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灵气不会复苏怎么办》第五章 入我太衍门,无悔修道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韩遁紧紧随着师伯,两人大步踏入殿中。

殿内点着许多香,随着外面吹来的些许微风一明一暗闪着,青烟朦胧,香气弥漫。

老道此时双目紧闭,庄重严整,正以五心朝天之姿态端坐于殿心蒲团之上。

似乎对两人的进殿恍若未觉!

师伯向老道士恭敬稽首,大声道:“掌教,韩遁已带到!”

老道闻言,缓缓睁眼,脸上这才露出微笑,对师弟点头道。

“善!”

只见师伯转身,吱呀呀的缓缓关上了殿门。

随着连贯的“吱呀“的声伴随着沉重的关门声而结束,屋内光线随之一暗。

韩遁牢记得之前嘱咐,此时便向前而去,一步一稽首!

最后,这少年拜倒在老道面前,行之以大礼!

老道双目微闭,气息平稳绵长,对此间恍若不见。

香火朦胧,未过多久。

见老道士站立而起,挺直有些佝偻的身躯,此时道人笔直伸出右手,两指一并,合指点在面前跪坐的少年眉心之处!

嘴里大声道!

“历代祖师可鉴,今太衍门掌教张玉坤为授我门传承之精要,兴我门不绝之香火!

于此,收此子,韩氏名遁者,为我太衍门第六十七代弟子!“

“请祖师鉴之!!”

老道声若洪钟,震的韩遁耳边嗡嗡作响,回荡在殿内。

“进香!”

说完,老道便把眼睛一闭,再度端坐在蒲团上。

闻言,韩遁站起,恭敬的亲手点燃三炷香。

双手举香与额头相齐,躬身敬礼。

左手上香,先上正位,再上左位,次上右位,三者各上一柱香。

上香完毕,韩遁旋即端坐于师父面前的蒲团上。

殿内一时无声。

两人竟然这样相对而坐,闭目一直等到那三炷香燃为灰烬!

古礼化简,此时已经算完毕。

这时老道才缓缓开口,神色凝重,开始向少年细细叙来。

“你已修炼入门,凝练法力,为今世修真练气之士,虽然亿万人中无一,却断不可骄傲自矜,得意忘形!

据门中典籍记载,我太衍门传自先秦练气士,可谓源远流长。

虽兼领诸家之长,无门户道派之见,存真法于世,盛况一时非常,却也为祸患战乱所迫,不得以隐世而居。

至今上下相承已有2000余年,却也中途数次几近传承断绝!传至今日,实为幸也!”

道人说到这不禁感叹一番。

一旁的师伯端坐蒲团,此刻闻言,也颔首,大声应和道。

“大幸也!”

少年也只是默默低头静听。

说罢这一大段半文不白的话,老道士长叹一口气,开始向韩遁解释起来。

“太衍门前辈经过无数朝代,见证大乱大治,法兴法亡,见他起高楼,也见多楼塌了。

眼看着许多大门大派疏忽而亡,传承断绝,先辈们日忧夜忧。

最后为了保证我门传承不绝,一分为二,一者为内门,一者则为外门....“

“内门弟子每代皆只有数人,全都由前代的掌教精心寻觅,习我太衍门真法,为真修,个个天资纵人,聪慧异常。”

说着还瞟了一眼眼前俊秀非常的少年郎。

韩遁听到这自是恍然大悟,一直知道自己与诸位师兄大有不同,自此才算明白。

原来自己是领的是内门传承!

少年听见师傅口中天资过人的夸奖也全无平时那点得意的小心思,心里明显受到很大的震撼!

说到这,老道士话音一顿,抬头看了一眼侧坐于蒲团上的师伯,继续说道。

“而外门则是掌管世俗,大部分产业与世俗的仪式全由外门打理,同样存真法传承,自身却无力培养真修弟子,这样存有两份法,才保我门传承。”

“悠悠岁月中,历朝历代局势万千,瞬息万变,内外两门一直相互依存,虽然有时分割明显,有时却也宛如一体,有时藕断丝连,有时也见之陌路,不过这些都是根据时事变化的假象罢了,本质上依然是相互扶持,互为倚仗,才得以存亡继绝。”

老道士话音一顿,眼神半眯,似是回忆,似是思考,似是给他时间消化。

时间过了片刻,师傅才继续道。

“新朝以来,我外门弟子大多在文化浩劫中被迫还俗,庙毁道灭,传承几绝,所以为师遵循故例,代先师收徒一人,重建外门。

这人,便是你师伯了...与你名为师伯师侄,实为你的大师兄!”

