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函玉镜》第五章 埋藏的真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面写的什么?”胖子看着钟奇脸色数变的表情,已经忍不住的问道

“这张羊皮书是依照刘伯温的遗命,再由宋濂安排后人藏于这种陵寝的。。。等我喝口酒,压压惊再给你讲”

因为羊皮书里记录的内容过于惊悚,钟奇紧张的都快锁喉了。

胖子赶紧识趣的跑去冰箱里拿出两瓶啤酒。两人各自喝了一口。钟奇给胖子讲了一段两人久久不能平静的故事。

原来,这张羊皮书上,记载了一段被尘封的历史,一段如传说一样诡异的人与妖争斗共存的岁月。

自伏羲女娲创造人类后,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又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河图洛书创造了先天八卦。而后,周文王有根据先天八卦创造了后天八卦和六十四卦。他们在与上古妖魔的斗争中,又从八卦演变出奇门遁甲之术。再后来,周文王在坐牢的时候,研究《易经》而做《周易》。之后再演变出各种五行阴阳论,风水堪舆学。从有人类以来,人和妖魔的斗争就没有结束,周而复始。妖魔在一次次被打败之后,总是时隔多年再卷土重来。总是找寻各种时机想要用黑暗统治天下。

羊皮书上记录着一些妖魔鬼怪的事例。其中最让钟奇惊讶的就是关于九尾狐的故事。这九尾狐在各朝代的不同作品里,都有提及。《山海经·南山经》:“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没想到,却是真有此物。上面记录着九尾狐是专门幻化成绝世美女迷惑君王的妖怪。她在夏桀时代化身为妹喜、在商纣王时化身成妲己。当商朝灭亡时她被姜子牙追杀,被迫逃往东海之外,后又时而出现在神州之内。食其肉,便不会中妖邪毒气。《魏书·志第十八·灵征八下》《北史·周本纪下第十》中,都有记录。

再有,就是以吃人闻名于世的,唐朝末年鼓动农民造反的黄巢。原为上古神兽穷奇幻化为人。《山海经》里“邽山,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猬毛,名曰穷奇,音如嗥狗,是食人。”羊皮书上记载,黄巢后兵败,伪装于侄子黄皓部下逃往hn被善于湘西秘术的hn刺史邓进思,以“阴养死士千人”击杀于湘阴金鸡山。

而羊皮书上又记载,此类妖邪之物,在幻化为人形之时,法力最弱,是为击杀的最好时机。

而诛杀的却只是肉身,虽重伤妖邪精气,却难灭其元神。再经百余年修为,又能再世为患。

只有神兽之力,方可灭神兽元神。刘伯温在世之时就因为遇上神兽幻化的妖邪所害,又天意使然,最后死于非命。羊皮书上记录着刘伯温自述的一段话,说是因为他过于研究易经八卦,奇门遁甲,而窥破天机。以至于该有一劫死于非命。天命不可违。所以,他也不允许他的后人研习风水异术。然而,也因为窥破天机,他算到几百年后的现在,也就是佛家所讲的末法时代。妖魔会再次大兴风浪,为祸人间。他不忍看到生灵涂炭。于是巧藏遗书于世。但又怕突生变故。所以做了比较繁复的措施,以保证有缘之人得到遗书秘笈。

这本羊皮书只是半部遗书,也只是讲了皮毛,至于更具体的真相,还有他留下的秘法,又都藏于别处。需天慧过人的有缘人,才可参悟奥秘。

听到这儿,本来已经听傻了的胖子没好气的说“这刘伯温,搞那么复杂干嘛?我们这儿费尽心思找到的羊皮书,罗盘,结果都没用。。。这不是折磨人吗”

钟奇正看着羊皮书最后几句深奥的卦辞,听胖子这么一说,赶紧从包里掏出了金函玉镜来。“你还提醒我了。我正觉得奇怪,这背后怎么突兀的来一段卦辞。我估计,和金函玉镜脱不了关系”。钟奇说完,又仔细看了一遍最后几句卦辞——“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有始,天行也。”

“这是山风蛊,也就是归魂卦。”没等胖子发问,钟奇就解释到“山风蛊,上卦为艮,就是山。下卦为风。此卦只要是讲振疲起衰的原理。盛极而衰,乐极生悲。由于太平久了,耽于安乐。太平盛世就会转变成乱世。然而,面对乱世,有志之士,应该有所作为。挽救已经败坏的现在。不过,需要艰苦奋斗。也有后辈继承前辈意志的意思。”

