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吉品》第十二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按照吉品组织(GPO)总监基恩-索罗斯和副总监高明远的要求,李大卫立即动身返回了上海,他要抓紧在第三行动队指挥部召集一个会议,全面部署新一届全球行政管理委员会(GCSC)大选期间生物安全的防范措施。

在吉品组织(GPO)第三行动队上海指挥部李大卫的办公室里,一部精致小巧的银灰色无线视频电话,被他拿在右手上旋来转去不停地摆弄着,可是他的内心并不像外表看起来这么轻松。一会儿就要开会了,会上要研究的问题他已经反复思考了不知道多少遍了。这时,他看了一下手表,上午8时23分,离开会不到十分钟。他收拾起了写字台上的文件,夹在腋下,推开房门径直朝应急行动指挥室走去。

2.第三行动队指挥部应急行动指挥室面积不到80平方米,东西长南北宽,从西侧进了门以后,就能看见东墙上的一幅巨型显示屏和中间宽大的长条桌,四壁没有窗,屏蔽性非常可靠。

李大卫走进指挥室的时候,副队长桑德拉-里根和各个基地的支队长都已经到齐了,他们看到李大卫走进来后,立刻停止了交谈,有的还站立起来迎候。

李大卫走到长条桌的东侧一边站定后说:“各位,今天把大家找来,是有一项重要的任务要研究布置。当前,全世界的人们都知道,第五届全球行政管理委员会(GCSC)大选的日期已经临近了。这个时候,所有的恐怖主义组织决不会躺在床上睡大觉的,他们一定会四处扇阴风放邪火,企图干扰大选的正常进行。总部通报我们,恐怖主义组织极有可能利用生物武器袭击参加大选的要员,或者在民众中制造混乱和恐慌气氛干扰投票。看来撒丁岛事件,仅仅是他们一系列恐怖行动的序幕,总部要求我们要做好应对的准备。”

“老板,我们的准备从哪里下手呢?乌拜达那伙人就好像在全球给我们布设地雷阵似的,他们把地雷埋在哪个角落、埋的又是哪一类地雷,我们无从知晓啊!”从达累斯萨拉姆基地赶过来的马里安-恩古瓦比性格非常直率。

“是啊,我们现在从哪里入手呢?”皮萨罗是利马基地的支队长,这是一个典型的拉丁美洲中年男人。

“这个问题提的好啊,我们大家重点讨论一下。”李大卫说出了这次会议的主题。

“依我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们还是应该把已经发现的各种生物武器都做个防备,有疫苗的给重点人物用上,有特效药物的要抓紧储备够用的数量。”伊万-彼得罗夫身材高大,嗓音低沉,他领导着圣彼得堡基地。

“那如果恐怖主义组织捅出什么新的玩意儿怎么办?”卡尔-伦德斯塔特才30岁出头,在参加会议的人当中年龄最小,他是从法兰克福基地过来的。

“如果是细菌新的变种还好说,现在各种抗生素总有能够对付它的。怕就怕又是什么新的病毒,即使找出来了,要想研究出特效抗病毒制剂也需要一段时间。”尼克是堪培拉基地的支队长。

这时,一直坐在那里静静地听大家发言的马吉德张了口:“说来说去,我们手里如果能有一把万能宝剑就好了,任凭他们又拿出来什么新的病毒都能对抗。”这个阿拉伯男子从利雅得过来,他做事一向稳稳当当。

“你是说以一当十,以不变应万变?”卡尔问。

“马吉德先生说的是一个很好的思路,我认为对付新的病毒,在没有特异性制剂之前必须做两手准备,一是广谱抗病毒药物,二是再筛选一下基因蛋白制剂,看看哪些种类能有更多地抑制病毒作用。”桑德拉-里根向来思维缜密,自从李大卫从总部回来,她也一直在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这时,只有洛杉矶基地的黄杰克没有发言。李大卫觉得大家议得差不多了,就说出了概括性的意见:“好了,这样吧。第一,各个基地要按照应急预案做好对付已有生物武器的准备,有问题找桑德拉协调解决。桑德拉,你负责对各个基地的准备情况进行检查。”

“好的。”桑德拉回答。

“上海、洛杉矶、圣彼得堡和法兰克福这四个基地的实验室在病毒研究方面实力相对较强,你们抓紧找一下能对付新病毒的多价制剂。”李大卫说完,黄杰克等人都在点头。

“田村,你跟元旦大学李元锋教授和耶鲁大学比特曼教授保持联系,他们都在进行相关的研究工作,请他们能抓紧就尽量抓紧,他们的研究进度要随时向我报告。”李大卫对田村力拓说。

“是!”田村力拓回答的很干脆。

“再提醒一下,我们的工作一定要注意保密。”李大卫用目光扫视了一下他的同伴们,说:“大家可以分头行动了。”

