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村姑玉篱》第一章 落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几天,王家村的人们茶余饭后都在津津乐道一件事。无弹出广告小说

有人咂嘴叹息,有人摇头不语,有人幸灾乐祸。

玉篱坐在堂屋里那张铺着洗得发白的沙发巾的旧沙发上,定定地看着摆在堂屋中间的柜上的黑白电视。都2000年了,玉家还用着这台用了十多年的长虹十四英寸电视机。

玉篱曾无数次地设想,某一天自己从学校回家,跨进家门,一台崭新的彩色电视机就摆在堂屋正中,自己就可以毫无顾忌地跟同学谈论电视剧里的人物,以及他们穿的衣服的样式,颜色·······

可是妈妈从来都是有一分多余的钱,就会存起来。有时,还会端详玉篱良久,然后冲玉篱心满意足地笑。

“玉啊,爸妈大本事没有。不过上大学的钱可是给你攒得够够的。等你考上大学,别的同学有什么,你也不能缺。”

言语之间,透着幸福的满足。更没有丝毫对玉篱能否考上大学的担心。

是啊,玉篱从小到大,没有让玉家两口费过心。小学开始就是村小里拔尖的,上了镇里的中学又是全市唯一的农村重点中学且是数一数二的好学生。玉妈妈背地里,只想着等玉篱高考时劝孩子填个离家近的学校,女孩子,跑太远,做妈的担心。

每每这个时候,玉篱也会觉得自己是全天下最幸福的人。爸爸勤快厚道,妈妈能干简朴,家里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王家村大半是姓王的人家,但凭谁,也不敢小瞧了玉家这户外来户。最让玉篱窝心的是,自己的爹妈只有自己,且从小到大爱如珍宝。平常省吃俭用,但是玉篱只要回来说学校要求买什么,得交多少钱,爸妈眉头都不会眨一下就拿出来。对门的双平,从小出门玩都要带着三平,拖累不说,还要被大家笑话她爹妈重男轻女,不喜欢她。现下自己还在念中学,爹妈就把大学的钱准备好了,有这样的家人,难道不是最幸福的吗?!

电视机里的黑白画面交替着,时不时闪出雪花。用了这么长时间,也该老化了。要是在往日,玉篱早已陶醉在曲折的故事情节中。可是现在,只觉得世事无常,人情冷暖是真真确确,不是只有电视剧里才有。玉篱怕出门。怕一出了门,还没走出村子,一路上或好心或无心的人,或是明目张胆地打听,或是小心翼翼地探究,都让玉篱畏惧和震惊。平常看起来和和气气的乡里,长辈,怎么到了自己高考失利后,仿佛都变成了陌生人······

沙发巾是妈妈用一块块洗得干干净净的旧床单和旧浴巾拼出来的,印得平平整整。坐在上边,柔软又舒适。虽然是黑瓦土墙的旧式瓦房,却窗明几净,地上还特地用玉篱爹自己到石场拉来的大理石磨出了光亮照人的地面。玉篱像只受伤的小鸟,紧紧地偎在沙发的一角,看着从大门口斜斜投进来的一簇阳光,极希望这簇阳光再长点,照到自己的身上,这样自己或许会暖和些。

“玉篱,玉篱······”

玉篱无奈地从沙发上坐起来,穿上拖鞋,跑到院子里,满面堆笑地打开院门。

“怎么了,七婶?”

双平的爸在王家村一堆姓王的人里,据说在德字辈里行七,所以双平的妈妈叫七婶。

王七婶看着玉篱那抓着朱漆大门上生铁拉环的嫩生生的手,不觉皱紧了眉头。

“玉啊,你妈上医院去了?”

“嗯,我爹的药快完了。她去再捡副来。”

王七婶点点头。

“你七爸要下去塘子里。你把你家鱼棚的钥匙给你七爸,让他一起把你家的鱼食也喂了。你妈不在家,你不还得给你爹做晌午饭?”

玉篱这才想起来,这都快三点了,该是喂鱼饲料的时候。可也是该做晌午饭了。玉篱犹豫不决,玉篱爹从屋子里走了出来。

“七嫂,你们也忙,老是麻烦七哥怎么过意得去。现今玉篱在家,让玉篱去喂鱼就是,弄个饭我还是能行的。”

王七婶走进来,扯过院角的一把小木椅子给玉篱爹坐下。

“伤还没好全,顾惜自己要紧。喂个鱼食什么大不了的事!咱们门对门的,说什么过意不过意就生份了。你正经好好养身子,你七哥还等着你一起摸海。你哥俩儿还有几年好磨,孩子们都这么小。”

玉篱爹直点头。王七婶说着拿眼睛看玉篱。玉篱一顿,进了偏旁的灶房里生火做饭。断断续续续听见王七婶在提自己的名字,索性扔下柴禾,站到窗子后面。

“······玉丫头打小儿就看着不该是咱们乡下丫头的命。小模样水灵灵白净净,上了学书又念得那么好。这次没考上,不过没发挥好,你和玉他妈没想着让她再考一年?兴许明年就考上了。”

