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盛凰无双》第六章 柳文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傍晚时分,洛阳城内华灯初上,与白天的热闹拥挤不同,夜晚的喧嚣让人感到前所未有的平静,仿佛开启了另一种生活。

左无双二人漫无目的在街道上走着,欣赏着洛阳这座都城的繁华。随即又想到了自己从小生活的地方。

他的眼中有着一丝迷离,金安县城太小了,小到甚至容不下一个少年的抱负。

其实对于两地的差距左无双心中早已经有了准备,但当自己亲身经历过后,心中还是难免泛起酸涩。“这就是天子之都!天下人都趋之若鹜的地方,就连我也不例外。”左无双目光扫过形形色色的人,嘴角不禁泛起一抹不可察觉的笑容,只是那笑容背后的含义怕是只有他自己才能懂。

他从来就不曾轻视过自己生活的那个偏远小镇,那里虽地处偏僻,没有洛阳城的这种繁荣,但它同样拥有洛阳所没有的独特之美。

只是凭什么?就因为洛阳是天子之都,所以它就可以尽揽繁华,难道只因为地处偏远,金安县城就活该贫苦破败?

他想要一展抱负,并不仅仅是为了功成名就。他更想要为自己生活过的地方做点事,如果洛阳因为天子之威才如此繁荣,那么他要让金安县城因为他左无双而成为另一个洛阳,甚至比之有过之而无不及。

“少爷,前面好像很热闹,我们也去瞧瞧吧。”左丘的话将左无双的思绪拉了回来,他循着方向望了一眼,便迈步朝人群中走去。

穿过人群,左无双首先注意到的便是那块横于高空的牌匾。

醉梦楼三个金漆大字熠熠生辉,连夜色都无法掩盖它的光芒。

在门口的左侧则挂着一副上联,而在其正前方放着一个棋局,或者说是一个残局,而在右侧正前方则是一把古琴,琴身早已褪去了原木的光泽,仿佛风干的枯木,轻轻一碰就有可能化为齑粉。

左无双明眸盯着那把古琴若有所思。

这时,醉梦楼内走出了一个约莫四十开外的中年人,步履从容,俨然有一种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自信。

醉梦楼外原本就是个是非地,此刻门口更是人满为患,无论是有才学的还是看热闹的显然都不想错过这次机会。

中年人环视四周,笑道:“各位,本人姓刘,忝居醉梦楼管事一职,大家称我一声刘管事即可。”

众人闻言连忙作揖问好,这刘管事说得谦虚,但任谁都明白他几乎就可以算是醉梦楼的决策人了。除了醉梦楼楼主,想必也无人使的动他。

其实这很容易理解,想想自己家里的情况就行。你何时见过自己家里的管家对除了自己老爷之外的人言听计从的?就算是少爷夫人也都对其恭恭敬敬的,很少会给他脸色看。

刘管事微微一笑,给众人回了个礼,继续道:“想必大家都知道,如今洛阳城内因科考之事才子佳人遍地,但城内房舍有限,就连我们醉梦楼也无法满足所有进京赶考的举子。所以楼主有令,今次想入住醉梦楼者必须依靠自己的真才实学。”

众人悚然,醉梦楼往日虽也注重才学,却也并不拒绝富商巨贾,豪门权贵。毕竟说到底醉梦楼做的乃是生意,若是没有金钱的支撑,没有权贵的护持,想必也无法成就今日之势。

此刻许多人心里都有些发虚,原本他们只把能入醉梦楼当成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自己家财万贯,学识不弱,要想进醉梦楼无需费太多周折。所以自然是拖的越晚入,越能显示自己的从容和身份的尊贵。

