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爱之扁舟》第二章 青山秘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请牢记 ) ( 请牢记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中期,中苏关系急转直下。 无弹出广告文本小说站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裂变,先是两党的“大论战”,接着是两党彻底决裂,直至后来发展到1969年,双方在黑龙江的珍宝岛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两国交恶,苏联在中苏边境、中蒙边境沉兵“百万”,边境吃紧。

作为东北空军的主力机场,柳梅机场距离中苏边境相对较远,战时有一定的战略纵深,且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它依山而建,跑道两侧山高林密,在当时的环境下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即使有敌机临空,也很难对机场发起有效的攻击。

可是现在的情形变了,柳梅场站的营建形式,是按当时苏联国内空军场站的模式设计与布局的。机场的地理位置苏联人很熟悉,过去的“老大哥”,现在成了对手,机场的安全性大大降低了。针对这样的复杂形势,东北空军召集了各个航空师及场站相关单位,认真研究了敌情和对敌斗争的方案。由东北空军后勤部组织具体实施,拟组建东北空军507工区。这个工区实际上是中国空军的首支工程兵部队,其任务是“钻山打动”,给军机在洞窟里建造一个安全的家。

那时,王新明和刘向东他们还都是小孩子,没有到上学的年龄。这是他们童年最美好的时光,没有烦恼,没有忧虑,整天沉浸在天真、快乐之中。男孩子每天玩弹玻璃球,打弹弓,滚铁圈;女孩子玩嘎拉哈,丢沙袋;男女孩在一起的时候,准备了一些小道具,玩过家家,藏猫猫。真是不亦乐乎。

柳梅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每年到了春天的时候,这里已是花的海洋。这片红,那片粉,最多的却是人们不大喜欢的李子树开的花儿,花儿是白色的。由于这里的李子树特别多,开花时节,漫山遍野,宛如挂满枝头的雾凇,独霸柳梅。

在这片黑土地上,物产特别丰厚。成片的玉米、高粱、大豆和土豆,最养眼的却是那大片的荞麦。荞麦的花儿有黄绿色、白色、玫瑰色、红色、紫红色的。孩子们在意的不是这些,他们时常结伴,拎着小篮子,手拿弯刀,去没有种庄稼的野地里,挖小根算,采摘蕨菜和猫爪子菜。他们尤其喜欢那高挺的山百合,花儿开的漂亮自然不说,它在地底下的根茎,有大蒜头般大小,可好了,可以生吃或者与芹菜一起炒。现在在饭店里就有这么一道菜“西芹百合”,不过那时或许叫“芹菜百合”。这些对于那些年龄稍大一点的男孩儿来说,简直就是小蛐蛐。他们可不喜欢这些玩意,其中有个叫毕小阳的,高大粗壮,皮肤黢黑,是个“孩子王”。

他真有胆儿,有一次他独自进山玩,迷了路。在山里转来转去,就是出不来,可急坏了他的爸爸妈妈。还别说,就是因为迷了路,让他有了很大的收获。你想啊,在东北的的原始森林里,有多少好东西啊。到了晚上约莫八、九点钟的光景,他头戴着一顶破钢盔,腰间挂着两把过去小日本使用过的长刺刀,威风凛凛地回来了。

他爸妈先惊后喜,免不了给了他一顿“棒子炖肉”。虽然如此,他的爸爸还是内心窃喜,心里说,这小子,本事还不小,竟然给他挖来一颗不小的老山参。其它的诸如山楂、软枣、野葡萄、榛子之类的野山货,场站的后山上多着呢,不稀罕。

第二天,毕晓阳一大早起来,把昨天弄来的两把军刺打磨了一番,破钢盔也串上绳子。待爸妈上班后,找来黑笔在自己的脸上画上一副大眼镜,鼻子底下,也画了一撮日本的卫生胡子。又从床底下翻出来他爸那双翻毛皮鞋穿上。对着镜子一照,嘿嘿,标准的“小鬼子”。

当他出现在那帮“小不点”的面前后,着实地风光了一番。

刘向东羡慕地凑上去,“小阳哥,这些玩意从哪里整来的,还有不?”

“去去去,没你的事,”他拍了拍脑瓜子上的钢盔“就这分量,就沉死你!”