3.自从乌德组织(UJO)一号头目扎卡-赛义德把使用失能病毒ICC01,作为袭击全球行政管理委员会(GCSC)大选系列恐怖活动的首选方案以后,原本由约翰-埃德森直接负责的这个项目,乌拜达-本-拉里马上接过来亲自抓了,因为到了这个节骨眼儿上还有几个关键问题没有解决,这让他十分着急。

“修改了病毒基因位点以后,这次定位效果怎么样?”乌拜达身穿桔黄色的正压隔离服,在他们远离乌德组织(UJO)总部的一个地下实验室里问约翰-埃德森。

“这次把重新修改基因的病毒给小白鼠注射了以后,小白鼠出现了烦躁、狂奔、原地转圈等现象,但小白鼠毕竟是低等哺乳动物,它的思维活动是否受到病毒感染的影响,很难观察出来。”约翰-埃德森身边一个名叫王易成的研究人员回答。

“那还等什么,用猴子做实验。”乌拜达毫不犹豫。

“头儿,嘿嘿,与其走两步不如跨一步。”约翰-埃德森阴阴地从牙缝里挤出了一句话。

“你是说直接用在人的身上?”乌拜达心里明白,但嘴上还是问了一句。

“这主意还得您来拿呀。”约翰小心翼翼。

“干了,哪里还管得了那么多,我这就让人去山里面抓几个身强力壮的农民过来。咱们现在是在跟时间赛跑,你懂不懂?”乌拜达边说边打开手里的无线视频电话。

“还是头儿您英明,这样,可就大大缩短了实验的周期啦。”约翰恭维地说。

4.二十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军队曾经在亚洲用活人进行过鼠疫病菌感染试验,这种惨无人道的行径如今又在恐怖主义组织的大本营再次上演了。

乌拜达-本-拉里派人在苏莱曼山区抓了三个青壮年农民,骗他们说要用一种特效药物给他们驱虫,哄着他们配合进行失能病毒ICC01的人体试验。

这三个农民脱光了衣服,洗了澡,换上了一套墨绿色衣裤,被带进了实验室的大动物试验观察间,这本来是用于给灵长类动物也就是猴子做实验用的。

他们被分别安置在不同的房间里,并且分别口服、注射和使用面罩吸入了带有ICC01病毒的纳米微胶粒、液体和乳白色的粉末。每个人都有两个研究人员负责密切观察。

“我先回去一下总部基地,这边你盯着,有情况及时向我报告。还有,我们简化实验流程的事,你跟他们几个说清楚,谁要是泄漏半个字,那他就是找死!”乌拜达直到亲眼看到一切就绪了以后,对约翰-埃德森嘱咐了又嘱咐,这才脱下隔离服离开实验室。

5.这天早晨,乌拜达-本-拉里是在连续多次的门铃声中醒过来的,他穿着睡衣,眼睛还半闭半睁着,拖拖踏踏地来到了门口,问:“谁呀!”

“头儿,是我,还有贾迈勒。”约翰-埃德森隔着门板回答。

乌拜达一听是他的两个心腹爱将,就顺手打开了门。

“头儿,我是不是现在把实验情况向您报告一下?”约翰-埃德森进到屋里站在那儿说。

“过来坐下说。”说着,乌拜达一屁股坐在一个四人大沙发的中间位置上,沙发被他深深地压了下去。约翰-埃德森和贾迈勒也过去坐在旁边的沙发上。

“最先出现反应的是注射了ICC01病毒的那个家伙,不到三个小时就开始胡言乱语了,紧接着就出现了打自己、头撞墙等异常兴奋的行为,这时他已经不能与人交谈了,处于一种躁狂的状态。”约翰描述得很详细。

“不错呀,另外两个呢?”乌拜达问。

“五个多小时以后,面罩吸入的那个开始出现了症状,不过没有注射的效果明显,到了第十个小时,也达到了神志昏乱的程度。可是,那个口服病毒的男人,到目前还没有出现症状,看来这条渠道不起作用。”约翰说。

“这么说,ICC01病毒用在人身上完全可以达到我们设计的要求,只是感染渠道不理想啊。你们也动动脑子,注射效果是好,可是那个佩雷斯-米高里身边的警卫也都是高手,要想接近他谈何容易。还有,吸入病毒也能产生效果,但那可是用了面罩,如果释放在空气中,浓度能达到那么大吗?这个渠道更没有把握啊!”说着,乌拜达盯着贾迈勒不说话了。

“头儿,我明白,最稳妥的感染渠道还是通过口把病毒吃进去,可是这种病毒对胃和肠道的微环境可能很难适应啊。”贾迈勒很是为难。

“你不用跟我说这些,我又不是门外汉。要你在这儿干什么?就是让你去想出来办法,懂吗?”乌拜达丝毫没有松口。

“我再试试。”贾迈勒没什么底气。

“滚!你不把这一关给我攻下来,就别再来见我!”乌拜达决不会甘心就这么放弃了口服病毒这条渠道。

朋友:请收藏、推荐《吉品》,后面的内容更精彩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