面给林大伯留着,可是,他一直到天亮都没有回来。大门也没关,阿兰说不怕,阿狼在门口睡着呢,这样屋里凉快。再说,家里也没什么给人偷的,海边人家都是这样。

“是呀,这几间屋子里可真简陋。比我们家还简陋,真可称是陋室了。一张床,一张饭桌。两个草绿色木箱,一个当碗橱,一个当衣柜。一口土灶,是用石块和泥砌成的,灶前放柴草的围子是石块砌成的,当面一块石头很平,是坐着烧火的。土灶后边用石片砌了个烟囱,烟便顺着烟囱飞出屋外,所以,小屋子里倒是很干净。没有书架,没有书桌,也没有看见哪儿有书。难道阿青和林大伯都不看书吗?对了,床头石壁上挂着双筒猎枪,还有鱼叉钓鱼杆什么的,也许,他们都很会打猎,钓鱼吧?阿岩不是说,他的阿爸是顶顶本事的猎人,还说阿狼是匹最好的猎狗,那我请他们带我去打猎,钓鱼,他们会带我去吗?啊,真新鲜!这里什么都新鲜,说话新鲜,房子新鲜,人也新鲜,狗也新鲜。明天去看看新奇的大海,去看看打猎,钓鱼等等从没干过的新鲜事儿!哈,这真是一个新的天地,新的世界呀!我喜欢这里,喜欢漂亮能干的阿兰嫂,精明能干的阿青,虎敦敦、笑眯眯的阿岩,聪明又机灵的阿狼,还有那位看上去很厉害的林大伯。啊,林大伯怎么还不回来呢?他吃过饭了吗?大哥呢?他们说是去商量,商量什么事啊……?”虹羽想着,在这充满男人体味的床上慢慢入睡。她恍惚觉得“这气味,怎么那么像爸爸身上的气味儿一样呢?”

阿兰嗅着这男人的体味,扯心撕肝地想起了她的阿旺。还有亲娘一样的阿妈,还有葬在屋后的衣冠阿公,瞎眼阿奶;还有屋后山上的橡胶树;地里的木薯,园子里的菜;她那曾经热乎乎的家园,她那曾是活蹦蹦、走路跺得地皮嗵嗵响的男人!她的头晕晕的,鼻腔止不住的发酸,她流泪了。热泪顺着脸颊不停地流下来,浸入凉凉的草席盖着的木棉枕头。她不去擦,任它流个够。这泪,是万不能在白天,在人前流的。

艾炼,莫志刚还没有睡,两个人坐在床上抽着烟扯些什么时候最想家,想老婆之类的闲话。莫志刚问艾炼想老婆是春天想得厉害还是冬天想得厉害?是早上起床前想还是晚上上床后想?到底是想妈比想老婆厉害还是想老婆比想妈更厉害?艾炼没有香烟了,正捡了几个烟蒂在拆开了聚精会神地卷喇叭筒,漫不经心地说:“你说呢?”莫志刚龇龇牙说:“我说你小子当然是想老婆厉害啦!哎,你说,什么时候最想?老实说!”艾炼又说:“你说呢?”莫志刚眨眨眼,说:“我说呀,一定是春天早上想,冬天晚上上床的时候最想,对不对呀?”艾炼随口说:“对,很对。”莫志刚哈哈大笑,洋洋得意地说:“怎么样,老实招供了吧?难怪让你去探亲你不去呢。现在正是夏天嘛!哈哈哈……”艾炼终于卷好一支硕大无朋的大喇叭,擦根火柴点着了,美美地吸了一大口,然后慢悠悠地说:“你这个衰崽早唔安好心啦!你小子懂个屁。老婆还不知在哪个丈母肚里猫着呢,乜野想唔想介。”莫志刚说:“哎,我说大老广,别一句话来半句外国语好不好?难听死哪啦──”艾炼又抽了一口烟,抽得烟头上的红火有大拇指盖儿般大,又想说话,一不小心呛了喉咙,呛得咳了起来。莫志刚说:“看看!还舍不得扔掉那破喇叭哪?熏牛似的。哎,你老实说什么时候想老婆,我给一包烟,说。”艾炼咧咧嘴说:“不娶老婆一辈子不想,娶了老婆什么时候都想,只是想不上罢了,你拿过来吧!”他一把抓过莫志刚在他面前摇来晃去的一包香烟,抽出一支点上,美美吸上一口,然后慢悠悠地说:“男人这玩艺儿,娶了老婆在家里放着,说不想那是王八蛋!不是还有个革命利益第一,保卫祖国第一吗?所以吗,就不能光想着老婆啦。还有啦,眼不见心净,懂不懂啦──童男子?”