“给我试试,到底有多沉。”

毕小阳摘下钢盔,使劲地往刘向东的脑瓜子上扣去。

本来那钢盔就死沉的,加上小阳那把子力气,向东哪里吃的消,弄得他一个趔趄。

向东站直了腰,伸手在小阳的腰上摸弄着长长的军刺,“这家伙,老厉害了,真是洋玩意儿!”

不一会功夫,周围也聚集了不少看热闹的,个个七嘴八舌。小阳得意的要上天了,神秘兮兮地“跟你们说,昨天我上山迷了路,根本不知道家在什么方向。天快黑了,走着走着,‘噗通’一声,一脚踩空,掉进一个大壕沟里。哎呀妈呀,吓死我了,爬起来一看,身边有一堆白骨头,上面长了老多的绿毛。”

小伙伴们听得个个身上直起鸡皮疙瘩。

“嘿嘿,我吓得爬起来就往壕沟上面爬,可是快爬上去了又掉下来,魂都没了。累得我一点劲都没有了,在沟底下喘口气的时候,我捡到了这些宝贝,算是没有被白吓着。”说到这里,毕小阳又得意起来。

新明问道:“那地方远不?”

“远,很远,天快黑了才走到。”

新明挠了挠头,“那怎么才能找到呢。”

“等哪天小阳哥哥带我们去看看死人骨头吧?”向东祈求道。

“不怕啊,怪渗人的。”

“有点,不过也没啥,都死了多少年了,我想看看小日本死了是啥摸样。”

“好吧,就这么说,再迷了路可别怪我。”

过了些天,毕晓阳领着刘向东和王新明他们几个,果然就去了一趟。结果是除了采了许多野果之外,压根就没有找到那个神秘的壕沟。

后来听当地的老乡说,这里曾是东北抗联活跃的游击区,日本人来扫荡过无数回。抗联战士牺牲了很多,日本人也死了不少。

在大院里除了小伙伴们,他们也很喜欢与当兵的叔叔们玩。汽车连的叔叔最牛,他们都会开车,清一色的嘎斯51。如果去机场,还能看到许多十**卡。这些都是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缴获的,都是老美的。老美的汽车挺厉害的,车前保险杠上还有一个大圆筒,上面有钢丝绳。如果车陷在泥泞中,只要把钢丝绳的一头,在前面找一个地方系牢,开动马达一转,汽车就会被自己的动力拽上来。这些十**卡愣是比嘎斯51多出四个轮子,特有劲儿。

汽车连有一个大个子班长,是山东人,姓张。他很壮实,还会武术呢,空闲的时候总会来两手。毕晓阳很是羡慕和叹服,只要张班长一出现,就跟着人家屁股转。张班长见他这么虔诚,也就教他了一些简单实用的基本功夫。虽然教的简单,但是毕晓阳学的可不马虎,一招一式蛮像摸样的。在小朋友们眼里,张班长天下第一,毕晓阳老二了。本来这帮小朋友们就喜欢玩打仗,现在又多了一个“战斗”项目,空手格斗。自然毕晓阳就是“武林大侠”了,谁也不是他的对手。

柳梅场站那年春天来得特别早,大院里道路两旁的大杨树绿了,枝头上满是小串串,白白的绒儿挤了出来,微风飘过,漫天飞絮。

那天,毕晓阳,还有刘向东和王新明他们几个人,吃过中午饭,偷偷地藏在张班长的汽车大箱里。张班长下午去机场那面工地上拉东西,压根上就不知道他的车上有这么一帮孩子。

汽车一路飞驰,一会功夫便来到大山深处。车子刚刚停下,这帮孩子呼呼啦啦地跳下了来,把张班长吓了一大跳。天哪,这要是叫连长知道了,少不了一顿尅。

“你们这些小王八羔子,谁批准你们上我车的,瞎捣蛋!看我揍扁你们。”

“这。。。。。。。”孩子们个个支支吾吾的。

“你们就在这儿待着,不要乱跑,山上狼多着呢,想活着的就要听话,”张班长一脸严肃,“一会儿,等我拉完东西,就拉你们回去,听到没有?”他那发怒的脸色很不好看。

“放心吧,张叔叔,有我在,保管没有问题。”毕晓阳拍着胸脯。

“出了事,看我踢断你的腿。”

