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娴妃传》第二百四十七章 八旗生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待这些年轻人拿起弓箭时,所见的便是,“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弘历的脸几乎可以说是黑了“岂有此理!”罕见的发出一声暴喝。 首发--无弹出广告这是他引以为傲的大清之根本?就是他寄予希望的八旗子弟?简直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彪悍英勇?他所见的竟是连马都上不了的满人?马背上的民族,赫然就是个笑话。

“皇上息怒。”诸臣立即跪地,异口同声道。低下的头,并不能看见他们的脸色。但弘历却是知道,其中不乏有人忍着笑意。这也不能怪朝臣们笑话,实在是太不争气了。连马都上不了的,还能期待他们打仗?“永璟,你笑什么?”听着儿子忍俊不禁的笑声,目光一转,瞪向了兀自笑得正欢的儿子。

“皇阿玛,儿子有本?”永璟敛了笑容,圆圆的脸上,有着罕见的严肃,整个人流露的气息也随之而变,充满了彪悍萧杀之气。冷冽的眼神,似如狰狰剑锋,让人见之生畏。

见着儿子这般转变,弘历微微一怔,忽而恍然,原来自个疼爱的小儿子,真的是长大了。是真的从那战场中走过来的。永璟在军中的表现,明瑞如实的呈报。只是粗略的看过之后,心中并没有太过深切的感受。自始自终,永璟在他的心里,还是那个撒娇耍泼小儿子。眼神稍稍暗了些,道,“你说!”

“敢问皇阿玛,”永璟抬起眼,迎着父亲投来的目光。并不躲闪,而是直直的看回去。“八旗的存在是为了什么?”话音未落,在场的朝臣,全部惊讶的抬起头来。不可思议的看向这位阿哥。

“立身之根本。”弘历目光一垂,轻轻转了大拇指上的扳指,淡淡道。

“皇阿玛。”永璟抬手指.xzsj8.向,似如无头苍蝇一般,手忙脚乱的跨马射箭的诸人,避开了哥哥探过来的眼神,微微一笑,神情之中,毫不掩饰自个讽刺。道,“就凭着这些个成日里手提鸟笼、雀架,游手好闲,或聚众赌博,或者看戏喝茶的人。来作立身根本?”话音一顿,接着道,“简直就是笑话!”

“你放肆!”弘历抬起眼,喝道。“永璟,不要仗着朕的疼爱,你便如此。”

“皇阿玛,”永璟挺直了身子,并不畏惧弘历的怒火,梗着脖子道。“儿子说的乃是事实,又怎得叫放肆?在与缅人作战时,儿子所见绿营骁勇并不亚于八旗骑兵。但是他们所穿,所用,所食皆是最差的。”有些话,一直憋在肚子里太久了。不吐出来,实在是难受得很。此番慷慨陈词,却是忽如其来,并没有与哥哥母亲商量过。

离宫的那一年,永璟见多了平民的辛苦,劳作一年,只可糊口,但却依然积极的生活着。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给初出宫门,尚存天真的永璟,深深的刻上了一笔。更在军中,与那些个小兵日益生活。所接触到的,是他从来没有想过的。在周围的人指导帮助之下,永璟快速的成长起来,用他的双眼,将所见的一起纳入心底。

然而,回京之后,所见到八旗子弟,却是一直让他困惑。不服徭役,不纳钱粮,不农,不工,不商,被朝廷恩养着。无论是旁人告诉自个,以及圣贤书中所得道理,皆是相悖的。“皇阿玛,儿子实在是不明,没有付出,只有得到道理,究竟是从何而来?长此以往,他们又能干什么?”

“十三弟,你这是何意?”永琪跳了出来,言辞义正道,“祖上定下的规矩,难道你不知么?皇阿玛已经说了,八旗是朝廷的根本,朝廷恩养也是自然。你这么说,可是对祖宗定下规矩有不满么?”看出父亲的怒气,一直与十二十三不对头的都不识的,毫无能力的,竟然也能当官?

当然他们也并奢望,只凭借十三大哥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能扭转,但多听听,心里也松快不是?毕竟这些话,他们可是万万说不得的。否则被扣上个,反清的大帽子,可是株连九族的。

永璟轻蔑的看了眼永琪,这个,“不敢说。”

这孩子?弘历不知该笑,还是该骂,最终无奈道,“有什么,和皇阿玛说便是。难不成皇阿玛还能将你怎么样?”语气中透着淡淡宠溺。

皇上的勃然欲发的怒气,便被十二阿哥的几句话消于无形。看来十二阿哥,还真的很是受皇上喜爱啊!只是,可惜这性子?似乎不太适合┅在场的朝臣,各自打着小算盘,再看向站在那里的隆裕大人,面色平静。丝毫未流露出半分得意。再想想,乌拉那拉家在朝中的势力虽不显赫,但族中的子弟多时循规蹈矩,寻衅闹事的鲜少有听说过。倒也有符合大家士族的气度。

