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反攻记》第一百章 王宝钏与薛平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请牢记 ) ( 请牢记 ) 那胡雨涵却是满脸惊诧的看着齐宝钏,此时的她比之刚才更为惊讶,她嘴里无意识的喃喃道:

“坑爹啊,太坑爹了,我不应该是第一女主角的吗?怎么还有人比我先到?”

她这声音不大,不过这地方却是胡雨涵在饕餮居的闺房,此时屋子里就她们两人,屋子里又是极安静的,齐宝钏着实听了个正着,她纳闷道:

“爹?你爹怎么了?有人坑他了吗?”

齐宝钏的疑问让胡雨涵立时振奋起精神来,她盯着齐宝钏瞅了一会儿,发现她是真的不明白,遂放下心来拍着胸脯笑道:

“没事儿的,没事儿的,我说胡话呢<a href="http://./books/3/3491/">重生之先婚后爱全文</a>。 无弹出广告文本小说站那个你,你有心上人了?”

齐宝钏俏脸儿一红,虽然羞涩,却还是极为爽快的开口承认了:

“正是,有了心上之人呢。”

胡雨涵眼珠子转了转,笑道:

“既然此时三小姐这么发愁,想来那位公子家事并不显赫?”

齐宝钏叹道:

“何止不显赫?王公子家中一贫如洗,现如今还借住在别人家里。他自家里倒是有一处住的地方,可是那时在京郊山上的窑洞里。我母亲肯让我嫁过去吗?”

胡雨涵惊讶的掩口看着齐宝钏,到底是没忍住问出了心中疑惑:

“那你看上他什么了啊?”

说起这个,齐宝钏心底里便是满满的柔软。她目光柔的似是能滴出水来:

“他武艺高强,文采又好,人也实在,又有根骨,你不知道,他本与武穆侯的大公子薛公子相交甚密,若是托薛公子的路子。就算不走文路,凭着他的功夫去了军营,怎么也能谋得一个出路,可是他却从来不曾在薛公子跟前提起过,薛公子若是有那个门路了,略跟王公子提上一提,他也断然拒绝。他是一心想要考一个功名,靠科举出仕。他家里穷困,念书念得晚,十来岁上才启蒙。后来断断续续的读过一些书,直到遇到镇国将军。何将军的儿子何安,方才在他的资助下正正经经的上了学。”

胡雨涵眨了眨眼,疑惑道:

“他不是不让人相帮吗?怎么何公子那边相帮他就答应了?”

齐宝钏目露崇敬道:

“这不一样,念书与做官这本是两码事。做官这个个人凭借个人的本事。他不愿托人门路。而念书,学到手的都是自己的东西,更何况念书也花不了多少银钱,他素日里在何家帮着干些粗活,上山打柴打猎的。倒也可以节省一些银钱下来。更何况这何家也不是外人,据镇国将军说,王公子的父亲。与何将军本是同袍,战场上杀过敌的。奈何王公子的父亲命短,为了保护主将而牺牲了。”

齐宝钏神色哀戚,似乎当年死的是自己至亲之人似的:

“可是那主将却是个忘恩负义的,只例行补了军中的抚恤银子了事。那时边关战乱,何将军抽不开身,况又以为王公子的父亲是为国捐躯,王公子的家里必会照顾孤儿寡母的。谁知待到何将军回来,方知,当时抚恤银子一下来,便叫当地的官员给贪墨了,王家人没看到银子不说,便是连王公子父亲这些年积攒下的一些银子田产都给族里的人霸占了,孤儿寡母的被人撵出来了。”

她语转悲愤,满腔都是愤愤不平,恨不能拎着刀去杀了那些欺凌弱小之人:

“何将军找了十来年都没找到,还是何公子无意间在护国寺见到王公子在练枪,这才看出来那是王家流传下来的家学,将人给领了回去。待细细一问,方才得知,当年伯母带着幼子被迫离家,谁知这肚子里还有一个,这孤儿寡母的,肚子里又带着一个,日子便极为艰难,次年王公子出生,伯母大出血,亏得当时借住的村子里都是好人,帮着延医问药的托了一年的寿命,后来伯母没了,两人都是孩子,王公子的父亲留下了王家武学秘籍他们也只能识得一二分,王公子的哥哥便带着王公子四处乞讨,那年大旱,王公子的哥哥为了抢夺一个馒头,被人活活打死了……”

齐宝钏说的异常详细,这事情似乎是她经历过一般,胡雨涵听得是满色悲戚愤怒,最后她长长一叹,道:

“若是这个王公子是个有才的,你日后许是有好日子过。”

齐宝钏面色绯红道:

“王公子待我是极好的。如今也是秀才之身了,他读书方才几年功夫,这已然及了不得了。今秋秋闱他定时可以中的举人的。来年春闱……”

这是齐宝钏时常挂在嘴边的话语,似是给自己信心一般。

胡雨涵听着听着忽然笑道:

“恕我冒昧,三小姐闺名可是宝钏?”

