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地土》第十七章 不能只为自己活(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十

今年的收成不错。头一年的大包干,头一次可以自己说了算出售粮食。农民们学着商人的套路,找准卖粮机会,把交完定购粮之后的剩余粮卖了个好价钱。又是一手粮一手钱的现钱交易,不像过去往粮库卖粮半年拿不回来钱,心里自然高兴。

阳字村的糠醛厂生产两个多月了,有了一些收入。打算给村民分些红利。经村委会讨论,认为头一年工厂底子薄,先不忙于分红了,拿出少量资金给村民搞福利,大量资金留工厂扩大再生产。此意见交给村民讨论,得到一至赞成。就决定这么做了。

春节到了。糠醛厂,养殖厂,艺术编织厂,都同城市职工一样放假七天。忙碌一年了,好好歇歇,好好玩玩。咱泥腿子也享受享受城市人的生活待遇。

人们心里乐是乐,可总觉得有块心病压在心头,总觉得心不顺畅。咋心病啊?村子的带头人至今分居,俩个孩子拉锯似的,这头住几天,那头住几日。这叫什么事呀?老这么号着,实在不是个曲子!

村民们背着任玉全刘春妞商讨决定,由老资格张农生孟老四出面,我王仁生谈,做了持久战的准备。一天谈不成,两天谈。两天谈不成,谈他一个礼拜。就不信,他这个小碉堡攻不下来!

张农生把损王仁生的话都说出来了:你小子也算是个人?抬头看天,低头看地,就你这德性也佩在地上行走?也有脸面在这村子里呆?

这话说的是够重的,也够损的。张农生说,对他这样胡搅蛮缠的人,就得这样。你对他讲客气,他对你不讲客气,不讲理呀!啥人啥对付法!

王仁生绝对不傻。绝对能看出人们的好赖脸儿。更能听出人们的好赖话。他深感到自己在阳字村成了众失之地。连一些老娘们见了他的面,都刮风扬沙子的拿话磕达他。更可气的是,一些小孩子不知从那学来的儿歌,竟然把他编成了歌词来唱:

有个人不自觉

脸皮厚的不得了

人家媳妇他来找

别忘法律不能饶

王仁生明显的意识到,与刘春妞复婚的希望实在是太秒芒了。拿死吓虎他们一回也没当个啥事,还能有啥着儿呢?

他不愿在人们面前行走了。基本上是坐在任玉全房里,从玻璃窗户看村道上的景儿。他不得不想退路了。这是个死要面子的人。就是想退出这个败了阵的情场,也得找个因由哇!

这天晚上,于志勤赵二妞来到任玉全家,看望王仁生。说他们要借工厂放假机会回沈阳看望父母,同时要到大连玩两天。他们打算去看看李丽花,你要是有啥话,或者有啥事,可以让我们稍过去的,尽管说,我们一定办到。

苦恼中的王仁生,听了这话,心一颤动,眼睛一亮。李丽花,那个漂亮的富婆早以占据了他的心。他何偿不想和她在一起呀?怎么不想和她过日子呢?离开她,是有她的错处,可也不能不说有自己的错处啊!自己要是能忍耐一点,在她那不走,她也不能把我撵出来呀!既然冲英雄好汉离开她了,没个正经理由咋回去呀?这样回去岂不是更让她瞧不起了?要是于志勤能从中调节一下,她能说个谅解的话,我不就可以大摇大摆的,扬眉吐气的走出阳字村了!

机会终于是来了。王仁生故意声色不露的说,那个臭娘们,我烦她。

他的语气和他的样子,让于志勤看出他的不真实的内心,就用激将法说,啊,是这样啊?那我告诉她说你烦她,永远不想见到她了。

听这话,他急了,忙说,别别,别的呀!她要是有个回心转意。。。。。。我可以考虑。。。。。。

赵二妞也使了心眼儿,拉于志勤说,王老板没心思搭理那个李丽花,没啥话让咱们稍,咱们走吧。

于志勤明白二妞心理,两人拉手就往出走。

王仁生看他们真的要走,忙下炕说,哎哎,没忙走哇,我话还没说完哪。

于志勤赵二妞仃下脚步说,有事吗?

