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妖孽夫君,坐等你上钩》第300章 何为有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谁不想渡今生劫,寻今生缘,然而呢?然而剩下的只有两个字:空虚。

有人会问:空虚?空虚怎么了,佛家不也强调“空“吗?

这就是很多人对佛家的误解。

普通人的那种空虚感,是一种失去或放弃了目标和方向,没有了精神支柱的虚无主义的“空虚“。“活着有什么意思,迟早还不是个死?能享受的都享受够了,到时候两眼一闭,啥都完了。“这种“空虚“便是没有信仰的空虚。

而佛教中所讲的“空“,与普通人那种“空虚“完全是两回事。很多人因为不理解佛教中“空“的含义,便指责佛教是虚无主义的宗教。

从字面上理解大乘佛教的“空“字,是很容易令人产生误解的,甚至很多小乘修习者也不理解“空“的真正意义,就连学术界的一些人士也因为不理解这个“空“字而认为佛教是虚无主义。

大乘佛教的“空“,确实极为深奥。没有一定的慧根和悟性的人,经常对“空“的含义产生误解或曲解,这就致使这些人堕入顽空,并否定佛教的因果业根及善恶和三宝的作用,从而反造恶堕之业。

所以,佛教对“空“这个字相当慎重,对慧根和悟性一般或低下的人,不允许讲“空“,对那些思想不成熟的人也严禁讲“空“,如果不加选择地说“空“,就属于违反了菩萨戒。

那么大乘佛教所讲的“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佛教哲学将一切事物即万法,分为性、相两个方面:“性“是事物的自性,“相“是事物的现象。现象就是世俗智能认识到把握到的事物的表面现象,自性是经过理性思辨才能认识的东西。佛教中世俗智能所认识到的事物,称为俗谛;圣智和思辨所认识到的事物的自性,称为理谛或胜义谛。

世俗智承认一切“相“,在世俗谛中也无法否定“自性“、“自我“。如果不承认世俗谛事物的存在,就会堕入否定一切的顽空,这是佛教最反对的。

事物的“自性“分为两种,一种是世俗习惯上所说的“自性“,如人、动物、山水、草木、房屋等等,都有它各自的“自性“,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物自性“,才不至于互相混淆,才有各不相同的形象和作用,佛教从不否定这类“物自性“;另一种是指“特殊自性“,“特殊自性“是指不依赖任何别的事物的单一、独立、自在的物我自性。“空“,便是指一种特殊自性的“空“。而这种“特殊自性“观念是一种无明形成的虚妄的观念,实际上并不存在这样的自性。

佛教认为,包括物质和精神意识在内的一切事物都是众缘和合形成的现象,即“缘起“。

既然一切事物都是缘起之物,怎么会有不依赖众缘的单一、独立、自在的自性呢?既然没有单一、独立、自在的自性,那么,这“自性“不就是“空“吗?——这就是从思辨的方法认识的“缘起性空“之理。

但从思辨的角度认识的“空“,并不是理谛“真空“,理谛的真空是开悟后的圣智的直觉经验。佛教中的“空“有它特定的含义,绝不能将它与汉语字典的释义相混同——把佛教的“空“理解成“无“。如果这么理解了,在佛教中就会被称为“断见“、“顽空“。佛教认为在学习佛理中误入断见、执著顽空,比一般人没有学习佛理而执著实有的危害更大。因此佛常常说:“宁执有见如须弥(须弥是古印度传说中最高大的山),不执无见如芥子(芥子即很微小的草籽)。“

总之,佛教的“空“既不是有,也不是无,而是因缘和合,或简单地说就是“缘起“。因为诸法“性空“,所以说“缘起“。

“空“,既不是外行所理解的“空虚“、“虚无主义“,也不是思辨性的色空彼此不相容,而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色空为一体的直觉经验。

所以说,尽管世界上很多人对藏传佛教抱有极大的热情和渴望,但若是没有人去他们中间弘扬佛法,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和训练的话,他们就很容易对藏传佛教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误会。

其中的很多人仅仅是偶尔听过一点有关藏传佛教的只言片语,就已经被它的魅力吸引住了。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也就会产生一些十分片面的理解,甚至是曲解或误解。

一番玄之又玄的独白,让顾清依觉得有些疲惫了,她甩了甩衣袖感叹道: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我待昭心如明月,且向他乡觅知音。

慢慢的前行,那娇小的身影渐行渐远,踏上了寻找她那有缘人之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