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东当西铺》第二十九章 人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三棵带着那娘俩一家三口一路乞讨就到了广利县城,正是夏天,就临时找了个桥洞子住了下来。

于三棵其实不是个懒人,反而应该算一个勤快能干的人。来城里没多久,就发现捡破烂是个不错的营生,于是,就带着老婆孩子,每天开始捡破烂换钱。逐渐地,捡的量也越来越多,从拿编制袋子捡,到后来也有了自己的排子车。靠这个,一家三口在城里就混了小三年,自然也就在城里安了家,虽然是一个废弃的旧厂房,但总算是摆脱了跟流浪汉们一起混桥洞子的命运。

后来,在一个建筑工地上找了个帮工的活计,把老婆孩子也带到工地的窝棚里。

又过一段时间,也帮老婆安排了活计,帮人缝缝补补,也给条件好的有钱人家打打短工,收拾收拾卫生,洗洗衣服。两口子挣钱养活一个孩子,手里也剩点余钱了。

生活稳定了,女人脸上的笑容也多起来了,一家三口开始享受着这简单的幸福。

于仁礼,那时候还叫泥鳅,跟着爹妈捡破烂长大,12岁时就跟着于三棵在工地上搬砖,干杂活,倒也没缺了吃的,虽然饭糙了点,但身体倒是练出来了,长了个好体格。出奇的是,随着年龄长大,男性的第一性征却莫名的异常发达,令人咂舌。

在城里连个户口都没有,能长期住下来,没被市容管理人员撵走,已经算很幸运了,自然也谈不上送孩子念书。于三棵倒也没指望什么,一家人能活着,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但泥鳅却似乎并不是池中之物,生他的这个女人显然也是有来历的。捡破烂的时候,她就把那些带字的书和报纸都捡出来,专门放了几箱子,那些被人扔掉的笔,包括半截的铅笔、蜡笔,还有没用完的笔芯,也都被她收了起来。

泥鳅所受的基础教育就是来自于这些材料,他后来的一手好字也是他这个可怜的妈妈手把手教出来的。

女人跟泥鳅从来都不讲过往的一切,似乎她压根就没有过去,在她眼里,当下就是她们一家的所有,当然,于三棵也是一样,“以前”这两个字是从来不会从他的嘴里说出的,他们一家三口只有当下,他们只活在今天里。太阳升起,睁开眼睛醒来,太阳落下,闭上眼睛睡去。这一天就是他们全部的世界。

当然,随着泥鳅越来越大,他的眼里渐渐地开始有了明天,开始有了对明天的期盼,这也是与他爹妈不一样的地方。

女人对泥鳅的教育,使泥鳅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虽然没有学可上,但他读的书却也不少,破烂堆里什么都有,捡到什么读什么。所以,贫贱的生活倒并没有限制了他的头脑向富裕的方向发展。

直到有一天,泥鳅帮着母亲给一家有钱人送洗好的衣服。这一去不打紧,竟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

那时候,泥鳅16岁了,8月份的天气,穿着跨栏背心,一条大裤衩子,都是他母亲用捡来的旧衣服改的,倒也合身,强健的肌肉线条展露无疑,浑身散发着大小伙子的精气和活力,那男性的火气眼看着就往外冒。

泥鳅背着母亲整理出来,折叠利落的一大包袱衣服,都是洗干净,太阳下晒干了,熨烫好的,散发着阳光的味道,跟在母亲后面,送到一家的门上。

是一座别墅,独栋,树木环绕,幽静,小门很雅致。母亲扣动门环,几分钟后,走出来一位夫人,三十岁上下的年纪,丰满,美艳,一双眼睛弯弯的,眼波流流转转的,总是带着点似笑非笑的意思。

一阵香气扑面而来,泥鳅愣了一下,眼睛直愣愣看了那夫人两秒钟,意识到不对,就又把眼皮垂了下来。

那夫人倒是很大方,跟他妈妈打着招呼,让人把衣服接过来,拿进屋里去。但她那双眼睛早把泥鳅上上下下打量了个遍,只是,当那眼波扫过泥鳅的大裤衩子时,不由地多盯了两秒钟,脸颊上不被觉察地泛上一丝红晕。

泥鳅并没有意识到,他的人生即将迎来一个新的起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