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风吹过小乡村》第四章 生产队秋收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到了早上上工的时间了,队长敲完钟后大家纷纷来到了队部门前,之后,队长开始说话。

“今天啊,我说个事儿,最近啊大家都忙着秋收很辛苦,但是有那么几个人不光忙活地里的活儿,还忙活自己的活儿,啥活儿呢?就是利用衣服上的挎兜子往家里揣水稻和苞米,有的妇女还特意往身上缝了一个大挎兜子揣这些东西,别以为我不知道啊!我是给你们留着面子呢,挺大的人了我不好意思说你们就是了。咱们这些粮食都是集体的,不是某个人的,以后我要是再发现有社员私自揣粮食回家我绝不客气。”

队长说完,下面的社员开始小声的议论着,说啥的都有。

“谁往家揣稻子和苞米了?”

“哎妈,队长还好意思说,他不往家揣啊?”

“谁有能耐谁就揣呗,反正谁揣家去谁就能解了馋。”

“揣公家的又没揣他家的,他还急眼了。”

……

“好了,大家都别吵吵了,今天啊,我们开始往回拉稻子,都放在场院里,然后就开始脱粒。赶车的赶车,垛垛的垛垛,有的地方马车进不去,妇女就往车边上倒腾,再留下一些男社员在场院里垛垛,开始干活儿吧。”

队长说完,车老板开始套车,留下的男社员在一旁待着,其他男社员拿着洋叉和二齿钩子、妇女们戴上套袖就开始向地里走去。

在农村,这又是一个累活儿。

在往马车上装稻子的时候要垛两三米高,一个男社员站在车上码垛,另一个男社员在车下用叉子给递上去。稻子垛越垛越高,叉起一捆稻子向上举的时候是很累的,因为每捆稻子都十几斤或二十几斤,要是没有力气的还真举不上去。

知青们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长了不少力气,他们个个儿都干的挺好,但是码垛这事儿是技术活儿,他们是干不了的,就连唐庆业和唐庆博他们干不了,他们也只能在车下给往上递。

码垛这活儿一般都是成手干,他们知道码垛的技巧。如果生瓜蛋子码垛是码不好的,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压茬,越垛越高的时候就容易淌包(散花的意思),到时候还得重新垛,比较浪费时间。

等垛的差不多了,马车再也装不下的时候,用绳子和绞锥将稻子固定在车上,这样车走起来就不怕掉了。

到了地里,又是按照事先分配好的小组开始干活儿。

唐庆业、唐庆博和他爹在一个组,负责往车上递稻捆子,装完了一车,他们就在地里能歇一会,等车回来再装下一车。

在休息的时候,知青组的知青们像是不知道累似的,他们还唱起了歌,唱什么《我为祖国献石油》《大海航行靠舵手》等。

唐庆业和唐庆博以及其他歇着的社员都给鼓起了热烈的掌声。

中午了,大家都各回各家吃饭了,吃完饭后又回到地里干活儿。下午还是重复着上午的活儿。

傍晚,干完一天的活儿了,唐庆业和唐庆博拖着疲惫的身体跟随爹回了家,他们的妈已经把饭菜做好端上了桌儿。他俩饿的不行,但还是要等爹上炕动筷他俩才能动筷吃,这是他俩从小被爹妈教的。

他妈做的是苞米面大饼子,菜是土豆白菜,没有其它蔬菜。

看见大饼子,唐庆博就不乐意了。

“妈,就不能换换样做啊,天天都是这玩意,我都吃够了。”唐庆博说。

“老二,知足吧,挨饿的时候还没有这些吃的呢?”唐庆业说。

“没吃着那我也挺过来了。”唐庆博说。

“那倒是,大家都挺过来了。你忘了,那时咱俩放学回来就上山去扒树皮,回来晒干,最后弄成粉面吃。”唐庆业说。

“我记得啊!”

“那时候,咱家实在没啥吃的了,就用高粱壳做了几顿饭,,我吃完三天都拉不下来屎,给我憋完了。”唐庆业说。

“我也是。”唐庆博说。

“吃饭呢,你俩说啥呢。”唐庆业母亲说。

“老二说不愿意吃大饼子我就随口说几句。”唐庆业说。

“那时候我几岁啊大哥?”老三问。

“你五岁,你记不住了吗?”唐庆博问。

“我有点印象,但不是太清楚。”老三说。

“你记那么清楚干啥,那时候人都要饿疯了,啥能吃就吃啥,为了活命啥都吃啊!你不记得更好!”唐庆业说。

“吃饭还堵不住你俩的嘴啊?快吃饭。”唐庆业爹说。

说完,谁也不吱声了,鸟悄的吃饭,吃完饭,唐庆业和唐庆博回到西屋躺着休息。

“哎哥,趁着天还没黑,咱俩做一副象棋玩啊?”唐庆博说。

“你会下吗?”

