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孙亮的逆袭》第二章 十里秦淮身似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家的路上,孙亮和全纪有一搭没一搭地边走边聊着。

“子明,你真的懂医吗?那小柴胡汤是从哪里学来的”

“闲着无事,记不清在哪本书上看到的。今天算是开了个张。反正治不好,总不能治坏了吧。”孙亮随口应道。

“子明,我看你不光是为了治病吧。不会看上那个小贫女了吧。还真不要说,那小贫女,长得还真不错,长大了稍加调养,绝对是个人见人爱的美人。别人嫌她是兵家,但我们可不怕。要不,我去把她带来,放在家养起来?。”

“你没看到啊,那小女孩身边躺着要死的老太婆。她父兄都为国战死了,祖母又重病,你有点同情心没有!”

“他们家是兵家啊,上阵是他们的命。”

“……..”小亮子颇有些无奈,心里有些沉重。在东吴,实行的是世兵制。兵家就是军户,在世家贵族眼里,兵家就是战争奴隶。兵家子弟,登入士籍,男子终身当兵,女子不得外嫁。子子孙孙都不能脱离士籍。

兵家男子平时屯田,训练,战时出征作战。战死了还往往得不到应有的抚恤,一家男人死了,家中女人孩子生存之难可想而知。

“小亮子,咱们回去吧,都出一个时辰了,视察民情,考察市场也差不多了吧。”也许是看到孙亮的不快,全纪转移着话题。

“哪天我们去西市,那里东西好,也没这边杂乱。”

“不去,那些专供贵族的专卖店有什么看的。”

“要不,我们明天去西山庄子打獐子去?”

“怎么,小纪子啊,看来你武力值近来所有长劲了吧。一石弓现在拉得动几下了?前几天,你隔着笼子射兔子,射了几箭才把兔子射死的?”弓箭,对力量的要求是极为严格的,战阵上一个合格的弓箭兵通常使用一石弓,要求能连续放箭百次以上。一个十来岁的小孩,用来学习、游戏用的弓箭用来打猎,怎么说都象是个笑话。

“我们用弩,昨天阿爸得到副蜀地造的连弩,一次可发十支弩矢。”大男孩兴奋的说道。

“诸葛连弩!这个可是个好东西。”

“诸葛连弩?阿爸宝贝着呢。一得到就收藏起来了。管它呢,改天拿出来,打头獐子烤着吃。咱们把仪哥,静哥都带上。”仪哥叫全仪,静哥叫全静,都是全纪族中兄弟。

“好吧,等哪天有闲去玩。现在分文没有了,也没地好去了,回去吧。”看着说得兴高采烈的同伴,小亮子反倒有些沉闷。

豪门贵族,成天想着怎么游猎,宴饮。贫苦之家生活无着。一旦外敌入侵,是依仗这些脑满肠肥的士族们,还是能依仗那些饥寒交迫,生活无着的贫民,兵家来抵抗?

孙亮好象明了西晋能迅速统一三国的历史必然。世家豪门不想打了,生活无依的贫民更想盼是太平世道的到来,好去经营他们身上衣衫口中食。历史由合久必分,已到了分久必合的必然。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边走边看,来到朱雀桥,孙亮口不由衷的吟出了一首应景不应时的诗来。

“好诗,好诗。不过,王谢指的是哪家啊,咱江东,最有名的家族就是陆、朱、张、顾、全等,就是没听说过有王家谢家啊。”全纪一边拍着马屁,一边致疑道。

“这,……随口说的。”王家,谢家,我知道他们在哪儿呢。

“哦”

孙亮摸了摸下巴,这是前世带来的坏习惯,一有口误就想恨不得掩口收回。

又穿了。自从莫明其妙的来到这个世界,尽管小心在意,但难免穿帮啊。几个月来,这已经是n次的穿帮了。太显了,不能够啊。太装逼了,装逼会挨雷劈啊。

“我说小纪子啊,真有些饿了,快回去吃饭去。”孙亮岔开话,快脚向前走去。

小纪子快步跟上,黑衣大汉两手提着东西,慢悠悠地跟在后面。

孙亮不是这个时空的人,在后世的一个时空里,孙亮从一个三流的农业大学毕业,通过三支一扶成了乡镇农技站的农技员,经过不懈的努力,使了浑身解数从乡农技站调至了能混吃等死的县农业局,本以为再没什么想法了。接下来该找个老婆,养个不好不差的儿子或女儿,过上个有妻有子的生活了,也算知足了。可也不知得罪了哪路神仙,哪个天使大姐,与同事的一场酒,醒来后变成了这个八九岁的孙亮。这一切如梦一般,让孙亮有着十里秦淮身似客,不知今夕是何夕的迷茫感。

孙亮母亲是宫中织奴出身,没有什么家族支持。还好这个不甘平凡的女子,凭着不错的身段,灵巧的心思颇得吴帝孙权的欢心,从一介罪奴,爬上了宫中夫人之位,带着小皇子孙亮不咸不淡的过着日子。

现在,吴国群臣、家族,分成两个阵营,太子孙和的太子党,鲁王孙霸的鲁王党,围绕着储君之位斗得个不亦乐乎。孙亮上面有四个哥哥,在兄弟之中并不显眼,也没有哪个家族会傻得来烧这个冷灶。

