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光影之锋》第八章 边城战鼓列群英 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子瑜随同师父赶到中军帐,只见帐内摆着一条长桌,中位空出,并无人坐,左右两侧的首位上分别坐着李墨白和一位须发灰白,神情肃然的老者,想来那老者便是北御军大都督,镇远公林正辉了。

二人下首坐着几位军团长级别的将领,再之下才是各门派诸人的位置——赵子瑜见到,即使是八十多岁的武林名宿,三山掌门黄远清,也坐在某位身穿军团长的二品武官服的将领的下首,他的首席弟子陈百阅更是没有座位,站在师父身后。

李墨白见王丹阳入内,与他寒暄了几句,安排王丹阳在黄远清的对面坐下,赵子瑜默默站到师父背后,打量了一眼会场。

到场的武林门派除了太乙,三山两家外,只有集英阁和天女宫这另外两大派。

集英阁阁主吴朝秀是个风度雅致的中年男子,集英阁是东南士族在武林的代表,阁内有许多人兼任朝廷的官爵,他们吴家更有朝廷钦赐的侯爵爵位,并非寻常武林世家,但仍被安排在军团长下首。

侍立在他身后的,不是在江阳述职的代表,他的长子吴桐,而是一位清丽少女,不过十七八岁年纪,身穿一袭白衣,腰悬一柄长剑。

天女宫的位置上坐着的,竟也是位少女,头戴斗笠,白纱蒙面,看不清面容,身后站着述职时的代表宋长老。

赵子瑜知道,那位白纱蒙面的少女便是天女宫的“圣女”,天女宫在江湖上十分神秘,但太乙宗与天女宫均以宗教立派,他们对天女宫也十分重视,因此略有了解。

天女宫敬拜象征海洋的女神,这位女神有许多名字,在东南沿海与南越国颇多信众;宫内弟子以女子为主,其宫主被称为”圣女“,由年轻未婚女子担任,每七年轮换一次。

据太乙宗的了解,圣女只是名义上的领袖,一般不抛头露面,天女宫的实际事务均由长老会管理。

可此次圣女不仅来到北安,更代表门派参会,不知这是为了表达天女宫对炎月令的敬畏?还是另有隐情?

李墨白的声音忽然响起,打断了他的思绪:“林都督、列位将军,侠士们,今日下官召各位前来,有两件要事相商。其一,是本次作战的方略。”

他右手一伸,将一个厚重的卷轴递给身旁一位相貌平平无奇,手持长戟侍立的男子,这男子伸手一招,“唰”地一声,卷轴竟在空中被平整地展开,静静地悬浮着,众人眼前赫然出现了一幅北方战事全图。

在场众人无不愕然,片刻后,林正辉望着那名男子,道:“阁下便是中镇军的卫安国将军?”

那名男子面无表情,缓缓点了点头道:“能为都督大人知晓,卑职深感荣幸。”

赵子瑜知道这个名字,他拥有天下独一无二的“力”属性,施展效果宛如魔幻,修为也达到了驭灵境,是军中最有名的强者之一,想不到如此高手,竟在李墨白身后执戟随侍。

他再看那图时,认出这图便是那日在李府时,李墨白给他讲述北方战事时用的,时隔多日,这图上又增添了许多标记。

最为醒目的是两道红色的箭头,一道粗而短的箭头从北安城出发,直接指向帝关,一道细长的箭头则从北安出发,经右翼平湖堡一带,弯弯绕绕,向帝关以北的雪山堡,卡达尔城一带指去。两个箭头旁有许多蝇头小字,此外还有种种标记。

赵子瑜不通军略,看不出门道来,只能约略推测李墨白的大致方针是以少量精锐部队从右翼奔袭敌军后方,主力军正面进攻帝关敌军。

但在场的军人们见到这张图后,宛如一瓢冷水泼进热油般,发出了一阵窃窃私语声。李墨白便微笑着看着他们,也不阻止。

片刻后,林正辉开口道:“若依照此计而行,那这将是太祖,太宗两朝北伐以后,我国对原黎发起的最大规模的进攻了。”他顿了一顿,有些艰难地开口道:“想来,李大人是和兵部的同僚们拟定的方案?”

