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觅宝传》第二章 宝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说当时正是清末年间,战乱不断祸事频繁,而且灾情连连,全国好多地方都闹起了饥荒。正值此时,四川的三条江又爆发了大洪涝,灾情最为严重。可那会儿,清**无能连打败仗,不刮民就谢天谢地了,更不要说顾及灾情了,朝廷完全放任不管。很多人饿的扒草挖树根吃,这还算好的了,为了吃上一口饭,卖儿卖女的现象在当地十分的普遍,甚至个别地方都发生了人吃人的恐怖事件。

当然,人吃人这种事那是极个别的情况,大部分灾民们实在没办法了就挖泥巴吃。当地有一种rǔ白sè的泥,人们都管这泥叫白泥巴,味道微甜还有股嫩泥儿的微香。

这白泥巴又叫观音土,传说是观世音菩萨可怜天下难民,不忍心看他们饿死,便将瓶中的圣水洒向大地,沾上圣水的泥土变成了可以食用的白泥巴,但冥冥天道自有定数。白泥巴确实可以吃,不过它只能充饥让人感觉不到饿,却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若是吃得少,就一两天靠这东西充充饥那还好,若是天天吃,那可就要命了。

高祖父和李师公那会儿也在灾民逃难队伍里,两人好多天都没进食了,早就饿得两眼发黑,四肢瘫软!见路旁好多人挖白泥巴吃,高祖父连奔带爬的也要去挖。

李师公一把就把高祖父抱住说,狗rì的吃不得吃不得,这东西人吃了,只能进没法儿出,吃下去根本就拉不出来,人的肚子会越吃越大,越吃越大,会涨得像十月怀胎的孕妇一样,最终被活活撑死!

可那会儿灾民们个个都饿昏了头,哪里还管得了这么多,满脑子只有一个字“饿”!但凡能挖到白泥巴的地方就有人刨坑。而且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反正环顺是个死,宁愿当个撑死鬼,也不做饿死鬼,饿死鬼可是投不了胎的”。当时遍地都是挖白泥巴的人,到处都是肚胀撑死的尸体,李师公和高祖父憋了两天实在是饿得神志不清了,最终还是和大家一样挖起了白泥巴。

后来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大多数人饿得太久,早没有力气走路了,就三三两两的躺在白泥巴坑边,饿了就刨一把往嘴里塞。高祖父李师公还有一群难民,十多个人!也是躺在一个坑边一起挖白泥巴吃,挖着挖着,那地下就突然陷了个水桶大的洞,他们一开始还以为是什么野物的巢穴,那时候别说能吃上野物了,就连蚂蚱都被抓了个jīng光,这个洞要是能抓出野物来,估摸着连毛都不会剩下一根。想到这洞里头会是个什么野物,大家都撸了撸口水,有个人急不可耐,伸手就探进去一阵乱抓,这一抓还真抓出一个东西来。让人大失所望的是,那根本就不是什么野物,而是一只拳头大小,碧绿通透的酒杯。那人不甘心,又伸手进去抓,这一下,居然又抓出一个碧绿通透的大酒壶来。

旁边就有人惊呼:“妈呀,这可都是大玉器哒!老值钱了!”

“值钱又怎样,现在钱买不到粮食,也不能当饭吃。”有人叹气道。

另外一个人又说:“哎呀,这东西洋鬼子可喜欢了,能和他们换东西吃。”

自从八国联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抢了圆明园,带走不计其数的珍宝。一批又一批的洋鬼子,借着考古收旧品等幌子,接二连三的来到国内遍地淘古董。从那起,国内流落海外的文物不计其数,用天文数字来形容毫不夸张。清zhèng fǔ不仅不敢抓他们还派兵保护。那些闹饥荒的年间,只有三种人有东西吃。地主,官府,洋人。地主带着财产跑了,官府把城门一关,不管城外的死活,剩下洋人说:“你们只要能找来古董,我就换粮食给你们吃”。

幸好刨白泥巴的地方离洋人管也就两里地,李师公和高祖父两个人还走算得动,便带着掏出来的玉器,一步三晃,满路踉跄的赶到洋人馆,心想试试能不能换到粮食。没想到真是换了一袋米回来。

这下子可把众人乐坏了,总算是有了活路,当天大家高高兴兴的吃了个饱之后,美美的睡了一觉,第二天就都围到了那个洞口。

李师公看了看周围的地势,又看了看那个洞,唾了口唾沫骂道:“本来打算就死在这个宝穴之地,没想到狗rì的下面有人住了,他NN的,真晦气!”