“皇阿玛。儿子心下也有一句话,不吐不快?”见父亲并未生气,永璂的胆子也似乎大了些。继续道,“八旗乃大清的立身根本。儿子敢问皇阿玛一句,今国家安定,四海昌平,八旗是为了什么而存在?”不啻于旱地炸雷,这话儿可比十三阿哥的言辞,激烈尖锐得多了。弘历双眸的一眯。眼睛猛得一缩,深深的盯着儿子,等着他接下来的解释。

气氛顿时凝重,所有的人皆不由屏住呼吸,唯恐露出声响。惊了那上面坐着的帝王。偶尔飘来一两句,诸如,“哎呀,我的脚被挂住了”亦或是“这该死的弓太沉了,拿不动”之类的言语。而这些,更好似在讽刺着眼前这个敛了笑容,冷漠森然如先帝般的帝王,一耳光。

“单只是为了每年秋狩,围猎之用?”永璂顿了顿。俊秀的脸上,满是肃穆,看向父亲,一字一顿道,“还是保家卫国?”

“当然是保家卫国。”还以为儿子会说出什么奇思妙想,大逆不道的弘历。悄然松了口气。微微颔首应道,且不动声色的扫了一圈,将儿子们的表情纳入眼底。

诸大臣提起的心,也随之落下,悄悄的呼出一口气。没想到啊,看起来柔顺乖巧的十三阿哥,竟然也会有吓着他们的一天。倘若今个,十二阿哥真的说了什么,被皇上罚了。他们这些在场的,估摸着也会被皇上惦记着。

“就凭着这些只知看戏,遛鸟,马不能上,弓不能拉的,保家卫国?还不如回去种田算了。”永璟说话可是比十二阿哥直接多了,突如来了这么一句,将弘历到嘴边的话给噎了回去,狠狠的瞪了眼儿子,弘历道,“你给朕闭嘴。”

“恼羞成怒了不是。”永璟讪讪的在一边嘀嘀咕咕。只是可怜了站在他附近的大臣。想笑又不敢笑,只能低下头,将一张老脸给憋的通红。

弘历也不理儿子私下里的嘀咕。眉头挑了挑,看了向十二,示意他继续。八旗生计日益困难,腐化之风已露苗头。圣祖至先帝时期,为了解决旗人生计,便增加了兵额,但仍旧是杯水车薪。这也是个一直困扰他的问题。此时倒也想想听听的儿子,有什么好的主意。不可否认,所有的儿子中,十二最是博闻强记,看得多了,记得多了,当然也是懂得多了。

“皇阿玛,”永璂唤了声,观他神色,好似下了什么决心。忽而身子一矮,跪下来,漆黑的双眸,看向弘历,毅然道,“自圣祖以来,八旗人员增长迅速,本来是件好事。但因着钱粮兵饷乃是祖宗定下来的,并不能改变。故而,八旗生计日益苦难。朝廷自是不会袖手旁观,除了增加兵额,更是拨出钱款为其还债。但,儿子并没有见到有何成效,反而是见多了这些八旗子弟,一旦收到了钱粮,便挥霍一空的事情。皇阿玛,说句不中听的,这些等着拿钱的八旗子弟,与乞丐何异?”

随驾的大臣,满汉皆有,人员虽是不多,但无一不是弘历看重的巩固大臣。十二阿哥的这番言辞,或多或少得罪了不少满臣。至于汉臣,那个舒爽劲当然是不用提了。朝廷每年拿出那么多的银子,去养着这些人,除了增加负担以外,还有什么用。

几位阿哥,神情具是不一。大阿哥面色不变,三阿哥则是微微有些担忧的瞧了眼自己的两个弟弟。四阿哥与六阿哥,一个冷淡漠然,一个似是有些不在状况之中,,脸色忽的一边,但随即便恢复如常。永璇则是担忧的看了眼七阿哥。

与乞丐何异?弘历扫了一眼,几个面露不虞的满臣,便转向永璂,你知道自个说了什么?此话一出,可谓是得罪了绝大部分的满人。“那永璂你有何法子,改善如今此番光景?”语气异常的柔和,但四下诸人则是无端感到一寒。

“皇阿玛,儿子认为,若想彻底解决八旗生计以及腐化之风。必须改变咱们八旗子弟游手好闲、不事劳动,只知等靠要的依赖之心,便是要让他们自食其力。”永璂的双眸愈发的灿烂明亮,似如星子烁烁生辉。“儿子深觉皇阿玛的京旗回屯乃是很好的法子。”

“但你也知晓,在京中住惯了的,是不愿意前往那苦寒之地的。”弘历眉头微微皱起,这个法子早在之前,就已经用过,但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先前去的,传来的消息,多数都是在抱怨那儿的生活。更是使得后来的迁徙计划,更加困难。

“皇阿玛,儿子想了个法子,不知可不可行?”永璂眯着眼,神情颇有些得意,微微一笑道。

“什么法子?”弘历直起身子,很感兴趣的问道。

“两军对垒!”(未完待续。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