“此卦上卦不变,下卦可变。。。咦”钟奇忽然想到了什么。

手上的罗盘和钟奇的身体慢慢移动着。等到天池里的浮针和红直线完全重合,天地定位以后。钟奇停住了移动。手指慢慢拨动罗经的内盘,子午归位。接着转动中盘,艮到了内盘子的上方。最后,转动了外盘。随着外盘上的巽,落在中盘艮位的上方的时候,“啪”一声细微的声响在罗盘背面响起。

钟奇小心翼翼的转过罗盘。只见背面中间那一方落款——金函玉镜,沿着款识的印边,微微的凸起一小截。从侧面斜望进去。有一个很小的空间,似乎夹藏着什么东西。

钟奇找来电筒和小镊子。又是很小心的从里面夹出来一块比上一块还要小的金箔。上面刻着细不可查的几个小字——石斛凤凰,鸟尽弓藏。

“麻蛋,又要解谜”胖子一脸难过的说着。

钟奇也是看个头大。这一个接一个的迷,解的太伤脑子了。再这样下去。自己没找到答案,早就脑尽人亡了。。。

“算了,今天不想了。等会儿把小飞叫出来,我们去吃火锅”钟奇耸了耸肩说着。

胖子一听吃火锅三个字,瞬间就阴霾尽去,浑身来劲“好好,我现在就给他发微信”

等到酒足饭饱,开始聊闲天的时候,胖子把这几天的奇遇,倒豆子一般,统统给李飞讲述了一边。再加上胖子加油添醋,绘声绘色的渲染,这回换成李飞听傻了。

“奇爷,这九尾狐我倒是经常在连续剧,电影里看到,难道,真有这东西?”

钟奇也有些怀疑的答道:“这东西真有假有,我不敢说,不过,这刘伯温的东西是真真实实的在我手上。你要说有人整蛊作假闹着玩,肯定弄不到这么大的动静,这都到几百年前的藩王墓里了。如果,这些东西,真是刘伯温的,那,我考虑相信这上面说的,都是真的。”

略一思索,又接着说:“你想想,这事儿只有两个可能,第一,这是真的刘伯温的东西,陈瞎子没办法找到,所以交给我们碰碰运气,也没想到我们会真的找到。如果是这样,那我们找到的记录,上面的内容,也基本假不了。”

另外两人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我这个挂名师父陈瞎子,是个非常厉害的老千。给我们设了这么一个套,挖了这么一个坑。所有的线索,都是他引导我们去发现的,也都是他早就安排好的。不过,这个可能性不大。。。你们自己琢磨琢磨,我们三人加起来,也没什么东西值得他花这么大功夫来骗的吧”

“那么说,这些事是真的的可能性,很大咯??”李飞瞪大眼睛望着钟奇。

钟奇笑了笑说:“我们也别瞎想了,晚上回去好好睡一觉,明天一起再研究研究,把这个迷解开了,自然就知道了。小飞,明天你要没事,就早点来我家,你也跟着一起探探秘吧”

第二天一大早,三人就聚在了一起。

这左思右想“石斛凤凰”,实在找不到靠谱的思路。最后想到蜀王陵最早两代的王陵所在地——凤凰山

这凤凰山位于成都北郊。三国时候,刘禅就在此学习过。后来,到了明朝,成了蜀王的皇家陵园。后来因为风水问题,才改到了正觉山上。

“凤凰山上还有一座规模很大的蜀王陵——明蜀悼庄王陵,也就是朱椿世子朱悦燫的墓。据说,这座王陵在1970年代就被发现了,当时出土了一些随葬品。但是犹豫地处山凹,地宫里总会被水淹浸。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没有对外开放。这倒有些神秘莫测。”

钟奇提了提自己的想法。

胖子最近跟着钟奇也多多少少知道了些看风看水的知识。一听到这儿,有点紧张的问道“这王陵选的什么址啊,怎么随时会被水淹呢?这不是大凶吗”

钟奇摇了摇头“也不一定就是凶,这墓室棺木进水,确实有很多是凶相,不过,这也要看座山朝向,有些坐向不同,也会是吉。不过,这王陵的选址到了第三代就换了地方,估计风水也不好。这进水,有很多原因,建筑施工防水问题,地质变化的原因,或者风水格局被破坏了,也说不定。估计这地方,有点奇怪。对了,既然没有对外开放,我们也不方便直接去,你俩谁去收集点儿这个墓的资料,我们先了解了解”说到这里,钟奇的眼里闪了一下,似乎有了些打算。

“我有个朋友在考古队,我去问问吧”李飞在一旁说道。

“好,那你先去打听一下。有消息了立刻找我们”

没过两天,李飞就约着钟奇两人见面。

李飞的手机里放着朋友发来的一些当初发掘朱悦燫墓地宫现场的文字报告。还有一些后来拍摄的实地照片。

这座地宫比他们之前去过的僖王陵还要大一倍。而且,装饰结构,也更精美华丽。文字大概是这样描述的:

