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龙之海上帝国》资料8:为什么明朝官方要怂恿荷兰占领台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启二年(1622)六月,荷兰人第二次占领澎湖,不断向明朝要胁通商,在双方陆续展开的谈判中,明人已提议荷兰人退出澎湖迁往台湾来交换通商,据英国东印度公司档案1923年2月23日由Batavia寄呈董事会之信件称:「中国使节向荷兰人提议:荷兰人如愿放弃澎湖群岛。而迁往台湾,则可准其通商;该公使亦曾向我方提议,如我方愿往台湾,亦可同样通商」,但荷兰人因已在澎湖辛苦打下根基,不肯退让,福建巡抚南居益乃上奏驱荷,於天启四年(1624)正月开始进攻澎湖,以兵船两百艘,拥众万人之势对付只有军舰十三艘,军队九百馀名的荷兰人却仍屡攻不下,鏖战八个月後,明朝因已支出军费十七万七千馀两,造成财政困难,而荷兰亦面临孤立无援的窘境,经和谈後,荷兰人撤至台湾,结束这场战役,从而留下最先在台湾建立政府组织的是荷兰人的史实。

【巴达维亚城日记】纪录当时由海寇李旦居中协调,达成退军的条件是:

(二)明朝对荷兰占领台湾不表异议

(三)保障荷兰与中国通商

中国的文献虽然都只提到荷人撤军是南居益力战之功,但也留下默许荷军占领台湾的蜘丝马迹,顾祖禹【读史方舆记要】卷九十九提到「总兵俞咨皋者,用间移红夷於北港(台湾别名),乃复得澎湖」说明双方约以荷兰如放弃澎湖,则明朝对其占领台湾不表异议。

此举反映出明人经长期闭关自守、实施海禁之後,不了解国际情势的转变,心目中仍只有澎湖,认为台湾既然不在版图之内,被荷兰人先占了也无关紧要。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