几月来,也算初步融入了这个世界。后世的孙亮也基本适应了这世的生活。嗯,这辈子的孙亮,就是分辨蜜罐里鼠屎的那位聪明人吧。

三国两个有名的小孩,一个是称象的蓸冲,另一个就是能分辨蜜中鼠屎的孙亮,是在后世的小朋友启蒙读物中常常出现的主角。

曹冲早早夭亡了,孙亮倒是平平安安长大,还做了几年皇帝,后来被权臣赶下了台,最后莫名其妙的丧命于押送途中。

一个废帝不是被幽禁就是被搞死了是极其自然的事。但对于刚穿过来的孙亮,要面对如此命运就难以接受了。

上学时历史就没学好,三国演义虽说不少看,但也只是喜欢看前面内容。小说中,罗大大把三国后期好些事都是简单的一笔带过,即使看了对后期也没什么印象。

自诸葛亮秋风五丈原后,就是姜维不死心的与魏国打着,打着打着邓艾就把蜀国灭了,扶不起的阿斗来了个“乐不思蜀”故事。吴国呢,孙权之后走马灯似的换皇帝,在位都不长。

东吴最后一任君主是孙皓,是个有名的暴君,弄得天怨人怒,晋朝大军开来,吴国军民不是投降就是四散。最有印象的就是孙皓为了阴拦晋国水军,来了招铁索横江,结果被人烧断了,国家也迅速的灭亡了。

嗯,去年司马家已经把蓸爽一家都杀了,司马家统揽了魏国的军政大权,耳熟能详的诸葛亮也病死了十几年了。三国统一的日子就快到了吧。作为孙权的子子孙孙,在阴险的司马家统治下,无论上没上位,没好下场是一定的。

种田,强兵,争覇?尽管时间紧迫,还不是时候啊。

作为一个穿越者,可不能低估古人的智慧。能在史册上留名的人,能在刀光剑影下生存下来的人,可都不是好对付的。不说眼光锐厉,隐忍阴险,内战内行的吴帝孙权,就是那些哥哥、姐姐,无论是太子孙和,鲁王孙覇,还是全公主,朱公主就能要了你的命。想到这,孙亮不由看了看身侧的小纪子。

小纪子姓全名纪,族中叔祖就是全综。也是大姐孙鲁班的丈夫。这全纪,也是鲁班大姐和母亲潘夫人一次相聊相得后派到身边做跟班的。

大姐鲁班公主,叫孙鲁班,因嫁给全综,又称全公主。仗着孙权喜爱,在孙吴朝野呼风唤雨,是鲁王党的灵魂人物。近来也不知怎么的,和孙亮母亲朱夫人来住的火热,原来不太来往的她们,现在是三天两头凑在一起。

看着身边的全纪,后面尽职尽力的全福,孙亮心中一阵舒爽,真得感谢这位公主姐姐啊,终于享受到了作为一个皇子福利。

带着跟班,后面跟着个保镖,东逛逛,西看看,钱随意花,东西随意买,买了不用提,难怪后世的一些美女乐意于拉着老公、情人、男朋友上街。

三人走过朱雀桥,来到朱雀门。全福麻利地向掏出块木牌向守门兵丁亮了亮顺利地进了门。

一直往前的三人全然没有看到不远处跟着一个穿着破烂的小女孩,看到三人进了朱雀门才无奈离去。建业的朱雀门,不是普通百姓能随便的走的。

穿过朱雀门,就是向北直通宫城的大道。朱雀门到宣阳门,长近五里,宽三十丈道路,中间是孙权的专用御道—“苑路”,御道两边建有排水沟,再两边才是一般人通行通常人走的道路。

哼,这位大帝颇有后世某国胖子的风彩,孙亮边走,边心时里菲薄道。其实,不懂历史建制的孙亮不知道,这种帝皇专用的御道在刚过去的秦汉两朝并不少见。

三人正走着,迎面员骑将领着一队步卒列队而来。士兵们身披皂色战袍,外罩皮质铠甲,头扎布髻,腰挂短刀,肩扛长枪,如林前行。头前将领约三十余岁,中等身材,顶盔贯甲,骑匹玄色战,手持一杆大戟,威风凛凛。

三人忙避让至道旁。领头军将面色肃然,看了看三人,微微颔首,催马向前径直而去。严整的军队,给人一种透不过气的压力感。直至军列渐渐走远,三人重新上路。

“小纪子,那位将军是谁啊。挺威风的。”

“哼,他就是五营督陈象。一介武夫,平时就知道捧太子臭脚,看见殿下也不知见礼。”

有什么可介意的,孙亮不以为然,身边全纪却是气呼呼的。这全纪,既是鲁班公主一行的,也该算是个鲁王党吧。

大道上行人不多,来往的都是官吏或进行警戒的军队。大道两旁是中央官署和警卫部队营房。

在吴国,各家族、将领都有自已的部曲,这建业宫城内的禁军,分别由无难督与五营督统领,是建业城常备军,也是皇帝直接掌控的武装力量,平日里,五营禁军也负责建业城的治安与宫城的警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