“由外及内可见大门外有八字墙;前室象征前庭;二门的石门上有九九八十一颗门钉,象征一道宫门;正室为正庭,代表着正殿前的广场,两侧有厢房围绕;三门为正殿,面阔三间,三间的六扇石门上均仿照木结构门窗雕刻出细致的图案;过了三门(正殿)便是中室,象征中庭,中室内建有一圜殿,四四方方,圜殿象征中殿,下有几座,内有供桌三,这圜殿是朱悦燫墓地宫的看点之一;中庭后的四门和后室共称为后殿,后殿分为三路,即棺室和后殿左、右室。

棺椁及其他随葬品:此墓经数次盗掘,有两个盗洞。第一个盗洞在墓室大门外,拆去一部分金刚墙、大门屋顶和第一个拱券的前脸中部而进入墓室前庭。第二个盗洞在二门上面的拱券上。盗墓者进入墓室后,拆毁了大门、二门、正殿、圜殿和后殿上部的仿木建筑”

看到这里,钟奇的心里咯噔一下,心想“刘伯温藏在僖王陵的第一个线索,就是藏在正殿的仿木建筑后面。这盗墓贼不偷金银珠宝,拆房子干嘛?难道,他们也是找东西?”

又接着看下去“棺椁开,尸骨被扔出。现将陶俑以外的其他随葬品和棺椁的等情况,略述于下:弃置在中庭正殿后右侧有一朱漆龙纹木箱,箱内分上下两层,上层为一屉合,内放玉圭和冕、带;下层装已经散乱了的两组玉佩,包括玉璧和八百余颗小玉珠。玉圭装在一个朱漆合内。合长22.9、宽7.3、高5.1厘米,木胎,合盖及合身两侧的外面绘描金云龙纹(图版拾,1)。这件漆合制作精细,反映了明初sc的制漆工艺水平。残冕意见,只存冕板、金笄和其他金玉饰件。冕板长31.5、宽15.5厘米,板两端各八孔,当为八旒,与永乐三年更定后的冕制相合。在朱漆龙纹木箱的旁边还置有木质谥宝一件,高7.9,方10.8厘米,上雕龟钮,文曰’蜀悼庄世子宝’”(图四)。木质谥册两片,各长24.2、宽10、厚1厘米(图五)。出土时放在一件长37.3、宽17.5、高16.2厘米的漆合中。被弃置在中庭正殿后左侧。铁盔一件,高22,、直径19厘米,前有短沿,后缀铜质网状顿项。弃置于中庭圜殿的前面。在圜殿中央石桌下置铁弓与铁刀各一件,铁弓长89.9厘米,上涂褐色漆,漆上刷金,装有铜弦(图六,上),铁刀长59厘米,柄上髹朱漆,刀鞘上有两个环,亦髹朱漆(图六,下)。”

读到这里,钟奇脑子里忽然想到金函玉镜里的金箔上写的鸟尽弓藏。难道这弓藏,说的是这把铁弓?要是这把弓,那早就是博物馆里的文物了,不可能让我去偷文物来看看吧。。。这抓到还有命吗?铜弦的铁弓。。。这怎么玩儿啊。。。

念头一闪而过,定了定神,继续往下看后面的记载,其他的记录也都是些普通的随葬品。就是最后一张记录上的文字,还有些让人留意的线索。“朱悦燫的尸骨被散扔在中室之内,皆呈深棕色,从头骨缝的愈合和臼齿的磨耗等情况观察,死时约二十余岁,这与圹志所记的年龄是符合的。在中庭的圜殿上和后殿的中室里还发现有两个头骨及一些散乱的肢骨,据鉴定皆为男性,年龄在二、三十岁左右,其中一个头骨的前额上尚有外伤愈合的痕迹。这两具人骨究竟是何时何故至于墓内的,待考。”

胖子对这类情况,最是敏感了。“上次去的僖王陵,一个盗洞,一具神秘的尸骨。这回可好,这个地盘儿大一倍的朱悦熑墓,盗洞也多一倍,连莫名其妙的尸骨也多一倍。邪乎。。。”

钟奇没有说话。沉默了一会儿。像在考虑着什么。

没多久,他表情严肃的轻声对两人说道“这个事要弄明白,我们必须得下一次朱悦熑的墓”

胖子和李飞对望了一眼,知道钟奇这么严肃的说一件涉及违法的事情,这件事,一定很重要。

这朱悦熑的墓,文保部门发掘了而没有对外开放,要下去一次,就只有偷偷的去。这要是抓住了,也不知道会被判个什么罪。

两人也没多想,异口同声的问了一句“好。什么时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