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杀清》第三十二章 拜见主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刘茂遐深吸一口气,缓缓道:

“赵公子不愿在秦王殿下身边,原来所图乃大啊!”

见赵崇宇依旧不吭不响地看着自己,刘茂遐沉思了好半天才说:

“你不是问我愿望吗,我也有,不过,我刘茂遐的愿望说出来谅你也无法替我分担一二,不说也罢。。。。。。”

“刘先生莫不是诓赵某?”

“哈哈哈,赵崇宇啊赵崇宇,你自命清高,刘某也不是俗人,所幸告知与你,让你死了这个念头。”

刘茂遐沉默半晌,显然是内心经过要不要说出这件事情的抉择和挣扎,才缓缓道:

“元人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一文中讲到:‘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我看不止如此,即便是在平常年代,老百姓还是最苦的。前明皇庄云集,强占民田,分封藩王;而今大西,四大王、八小王、八国公、十六州侯、三十二府伯、六十四县子、还有数之不尽名义上无食邑却侵吞田地的军功男爵,兼并天下之势比之前明更加愈演愈烈,若非李定国开疆辟土不断地将失去土地的农夫们输送到极西之地的战场上,恐怕大西各州早就揭竿而起了。某有一言待你观之,李定国班师回朝之日,就是大西分崩离析之时。”

赵崇宇深以为之,土地历来都是战争的源头,如今大西已然布上了前明的后尘,只等着那些土地被剥夺的战兵回来,一看自己为国卖命,家中连田地都被国家占了,不急红眼立杆子造反才怪,当下点头不语。

刘茂遐见他认同,以为难得遇到一个能听进去此话的人,便打开了话匣子:

“而今大西朝政,四党争利,六狗得宠,内有秦燕二王意图不轨,外有满清八旗虎视眈眈,红衣暴乱好比雪上加霜,如今大西朝廷还要加兵设饷,再加之皇室奢侈,冗官冗食,某不知其他诸地税赋如何,单论江浙二州,已然是不堪重负,看着金陵繁华,暗地里却波涛汹涌,你可知道,天下最好做的就是你们大西的官,破家县令亦有百万家私,贪腐之厉堪称恒古少有。”

赵崇宇越听越不是滋味,他知道大西堪忧,但却不认为如同刘茂遐说的那般一无是处,当下反问道:

“先生是在含沙射影,说我去投满清?”

“非也,我只是在说大西外强中干,早晚必成他人之物。”

“那先生的意思是?”

“我且问你一句,你若能答我,我刘玄初甘愿跟你去德清县当个无俸无禄的狗头师爷。”

赵崇宇一听有戏,忙追问道:

“先生但言无妨,赵某知无不答。”

“历朝历代,明君出则天下久治,昏君现则分崩离析,不论朝兴朝灭,百姓皆遭屠戮,某有一问,如何才能保证朝朝明君,百姓少受折磨?”

刘茂遐一通话问完,不客气地抢过刘国旭手中的酒盏,给自己斟上一杯,好整以暇地等着赵崇宇出丑,他敢打赌,这个问题莫说是赵崇宇,即便是三皇五帝复生也回答不上来。

谁知赵崇宇心里却掀起了惊涛巨浪,刘茂遐此一问,好比在问如何保持一个开明的政体、一个相对公平的社会大环境,他不禁细细打量起这个不修边幅的刘先生来,难道感情你老人家也是穿越来的,问的问题都这么超前的?

刘茂遐见他不答话,只是神色诡异地看着自己,心中暗笑原来也是个泯然众人的俗人,起身道:

“某也不为难公子了,此间就此别过,来日无缘再见。”

“等等!”

是你逼我的,赵崇宇暗骂一声,站起来斩钉截铁地对刘茂遐说:

“敢问先生君权谁授!”

刘茂遐心想是我问你还是你问我,不过一想赵崇宇提出来的问题,心思一活络,有些迟疑道:

“君权神授呼?刘某不信,但何人所授?你且说来听听。”

赵崇宇心说你听就好,压低声音道:

“君权民授,先生可服?”

“民授?你说这些不服教化的愚民?赵公子你说的什么笑话?”

“愚民?项羽、刘邦、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李自成、张献忠,哪个不是靠着千万百姓打天下夺天下,等到坐了天下便翻脸不认人,斥责天下百姓为愚民,神化他们的皇权,让等闲窥伺不得,从古到今,只有陈胜王说了一句大实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刘茂遐听得心血澎湃,不过表面上还是不服,道:

“你说的是霸道,不是王道,我问的是就算开国皇帝圣明,如何保证其后的皇帝依旧圣明?”

“保证不了!”

“保证不了?”

“保证不了就换个人来做皇帝!”

“啧啧,还是霸道,我说过战火一起,民不聊生,你怎么听不懂老夫说的话?”

“是先生没有听懂在下说的话,在下说过君权民授,既然皇帝都是百姓选出来的,那他之后谁当皇帝,可不是他说了算,而是百姓们选。”

“你。。。。。。你说什么。。。。。。选。。。。。。选皇帝。。。。。。”

刘茂遐见鬼一般盯着赵崇宇,心想我已经够狂了,想不到还有一个比我还狂的人。连皇帝都敢让千万百姓选,还有什么他做不出来的,难怪年纪轻轻就敢屡下险棋,真的不是一般的狂。

“先生觉得不可能?”

刘茂遐被赵崇宇一诘问,心中反复思量,反而觉得他说的倒是一个办法,但是施行起来却有太多难点,当下抱着请教的姿态问:

“。。。。。。天下民众,民智未开,如何确定选出来的皇帝是一个明君?”

不过既然他按照赵崇宇的套路出牌,赵崇宇就不疑他能提出什么预见之外的思路,当下侃侃而谈道:

“广普教育,开启民智,使民选之厉害深入民心,其实百姓比你我聪明,趋利避害心思打得响亮,明明选出来的皇帝百害无一利,谁会去选他来祸害自身?”

“既然皇帝都是百姓选出来的,那官员也是百姓选出来的了?”

“那是自然。”

“那皇帝官员污秽一气,戕害百姓又当如何?”

“弹劾罢免他们,改选贤能而已。”

刘茂遐听后脸色一变道:

“皇帝官员手握重兵,百姓们手无寸铁,又当如何?”

这问题问到了症结所在,见刘茂遐锲而不舍大有打破沙锅问到底地趋势,赵崇宇不管不顾了,一句话就彪了出来:

“军队必须掌握在百姓的手中,但为免军令不畅,所以必须有一个被百姓选举出来的党派,由党派中人去掌握军队。这样不论皇帝、官僚,都不能随意处置百姓。”

“党派。。。。。。如今党派,昆、粤、楚、浙,尽是勾心斗角之辈,又有哪个真心为民的?”

“所以,就需要先生与某组建一个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之党派。”

言罢,赵崇宇再行一礼,刘茂遐算是彻底被赵崇宇的一番宏论给震慑住了,心中的惊涛巨浪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了,赵崇宇见他脱力一般摊在椅上,知道他心绪不宁,也不去打扰他,反观刘国旭吃喝地畅快,全然没有被二人的带进去,也自取筷子,吃肉喝酒,坐等刘茂遐醒转过来。

刘茂遐好半晌才悠悠吐出一口气息,面色红润,好似恢复了当日在平西王府里谈笑风生的大谋士模样,站起来冲赵崇宇一揖到地道:

“蜀中刘玄初拜见主公!”

</div>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