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无量星辰》第九章 张家入王府 礼拜问贤师(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请牢记 ) ( 请牢记 ) 更新时间:2012-07-09

日落西山,明月高挂。 无弹出广告文本小说站

却说王振一行浩荡,将士们每人提着一盏灯笼,从远望去,宛如一条火龙伏地前行。当大队行至朱雀门外,已经时过戌时。城门处守门将士见王爷归来连忙放行,车队缓缓穿过朱雀门,径向玄武区行去。

凝玉王府

只闻王府气势磅礴,红门碧瓦亮门钉,灯火辉煌显尊位。门前左右,各燃六盏大红灯笼,分坐雌雄黄铜大狮。左面雄狮,高一丈二尺,脚踏环宇,形态刚劲。右面雌狮,高一丈一尺,脚踏幼狮,形态温和。

正中央挂着王府牌匾,上书凝玉王府四大金字,字迹苍劲有力,势如走龙。

府内管家、婢女、将士等人员,闻王爷回府,满府上下前来迎接。你看他们,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不下百人,自在门前罗列。

诸般礼毕后,王振吩咐将士,将张锦家物搬入府中,又对他道:“兄长,那小院尚未打扫,不如先在我府住下。等明日我派人打扫之后,再搬如那里,兄长以为如何?”张锦笑道:“如此这般,又要搅扰贤弟了。”王振道:“哪里的话。”说完,挽着张锦的手臂走入王府,百福等人跟随其后。

这时从熟睡中醒来的小诗如,见到熟悉的铜狮,‘咦’了一声,便欢喜跳出母亲怀抱,拍手道:“到家哩~”,语毕,活泼的拉起百福小手,又摸了摸赤炎的尾巴,惹得兔儿后腿乱蹬,呲牙暗恼。

王府正堂真是华贵,你看——

黑玉地面白玉壁,精雕桌椅琉璃炉。

三十余盏红烛亮,照的大堂明煌煌。

明煌煌,胜天光,紫金檀香比桂香。

正中金表万寿图,三星含笑福寿禄。

众人礼毕之后,各分主客,坐于堂中,翠衣婢女奉上清茶。这时,一位红袍妇人,牵着金衣孩童走进堂中。

你瞧那孩童——

头戴紫金冠,穿着金丝袄。

乌云小靴踏,浓眉三尺高。

他看着约有四,周圈是房,中间是院。此院约有一亩大小,原来此处山水草木,花鸟丛生,乃是一座花园。后被希羽先生夷为平地,铺上青砖,垫上蒲团,作为教书之用。而书院百丈外,便是玄武太虚观。

话说众人到了玉光书院之后,已是辰时。院外排起长龙,家中父母多有陪同左右。除孩童外,还有老少青壮、男男女女,该有万人之多,皆是为名师而来。见王爷从车中下来后,大众罗列山呼“王爷千岁”,王振敛衣还礼,张百福等人随后见礼。

礼毕之后,王振见小婿走向队尾,问道:“福儿为何站于此地?”萧娘娘面露不解,张锦夫妇面色生疑,小诗如跳下怀抱后,欢喜跑到百福身旁,小王林抓着姐姐的手跟了过去。

百福笑答道:“自然是排队。”王振一愣,随后大笑道:“好!”又对诗如、王林道:“你二人,站到百福哥哥身后。”诗如乖巧的点头,提起赤炎兔耳,站在小夫君身后。小王林见姐姐手中兔儿,闭眼垂肢一副病态,欲伸手抚摸。还未摸到,惊闻赤炎钢牙一咧,火眼一瞪,唬得他赶快缩回,吓得他眼泪汪汪。

王振恐三子受伤,特命左右在旁看护,随之才带着张锦、赵氏等人,前去院内,面见先生和人皇。一路子民礼拜不提,众人入了院内,见十名文官,正在忙着记名。正堂内,希羽先生正和皇帝说话,你看他二人——

