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锅煮三国》第九章 吊住你的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已是三月,齐鲁大地上已经让人闻到了春天的气息,以往凌厉的寒风终于变得少气无力起来,吹到脸上很舒服,太阳也懒洋洋的,照在脸上暖暖的。然而,在兖州范县的东平相府门前,却依然是杀气腾腾。那些虎背熊腰的守卫一个个面若沉水,眼中寒气逼人,对于他们来说,仿佛春天依然非常遥远。或者,在他们的生命里,根本就没有春天的概念。

巳时三刻,郭嘉牵着一匹火红色的骏马,出现在东平相府门前。他依然是一袭不变的青衣,丰神俊朗的脸上写满了春意,昔日清瘦的身影似乎结实了许多,一双波光粼粼的眼睛里透着无比的自信。

郭嘉对着一个站得笔直、宛若雕塑般的守卫微笑道:“劳烦阁下进去禀告你家大人,就说故人来访。”

也许是被郭嘉的热情感染了,或者是被郭嘉非凡的气场所震撼,守卫脸上的冰河解冻了,点头道:“请先生在此稍等片刻,小的这就去。”

不一会儿,这个守卫一溜小跑地出来了,对着郭嘉施了一礼道:“我家大人有请,请先生随我来。”

郭嘉的脸上依然在笑,但头却摇了起来,轻声道:“让你家大人亲自出来迎接,否则,某就不进去。”

这一句话让所有的守卫都长大了嘴,大得几乎能塞下一个完整的鸡蛋。要知道,他们的主人程立因力保范县、东阿、鄄城三地不失,为驱逐吕布军立下大功,刚刚被兖州牧曹操封为东平相,正是春风得意之时,莫说这个脸生的书生,就是兖州司马荀彧到此,也不敢如此盛气凌人。

郭嘉还在笑,声音依然很轻:“诸位大哥如果腿脚不方便的话,某就大声叫了。”说着,他果真叫了起来:“程仲德,故人来访,你还不快快出来迎接,更待何时?莫不是官做大了,架子也大了起来?”

众守卫大惊失色,方才进去禀告的那个守卫急忙道:“先生莫喊,小的再去禀告。”话音未落,他就像风一般冲了进去。速度之快,连刚刚在山里加练了一个月跑酷的郭嘉,眼里也露出了赞许的目光,心道:“此人倒是个练跑酷的好苗子。”

不多时,只听府内一阵有力的脚步声骤起,人未到,爽朗的笑声却抢先飘了出来:“遍数天下之士,敢在某门前如此放肆者,非颖川郭奉孝莫属!”话音刚落,只见一个身材高大的老者大步流星的走了出来。他的头上虽已有星星点点的白发,但刚毅的脸上没有一道皱纹,眉如剑,眼如剑,鼻如剑,唇如剑,身如剑,整个人就如同一把出鞘的宝剑那样锋芒毕露。

“好大的气场!好敏锐的判断力!东郡程立,果然名不虚传!”郭嘉心中赞叹不已,嘴上却道:“多日不见,仲徳兄风采依然,胡须又茂密了许多,当和美髯公关云长媲美。”

两人见礼完毕,程立笑问:“奉孝贤弟,听说你在冀州袁本初那里高就,怎么有空来愚兄这里了?”

郭嘉笑答:“小弟酒瘾犯了,所以想找仲徳兄痛饮一番。”

“好!好!好!多年未与奉孝共饮,愚兄甚为向往。”程立哈哈大笑,挽起郭嘉之手,两人并肩而入。

一路来到客厅,分宾主而坐后,程立吩咐左右道:“上好酒好菜,今日某要与奉孝贤弟一醉方休。”

“仲徳兄,且慢!请听小弟一言!”郭嘉拦住了热情好客的程立。

程立失笑道:“昔日在颍川对饮,都是贤弟来定喝酒之法,怎么今日到了愚兄的府上,贤弟还要强出头不成?没想到,传说中喧宾夺主的故事也会发生在你我的身上?”

