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血铸山河之两宋》第二回 破天惊金宋合谋 幽云泪家破人亡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节

此时,大宋朝里有“联金灭辽”、“联辽抗金”、“坐观金、辽相斗”三派,简“联金派”、“联辽派”、“坐观派”,正斗的激烈

大宋朝廷里“联金派”中最坚决的是人称“媪相”的内侍童贯,他深受皇帝宠幸,以内监之身主持大宋军务。章节请到)在出使辽朝之时,童贯偷偷收容投奔大宋的辽南院大臣马植,一直坚持尽早同女真结盟、联袂攻辽。

而最拥有实权的人物——蔡京也认为大宋应趁此天赠良机,收复幽云十六州,而后据守险关守,以防万一女真灭辽,成为中原的祸患。后来虽然蔡京去相,继任的王黼同样的支持收复幽云。

在“联金”一派看来,收复幽云重地,不仅可以完成长久以来历代皇帝的愿望,同时还可以控制北方险峻之地,制止女真南下的危险,增强大宋同女真抗衡的实力。

得知金人再次大举进攻辽朝,已经派出使节多次与金接触,并希望能够联袂攻辽的大宋朝廷迅遣使赴金。

宣和二年五月,金宋双方在已经被金攻克的辽上京达成了《上京协议》,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宋金联袂夹攻辽国;宋收回燕京故地,并将原来对辽朝的岁币转献给金国。

在大宋已经占尽优势的情况下,居然会签定如此委屈求全的协议,使得金人确定了大宋外强中干的实际情况,埋下了灭宋的伏笔。

位于幽云十六州府燕京城郊外的郑家庄,是一个典型的北方汉人聚族而居的村落。

村子周围是肥沃的田地,村子的外围是枣树和梨树林,村边还有一条清澈的河水流过。村中大概有数百户人家,村民的居所围绕着位于村子正中的祠堂。所有章节都是请到鸡犬之声相闻,十分的安祥平和。

一辆马车驶进了村口,村中之人一看就知道是来了外客,大车很快来到村长郑老爷的府门前,郑老爷一家早已经迎了出来。

郑家大少爷郑业迎上刚刚从车上跳下的一名青年文士,用力拍拍他的肩头,大声笑道:“彬甫兄,你一向腿懒,我接连几次派人去请你,你都不愿意动,这次怎么会有兴致出来了?”

“阿业,你怎么连礼都不叙,就这样的没礼貌!”后面走上来的郑老爷看到郑业的表现,顿时板起脸,不客气的喝斥着自己的大儿子。

“晚辈虞允文同,携家人见过伯父和各位郑家长辈,”那名青年文士看到郑老爷和几位长辈也迎了出来,连忙带着妻儿上前向行礼:“此来匆忙,打扰诸位了。”

郑老爷笑着摇摇头,客气的回答:“你我两家是世交,又是姻亲,没什么打扰不打扰的,只是阿业太没礼貌,得罪贵客了。”

“公公倒是不用管他,反正兄长与阿业十年同窗,早就习惯了。我还是先请嫂嫂和侄儿进去休息的好。”站在一边郑业的妻子郑虞氏,此时迎上来微笑着说道。

“还是媳妇说的是,都挤在门口做什么?还不快都进去,这可不是我郑家迎客的礼!”郑老爷点点头,对门口的人喝道。

郑大少爷不敢和自己的父亲犟嘴,只是笑着拉住虞允文往里走:“彬甫兄,这次你可要在我这里多住些时日,否则我可不答应。”

“这回你赶我走,我都不会走了,得在这里跟你混些日子。”

“出什么事了?”郑大少爷惊讶的问道。

“现在还没什么,只是这平静的生活很快就会被打破了。)我此来,一是为了躲避兵灾;二,也是为了告诉你们一声,准备应对将来的巨大变故。”

等全家大小都来厮见过了,大厅中只余下了郑氏能够做主的郑老爷父子和郑氏的几位长辈。郑老爷问道:“虞家侄子,到底生什么大事了?让你这样急急的南下避灾?”

虞允文叹了口气,抬头看向郑老爷:“老伯,你们听说过金人南下的事没有?”

“听说了,说是他们已经打下了上京,正准备南下。不过,离我们应该还远的很。”一位郑家长辈回答,然后无奈的耸耸肩头:“反正谁来给谁纳粮,这不是我们小民可以管的事情。”

“只怕我们没办法安稳的等待金人灭掉大辽,然后再做顺民。”虞允文摇摇头:“别的情况我不知道,但知道因为上京军民拚死抵抗,城破之后,金人干脆来了个屠城!我的一位学友的家人就在上京,全家被害。金人手段惨酷,大辽诸地因前面的大灾,金人搜括不到什么,而幽云十六州是大辽中最富裕的地方之一,我听说留守燕京的燕王耶律淳已经决定死守,正在招集败军和各个部族的军队,兵事一起,到时候我们想顺利的做顺民也不得。”

“这可怎么办?难道一起等死吗?”郑家诸人听说,着急的探问。

“倒也不是彻底的绝望,我还听到了一个消息,说金人已经和大宋约定,共同进攻辽。灭辽之后,燕京故地,即幽云十六州的南部七州归宋。”

“什么?!”郑家众人没想到会听到这样的消息,一时间都惊呆了。

先明白过来的郑业,兴奋的马上伸手抓住虞允文的胳膊:“兄长,你说的是真的?我们这里要回归大宋?”