齐宝钏不知她为何有此一问,不过对方是女子,自己的闺名也不是不可告知的,便点了头,又问:

“胡姑娘是如何得知的?”

胡雨涵掩口笑道:

“那日送你回去听齐夫人说的。说道你这个名字,再加上王公子的姓氏,与齐大人的官职,我倒是想起一个故事来。”

“什么故事?”

齐宝钏是最爱那些个书生淑女的话本故事的,两人方才相见也是聊了几句的,便知胡雨涵在这方面竟是比自己所看的话本都要多一些,这会儿提起怕是又有什么好故事吧?她不禁心痒难耐。

胡雨涵饮了一口茶,整理了一下思路才在齐宝钏的殷殷期盼中开了口:“唐朝年间,有一位王相国,”她看了齐宝钏一眼,可巧了,那位王相国唤作王允,只是这个她却没说出来,只道:“相国有三位如花似玉的女儿,分别唤作,金钏,银钏,宝钏。三小姐王宝钏是个极有才名,又长得极好看的女子,又甚的相国的喜欢,以至于将王宝钏一留再留,留到了一十八岁尚未成亲。这时日久了,王家母亲便急了,开始为自家女儿张罗亲事,可是左看一个不满意,又看一个不满意。”

“那年春,王家母亲带着女儿去烧香拜佛,路上偶遇悍匪,为一个侠士所救,王宝钏看过那位侠士的面容便记在了心里。后来相看了数个人家,王宝钏都不点头答应,王家母亲一个生气,便道:‘那便抛绣球招亲吧,凡是年满十八以上,二十八以下未娶妻,没有隐疾品行端良的男子均可过来抢绣球。’。这王家是什么样的人家?即便是抛绣球招亲,也是在自家内院的绣楼里,能够进来的,也都是名门子弟,知根知底的,断不会在大街上搭绣楼抛绣球。”

“王宝钏穿着大红嫁衣上了绣楼,这便是要今日接了绣球便立刻成亲的。她在绣楼上左看右看,也不知要抛到哪里去,忽然,她眼睛一亮,那不是那日救她的公子吗?她心头一喜,便将绣球抛了过去。”

说到这里,胡雨涵顿了顿,端了茶来润润口,却把齐宝钏急的抓耳挠腮的:

“好姐姐,你就快快说吧,那公子是不是接了绣球?”

胡雨涵被这句“姐姐”叫的心中极为舒坦,她接着道:

“果然是那位公子接到的绣球,细问之下,方才知道那公子竟是平民百姓,只身上有一秀才功名,家无横财。王家母亲意欲悔婚,偏生王宝钏誓死要嫁,王相国悲愤之下与女儿断绝了父女关系,王宝钏只着那一身嫁衣嫁与了那位公子。”

“真真是个有情有义的好女子!”

齐宝钏击节而叹,胡雨涵目光闪烁的看了齐宝钏一眼,有心按下后头的故事不再说起,不过齐宝钏倒是惦记的厉害:

“你说说,她们成亲以后怎样了?那位公子是不是功成名就?王相国原谅了女儿阖家团圆?”

胡雨涵略一沉吟,笑道:

“可不是,那位公子后来屡次科考不利,便参军去了,后来救驾有功当上了大将军,王宝钏生了一儿一女,日子过的很是风光。”

齐宝钏听着那是一个目眩神驰,不禁又好奇道:

“你说那王宝钏与我名字一个,那位公子又叫做什么呢?”

胡雨涵略显为难道:

“这也是我多年前听到的一个话本呢,具体叫做什么我也不知道呢,我想想,似乎,似乎叫做,叫做什么,薛,薛平贵!”

“王宝钏,薛平贵!齐宝钏,王安平!”

齐宝钏垂首低喃,语气越发的温柔,面上的红润似是饮了下陈年老酒酡红一片。

那边齐宝钏是听的心荡神驰,将自己与王安平当成了王宝钏与那薛平贵,这边齐宝钗是听得胆战心惊,这除去其中一些小细节的出入,例如王允三个女儿,齐允六个女儿,和最后王宝钏嫁与薛平贵之外,这一切的一切都与她自己的经历何其相似?甚或说,这本身就是她自己的经历!

这个胡雨涵定是隐瞒了一些事情没有说吧?

例如王宝钏婚后那寒窑十八载的生活,她可曾后悔过?

再例如,薛平贵最后做了驸马爷,抛妻弃子?若不是一众文官上述弹劾薛平贵抛弃糟糠之妻,他怕是都想不起他们母子!

不知不觉间,齐宝钗竟然也将自己带入了其中……(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