“你教我呗。”

“好,走。”

他俩出门到院子边的一棵大杨树上掰下来一个树杈,回到屋里用锯锯了32个小树段,而后在上面用铅笔写上车马炮兵等字,然后又找来一张报纸画了一个棋盘。

“咋玩儿啊哥?”

“我教你,马走日,象走田,车啥直向前,炮打隔山子,小卒过河不回头。”

“马咋走日啊?”

“这么走。”唐庆业比划着。

“哦,明白了。”

几名女知青吃完饭后在屋里休息,有的躺着、有的坐着;有的看书,有的洗脚。男知青在屋里也躺着,俩人感觉没意思,也没什么话可说。

“要不咱俩去女知青的屋里聊会儿啊?”一个叫徐立的男知青对另一个叫杜宾的男知青说。

“不好吧!男女授受不亲啊?大晚上的让队长看见咋整啊?”杜宾说。

“白天都在一起干活,晚上说话怕啥?再说了,咱们可是同学啊!咱们可是从同一个地方来的。”徐立说。

“也对哈,走,溜达溜达去。”杜宾说。

“咚咚咚。”他俩敲女知青的门。

“谁呀?”王静问。

“我和杜宾来看看你们。”

王静给他们开了门。

“你俩没休息啊?”王静问。

“没有,你们不是也没休息吗?”徐立答。

“啊,我们快休息了,这段时间挺累的,想早点休息。”王静说。

“我想跟你单独谈谈可以吗?”徐立问王静。

“啥事儿啊?”王静说。

“这不方便说。”徐立说。

“有啥不方便的啊,咱们都是同学关系,怕啥啊?”王静说。

“私事儿,真的不方便说。”徐立说。

“哦,你们是要说悄悄话啊,看来我们得给你俩腾地方啊!”女知青郑文打趣他俩说。

“怪不得你张罗要来这屋,原来你是有备而来啊!”杜宾也打趣徐立说道。

“不是,我……我没啥悄悄话,只是白天人多更不方便说了。”徐立有些不好意思的说。

“在这说吧,我听着呢。”王静说。

“好吧,我是想问你,你给那个小孩做手套是啥意思啊?这个问题在我心里憋了半个多月了一直想问你,可是我始终问不出口。”徐立说。

“我能有啥意思,我就看着他挺可爱的,像我的弟弟。”王静答。

“就这么简单?”徐立追问。

“那你还想咋地?”王静说。

“这我就放心了。”

“你放什么心啊?”

“我就是放心了呗。”

“哎呦呦,看样儿这是吃醋啦?咋地啊?你喜欢我啊?”王静说完笑了起来。

哈哈哈……

其他女知青也跟着笑了起来。

“我……我……”徐立竟说不出话来。

往往有些时候,女孩子大方了,男孩子反倒害羞、腼腆;男孩子若是大方了,女孩子就显得很害羞和腼腆,这就是人最基本的性格特征。

“我就是喜欢你咋地吧。”徐立我我了半天终于说出口了。

“天啊,喜欢一个人还带这么粗鲁的。”一个女知青说。

哈哈哈……

这几个女知青又是一阵笑,一时,知青的这个房子里笑声不断。

“好吧,就算你喜欢我,那我告诉你,咱俩没戏。”王静说。

“为啥啊?”徐立问。

“因为我不喜欢你。”王静答。

“那你喜欢谁啊?喜欢那个小孩儿?”徐立说。

“我刚才不说了吗,那小孩儿就像我弟弟一样。”王静有点愤怒。

其实在王静的心里,真的是很喜欢唐庆业,但这种喜欢和爱情没有关系,因为唐庆业毕竟还小,真的就像王静的弟弟一样。所以,王静才喜欢唐庆业的。王静在家里是老大,她下面有个弟弟,和唐庆业差不多一般大,所以,王静把唐庆业当成了弟弟,要不不能送给唐庆业手套。而这个事却让徐立误会了、让潘琴误会了。

“再说了,我喜欢谁跟你有什么关系,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王静又补充说道。

看见王静急眼了,徐立不再说话了,他觉得屋里的空气尴尬,随后他就退了出来,回屋睡觉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