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汉大汉》第一回 神力出兮为上进 鬼心布矣当得才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见国说着停下来,望着大家。大家也是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作答。“是啊!这乱世可不好过,听祖上传下来过,动不动就是杀人放火,逃都要逃不掉啊!可不逃又能如何?总不能平白受罪吧!死,是人所不愿的,总得想法子去活呀!可又如何去活呢?”

众人答不上来,齐齐地望着方见国。方见国也望了望大家,好象明白了大家的意思似的,说道:“局势乱,需自强。要自强,需能人。现如今,放着神人所赐的大能人方见强不用,我们还能用谁呢?如今的形势,恐怕是一天不如一天啊!我们要想过得好一点,安稳一点,就必须早思对策。常言道,针锋相对。我们也必须顺应其势,针锋相对过去,与其较一高低。我们既得神人之指点,当然也就有着必胜之把握。――乱世嘛!当然也就少不得武力,唯有武力才能取胜于四方,雄居住咱这一方,保护好咱这一方家园。现在,还是冬闲之时,我们还有什么等待!我们何不兴师演武,先强自身,后拒外贼!”

方见国的倡议,得到了众人的响应,尤其是那些年轻后生们,更是跃跃欲试,那些年长者也群起呼应,他们身体虽然已经不大济了,但所经所历,却是年轻者所不具备的,他们忘不了乱世的灾难啊!鸦片战争,没让他们少受罪。就是那个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也没少了他们的罪啊!兵啊,军费啊,粮啊,劳工啊,总得从他们这里出,少不得呀!如今东洋鬼子又打进来了,还不知会是个何等的局面呢!好不容易才得来的太平,看来是受用不到了。既有以前之经历、之灾难,何如自强自保自存呢?方见国的话,可谓说到了他们的心坎上,他们能不热情响应吗?不求自强,就要受欺啊!甚至要被灭亡。弱者无好位啊!

方见国也可谓是老谋深算,经多识广,自不待言,人称算开天嘛!方见强年轻后生,但得了东海龙王之神授,怕也是决非小可。一文一武,也可谓是相得益彰,左右逢源。咱这方家村,还有何惧,还有何怕!能在水底下待上十几天,谁能够啊?而且还是从东海龙王那里直到了咱这青龙潭,若非神人显圣,谁会有此神通?莫说十几天,就是一天,一个时辰,谁又有此能量呢?神就是神矣!仙就是仙矣!决非常人可及呀!方见强这小子,也决非凡夫俗子,自小就有着出众的武艺,如今又得了东海龙王的亲身传授,怕也真是龙子龙孙之象了啊!那还了得!真命天子是也!若不,也该是东海龙王之子啊!

乱世出真龙,乱世出神仙啊!这回可就让咱给摊上了,还有什么不高兴的呢?真乃是其快无比啊!又得方见国这一指点,那可就更是大快人心,大服特服了。好好好,妙妙妙啊!有七绝诗《妙境》曰:千言万语到心头,上进追求必会收。

几处才能争相报,齐呼一致乐天筹。

话说众人欲自强,公推方见强为首领,算开天方见国为军师,罩四方方天宇为总教师。择吉日,就大张旗鼓地干了起来。还特别在青龙潭附近修建了一座东海龙王庙。而练武的地点,则就在这龙王庙斜坡上,教师则位居一块大石上,如同演戏的一般,居高临下,教演着武艺。而其办公地点,则就设在了龙王庙里。

方家村自来就有着练武的传统,特别是以腿上功夫见长,翻山越岭,闪展腾挪,皆不在话下。后又引进了铁沙掌、鹰爪功,习学了刀枪棍棒锤镖等等器械。数代后,又得遇一少林高僧。当时,其正进山寻址建寺,忽遇群狼围攻,寡不敌众,孤掌难鸣,是方家村的猎户们及早搭救了他,并留其疗伤。他感于众人之恩,又见此处风景异常,乃决定在此修寺庙一座,题名曰武山寺,并广收俗家弟子,传授少林绝技。后高僧得道圆寂,留一爱徒在此住持,传至今日,仍有两名和尚住持,也时有武艺相授。而方家村人在得到了诸多武林密籍之后,又推陈出新,逐渐形成了结合自身特点的山村派。并不仅为本村所有,亦有传到外村外乡去的,而且放弃了封建的传男不传女的习俗,男女均可学之。只要有志练武,则无有不授。当然得人品端正。邪性之徒,就是学资再高,也是决然不授的,必驱逐而出之。

后,社会较为太平,练武的也逐渐少了。而如今,社会重又欲动荡起来,这便又激发起了众人的练武热情。“乱世,没有武艺是行不通的。”方见强,方见国,方天宇,秀文娟,他们也正是顺乎了人们的这一心理,开坛授课。有古绝诗《自强》曰:强身自保四处行,不就他乡谁人应?

天下苍苍弱无位,杀生夺命时见灵。

</div>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