皇帝头戴金叶冠,身穿白丝云龙衣。

脚蹬环宇目如炬,果然一副帝王尊。

先生束发桃木簪,身穿青墨绿长衫。

脚蹬乌云面圆润,五官清正忠良贤。

王振挽着张锦朝着堂内走去,左右禁军见后跪拜行礼,门外太监急速走入堂,拜道:“启禀陛下,堂外凝玉千岁求见。”皇帝欢喜,说道:“快快有请。”太监退出堂内,将王振五人请入堂中,五人入了堂内,罗列纷纷礼拜。

礼毕之后,皇帝道:“今早得知诗如侄女平安无事,愚兄甚是高兴。本想稍后前去探望,谁知弟弟便来了。”话完抚须而笑。王振笑道:“哥哥挂念,如儿得恩人相救平安无事,如今又和恩人结为亲家,真是福祸相依哩。”皇帝面色生奇,问道:“弟弟与我细细说来。”

王振闻命,便上下左右前后道来,先是喜见如儿、再是重宝遗失、又是双定结亲、后是青山会虎。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听得先生、皇帝,心如浪潮、起伏不定。

一炷香后,希羽先生抚须问道:“那百福在何处?”王振答道:“正在院外。”皇帝问道:“为何不进来?”王振大笑道:“刚才弟弟也是这般问他,皇兄猜百福如何回答?”皇帝笑道:“弟弟快说,莫要卖关子。”希羽先生目光明亮、竖耳倾听。王振笑道:“百福答‘自然是排队’。”

希羽先生抚掌大笑,随之拂衣出堂,皇帝等人也是满脸笑意,跟随先生身后,满院臣子朝拜不说。

再说张百福与王诗如、王林站与队尾,后陆陆续续前来的,将三人夹在中间。

百福抱着赤炎,轻抚兔耳道:“委屈道兄了。”赤炎含泪点头,百福又对诗如道:“如儿妹妹,以后莫要在揪赤炎兔耳了。”小诗如道:“为甚?那兔耳揪起来软软绵绵的,很好玩哩。”赤炎听后,一双火瞳红光更胜,那模样,欲和‘毒公主’拼个你死我活。

张百福轻咳一声,说道:“若是把他兔耳揪坏了,赤炎就听不见我们说话,听不见我们说话,他就不乖了。”诗如歪着脑袋,说道:“兔儿本来不乖,我唤它,它都不听。”张百福忙道:“听哩,听哩,不信你试试。”说完,将赤炎放在地上,又在他背后暗拍两下,苦兔心中会意,伏在地上,乖乖的看着王诗如。

诗如闻后小手一指,命道:“赤炎起身。”赤炎听得指挥,起身立爪,惹得孩童老幼都来围看。百福看着无奈,王林在一旁叫好。王诗如拍了拍小手,欢道:“赤炎伸手。”赤炎含恨伸出一对前爪。小诗如更是欢喜,连连指挥着他,做来各种动作,惊得周围人群,声声惊叹,语语新奇。

一个约有四五岁的白胖小童问道:“姐姐,何处买来的红兔儿,这般听话?”诗如一把抱起赤炎,,欢声道:“买不来哩,这是我家百福哥哥的仙兔,知道不?”说完,牵起百福小手站在一旁,轻抚兔耳。这会儿赤炎到是乖巧,懒懒得躺在诗如怀中,看到偷偷抚摸他王林,也不理睬。孩童个个羡慕,长辈点头明悟,凡间兔儿,哪来的如此灵性?

这时,忽闻远处传唤道:“张百福何在…张百福何在…”连唤数声,声如青山猿啼,气息悠长,源源不断。张百福寻声望去,见发声之处,正是书院方向,拉着诗如道:“如儿妹妹莫要乱跑,在这里等我回来。”诗如点头称喏,拉着王林站在一块,侍卫王勇留下看护,王立则随百福寻去。

百福一路寻声找去,见先生两鬓斑白,头戴木簪,约五尺五寸,穿青墨长袍,立于院外‘龙首’之处。又见到张锦、王振等人也站在一旁,像是在说话,快步迎上,敛袖整衣与众人见礼。

礼毕之后,希羽先生问道:“你为何不随王爷进来?早早登记,也免得风吹日晒。”张百福礼道:“回先生。这里怕有万人,同在风吹日晒,我若直接登记在册,那些不到鸡鸣就来的求学之士,如何服我?若是日后同堂而坐,同院而学,诸位同学如何看我?”话完,皇帝、王振、张锦三人含笑抚须,三位夫人掩面而笑,周围众人也都暗暗点头。