王仁生说,这屋没别人,我说了心里话,你们可别当别人说。

于志勤说,啥话呀?这么保密。

王仁生说,我信着你二位了,把心里话对你们说了。说实话,我现在十分想念李丽花!那女人好哇!不光是漂亮有钱,那人有本事呀!会干事儿呀!跟她过日子,那执正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哇!

于志勤知道他们的目的达到了。但是,对于出而反而的人,得格外小心。他故意说,她再好,孔怕也没有我们村长好吧?

王仁生不服气的说,她好?我没出门那展,她对我是不错。可我前脚出了门,她后手就和村长搞上了。这还不够劲儿,出门又和两个男人搞。我这才出门一年,这要是出门十年八年,她还不搞乱了套哇!

他这话说的实在是太气人了。于志勤赵二妞不得不与他争论是非了。怎奈他顽固不化,咬住黄瓜给麻花不换。此时赵二妞气白了脸。她怎么能承受得了这种打击呢?说刘春妞被两个男人搞,她不也是如此吗?

于志勤看出赵二妞的情感变化,更不能与王仁生争论下去了。他说,行了,你要是有话想让我们稍,你就说,不想,就拉倒吧。我们走了。

王仁生忙挡在他们面前,不让他们走。扬着求人的脸说,好大兄弟,这事就请你在当中给说合说合吧。

于志勤说,我给说说是能,不过你也别抱太大希望,不一定能说成。

王仁生说,大兄弟,凭你的智慧和口才,你一定能办好这事。我求你了。帮个忙吧!

于志勤说,我建议你,没事坐下来好好想想自己有那些错处。不要眼睛老盯着别人,老在别人身上找毛病,找找自己的错处。

王仁生说,好好好,我一定找自己错处。我吃了一锅豆子,也应该吃出个腥味来了。

十一

于志勤的父母是沈阳市一个区机关的处级干部。他们对子女不腻爱不放纵。对儿子的婚事,只为其把关,不为其划框子定调子。当于志勤要与赵二妞订婚时,和父母通了电话,增求他们意见。他们说只要你认为合适就行,日子是你们自己过,我们不干涉。缺啥可以跟我们说,我们尽力办。志勤说啥也不缺,就是增求您二老的意见,您们没意见,我这里就把事办了。父母说办吧,我们去不了那地方,春节把媳妇领回家过年吧。

儿子开明,父母更善解人意。就这么放心让儿子自己做主娶了媳妇。好老人啊!

现在,儿子把媳妇领回来了。二老见了二妞,观察了她的言行举止,十分满意。说儿子有眼光,媳妇选的不错。

这样宽慰的家庭,自然是和谐幸福,其乐融融的的家庭。赵二妞自然是心里充满喜悦的幸福和欢乐。

只有七天假,不能久呆。父母虽然没亲热够,也不强留他们。嘱咐按时回去上班。好好干,要有创造第一流工作业绩的决心和勇气!

这样的父母,不愧为**的干部!好!

离开父母,于志勤领赵二妞来到了大连。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李丽花身上。实话说,他们此行的真正目的,就是规劝李丽花与王仁生合好。

都是老熟人了,当然一见如故。于志勤赵二妞坐在李丽花很讲究的搬运公司办公窒里,唠嗑时,不断有办事的人出出入入,于志勤看出是她缺少帮手的原因。事不具细,样样由她亲自办。他就把话转以这上来。

他问她天天这么忙碌吗?她说可不是咋的。整天起早贪黑的忙。有时候半夜还得装卸呢。哎,我就是受累的命了。不瞒你说,我都有心不干了,可又舍不得那不断流进腰包的钱。我寻思乘年轻多干些,年岁大了就不干了,安心养老了。

听她说这话,于志勤就不失时机的,把话引到人生没伴侣的苦恼上来。他说,到了老年,一个人孤孤单单,生活便没了兴趣,人活的就没意思了。就更容易变老。

李丽花能不明白这个吗?她从自身的苦难经历中,早己悟到了这个理儿。她叹息了,说人生那能事事如愿哪!不瞒你说,我是真想找个可靠的终身伴侣的。只可惜,到现在也没找到。

赵二妞说,那就抓紧找一个呗!