“是!张叔叔。”毕晓阳不由自主地敬了个礼。

张班长记了一下人数,一再嘱咐后,开车走了。

孩子们跟放鸭子似的,四散玩开了。说实在的,这群孩子中,除了毕晓阳等少数几个进过大山里,其他的都是第一次进山来。这里真是山清水秀,成片的树虽然不太粗,都是细高挑,大概是为了追逐阳光,可劲地向高里穿。过去只有看口技表演时,才能听到各种动听的鸟儿鸣啭,只有在这里,才能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觉。莫非那些艺术家就是在这找到的灵感,也未可知。

王新明听见不远处有流水的响动,循声而去。呵,一条涓涓的溪流蜿蜒而下,小溪仅二尺有余,三尺不到,水深才没过脚腕子,清澈见底。水中不时有成群的鲫鱼或顺流而下,或逆水嬉戏,自由自在。他看得心直痒,下了水来抓,折腾了半天,还是一无所获。急忙叫来刘向东等几个人,来了个围追堵截,弄得鱼儿慌了神,有不少被“生擒”。不一会功夫,每人都抓到不少。大家犯愁了,这么多的鱼怎么样才能带回家去。还是刘向东有办法,只见他把背心脱下来,低下一扎,鱼儿就放进去,上端是现成的把手。

大伙儿真是兴高采烈,个个笑得合不拢嘴。

折腾了一阵儿,大伙们都觉得累了,有的席地而坐,有的干脆躺在毛毯般的草地上。他们在等张班长的汽车。

毕晓阳有些不耐烦了,“我‘师父’怎么到现在还不来,叫我们在这大眼瞪小眼的傻等。”

“既来之则安之,说不定马上就到了呢。”王新明双手枕在头下,透过树尖的缝隙,仰望着蓝天和飘过的白云。

“起来,都起来。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我们来练两手。”小阳以命令式的口吻说道。

“来呗,谁怕谁啊,都是吃25斤粮票长大的。”刘向东从地上爬了起来,明知道自己不是毕晓阳的对手,故意装模作样地往毕晓阳哪儿凑过去。只见他冷不丁地一个直拳向毕晓阳的脸上打去,谁知小阳一个侧闪躲过,跟着来了个黑虎掏心,将向东重重地击倒在地。顺势又是一个饿虎扑食,猛的向下压去。

刘向东也不简单,倒地的瞬间,一个兔子蹬鹰,将扑上来的小阳蹬了个仰面朝天,半天爬不起来。

毕晓阳恼羞成怒,没有想到这刘向东还有这一招。为了挣回丢失的面子,他挥舞起拳头,劈头盖脸地砸向刘向东,完全没有了套路。

唐朝大将程咬金还有三板斧呢,可刘向东只有一板斧——兔子蹬鹰。他哪里是毕晓阳的对手,被毕晓阳一顿拳脚,打得满地找牙。众人急忙上去拉架,才止住了局面。

这时,不知从哪里飞来一只野鸡,终于打破了这里的窘境。

大伙们一窝蜂地追了过去,可是那野鸡就是山里的精灵,想逮住她谈何容易啊。伙伴们越追越远,渐渐地都跑散了。

起初,新明和向东还离的很近,后来却不见了向东的人影。野鸡没有逮住,还弄丢了一个人,大伙这个急啊,尤其是毕晓阳。张班长走的时候,一再交代,叫大家原地“待命”,加上刚才他和刘向东还交了一翻手。这向东一旦弄没了,可怎么交代。他越想越窝火,越想越后怕,一时间大把大把的汗珠,从脑门上不断的往下直流。

他内心极度的慌乱,六神无主。

还是王新明拿出了主意,“小阳哥,你看这样好不,我们这些人分成两组,我带一组往我们刚才来的方向找,你带一组继续往前找。每组的人互相照应,防止再有走失的,你看怎么样。”

毕晓阳二话没说:“行,这个办法好,不过要快,一定要在张班长回来之前找到向东。”

刘向东并没有走多远,起先他与大伙追野鸡没有追上,后来就放弃了。心想野鸡那玩意是带翅膀的东西,人哪里追得上,没有猎枪和沾网,那是白费劲。他来到刚才捉鱼的小溪旁,弄水洗了吧脸,那场打斗弄得灰头土脸的。这回他自己也感觉很没趣,没有想到会弄到这步田地,很是懊恼。于是他没精打采地靠在一棵大树底下,眯起了眼睛打瞌睡。

