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仙祭》第五章 灵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玄幽门有三宗,天宗并列,以天雷宗最为强大,居于天雷峰,其次则是霄月宗,居霄月崖,而最弱的则是逍遥宗,位于逍遥绝顶之上。

而后山则是玄幽门清静之地,其中有两排草舍,草舍前两株千年古树,枝叶茂盛,亭亭如华盖,直耸云霄;古树之后一片白碧如玉的平石,这时候正有一名头发花白,一身朴素简便衣服的老人闭目盘坐在上面。

两条古道石阶,一条直通玄幽门正峰大殿,而另一条则是通往山下一碧滚滚江水。

房舍前,已经成了李辰的代名字。

两个多月过去,李辰早起早睡,倒是觉得比从前过得要充实和写意。

这天傍晚时分,才将五条主道清理完毕,回到房舍时,忽然听到一把苍劲的声音飘了过来:“回来了。”

李辰一怔,忍不住看向每天坐在古树下平台的老人。

“你是在跟我说话吗?”

老人睁开双眼,说:“你打扫的速度,可真是太慢了。”

“太慢了?”李辰一笑,“老人家,你没有打扫过,岂知道清理五条主道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老人呵呵一笑:“嘿嘿,玄幽门十六主道,三十八小道,二十院落,八大殿宇,我都曾打扫过。”

李辰愕然地看着老人,忍不住说:“那你以是也是道童,现在退休了。”

“可以这么说吧,在你来这之前,我也是打扫五条主道的,只不过,我每一天扫五次,每一次只用半个时辰。”

李辰更是惊异,后山到前后的五条主道,就算是从--文学--走到终点,亦不止半个时辰,老人家这年纪,走路恐怕不方便,只用半个时辰就能完成一次扫打,怎么可能。

老人看向李辰,说:“你是看不起我老人家,是吧,嘿嘿,那好,你就看清楚了。”

老人说着,也不见他怎样动作,便已经站在李辰前面,手里亦多了一把扫帚,这时晚风劲风,宽长的石阶上已经积了许多落叶,老人手中扫帚挥动,人亦向前急行。

只见石阶左右的树叶,竟然似是被吸着一引,一下子都聚在扫帚前面,扫帚所过之处,顿时干干净净,宛如被冲洗过一样,一尘不染。

李辰看得惊呆,此时发现老人已经回到平石上,淡淡地看着自己。

“是不是很想学?”

李辰猛地一点头,隐约感到,这位看似平凡的老人,似乎有一种超凡入圣的能量。

老人从怀中取出一本薄薄的书卷,抛给李辰。

“这是扫地入门的基本功夫,你拿回去看看,有不明白的地方,便来找我。”说毕,复又闭目静坐。

李辰回到房中,洗漱后躺回床上,见封面是用普通的白纸制成,翻开第一页,见写着玉液还丹,循五行之力,御六气之灵,朝元聚顶,阴尽阳顿,此消而彼长,炼身外身,固本而超脱、、、

李辰往下看,见有各种人体图形,或坐坐依,姿势各异;其下又说明呼吸吐纳之法。

李辰按着书中所述,进行练习,不觉间忘形忘我。

次日起来,觉得神清气爽,体力充沛,练习了一夜,竟然没有一点儿疲惫。

如此一个月过去,李辰感到头顶生出一种饱满的感觉,气海充盈,神定体轻;渐渐地,李辰亦开始感到神魂的存在,正如紫微峰的宋长老所说,自己的神魂正一天一天地在衰弱,神魂一灭,**也会跟着枯死。

到底能有什么方法能让神魂变得强壮呢?

李辰开始查看老人给自己的书卷,全篇上下,都是各种呼吸打坐,习气练脉的方法,并没有明确写着壮神魂的办法。

人一出生,神魂便渐渐成形,人们通常说的三魂七魄中的魂,便是神魂,正所谓魂死人归天,神魂一亡,一切但不复存在。

魂为阳,有天地命三魂之说,亦有胎光、爽灵、幽精之说。

而能感受神魂存在者,已经进入修士期的阶段。

李辰开始明白,老人给自己的书卷,正是玄幽门修炼仙道的入门之法,这事实天知地天,他知我知,却绝不能让第三者知道。

玄幽门门规极严,非门中弟子,不得偷学道法,违者轻则废掉法术,赶出山门,重则处死。

老人偷偷传给李辰入门道法,按他的说法,是帮助李辰正快的完成每日打扫的任务。

“老人家本意是为我好,绝不能拖累了他,我每天练习的时候,还是要小心谨慎,不可让其它人知道。”

李辰知道,玄幽门中的普通弟子中,最晚进入修士期的,也只是用了半个月,而自己比资质最差的弟子慢了一半,看来要超越他们,是件让人头痛的事情。

又过了三个星期,李辰对神魂的感觉越来越强,而且,此时他的神魂似是一团燃烧的火焰,正一点一点地熄灭。

正常人的神魂不可能出现衰弱,除非是受到道术的攻击,或者被禁制。

而我的神魂也是正常的神魂,为什么却一点一点地衰弱?

李辰绞尽脑汁,仍想不出个原因。

书卷上所写的固本而超脱,固本,正是强壮神魂,但我修习此法已经这么长时间,怎么一点儿的效果也没有。

难道是缺了些什么重要的东西?

不禁想起那句话,循五行之力,御六气之灵,朝元聚顶。

五行之力,六气之灵,朝元聚顶!

五行之力,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之盛衰,阴阳相生相克;而六气之灵,应该是天地间六种灵气。

五行力生成之处,便是六气之灵酝酿的地方,玄幽门中,那里才有这样的地方呢。

李辰忽然想到玄幽门弟子说到的灵台,这灵台,便在后山的千年古柏之下。

想到千年古柏,便想到每日盘坐在那块白碧如玉平石上的老人。

“难道灵台就是那里。”

</div>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