高祖父这才明白过来,为什么那么多白泥巴坑,李师公非得拉他到这个偏僻人少的地方来,原来是看中了这里是个风水宝地,想想反正都要死,死在这里那也算是福气了。

话说这会儿大家都知道,下面大概是个能挖出宝贝的古墓,众人再伸手进去捞也没捞出个什么来,有人建议干脆就直接把它给刨了得,几个人挽了挽袖子说干就干,围着洞口刨了一会儿,那洞口的泥土闪了闪却是直接便塌了,有个人躲避不急掉了进去。也不知道下面到底有多深,那人掉下去便没了声音,这下可把众人吓坏了,大家小心翼翼的趴在洞口,急忙呼唤也没有一点声音传回来。这心里一下都没了底,不知道掉下去的人是死是活,也没想到里面竟然这么深,不敢贸然下去。可救人要紧,一行人商量了一翻,为了安全起见,决定找点牢靠的绳索固死在地面,再一起下去救人捞宝。

我所知道的故事,到了这里便断了,因为爷爷也没有讲,爷爷说小时候高祖父什么都给他讲,唯独这下墓以后的事只字未提。只是每次高祖父一个人想起那事就喝闷酒,有几次喝醉了就嚎啕大哭喃喃自语的说什么自己不该去碰那个东西,对不起李师公之类的话。总之,爷爷从高祖父的酒话里面知道,那个古墓不是一般的墓,里面出奇的大,一群人除了高祖父,全都惨死在古墓里,李师公死得最惨,要不是李师公拼命保护,高祖父也不可能出得来。

时间一晃,这已经一百多年过去了,从小到大我都在猜测和想象着高祖父和李师公他们一行人下到墓里的情景。任我想破了脑袋也不明白那墓里究竟有什么凶险的东西。一行人只是为了换点粮食才下墓捞宝,那可是十多个人啊,有十多双手脚,最后却只剩高祖父一个人逃了出来。

10月9rì,此时此刻。

我手里正拿着一颗珠子,这是父亲刚刚寄给我的。

父亲说,前几年爷爷临终前交代过,如果家里缺钱了就把这珠子卖了。我从部队退役回来一年多,25的年龄也不小了,眼下家里没什么钱,就看这珠子卖得了多少,能不能加上我当了5年兵的退役金,在城里买套房。然后再讨个媳妇好好的过rì子了。

现在的年代,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女有车有房,再有个好点工作,然后他们在乡下中点小菜,隔三差里带了少林两个字,这小子从小又偏偏喜欢剃个光头,大家就管他叫少林和尚,他还挺乐呵的,经常摸摸光亮亮的脑袋,装模作样的说‘洒家可是俗家弟子’,气得他老爹拍桌子瞪眼,拿起细刷条子就打,逗得众人啼笑皆非。之后一来二去,大家叫惯了,少林和尚四个字又挺拗口,就干脆喊他和尚,即亲切又顺口一些。

说起和尚和我的关系,他家和我家仅一墙之隔,用我们当地人的话说,就是从小一起穿开裆裤,玩泥巴坨儿长大的。他虽然比我小好几个月,不过从小体形就比一般人要壮些,和他站在一起,足足大我两个个头。一起玩的时候,左一个羊儿哥哥右一个羊儿哥哥的叫我,搞得一些不知情的路人,老用一种很奇怪的眼神打量我,我看他们十有仈jiǔ是怀疑我得了侏儒症。后来长大了一点点,兴许是他也发现了这样叫不妥,才改口叫我怀洋。

我们生产队的同龄孩子很多,大家喜欢集体出去玩,咋一看就像放羊似的。女孩子们比较矜持,男孩子都很肆无忌惮,自然就形成了两派,我和和尚一向都是男孩子中的领导人物。和尚身材高大,顶着光头,穿条喇叭裤,口头禅‘来单挑么’,小孩们都不敢惹他,不过他很仗义,要是有人被别村的欺负了,他立马就给欺负回来。后来男孩子们都听他的,他便成了土匪头子,我和他关系本来就铁,平时点子又特多,顺理成章的成了狗头军师。那时候,不干坏事的孩子都不是好孩子,我们一群男孩子伙同到一起,那简直就赶得上土匪了。女孩子们就偷偷跟在我们后面,见我们干了坏事就跑回去告诉大人。我和和尚常常出去嗨了一整天,村里一整天都鸡飞狗跳,乌烟瘴气,到晚上回到家,就各自被各自的老爹抽的浑身是红条印子。总之,以前我们做什么事都在一起,一直到我们一起读完高中,绩学两年后,都去当了兵才分开,这种关系可以说和亲兄弟无异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