猛然,他被一阵响动惊醒。睁开眼睛一看,妈呀!只见一头大野猪领着三只小野猪,正在小溪里饮水。他吓出了一身冷汗,爬起来就跑,没想到脚下的一块大石头,将他绊了一脚。这一绊不要紧,那石头竟然向溪边的那群野猪滚去。

被惊动的野猪发现不远处的刘向东,似乎感到了威胁,两只眼睛直盯着向东。

向东被野猪那狰狞的目光盯的发渗,不由自主地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在手里,防备野猪的攻击。

就在向东弯腰的那功夫,野猪似乎感觉到了面前的人,对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于是它主动地发起了攻击,凶猛地朝刘向东冲来。

刘向东魂都没了,拔腿就跑。眼看着就快追上的时候,这时正巧王新明赶到了,他们捡起地下的石头,雨点般地砸向野猪。

野猪丝毫无所畏惧,不断地发起攻击。

你想啊,野猪这东西几乎是刀枪不入。平时野猪这玩意身上生虱子,喜欢在松树上蹭痒,松树油子糊了厚厚的一层,在地上一打滚,沾满泥土,干了以后就是坚硬无比的铠甲。这就是野猪的盾,还有矛,就是那可怕的獠牙,进可攻退可守。

野猪攻击十分凶悍,尽管这边人多,但是它那狰狞凶猛的架势的确是震慑。有人开始胆怯了,悄悄往后退缩。

那野猪似乎认上了刘向东,这可能是最初感觉到的,是他向自己发出的威胁。它就像被一头被激怒了的猛虎,径直向刘向东扑来。

向东这时心脏狂跳不已,心想,哎呀妈呀,今天我怎么这么倒霉,什么事都碰到了。好在他还算是身手敏捷,左腾右闪,来回在颗颗大树间躲闪,恨不能地下有条裂缝钻进去。

再说到毕晓阳带领的那个寻人小组,往前方折腾了好一会,也没有见着向东的踪迹。气哼哼地骂道:“这王八羔子,跑哪儿去了,怎么没有叫狼给吃了。”一无所获的他,只好怏怏地往回返,心里想,也许新明他们这组找到人了。于是他带着伙伴们加快了脚步,还没有回到原来的出发地,就远远低听到一片嘈杂的声响。

“大家快点,看前面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出事情了!”他大声地命令道。

当他们出现在混战的场所后,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只见新明他们小组正在那里与野猪拼斗,场面十分凶险。刘向东并没有走丢,正被一头大野猪追赶着,只一步之遥就要将向东掀翻在地,万分危急。

说时迟那时快,毕晓阳急忙捡起一根大树棍,照着野猪的头狠命地打去。

野猪只是感觉头上一震,急忙跳转方向,呲着獠牙,张开大口,向毕晓阳扑来。

毕晓阳接着第二棍打去,虽然也大中了它的头部,野猪丝毫没有感觉,真是铁头。

两棍子打下去,野猪毫发未损。毕晓阳虽感意外,却并没有乱了方寸,他想到野猪的头很硬,必须要打它薄弱的地方。于是他轮圆了棍子,照着它前面的双腿打去。这一打还真的见效,只听“嗷”的一声,野猪跪倒在地。众人一见,大喜过望,急忙拥了上去,试图将其打死。哪知,野猪借助强有力的后肢,用力一蹬,猛地从地上弹起。你想啊,平常“杀猪”都要费九牛二虎的劲儿,何况是山野之中桀骜不羁的困兽。

呵,这野猪太猛了。

众人吓得四散逃去,野猪又开始发狂了。

王新明看照这样下去,肯定会凶多吉少,时间长了免不了被野猪伤着。他灵机一动,既然我们很难斗过这头大野猪,我们为什么不来个釜底抽薪呢。

他带了两个人,去打那三头小野猪的主意了。

小野猪们出生不久,个头不大,还没有野性。见有人过来,吓得乱串,“吱吱”叫地发出报警声。

还没有等到他们对小野猪下手,那大野猪已经嗷嗷叫地返了回来。它没有了先前那种斗志,虽然它的面目是狰狞的,可狰狞中也掩饰不住怯怯的、母爱的那种小心和戒备。双方都无心恋战了,高挂免战牌。不一会,大野猪带着几个孩子,无声的消失在密林中。

张班长开车回来了,他总共去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这里发生的这一切他一概不知,也没有谁想告诉他。在清点完人数后,大伙儿离开了这神秘的青山。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