郭嘉起身施礼,不慌不忙道:“非是小弟喧宾夺主,而是小弟新近觅得一招,名曰‘洛阳水席’,乃天下美味,仲德兄难道不想尝一尝吗?”郭嘉深知程立喜好美食,所以来食诱于他,不怕鱼儿不上钩。

果然,一听是天下美味,程立不觉咽了一口口水,急声道:“贤弟,既然有如此美味,何不速速做来让愚兄大快朵颐?”

听程昱这么一说,郭嘉反而大马金刀地坐了下来,轻轻抿了一口清茶,不紧不慢道:“此席以汤水见长,吃一道换一道,一道道上,就像流水一般,不曾间断,故名‘洛阳水席’。全席共有二十四道菜,除了四荤四素八凉菜之外,还有四道大菜,每上一个大菜,都要带两个中菜,美其名曰‘带子上朝’。第四个大菜上甜菜甜汤,后上主食,接着是四个压桌菜,最后再送上一道‘送客汤’。要做完这些,没有一个时辰是不行的。难道仲徳兄忍心让远道而来的小弟下厨劳作?若真是那样的话,就不是什么所谓的喧宾夺主了,而是如假包换的店大欺客了!”

“与你郭奉孝争辩,愚兄自愧不如。”程立微微一笑道:“说,你想要什么?”

“爽快!”郭嘉正色道:“两个条件。第一,如果仲徳兄品尝之后,觉得还能入口的话,就请在范县城中的闹市区为小弟寻一处所在,小弟要在仲徳兄的地盘上开一家酒楼。”

“这事不难,愚兄照办。”程立道:“愚兄想听听贤弟的第二个条件,那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因为按照贤弟的习惯,重要的事往往都放在在后头。”

“知我者,仲徳兄也!”郭嘉起身道:“身处乱世,小弟却手无缚鸡之力,难以保全性命,所以想请仲徳兄拨给小弟一百名训练有素的精兵,不知意下如何?”

“好一个大胆的郭奉孝,难道某的钢刀杀得他人,就杀不得你吗?”程立拍案而起,沉声道:“你这一个月来,已在山泽之中招收了二百名剽悍的亡命之徒,以为某不知吗?你到底要干什么?难道要替那袁本初谋取范县不成?欺某年老不成?你仔细看看,某虽然年近花甲,但眼还没花、耳还没聋呢!来人,将这个来自冀州的细作推出去砍了!”

“哈!哈!哈!”郭嘉大笑三声,道:“某自己会走,岂用尔等来推?”说着,昂首阔步往厅外走去。

程立脸上阴晴不定,忽地一咬牙道:“郭奉孝,你笑什么?可是在笑某不念旧情乎?岂不知当你替那袁本初来谋我范县时,就已经不把某当做朋友了?罢了,虽然你我各为其主,但某实在狠不下心来杀你。你走,最好走得远远的,莫要让某再看见你。否则,某眼里认得你,手里的钢刀却不认得你。”

“人都说程仲德刚愎自用、翻脸无情,没想到今日却对某网开一面。如此看来,仲德兄并不是无情之人。”郭嘉停住了脚步,气定神闲道。

程立哼了一声,并不言语,但脸色稍霁。

郭嘉回过头来,轻叹一声道:“有情则有情矣,只是——”

“只是什么?”程立被郭嘉这一句没说完的话吊起了胃口。

“仲德兄老当益壮,眼确实未花,耳也的确没聋,只是距离眼花耳聋不远矣!”郭嘉轻笑道。

程立大怒,须发皆张,喝道:“郭奉孝,难道鬼门关上走了一遭还没有吓掉你身上的轻狂之气吗?今日你要说不出个道道来,某就打你五十军棍,杀杀你那莫名的傲气。”

“仲德兄何必如此大声?要知道,两个人吵架时,声大的一方未必占理。”郭嘉慢条斯理道:“仲德兄自诩耳聪目明,难道却不知道小弟已经离开袁本初自谋生路了吗?”

