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状元相公》第十章 仙子落户吴家村 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星移斗转,唐婉秋来到这个架空的熙朝已有半年时间。半年期间她拿到了户籍,作为国家认可的刘明的表姐生活了下来。院子里的菜也长过几茬,不用再吃别人家的蔬菜了。她又买了几只母鸡,散养在屋后的空地上,每天就吃得上鸡蛋了。

半年里刘明的个头很往上串了一截,现在只比唐婉秋矮半个头,闹得她摸他脑袋已经很不方便,只好改为拍肩。刘明还是每隔十日去一次县城,渐渐人变得开朗自信,外头的迎来送往,采买物件,刘明都可以做的很好。跟县上的几个书生交上了朋友,也偶尔会在去县城的日子里顺道参加一些诗会。

在吴家村的眼里,唐婉秋来了以后,刘家算是接地气了,村里有个红白喜事会叫上他们家。知道刘明会断文识字,又不清高,村里有个成亲的都喜欢叫上刘明去给做催妆诗。姐弟日子瞧着过得有滋有味,虽然没什么地,也瞧着不穷。大家也都知道唐婉秋落户的事情,也都知道她手头有几分钱,再加上刘明代写信抄书赚钱,在村里人看来书籍都是很神圣的东西,因此都觉得刘家终究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缓过劲来了。

也不是没有心里酸的,但是刘家跟村长家关系好,唐婉秋又会做人,姐弟俩又都整整齐齐,彬彬有礼的,不知为何,看着唐婉秋那温温柔柔的脸,就觉得自己那点小心思怪龌龊有点羞愧。

关系好的如吴嫂子也劝唐婉秋省着点花,他们毕竟的地收不到什么租子,以后刘明还要科考那是要花大钱的。

唐婉秋最近也在琢磨着这件事,现在瞧着两个人过的不错了,可是终究是刚刚够现在的生活,想进一步那是动弹不得了。

刘明现在抄的书大多数是科举需要或者与之有关,这些在抄书之余需要揣摩和记忆,唐婉秋也不许刘明抄太快,必须书抄完,可以默一本出来并且写上注释,因此速度就降下来了。那位大约是书斋的老板,对刘明看对了眼,经常考验刘明的学习进度,指点他一些不懂之处。刘明问过他的王兄,老者指点之处十分高明,应是学识渊博之人,跟着他学习比在学府里学习受益更多。王兄十分羡慕刘明有这样的机缘,他也常去书斋抄书赚钱,但从未遇见他说的老爷爷,因此特意叮嘱刘明好好跟着老者学习,要十分敬重才好。

唐婉秋也时常让刘明关注着最流行的话本,让他带回来瞧瞧,大多都是十分俗套的故事,有些文笔也都很幼稚,简单白话文,竟也十分畅销。她不由得再次琢磨着写话本的事情,经过半年时光,大多文字她也摆脱了会读不会写的尴尬,只是要写话本,她对这个世界规则还了解甚少,关键是她的想法与这个世界还十分格格不入。

不过这些暂且放下,马上就要年关了。这是她来这个社会上的第一个年,虽不说要过得十分好,唐婉秋也想这个年过的热闹一点。毕竟往年她都是一个人,现在总算是两个人了。村里早在进入腊月就开始杀猪,她这个城市孩子从未见过杀猪,兴奋得围观了一回,十分不适应。周围的人们都是乐呵呵的,预告着有肉吃,她见不得血淋淋的场面,强忍着回来了。她参与不了村里杀猪这样的大事,就决定做点其他的。

“唐婶,你在吗?”来人的呼唤声打断了唐婉秋的思绪,她正在思念从前的音乐,在这个缺乏娱乐的地方,她唯一的娱乐也不过是看看杂书了,也难怪那些话本火热。

喊话的人是小丫,五嫂子的大女儿,十来岁的姑娘在现代还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小丫已经做饭女红照顾弟妹样样行了。小丫走到院子门口,艳羡的看着懒洋洋的靠坐在屋前躺椅上的唐婉秋,她悠闲的晒着太阳,阳光下的手白皙得发光,手里还翻着一本书。不同于自己娘亲满脸的疲惫,皱纹,还有呵斥他们的怒气。唐婶脸上一点疲惫和皱纹都没有,脸上白得发光,看向自己的眼睛温柔美丽,她从未见过唐婶对着六叔发过脾气。