王七婶的话完,玉篱的心里不由一揪。爹爹替自己伤心,这才静了几日,又有人来提。等了半天才听到爹爹带着淡淡笑意的声音,心里更难受得厉害。

“说来这次都怪我,要不是我伤了这条腿,害得玉篱分心,节骨眼上拖了孩子的后腿,她可能也不会考砸了。这孩子历来爱读书,我们也喜欢。她要喜欢读书,读一天我们供一天。她要想复读,我们肯定支持她。”

玉篱爸顿了顿,话锋又一转,又淡淡道:

“不过,她要真考不上了,不想考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玉篱有田有地,有脚有手,在哪里都能堂堂正正做人,挺直腰杆过日子,我和她妈就很满意。”

玉篱这里已经泪盈于眶。对门王家和自己的爸妈自来关系的确好。可是七婶是村里出了名的包打听大喇叭。经她的口,村子里大大小小的事,总能传得沸沸扬扬。偏偏人又泼辣,村里没几个人说得过她,所以她要在背后说点什么,多数人拿她没奈何。自己的爸如今这么一说,

也等于给全村背地里嚼舌的人说,我玉家不在乎女儿考不考得上,她能堂堂正正做人,她高兴就好!

王七婶讪讪地拍了拍衣袖,拿上玉家的鱼棚钥匙,快步出了院门。

“你们两口子有数就好。我也是旁边人干操心罢了。是你七哥说,从小看着玉篱长大,别的帮不了,要是缺个三两千的,我们怎么凑也要帮帮。”

玉篱爸也是惯知平常王七婶的为人,所以才把话说得重了些。现下听到王七婶的话,忙挣扎起来要送出门。王七婶早头也不回地跨出门去。

玉篱听到动静,赶忙轻轻染去眼角的泪,跑过去扶住玉篱爸。

“我一会儿做南瓜饼。虽然不是什么甘贵东西,但是自己做的不是?我给七婶送些去。”

玉篱爸听女儿这么说,料定女儿已经听到自己和王七婶说的话。见女儿主动揽过事情去,很是欣慰。女儿长大了,再大的事,再难的关,总有法子跨过去。

王七婶“嘭”地一声推开自家的院门。阿黄正在门背后啃骨头,屁股被门一惯,惊得尖叫一声呜咽着丢下骨头跑了。王七从屋子里端着碗出来,见自己的老婆沉着脸坐在院子里对着墙闷坐。

“这是怎么了?出趟门儿回来就丢了魂儿似的。”

王七婶斜了眼自己老公,一声不吭。

“不是让你去玉家拿钥匙吗?拿来没有?”

王七婶把玉家的鱼棚钥匙丢给老公。

“太欺负人了。玉家的塘子怕是过了这一季就保不住了。”

“你瞎说些什么?”

“才出门,我说先去趟小卖部。转角二嫂和程宏林家的在那里嘀嘀咕咕。我说怎么回事。原来是说,村上有消息,这季鱼塘清了后,不像往年先优惠上家加价承包,改成全村竞争,谁出得价高,谁承包。你说,这一个鱼塘,大的五六十亩,小的也得二十好几亩,一年下来成本最少也得十几万。咱们村能拿出来的,也就这么一直承包鱼塘的老几家人。除此外,也就才从外间打工回来的王泉儿那家伙,挣了几个钱,鬼点子又忒多。前一阵儿,我就看着那小子跟在村长屁股后头转,准是他在作怪。瞅着玉篱她爸摔断腿这茬儿,人家底子弱的时候欺负人!”

王德仁沉默了一会儿,叹口气。

“自古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碳难。玉家遇到这茬也是没办法的事。玉篱又没考上,真是雪上加霜。想那以前,大平没了的时候,咱们家穷得叮当响。莫说人,就是狗也离得远远的。倒是玉家这八竿子打不着的外来户还伸只手来拉拉。”

“谁说不是?多的不说,我就服玉家两口子,不言不语,吃得亏,下得大力。玉篱爸才来咱们村投靠他姑的时候,左不过才不到二十的愣头青。王四奶那棚子破得,跟牛圈一样。

玉篱他爸来了不过两年,房子起了,媳妇也找了。后来又给王四奶奶热热闹闹地送了终,王家村哪个不竖个拇指。如今,人倒霉来喝凉水都塞牙缝。我估摸着,为了玉篱爸的腿,玉家的底子差不多也掏空了。刚才我本意想帮帮玉家,多说了两句,看玉篱爸那架势,倒是骨子硬得很。我倒不好再言语。”

王德仁几口扒完碗里的饭,站起来,看看天边浓浓的乌云。

“先看着吧。咱们门对门的,以前人家又帮过咱们,总是不能站着旁边看热闹的。我看这天儿闷得很,恐怕又要下一晚上雨,得早点给鱼喂了饲料,防着夜里起水。”

王七婶起身,将才从小卖部打来的老白干递过去,嗔道:“知道你累,夜里解乏。”

也不管丈夫冲自己挤眉弄眼,又兀自叹息:

“玉篱要是个男娃就好,十九二十的小伙子,也能帮他爸撑着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