“此言当真?”程立大惊道。

郭嘉道:“某虽然不治行检,但仲德兄应该知道,小弟平生不打诳语。况且,内黄距此不远,让人去打探一下便知。”

“袁本初非明主也,贤弟离开他正当时也!莫非贤弟此来,真正的用意乃是想要愚兄向曹公推荐你不成?”程立满脸都是兴奋之色,朗声道:“如此甚好,你我兄弟今后同事曹公,并肩为天下苍生而战!”

郭嘉摇头道:“多谢仲德兄的美意,辅佐曹孟德也是小弟的心愿所在。只是如今时机还不成熟,小弟还有一些事情要办,少则三月,多则半年,小弟会在许县与仲德兄会合。”

“许县?为何要去许县?”程立有些莫名其妙,他毕竟不知,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许县将会成为天下的中心。他见郭嘉心意已决,也不再勉强,笑道:“时近正午,贤弟不闻愚兄肚内咕咕作响乎?莫不是得了什么怪病不成?”

“此乃馋症也,医治不难,只是仲德兄莫要忘记小弟的那两个条件。”郭嘉哈哈大笑,跟随着两个从人出了客厅,直奔东平相府的厨房而去。

人在汉末,许多调料和原料都不具备,郭嘉只能量体裁衣,酌情而变。这样做出来的饭菜,虽说比不上后世正宗,但以那个时候的人的味蕾感觉来看,已经是美味中的美味了。

也没多大工夫儿,八个凉菜就先端了上来。紧接着是‘洛阳水席’的开桌大菜,久负盛名的洛阳燕菜,再下来是连汤肉片、西辣鱼片等等,二十四道菜流水一般而上,吃的程立一家人无不口舌生津,拍案叫绝。

当最后一道“送客汤”端上时,郭嘉也出现在了程立的面前。一袭青衣还是像来时那般一尘不染,白白净净的脸上也难以寻觅到一丁点儿的油烟。的确,一桌菜对郭嘉这样久经考验的“跑酷厨师”来说,只是牛刀小试而已。

郭嘉成功地俘虏了程立的胃,他来时所提的那两个条件就不能再称作条件了。

接下来,当然就是真刀真枪的对饮了。这一喝,一下子喝到了亥时三刻,两人方才抵足而眠。

第二天一大早儿,东平相府门前,郭嘉看着一个个像小老虎似的一百名精兵,不由向程立深施一礼道:“仲德兄果信人也,援手之恩小弟铭记五内。”

程立笑道:“愚兄敢不尽力吗?就算愚兄的脑袋想用老弱残兵充数,但愚兄的肚子并不乐意啊!它可不想这辈子就吃这么一次‘洛阳水席’。”

郭嘉也笑了:“仲德兄担心什么?只要小弟的酒楼在范县开起来,还怕没有你吃的吗?”

两人相视而笑。

郭嘉看了一眼昨日替自己传信之人,想起他那敏捷的身手,不由心痒难耐,厚着脸皮道:“仲德兄,这位壮士,小弟甚爱之,不知能否成全?”

程立苦笑道:“此人名唤薛良,乃是山中猎户,身手不凡,愚兄正要重用。既然贤弟喜爱,愚兄就好事做到底,一并送与你。”

郭嘉大喜,拍了拍薛良壮实的肩膀,得了便宜还卖乖,道:“这就叫吃人家嘴短!”

程立无语。

“曹孟德曹大老板,对不住了,为程立改名这事某就替你先办了。”郭嘉主意打定,道:“仲德兄,尝闻你少时常梦上泰山,两手捧日,不如在‘立’上加‘日’为昱,岂不更妙?”

“昱?”程立咀嚼片刻,大喜道:“程昱,好名字!贤弟大才,某不如也!”

“仲德兄,你送某一队人马,某送你一个名字,你我两清了!”郭嘉哈哈大笑:“记着,等某的酒楼开张后,你可不能白吃呀!因为某不欠你的!”郭嘉说着,引着一大队护卫扬长而去。只留下程昱站在原地摇头苦笑:“人都说,一字千金。可是,这郭奉孝的一个字,何止万金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