李丽花冲她一笑说,找一个倒不难,随手一划拉,咋也整来他十个八个的。可是,都不能成为终身伴侣呀!找个终身伴侣可就难了!

于志勤说,你心中有个目标没有?有目中人吗?

李丽花说,没有。你们知道的,阳字村那个王仁生,我原以为可以成为终身伴侣,没想到,他还耍了挠。跟我叫劲,跑回去了。哎,他在家呆的咋样?

于志勤说,他回家后悔死了!整天愁眉苦脸的,不思吃饭。睡大觉成了他的主业。

李丽花很动感情的啊了一声,说,那他没和刘春妞复婚吗?

于志勤说,复啥婚哪?他和刘春妞正式离了婚,经乡党委书记赵有山介绍,刘春妞和任玉全己经领取了结婚证书,只差王仁生搅在当中,没能举行婚礼。现在是王仁生和任玉全一块住任玉全家,刘春妞领俩个孩子住商店。整的全村人都为他们着急。

李丽花情不自禁的又啊了一声说,这小子,又跑那叫劲去了。

于志勤说,丽花,现在是法制社会,公民都得在法律规范内活动。你说,刘春妞和任玉全领取了结婚证书,在法律上说就是合法夫妻了。举不举行婚礼,都是可以同居的吧?可他们考虑到有王仁生的情况,硬是没结婚。足可见,这俩个人的品德是高尚的吧?是体谅人的吧?王仁生在当中搅合,是不合法的吧?是没有人情道理的吧?

李丽花深有同感的说,是这么个理儿!那就这样吧,麻烦你回村时,转达我的话,说我李丽花欢迎王仁生回到我这里来!他要是不想回来,我不强求。

于志勤此行目的达到了。心里当然高兴。可他也不能表露出来。他说,那我就尽力而为吧。我说好了,你也不用感谢我,说不好,你也别恨我就行了。

李丽花笑着说,你办事我放心。

赵二妞说,王仁生人聪明能干,人也实在,有他帮你,你们的事业一定越干越红火!

李丽花高兴的说,那就借你吉言,愿我们的事业都越来越红火吧!

十二

于志勤领赵二妞游戏玩了一天。到原工厂看望了老厂长和好友们。然后就往回赶了。

他惦记他的一摊事业啊!他就想,李丽花一个孤身女人,能干起一大摊事业,我们是一个村,有雄厚的人力,物力资源,岂不更应该办起一大摊事业?!

他就想到了刘春妞说的村子的远景规划。这规划决不是无地放失。决不是凭空瞎想。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他要同他们一道为早日实现这美好目标去干,去奋斗!早日到达辉煌的彼岸!

十三

于志勤赵二妞回到阳字村,迫不及待的把李丽花的话当任玉全刘春妞说了。他们当然高兴。

王仁生听了于志勤说了李丽花的态度,在阳字村呆得没着没落的他,心里十分高兴,脸上确装出不肖的态度说,哼,她这是没有了我不行了,干不下去了,求我了。我得考虑考虑,去还是不去?

得知王仁生这态度的人们就逗他说,不离儿就中了,可别拿冒了!小心点,别把破大盆端漏了!

好歹算是过了正月十村,向人们说明白,任玉全去党校学习,是组织上培养,能因为一个村的工作,影响一个干部的成长吗?

听习惯了党的话的人们,决对相信乡书记的话是对的。何况,乡书记把村子的工作帮助安排好了。村党支部选举杨杰为代理书记了。人们是看出来了,杨杰也是个好苗苗。只要勤施肥勤浇水,一定会茁壮成长起来的!

任玉全一去上党校,他和刘春妞的婚事就再次托下来了。村民们说上党校也不是走出去十万八千里,结了婚再去,有啥不行?怎奈这俩个人不同意。说没必要急忙急促的办这事。等学习完了,回来时再消仃的好好办。

说的在理,那就等吧!

</div>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