师伯闻言,神色谦恭,在一旁点头应是。

少年恭恭敬敬的听到这儿,饶是沐浴斋戒了三天的心境也一时把持不住,不禁目瞪口呆的看了一眼师伯。

未曾想到,看起来已经60余岁的师伯竟然是师傅代师收徒的外门住持!

师傅难不成得有八九十岁了吗?甚至更...

他自小随着师傅,却也不知师傅具体年龄啊!

可一看师傅鹤发童颜,头发胡须不过半白,年纪最多和师伯相差仿佛。

精神矍铄,内在的那股子精神劲儿看起来还比师伯还年轻个10岁。

好一个修真!

好一个道家真功!

少年不禁心下赞叹,心里越发敬畏。

...

师傅虽将长长的历史化简,但是居然依旧足足讲了半个时辰才全部叙述完毕。

一个小时后,大殿中。

“韩遁!”道人声音一扬,依旧中气十足的大声道。

“今日你为我太衍门内门弟子,当入籍,已修至炼精化气,可录为太衍初真弟子,号泰元法师!”

“今由为师赐下一俱外物,子且拜受!”

“是,师傅!”

少年连忙站起,再一稽首,再度俯身拜下,郑重应道。

老道容光焕发,大声念着。

“为太衍内门弟子者,冠星纪冠,青帔十二条,着玄羽服,白裳,玄裙,玄履,坐太灵坛,执简,佩太清印,带瑒阳剑!“

“并参授《金木万灵篇》七卷,《大道还丹法》三卷,《火液练金法》一卷,《泰一导引养生经》两卷,《撄宁决》五卷三篇,《太衍御剑诀》三卷三篇,《太衍九霄雷法》一卷,诸家杂派典籍二十一卷,并同参《道德经》、《玉历经》、《妙真经》、《医藏》等诸家经典!“

......

“需明道德威仪一百二十七条,道律三十一条。”

师傅一时舌灿莲花,师伯也在老道的滔滔不绝的话语中,默默起身从内室中一件件一样样将老道士提到了衣物配饰以木盘托起,一一带出,整齐的放在韩遁身旁。

韩遁依然肃穆而不语,低头静立。

只见师傅忽然话音再顿,眼眉一眯,微微一笑,才接着道。

“还要熟读八荣八耻,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

“......?”

“你在听吗?乖徒儿。”

“......!”

等等,师傅刚才说了什么?

这才给自己打开新世界的大门的老道士究竟在想什么!?

韩遁只觉得自己静坐三日才得一丝真味的脱俗之境此刻终于荡然无存!!

只觉被三观尽毁的韩遁抬头,一脸吃惊的望向老道士,眼睛直瞪瞪的。

似乎早知少年会如此,看着韩遁一脸懵逼的表情,师傅哈哈一笑,心里再感慨先辈智慧之深广。

摇头叹服道:“怎么,很奇怪吗?“

“要知道,圣人之心,与世偕移,宗门之传承不绝亦需如此!“

“汝应勉之!”

韩遁闻言自然一愣。

毕竟自小聪明绝顶,虽然大脑一时当机,但是随后脑子里细细思索一下,只觉得恍然大悟,一时大为受教。

见韩遁不由颜色一正,将刚才惊讶浮夸的表情收敛。

原来这少年只略一思考,便很快明白这个道理。

这便是谓之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和时代!

是的,若不改革,不学习,不与时俱进,只会一味默守陈规,固步自封,必然会在时间长河的涛涛冲刷下不知所踪,一败涂地!

何况太衍真修一脉相承,若教出来的徒弟不懂变通,不能接受新事物,没有出众的思维方式,那传承断绝的概率定然大增。

这的确兴衰之道,存亡之机,真正的大道理,大智慧!

要知道变则通,不变则亡!

若真要比较,现在的太衍门早和先秦,唐宋,明清,历代的太衍门早就天差地别了!

真的细究起来,怕是祖师复生也认不出这门派了。

真要是不与时俱进,早就步它教后尘,烟消云散了!

圣人之心,与世偕移。

所以!

既然为当代真修,自然要融入当代,这么说来,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八荣八耻自然也是要有所了解的...

不过怎么还是觉得哪里不对...

怪怪的...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师傅啊...!

看见眼前的少年表情奇怪难明,已陷入沉思中。

老道士轻轻拂过胡须,哂笑一下,盯着韩遁说:“那么...“

“徒儿,你先去内室换上这身衣裳吧。”

师傅期待的眼神直指师伯方才取出的托盘。

“是!师傅!“

韩遁也不再胡思乱想,听话的端上两盘装着衣物的木质托盘,再一躬身,入内更衣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