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宝钗嫁到》第三章 终是躲不过这一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傍晚的时候,宝钗和大丫鬟莺儿去到正房陪薛姨妈一起吃晚饭,这是穿越到这个世界后第一次和薛姨妈一起用饭。

按照莺儿的说法,自父亲去世,几房分了家后,自己就是和母亲、哥哥一起在夫人的正房用餐,因为夫人说现在家里人口少了,骨肉至亲不用讲究那么多。

父亲是薛家的嫡长子,除了几个庶出的弟弟外,还有一个一母同胞的弟弟,也就是薛蝌和薛宝琴的父亲薛岑。这一房也是和自己这一家人关系最亲近的人了,只是薛岑从小因为是家里幼子的缘故,不喜从商,为此不惜拂逆了祖父,以至于薛岑这一房并不得祖父的待见。

祖父去世后,更是带着一双儿女和妻子到处游历,鲜少归家。宝钗父亲离世后,家里就更显得空落。

宝钗前几天因为犯了旧疾,当时还病得昏了过去,薛姨妈担心她的身体,所以之前几天一直叮嘱莺儿把宝钗的饭食端到闺房内自用,此时虽未到大寒,却也不敢让宝钗因为路上吹了风。只是薛姨妈和莺儿都没有想到的是,冷香丸服用后复活的是宝钗的身体和一个几百年后的灵魂。

今天薛姨妈看宝钗身体已经转好,就让同贵下半晌通知莺儿,晚上夫人和小姐、少爷一起用餐。宝钗还未见过这个《红楼梦》中所描写的整日不务正业的哥哥。

既然早晚要见,躲也躲不过,宝钗倒是想,趁此可以问问哥哥最近有没有遇到自己所担心的那件事,如果真的有苗头,就及时想办法把恶果扼杀到萌芽中,如若是能救了可怜的香菱和那痴情的冯渊,也算是功德一件。

这么想着,宝钗加快了脚下的步子,带着莺儿走到了薛姨妈所居住的正房的外面。门外的小丫鬟已经在候着了,连连上前帮宝钗撩起厚厚的帘子,引着进了内室。一边走一边笑着向里间的薛姨妈道,“太太,大小姐到了。”

宝钗也笑着向里间走去,只见薛姨妈正在炕上坐着,看见宝钗忙不迭地让丫鬟先摆菜传饭,又连忙把宝钗拉到炕上,嘴里还关切地问着,“身子没什么不爽快吧?本来想着今天还让你在自己房里吃饭,暖和。可是这几天啊,你不在身边,吃饭都不香了。”

宝钗也撒娇拉着薛姨妈的手,“看妈说的,跟妈一起吃饭最香。这几天离了妈,这吃饭都成了苦差事了呢。”

薛姨妈满脸慈爱地看着自己的爱女,“你这丫头啊,越发嘴甜了,也怨不得我这心里时刻惦念你。你啊,长多大在我跟前都是孩子,就想着怎么能护着你平安。只是这女儿啊,终究还是要嫁出去,这让我怎么舍得啊。”说着,脸上现出一丝担忧和无奈,手轻轻拍着宝钗放在自己臂弯上的手。

宝钗羞红脸,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又不想让母亲伤怀,只是岔开了话题,“妈,这说着话才想起来问,不是说今天哥哥也是一起吃饭的吗?怎么哥哥还没到?不是有什么事情耽搁了吧?”

薛姨妈脸上的焦虑更深了,“他能有什么正经事?我晌午就派小厮出去寻了,这都好几天不着家了,连你生病的事情他都不知道。只知道在外面惹事。”

说到这里,薛姨妈向着莺儿和屋里几个丫鬟说了话,“你们去二门迎迎少爷,看看婆子有没有传来少爷的消息。”几个丫鬟应声退下后,薛姨妈才低声跟宝钗说。

“我的儿,下午云缎庄的王兴来给我禀报说你哥哥又得罪人了。本说是得罪了陈知府的一个庶子,但是却打听出来和忠顺王府有着什么关联。我想着要跟你贾府的姨妈打声招呼,以免到时人家给我们使绊子。真是为蟠儿操碎了心。咱家没有权利,事事都要仰仗你舅父和姨丈,我一直都觉得不踏实。总想着咱们薛家要是能出个在朝中能说的上话的人,那我才能把心放在肚子里。”

宝钗低头听了半晌,看薛姨妈说到这里顿了顿,倒也没往别处想,只能安慰薛姨妈道,“妈想的确实也是实情。只是漫说咱们薛家是皇商出身,无法直接进入仕途,即便咱们花钱捐了出身有了这样的资格参加科举,哥哥他,说实话,也不是能做这事的人。若说是那几房叔叔家,倒是也不是没有可能出几个有出息的弟弟,只是他们都年龄尚小,现在也不是打这个主意的时候。”

薛姨妈叹了口气,“我的儿,我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且不说你那几个堂弟弟能不能有出息,即使他们有了出息,咱们孤儿寡母的还能真的指望上他们不成?”