“我这是从一位学友那里听来的,如今幽云十六州的几个大城里都在传说,内容不尽相同,但南部七州将回归大宋却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xち”

“太好了!盼了百多年,现在终于可以回归中原,不用再当二等公民了。”郑家人皆觉得庆幸,能够归宋,总比被迫投顺残暴的金人要好些。

“所以我才举家南下,投奔伯父和阿业,免得被金人将家都给毁灭了。现在的麻烦是大辽留守耶律淳,他决定死守幽云十六州,如果战事不能尽快结束,这里也会遭到兵灾。这样,我会去找学友们打听消息,叫村民们平时也小心一点,没事不要外出,免得被乱兵给杀了。”

“说的是,只怕辽人得知宋金决定全力攻辽,会认为大宋背盟,连累我等幽云汉人。”

“这话要看怎么说,在辽人看来,的确是大宋违背双方盟约,居然借金人入侵之机,在背后捅了辽一刀子;但在宋人看来,从‘澶渊之盟’以来,辽都是压在宋身上的一个大石头,宋以叔礼事辽,虽然后来改成了兄弟相称,还要向辽交纳岁币。自汉唐至今,何曾有过这样的盟友?这不过是给了大宋一个报仇的好机会而已。最后的结果,要看大家的实力。”虞允文对这个说法嗤之以鼻,他摇摇头,提醒大家:“我们幽云汉人,在大辽境内已经生活了将近二百年,但在所有的蛮人眼中,仍然是汉族之人,只怕金人也不会有什么例外,还是要靠我等小心,自保为上。”

“虞侄儿说的有理,这里现在也开始乱了,是应该小心一些。告诉大家注意,不要让外人轻易进入庄,等知道现今的情况再说。”郑老爷最后做了总结,告诫自己的家人。

过了两天,当辽兵从村外呼啸而过的时候,虞允文和郑业站在自家的楼上,看着辽人的骑兵不断的在周围活动。

郑业不由得叹气:“原以为我们能在家里等待大宋收拢我们就好,却没想到来的还是这些蛮人,难道耶律淳认为凭他手上这点力量,真的能守住幽云吗?!真希望宋军能早点到来,我们也可以早点安稳。”

“按学友告知我金宋双方议定的范围,我们这里应该是属于大宋的,我想大宋最终会攻克燕京,把幽云十六州的南七州收拢到手里吧。”虞允文看了看外面仍然不见尾的辽兵,然后拉着妹夫下楼:“不必再看了,反正看也看不走他们。来,我有事要跟你说”

下得楼来,一个小小的身影向他们的方向跳了起来,虞允文一伸手,一个娇小的身体抱了个满怀:“舅舅,表哥欺负我。”

旁边的郑业扳起脸喝斥:“水灵,怎么如此不懂事!快从舅舅身上下来。”

郑水灵,郑业的小女儿,虞允文的外甥女,一个活泼、调皮的小姑娘。反正家里人和新来的舅舅、舅母都十分的喜爱她,她才不怕爹爹凶自己:“舅舅,表哥欺负人,你帮我教训他。”

“表哥敢欺负你?是你欺负他吧。”郑业才不会相信这个小调皮的话,伸手把她从虞允文怀里抱了下来:“我和舅舅还有话说,自己玩儿去。”

“坏爹爹!你们不管,我去找舅妈说。”小水灵一跺脚,向他们做了个怪脸儿,立马转身跑远了。

“你儿女双全,水灵这样的活泼可爱,还真是有福气了。”虞允文笑着对郑业说道。

“福气?我看是霉气吧。这个小丫头,都快把我给折腾疯了。”郑业开玩笑的回答:“要是你喜欢她,我把她送给你做女儿或者儿媳妇都行”

“定娃娃亲?如果我家的小义知道,怕是要恨死我这个父亲了,他都快把你家的水灵当成恶魔了。”虞允文打趣的回答了一句,然后对郑业说道:“我的好友马林马继嗣在燕京留守府任幕僚,我去找他,看看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也可以判断一下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

“也好,省得大家搞不清楚状况,整天提心吊胆的,我与虞兄同行。”郑业随即答应了下来。

二人向郑老爷和虞家人告辞,郑业不免又要嘱咐自己的宝贝女儿水灵不要再淘气,之后,两人便结伴往燕京而来。

燕京周围这段时间已经纷乱不已,被打散的辽兵、各个部族的部兵,甚至还有来自幽云地区的汉人豪强们组织的队伍,乱成了一团,路上并不安全。

虞允文二人带着数名家人,好不容易才来到了燕京城。他们打尖的时候,听了城里人的议论才知道,辽国的形势已经是急转直下,到了难以挽回的地步。

虞允文的至友马林见到虞允文和郑业十分高兴,他与虞允文是师兄弟,而且十分投契。只是虞允文没什么功利之心,看到大辽君臣昏乱、国势渐微,不想再出仕辽朝,归家种田;再加上马家因出了个南逃的原南院大臣马植,使得马家在朝中的实力大大受损,他也无力挽留虞允文,二人方才分手。

如今这燕京府里事务烦杂、纷乱,虞允文的本领他是知道的,正好可做个好帮手,看到两位连襟一起到来,自是开心。

双方相见之后,马林引他们来到自己的住处,告诉了虞允文他们一个令人大家高兴的消息:宋朝此时正积极准备北上攻辽,以收复幽云地区,皇帝已下诏以收复幽云、恢复旧地,讨伐无道为名对辽国宣战。大宋原负责对西夏作战的指挥者、枢密副使童贯,已经率十五万宋军从京师出;皇帝赵佶另以种师道为都统制,负责节制各路宋军,宋辽之间的大战到了一触即的时刻。

所以,马林劝他们暂时留在燕京,以观战事结果。

论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