希羽先生点头,从袖中拿出一册,册上记有百余姓名,指着第一列第一行,念道:“李岚山何在?”话刚问完,就见一位身高五尺,约有十四五岁的少年,应声而出。

岚山束发木簪,面容清瘦,水白长袍多有旧色,脚上乌云靴多有缝补。见他快步走向先生,礼道:“弟子拜见先生。”希羽点头道:“岚山先站我身旁。”李岚山听后,笔直的立在先生身后。不知是穿的单薄,还是心神未定,见他身体略有颤抖,看到百福望来后,连忙将头微低。

先生含笑抚须,对百福道:“岚山,寅时便来院外等候。我问你,我若将你排在他前,你可愿意?”张百福答道:“愿也不愿。我愿是我心愿,不愿是我神不愿。”先生闻后笑道:“你心神不一,如何闻得圣人教诲?”百福笑道:“所以,弟子才在院外排队。”众人闻后,忍不住暗夸“好童儿”。

希羽先生抚须问道:“你比岚山如何?”说完,转头看着身后李岚山,岚山见众目所望,面带红润。又见百福对着自己拱手,惊的他连忙还礼。礼毕之后,百福道:“李大哥寅时便来,论心诚,我不如他。他寅时就来,论求学之心,我不如他。其他上未比较,不敢下论。”希羽对岚山道:“岚山,我问你。若是你和百福之中,我只收一人,你可愿意让位与他?”

李岚山身体一抖,颤声道:“弟……弟子愿意。”众人闻后,七嘴八舌的,声夸“岚山真乃谦谦君子。”

百福则是满脸怒色,指着李岚山厉声道:“你眼神不定,心口不一!你寅时就来,是为何意?莫要说是来此观月!莫非因我年幼让我?莫非因我华衣惧我?你我皆是众生之灵,你我皆在天道之下,你我同在一国,同沐皇恩,同受王法,为何让我?君子之道在于诚,你心口不一,目光不诚,如何求得学问、做得君子、闻得大道?!!!”说罢,目光如炬的看着寒子。

百福连连发问,问的岚山身体连连抖动,双手剧颤,希羽暗喜道:“小小年纪,口直心快,心口如一,果然君子之风。然,宝玉多有棱角,还要稍加雕磨,方能成就一块美玉。”随后,又将目光转到寒子身上,问道:“我再问你,你可愿意让他?”

李岚山又闻先生发问,止住心神,目光清澈,平声道:“弟子不愿。”说完,对着张百福一拜,百福欢喜还礼。希羽点头道:“子曰:朝闻道,夕可死矣。日后切记明心明德,方能求得真学问。”转头又对百福笑道:“你这百福,天生一口利牙。”百福含笑行礼。这时小诗如拉着王林从挤入人群,好奇的四处观望。

希羽先生看着四周,陆陆续续围来的求学之士,叹道:“欲求桃李满天下,奈何院小栽几枝?”众人闻先生之肺腑,纷纷行礼,眼浅泪下,声短而泣。片刻后,先生止泪,低头见百福张口欲言,问道:“百福可有甚要说?”

张百福环顾四周,敛袖问道:“先生脚下便是土,何愁桃李无处栽?”其声清透,响彻全场。落泪的忘记擦泪,声短的止住泣声,男女老少,高低贵贱,皆是无声。

先生闻后眼明心悟,抚须大笑道:“是了!‘先生脚下便是土,何愁桃李无处栽?’好好好,百福一语惊醒梦中人,老夫便立地为堂!”说完,又对着一旁皇帝礼拜道:“陛下可否将此地借与草民,用来教书育徒?”

皇帝扶起先生,喜道:“先生来我傲来,广传桃李,使我小国也能闻圣人大道。莫说这小小场地,就是借我江山来用,朕也愿借得!”

好人皇!龙音贯穿环宇,惊动乾坤,在场傲来子民,大声山呼:“吾皇万岁,陛下圣明。”

真是——

声如大潮席天下,气如巨浪卷苍穹!

傲来上下齐心众,该是此地为上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