莫志刚点点头,笑着说:“看不出艾政委心里边还装着这么大的学问呢,真是不听不知道听了忘不掉,我算领教了。咱在这农场带兵,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操这份心,老艾你说是吗?方园百十里,连女人的头发也看不见一根,和尚庙似的,省心多啦。”艾炼说:“那还得加强思想教育,当兵就是要当几年和尚,不能动凡心的。一动了凡心,一张小纸片也能把心勾走的啦。”莫志刚说:“你是说家信?这帮黄毛小子,几个月也懒得写一封,半年也难收到一封信,你放心好啦。本团长芳龄26还没动凡心呢,他们十几二十岁动什么凡心!倒是这几个大学生兵可能爱写信一点,可得多注意。”艾炼若有所思地说:“哎,凌汉洋走了十二天吧?”莫志刚接着说:“这个凌汉洋,十五天不回来看我克他!这,师里修改大坝的图纸还等着他呢!你说这宁宝他们不也是大学生吗?成天嘻嘻哈哈的没个正经。政委你得多管管。”艾炼说:“一娘还生九子哪,个个都本事?有这样一个小才子又肯卖力气,你就知足吧!要不然一天一趟师部,骨头也能颠散了还影响工程进度啦。”莫志刚说:“对对,反正十五天假,那小子一定会按时归队的。不扯啦,熄灯。工程完成了,日子就好过了。”

正在这时,外面车声隆隆,一听就知道是林大森回来了。不一会,门口响起凌汉洋的声音:“报告,凌汉洋归队报到。”莫志刚乐得一蹦下床,短裤赤膊往外窜,开了门就给凌汉洋一拳头,说:“好小子,正说你呢!快进屋,给,喝口水吧。”艾炼也下床来笑着说:“汉洋,回来啦?你爸爸好了吗?坐坐。”凌汉洋说:“谢谢首长,不了。老顾问请您们去一下。”艾、莫同时说:“老顾问?他有啥事,不能明天说吗?”凌汉洋说:“不能。他请你们现在就去,他在大坝上等着呢。”艾、莫互相看了一眼,穿好衣服,带上香烟就向大坝走去。莫志刚让凌汉洋去洗澡休息。凌汉洋说:“老顾问也让我去。”莫、艾二人又对视一下,心里都说:“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呀,也许,是关于改图纸的事吧。”三个人一起向大坝走去。途中,艾炼又问凌汉洋的父亲是否痊愈?汉洋停了停,低声告诉他们,父亲在医院救治无效,在他到家的第二天清晨去世了,自己是办完丧事,处理好家务后归队的。艾、莫二人听了都默然。稍停,莫志刚说:“这么快?也没见来信说过什么,怎么就……”艾炼也说:“听你说过他才过四十岁,怎么就……”凌汉洋说:“是病,拖得太久。他从不对我们说的。”艾炼拍了拍凌汉洋的肩,什么也不说,三人默默地继续向大坝走去。

到了大坝上,早看见“御榻”边有一个人影坐在那里,嘴上的烟火一闪一灭。远处还有几个走在手电光中的人影,高高矮矮有三、四个。

林大森站起来说:“来了,坐。”莫志刚指着远处的人影说:“首长,那是……?”林大森说:“是我的家属,还有,凌汉洋12岁的小妹。”莫志刚对凌汉洋说:“你!你怎么……”林大森接着说:“怎么不经请示,就把她带来是不是?现在,我们就来说说这件事。凌汉洋,你向艾政委、莫团长汇报一下。”凌汉洋站起身来说:“是。报告政委,团长……”林大森说:“坐下说。”凌汉洋说:“是。事情是这样……”

夜深了,四个男子汉还在大坝上吸着烟,谈着话。海风把烟雾吹散,把谈话声也轻轻吹散,悄悄带走,这场谈话便成了这四个人的秘密。只是在谈话快结束的时候,莫志刚跑回团部伙房,找来了两瓶酒,一支煮熟的野兔,几个人喝着谈着,谁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说这么久,都说了些什么。最后,林大森没有回家去睡,说他就在车里躺躺,让艾炼去眯一下,天亮跟他去师部一趟。