可现在醉梦楼一句话要凭学识方可入门,众人还怎么能淡定从容,要是最后连这门也进不去,不得被别人嘲笑自己才疏学浅,胸无点墨。

相比之下,那露宿街头都是小事,丢人跌份才是大事。

见人群中一阵骚动,刘管事露出了一个预料之中的微笑,正欲开口却听见人群中传出一到声音。

“敢问刘管事,那要如何才能断定我们确有真才实学呢?”在大家的紧张不安,正绞尽脑汁思虑对策之时,一道洪亮的声音传入众人的耳朵。

那声音如同一季惊雷,顿时让众人茅塞顿开。

对啊,这才学还未验证,怎么就开始担心自己不行了呢?众人此刻只庆幸刚才没有将太多的忧虑表现在脸上。一想到这赶忙扭头寻找声音的源头。

“是柳文轩!!”才看向那男子就有人下意识开口。

听到这柳文轩这三个字之后,众人看向他的目光中明显多了几分敬畏和羡慕。

柳文轩!这个名字背后所代表的是不畏强权,是豪情万丈,是无数青年心向往之的人物。

三年前大周南境爆发战争。南国统帅慕容齐亲率二十万大军欲染指大周边境。边境将士浴血奋战,拼着最后一口气撑到援军抵达,双方合力,一鼓作气重创慕容齐的南国大军,这才保大周南境不失。然而凯旋的消息还未传回洛阳,京城却爆发了令人不耻的丑闻。

前方将士家的女眷因担心丈夫安危而前往寺庙进香祈祷。谁知却路遇静安侯府家的公子宋桥,他垂涎那人的美貌,竟在光天化日之下将其直接强抢回了家。谁知那女子性子烈,被放回家的当晚就在衙门口上吊自尽了。

第二天衙门前的一具女尸以及躺在地上的一纸血状片刻间传遍了洛阳的大街小巷。随后事情的真相被一点点的公之于众,民怨更是如同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尤其是在知道死者是军旅家属后,更让一众军民心寒。

人家丈夫在前线浴血奋战,能不能有命回来都是个未知之数。你倒好,不仅不思如何犒赏前方将士,反倒是惦记起了人家的后院。你这不是作死是什么?

这事最为头疼的要属府尹曾岑了,一边是渐成鼎沸之势的民怨,一边是静安侯府的公子,他是左右为难,心中早就把那宋桥骂了无数遍。平时纨绔也就算了,怎么还如此没脑子。女人哪里没有啊,非要挑带刺的。既然挑了,那你倒是处理妥当,别留尾巴啊。

真是害人又害己。

原本曾岑只是打算做个样子,看着朝堂的风向再动。可惜事不遂人愿,一首打油诗在此时横空出世,进一步激化了民众的愤怒。

曾岑也是果断,听到这首诗的第一时间就下达了逮捕令,原本守在静安侯府的衙役强行破门而入抓捕了宋桥。

也庆幸他下手快,不久,事情和流传的诗文上达天听,天子震怒,国家外患未除,这时候被爆出这种事,极有可能影响前方的战局,加之洛阳城的民怨,这可是会动摇国本的啊。

“静安侯宋逸教子无方,罰俸一年停职自省,其子宋桥***子,伤我大周军士尊严,立斩不赦,即刻行刑!今后但凡军士家属,若有冤屈,可直入大理寺鸣冤!”

就这样一道圣旨才算安抚了天下人心。

在这整件事中那首诗可谓是居了首功:

世人皆道庙堂好

却忧沙场天命薄

可叹世间多鼠胆

无情无能更无知

若无英雄挥血泪

哪来长夜高枕眠

这一首诗用好了,抵得过百万雄师,但若是让有心人利用了,那也会是国家的灭顶之灾。所以在曾岑看到这首诗的时候,那可是冷汗直冒,这时候哪还顾得上得不得罪静安侯府。

要是皇帝问罪下来,自己的下场怕是不会比宋桥好多少。

无论你官位多高,权利多大,一旦威胁到皇权,就算你是皇帝的亲儿子那也只有死路一条。这种事历朝历代屡见不鲜,做了近二十年的府尹,曾岑见的太多了。

都说天家无情,其实真正无情的是皇权,在皇帝眼里,所有的一切都要为皇权让路。

这首搅动了洛阳风雨的诗便是出自眼前之人。

柳文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