唐婶还识字,听娘亲说过,识字的人都是天上文曲星下凡,唐婶肯定也是下凡来的仙女。这一点上,她和刘明诡异的思维一致了。

“小丫,什么事情?”唐婉秋看小丫喊了自己一声,就愣愣的看着自己发呆,不禁有些好笑,温声问道。

小丫回过神来,敬畏的看了一眼在另外一边苦读的刘明,赶紧快几步走到唐婉秋旁边,小声的说道:“娘让我问问您,能不能让刘小叔叔帮忙写一副春联,不白写,按照写信的价格行不行?我们自己家有红纸。娘说,县上一副春联要七八文钱太贵了。”

唐婉秋有些诧异,倒是没想到这茬,春节其他的不行,卖春联倒是可行。唐婉秋笑着跟小雅说道:“你家有纸可以拿过来,我让你刘明叔叔给你家写哦。我们两家关系好,不收你家的钱。不过你跟你娘说帮我们刘明叔宣传下哦,我们明日也卖春联啦。”

“好嘞。”小丫听到好说话的唐婶答应了自己,高兴的应了一声,急急往家里走,去取红纸。

此时恰好读完一章的刘明茫然抬起头,问道:“姐姐,你刚才喊我了么?”

“是啊,明天你不是要去镇上么?买些红纸回来,我们明天写春联去卖。赚点小钱过一个好年。”唐婉秋放下书册,伸了一个懒腰,往屋子里走。

刘明有些愣愣的看着唐婉秋伸懒腰的模样,他从未见过如此随意慵懒的女子,却觉得格外的好看,圣贤书上面要求女子娴静端庄的文字此时全部被抛之脑后。

唐婉秋没有听到回答,从屋子里回过头,提高音量喊了一声:“听到了没?”

“哦。”刘明赶紧心虚的低下头应到,脸上有一丝发热,他疑惑的摸了摸胸口,不知为何心脏怦怦活跃得不行。定定神,刘明也跟上唐婉秋,提议道,“还可以写一些放在书斋里面寄卖,赚的钱到时候可以跟书斋平分。我看了下书斋每日往来的人也不少,明天我就去问问白爷爷。”

他口中的白爷爷,就是那位神秘的老者,出口成章,学识渊博,却不知为何对刘明另眼相待。

或许是文人的心性相投,成为忘年交。或许是跟她一样对刘明的天资认可,作为长线投资。不过不管如何,目前看是有益无害的。唐婉秋也就放任了,想了想,她也就点头认可了,还夸奖了一番刘明:“你现如今想的越来越周到了,以后看来要靠你来养家啦。”

刘明害羞的笑了笑,脸慢慢的红到了脖子,却还努力镇定自若,让自己表现得如同大人一样。唐婉秋看着实在是觉得太有趣了,她又怕自己笑出声会戳穿少年人的自尊心。只好忍着笑,赶紧转身往厨房走。

等两个人做好饭,小丫也去而复返,手里拿着两摞红纸,刘明拿着纸回到书房。书房就是以前的杂物间,唐婉秋和刘明收拾了出来。一旁摞着装书的箱子,一旁是书桌。书桌的椅子就是用箱子代替,另一边靠窗的地方原本是放着靠椅,被搬了出去。箱子旁边是新做的书架,摆在上面的书不多,还有一些外面捡回来模样奇怪的石头和树根。桌子上摆着笔墨纸砚,还有一盆半开的水仙。也是十分像模像样了。

自从布置了书房,刘明就格外的高兴。读书习字都喜欢在书房里面完成,写春联这种事当然也是一定会去书房。过了一会,小丫高兴的拿到了春联。唐婉秋还给她塞了一块自制的糖块,叮嘱她一定要自己吃,别给弟弟。想着又有点不放心,让小丫吃完了才放她走。吴嫂子这人什么都好,就是重男轻女得厉害,教导小丫做姐姐的什么都要让着弟弟,弟弟以后是家里的顶梁柱,家里好吃的也都省着给弟弟。别人的家事又不太好插手,只能看得见的时候能帮一把是一把。

不知道为何,看着唐婉秋郑重的嘱咐小丫一定要自己吃糖果,不要留给弟弟的样子,刘明觉得姐姐十分的温柔。

这半年他过得比以前的十三年都快活。虽然他干了很多活,也要读很多书很辛苦。可是每天醒来他都会期待,期待今天和姐姐一起做什么,期待姐姐会做什么吃食。他种的白菜有没有发芽,屋子后面的母鸡有没有下蛋,书房里面的纸是不是不够需要去买,抄书的银钱够不够花,文章有没有得到表扬,他快攒够钱给姐姐买一条新的裙子。

每天都有许多的事情要做,就如同姐姐所说,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会遇到新的烦恼和快乐。不再如以前一样日复一日的读书背书,没有尽头,只是为了完全父亲和母亲的嘱托。

他想,和姐姐一起生活一辈子他也十分愿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