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恶魔红警军团》第九章 各方反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称“红jǐng军团”的这一份明码通电,对斯大林来说,无异于一生平地惊雷。当初他向列宁发动武装夺权时,那可是既没抓到活人、又没见到尸体的,这个隐患一直是他心头的一根刺。虽然在一场演戏之后,大多数人都接受了“列宁已死、斯大林继位”这一事实,但斯大林的反对者也不是没有,相反还很多,内务部多有报告。此时斯大林大权渐稳、威望渐重,正准备找借口开始大清洗,以彻底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别人是否相信通电中所说的“列宁还活着”,斯大林不清楚,但他本人是相信的,他在内心里面,深以为列宁已经被“红jǐng军团”找到了,否则无法解释那所谓的“红jǐng军团”,到现在才“反叛”,而且还躲在缅甸的孟林镇那个旮旯里面。

面对这样的通电,不采取行动是不行的,学民党那样进行通电嘴炮战,那更是扯淡,于是斯大林一边对外宣布“红jǐng军团”才是叛徒,一边对内提前发动大清洗,同时让内务部全力追查“隐姓埋名”的列宁,这些被成为“契卡”的内务部特务,都是斯大林的死忠,其中一些人还参与了当初的武装夺权,在这个关键时刻,自然要大用。至于“红jǐng军团”自称的才行。

考虑到位于“A位面”孟林镇的基地暂时还比较安全,世人的注意力又大多都被“苏维埃极端分子”给吸引到俄罗斯境内去了,而且在有一定的实力前,红jǐng军团在那边也暂时没有“扩张”的机会,于是小花仅仅是善意的提醒着:“指挥官阁下,你也知道,红jǐng基地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空军,为了给将来的新战斗单位留下足够的空额,是不是暂时不生产五万大军那么多?另外,是不是适当的减少单兵的配额,尤其是‘动员兵’这样的初级单位,多增加些重工单位?”

唐原在从善如流的同时,还自认为很耐心的做了一点解释:“说得对,重工单位的配额应该多点,比如坦克、军舰等,但是基础步兵也不能少啊,不然怎么占地盘?在这里,咱们完全可以扩张到海边的!‘动员兵’就暂定两万人吧。”殊不知小花对“动员兵”的数量是不认同的,所以唐原的“解释”没有一点效果,不过,小花需要这种效果吗?答案是不需要,看小花依旧“愉快”地执行着命令就知道了。好吧,实际上小花还没到有“情绪”的程度,只是根据计算,认为唐原的安排不合理而已。

唐原忽然想到补给的问题,现在还没实现“远程自行补给”呢,赶紧追问:“小花,弹药等物质,该怎么补给才好?”

“报告指挥官,根据现有的战术手册,战场补给采取‘前进基地’的方式。在总部基地,建造‘重工厂’、‘维修厂’之后,生产出新的基地车,再把基地车派往战场,就近建造‘装备制造中心’等进行补给。另外,基地现有‘红jǐng医院’和‘红jǐng大型维修厂’可以建造,而且T矿可以远程供给各种建筑,极大的减轻了后期压力,比起当年要好得多了。”

“‘维修厂’跟‘大型维修厂’有区别吗?”

“指挥官阁下,‘大型维修厂’本来是以车、船等重工单位能‘远程自行补给’为研发目标的,但遗憾的是,仅实现了‘远程维修’和弹药等‘补给供应’(坦克等车辆可以在这里补充弹药和油料等);‘维修厂’为基础建筑的一种,生产基地车的前置条件之一,分三个阵营,只有三个阵营的‘重工厂’和‘维修厂’都有,才能生产兼具三方科技的新型基地车。”

......

准备好了就干,唐原在“B位面”可不知道什么叫害怕(在“A位面”他还是有点心慌的,毕竟还是个嫩头青),不就是不使用过于先进的装备和技术嘛!像使用导弹的“盟军多功能步兵车”、“爱国者防空驱逐舰”之类的就隐蔽使用好了,苏军的“防空履带车”、“海蝎防空炮艇”对上这个年代的飞机也是很牛的嘛。

包括当初参与“扫荡”孟林镇、抓捕回一百多个“原料”的那三十个“动员兵”,,在“复制中心”开始工作之后,一对对“动员兵”也陆续集结起来。在“动员兵”总数刚刚突破一千人的时候,这个“千人队”,就被派作先锋队,红jǐng军团开始了扩张之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