第二天清早,凌汉洋走过大坝去看看妹妹,并告诉子青,他阿爸去了师部,明天才能回来。当凌汉洋再从大坝上走回来的时候,大坝上已经没有了野兔骨头和两个空酒瓶子,只剩下一大片烟头和烟灰。他记得,昨天谈话结束时,正是退潮时候。在潮水哗哗退去的声浪里,凌汉洋的心渐渐归于平静,他觉得自己好像又多了两个情真意诚的兄长。

白浪湖农场的房子一溜几长排,一排十大间。除了团部和贮藏室两大间隔成了二大二小四间之外,其余全是大通间。每个大通间住一个班十多个人。白浪湖军垦农场虽说是一个团的建制,一个团的供给,可实际人数不过五百多人。团以下也没有营、连建制,500多人分成四个大队,每队120人,正付队长两名,4个小队长每人带30个兵。团部设通讯班6人警卫班6人,炊事班8人,炊食班长丁玉成兼管全团事务,后勤。后来又另加技术班五人,加上正付团长总共507人,连林大森父子在内不过509人,却一直按照千人供给的。在物质供应紧张的年代,这可是件极为特别的事。据说这是上面的指示,连师部也无权过问。好在那个时候人们的思想都很单纯,人人都以上级领导的话作为一切行动的指南。军人更是以服从命令听指挥为荣,部队里很少有人想到立功、授奖、转干以外那些油、盐、酱、醋之类的事情。

白浪湖农场的供给很充足,战士们的生活也很好,不仅吃得饱,油水也较足,每月还发给一些香烟和水果。只是修建大坝所需的物资供应有些困难,可也从未停工待过料。除了天公不作美的风雨天气之外,战士们每天的工作都是抢修大坝。另外,在林大森的建议下,调了4名在家乡种过菜的战士开荒种了十多亩菜地,二名战士喂了二十多头猪。这样,白浪湖总算有了点“农”气。

白浪湖的兵,是从全师挑选出来的,个个都是班、排里表现最好的战士,百分之九十都是根正苗红的农村兵。集体优点是绝对服从命令,玩命儿的能吃苦耐劳。从连队到农场后,这五百精兵的普遍反映是生活条件比连队好得太多了,这都是党和首长的关怀,如果不能尽快修好大坝,建好农场,对不起首长对不起党,也对不起勒紧裤带供养咱子弟兵的父老乡亲。这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铁军。当然,也有些人是带着当军官入党的目的来玩命的。在宣布凌汉洋等五人成立技术班正式加入军垦部队提前建成大坝的誓师大会上,一大队四小队队长于铁蛋的发言就令莫志刚、艾炼哭笑不得。

那天,艾炼刚宣布各小队代表发言,于铁蛋“蹭”地窜到发言桌前,喘着大气站了半晌没说一句话,脖子都憋红了。艾炼上前递了半茶缸开水给他,他一口气喝下,把缸子一放说:“咱爹娘都是农民,合伙儿生下咱这个粗坯。咱没文化,十多岁才上学,还老爱上树掏鸟蛋。咱要知道上了大学能刚到部队就他妈穿上四个兜,咱也使劲儿啃那书本儿啦!这会儿说啥都晚啦。凌汉洋,咱老于服你,你不但能画那些曲里拐弯儿的地图画儿,也能跟咱老于抬起几百斤的大石头!不象有的人细腿细胳膊长得像个小姑娘,光知道扎个花儿画个标语啥的,那是娘们儿干的活!大伙说是不是啊?”讲台下那些战士哈哈大笑,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气得宁宝眼泪都快下来,他瞪眼使劲儿忍着。于铁蛋见了又说话了:“嘿,瞪眼儿不服气?不服气咱大坝上见!敢跟咱大老于抬一根杠,咱就认你是男子汉,跟你赔不是。”宁宝不能忍受这几乎是点着名儿的叫阵,当下也“蹭”的站起来,冲着大老于说:“干就干,谁不敢跟你小子抬一根杠,谁就是小舅子!”于铁蛋咧咧嘴,又说了:“好,够爷们儿!不愧也多长着四两肉,可别三天俩早上就趴下了,咱可不赔那不是。哈哈哈……”宁宝一拧脖子说:“干到大坝完工,不赔礼道歉给收回名誉,你小子是丫挺的!”于铁蛋笑着说:“宁大学,你也别生气了,咱也没指着鼻子说你是不是?咱哪,别的没有,劲儿有的是!咱爸说了,算命先生说咱是个命大福大、拜将封候的料,咱也没那么大的心。为了大坝提前修好,农场早早能产粮,咱发誓出大力流大汗,咱这百十斤豁出去了!到时候,咱兴许也能换件四个兜穿穿,回去见了咱那老娘们脸上也光彩光彩,大伙说是不是啊?!”