李墨白笑了一笑:“拟定谈不上,还需请列位将军斧正。”

林正辉走到地图近前,细细地看了起来,将军们也纷纷走近细看,赵子瑜看了眼师父,见他仍安然端坐,没有丝毫起身的意思,他便也静静地站在椅背后面。

将军们的议论声越来越大,不乏质疑和争论的声音,但林正辉却只是一言不发,仔细看图,李墨白也没有开口,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终于,林正辉长叹一声,让将军们的议论声渐渐平息下去。

他开口道:“古人云,一军不可有二帅。此前接到上谕,我还担忧李大人初来乍到,难以亲理军机,今日见此图后,方知李大人对我军兵力、军械,后勤、行军速度、战场地势、乃至天文气象,都了然于胸,这战图出得如此高效准确,让我这个在北方打了四五十年的老家伙都有些愧疚了。“

“都督谬赞。此图的制作,主要靠兵部随行北上的诸位同僚的心血。”李墨白摆了摆手,微笑着说。

林正辉默然低头沉吟。北御军第四军团军团长,林正辉的长子林瑞辰忽道:“早听闻李大人执掌兵部以来,兵部气象为之一新,今日一见,果然非比寻常。这其中或许蕴藏着军事革新的迹象。”

赵子瑜注意到李墨白眼前突然一亮,但他很快就道:”各位将军别忙着夸啦,知晓些基本情况,最多说明这计划不太离谱,堪做引玉之砖,下官还等着各位将军的高见呢。“

营帐内一时陷入了沉默,许久无人应答。卫安国似乎也感到疲倦,将地图横放在了桌子上。良久后,依然是林正辉发言打破了沉默,“要是帝关的原黎军主动撤退呢?”

“如果他们迅速向后方撤退。”李墨白迅速道,“那便意味着此次战争结束。“

”不过我认为,中路的敌军不可能撤退。一来,由于北安省官府提供了优秀的交通和后勤支持,我军集结之快超乎想象,敌人一定想不到北安城下此刻有三十余万大军;二来,据兵部打探到的情报,此次敌军的中路统帅并非传闻中的巴尔萨泽,仍然是我们的老朋友勒蒙·乌雷。“

他说到这里,有意停顿了一下。果然,这引起了将军们一阵骚动。

赵子瑜也曾听过勒蒙·乌雷这个名字,他是原黎大汗勒蒙·塔济赫的同胞弟弟,容貌奇丑,但军略过人,眼界开阔,主张对昭华强硬,被称为“鬼虎”,二十年来一直是原黎“改革派”和“鹰派”的代表,直到巴尔萨泽到来。

他曾先后四次统军南侵,成兴三十五年时,他曾率原黎大军攻破帝关,打到北安城下,虽然在昭华援军抵达后被击退,但此次战争昭华军损失十万人以上,被掠走金银财宝不计其数。

雪山堡以北,号称“七百里沃野”的卡达尔地区,便是在此次战争中被原黎夺取的,此次战争中,原黎大军的后勤补给便是通过原黎在此地修建的城池,源源不断地运抵前线。

在座的昭华将军中,年纪稍大的,都曾与乌雷交手,且大多吃过他的败仗。赵子瑜注意到,几位将领在听到乌雷的名字后面色微变。但李墨白却面带笑容,续道:

”在此时的原黎朝廷之内,乌雷处境尴尬,对于保守势力而言,他是传统的政敌,对于巴尔萨泽而言,他是个可能和自己争夺改革主导权的人。如果面对敌军不战而退,那么他将承受来自内部的巨大压力。“李墨白侃侃而谈道。

”我军兵分两路,主力一路从北安城直接向帝关开进,由精锐骑兵组成的一路出平湖堡向敌后包抄,乌雷不知我军兵力确切数字,再加上撤退在政治上的不利影响,只需我方略施小计迷惑,必能让他短时间内难以决定。“

”他一代名将,只要情报稍多,当然能意识到自身的处境,但等到那时,我军骑兵已然包抄到雪山堡一带,那时便退无可退。届时,所谓的鬼虎的传说,也将终结在帝国的健儿们手中。“说完最后一句话,他淡淡地笑了笑。

林正辉沉痛地点了点头:“李大人,这也是老夫的夙愿。”

”当然,我们不能忘记巴尔萨泽。“李墨白沉默了一会,道,”但由于经济和国体因素,原黎可用的正规军不会太多,大多数已在乌雷手上,或在东西山城防线与我军对峙,巴尔萨泽还能调动的部队充其量不过四万。“

”这类细节问题,不妨下次再议。“他话锋一转,”今日我之所以要请各门派代表列席,是有一件重要的任务,要拜托昭华的侠士们。”

赵子瑜已经枯站了半天,正想着李墨白为什么要让他们与会,听得此言,顿时打了个激灵。武林众人的眼光齐刷刷地望向李墨白。

李墨白面色沉静如水,许久不发一言,他的目光自左至右,逐一扫过各门派诸人的脸上,众人心中惊疑不定,将军们也感受到了气氛的变化,姿态不自然起来。

片刻后,李墨白弯下了他高大的身躯,竟是向侠士们深鞠了一躬。

众人赶忙起身还礼,多少年来,素来只有武林门派向他行礼,今日他的这一鞠躬,惊得侠士们险些魂飞魄散。赵子瑜心中砰砰直跳,意识到他接下来要说的话,将是无比惊人的。

“我要拜托诸位,斩杀勒蒙·乌雷。”李墨白一字一顿地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