讲台下又“哗”地笑开了。于铁蛋笑了几声,忽然大拳头一举,大声呼叫着:“四小队全体起立!跟我宣誓:出大力,流大汗,豁出百十斤,大坝早建成!集体立大功,都穿四个兜!”嗬,这个于铁蛋!整个会场居然给他鼓动得群情振奋,热血沸腾!发言的,宣誓的人你上我下,挑战声,口号声此起彼伏。整个会场充满战争年代决战前的壮烈激昂。艾炼与莫志刚也被这些纯朴可爱的战士们感染了,反而觉得自己的动员报告“太不够劲儿。”因此,非但没有对于铁蛋的胡说八道给予批评,反倒在团队记录上记下了他的名字,为以后写请功报告留下了依据。他们想:也许,只有这些话才是真正的大实话;只有这样的士兵,才是最勇敢无畏的军人;只有这样的部队,才能完成拦海造田的千秋大业。才能创造全军、全国乃至全世界罕见的人间奇迹!而这,正是那位大首长创办军垦农场的伟大目的之一。

通讯员山根,早饭后按照团长的命令,把自己的衣被杂物搬到通讯班,腾出了团部隔壁原是贮藏室的那间小屋里的铺位。一个多月前,他跟莫团长说了好几次才争取与凌汉洋住在一起的。团里为了方便凌汉洋的工作需要,特意安排了原贮藏室给他作制图间兼卧室。与他一墙之隔是团部会议室,里间是二位团长、政委的卧室。这样,凌汉洋工作上的请示、汇报就方便多了,工作时也很安静。有时,他工作得太晚,莫志刚或者艾炼就敲敲墙壁让他早点休息。山根经常给凌汉洋送点开水什么的,见凌汉洋的铺位对面有一个空床位,便缠着莫团长让自己跟凌汉洋住在一起。莫志刚问他为什么?他说想跟凌技术员学点儿文化知识,也好就近多照顾一下这个工作起来就忘了天早日晚、吃喝睡觉的大学生兵。说凌汉洋虽然只比自己大两岁多一丁丁儿,本事却比自己大得太多了!那些自己一窍不通的图纸、数字,到了他的手里就像小菜一碟。就是不晓得照顾自己的生活!莫志刚想了想,同意了山根的要求,并要山根好好照顾凌汉洋,好好跟他学文化。

几个月来,山根确实长了很多知识。凌汉洋每天教他十个字,又教他诸如地球是圆的,太阳、月亮都是恒星,天为什么下雨,鸟为什么能飞,等等自然地理方面的知识。还在中国地图上找到山根的家乡四川大巴山云台村的大致地点。四川大山里出来的通讯员山根,全团除了艾政委、莫团长之外,最佩服最尊敬的就是这位有满肚子文化水儿,又不傲气又格外好脾气的凌技术员了。这回听说凌汉洋的妹妹要来农场,他便很利落地腾出了铺位,把房间里彻底打扫得干干净净,又从丁事务长那里领来一套新被盖、蚊帐,挂好铺好,然后拿出自己到农场来之前买的、印有一朵大红牡丹花的新枕巾盖在草绿色的军被上。这条枕巾他一直舍不得用,这一回正好派上用场。山根要让这位没有见过面的小妹妹觉得,到了部队就像到了家一样。山根觉得一个小妹妹十二岁就没有了父母真是太苦命了!他要让她觉得她不止有一个哥哥,整个白浪湖的军人都是她的亲哥哥,有了这么多的哥哥们关心她,照顾她,她是会快快活活的长大的,长大了,也当咱白浪湖的兵。哦,或许,她也会上大学吧?可是,咱白浪湖小学、中学都没有,她到哪里去读书呢?嗨,这可是个问题哟……哦,对了,团长还说给老顾问送一张床去,他们家也来了家属。

(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