接着眼底现出一丝鄙夷,“远的不说,就从你祖父那里传到你父亲手里这些生意,他们哪个不是虎视眈眈的跟盯着肥肉似的?一个不小心,就被他们算计去了。你父亲去世后,我整天担惊受怕的,生怕自己一步行错,而连累了你兄妹二人的前程。要是蝌儿得父亲能帮衬咱们一把,我也愿意做主把这些生意铺子交给他们打理,可偏偏他无意于此。你也知道,咱们是跟宫里打交道,一步走错引来的可能就是滔天大祸,别人只看咱们挣钱,却不知道咱们平日担的风险。所以说,咱们这家里啊……”

宝钗听着也皱了眉头,这些情况她心里也很清楚,只是从母亲嘴里说出来却让家里的境况更加飘摇,她的心也跟着沉了下去。但是又不想母亲为此太过焦虑,母亲急坏了身子,家里就更少了顶梁柱。

宝钗也试着温言相劝,“妈,什么事都得慢慢来。哥哥那里,我得空也会跟他谈谈。”话虽这么说,宝钗心里却连自己也是不信劝薛蟠能有什么效果,转而换了话题,“妈,饭都凉了,哥哥还没回来,咱们还是热下饭菜等哥哥回来再传饭吧。”

薛姨妈喊了声同贵,进来的是个小丫鬟名唤小乐。小乐躬身上前回道,“回太太,同贵姐姐去二门打探消息还没有回来。王嬷嬷倒是等了一会了,您看现在是不是让她进来回话?”

薛姨妈点头,“那就上王嬷嬷去外间候着吧,我和大小姐这就过去。”

小乐点头应了,去传王嬷嬷。

这里薛姨妈跟宝钗说,“我让王嬷嬷选了几个得用的丫头过来,这会应是送来了。咱们去瞧瞧吧,看看有没有和你心意的。”

宝钗点头应是,扶着薛姨妈走去了外间。

王嬷嬷和几个十三、四岁的小丫头已经等在了外间,王嬷嬷一看薛姨妈和宝钗进来,立即笑着迎了上来,“请太太安,大小姐安。这是我挑的几个看上去还利落的丫头,都是府上的家生子,绝没有那些家事背景不清白的。”

薛姨妈点了点头,走到主位上坐了下来,宝钗没有坐,立在母亲一旁,静静地看着下面低着头的丫鬟。从这几个丫头的穿着打扮上倒是看不出太过出挑的。

薛姨妈回头向宝钗道,“今天宝丫头做主,想留哪个丫头就留哪个丫头,毕竟是你贴身服侍的,保不齐得跟着你一辈子的,最重要的得是你自己满意。”

宝钗红着脸应了,心说妈今天是怎么了,总觉得话里有话似的。按说薛姨妈按照书上所说不是属意亲上加亲吗,但是怎么现在着急不断暗示自己出嫁的事情。难道是自己错了,薛姨妈是另有打算?

虽然心里狐疑不已,但是面上却云淡风轻,半点不露。她只是柔声却坚定地向那几个低头的丫鬟说,“你们抬起头来,让太太和我看一下。”

几个丫头听言恭顺的抬起头来,宝钗上前,目光停留在左排那三个容貌出众的女孩子身上,指了指她们,“你们叫什么名字?”

三个人依次回答,“奴婢望月,奴婢云楼,奴婢月娥。”

宝钗听了没有说话,只是看向王嬷嬷,王嬷嬷心领神会地说,“望月和云楼是姐妹,她俩的爹就是余香馆的大管事赵武,她俩的娘原是针线活上的绣娘,现在眼睛不好了,倒是不在府里做事了。月娥的爹是珠翠阁的二管事,娘内宅的管事嬷嬷。”

宝钗了然地点头,望月和云楼倒是看着眉目端庄,端庄却不木讷,看得出来都是个心里有数的。月娥眼里总有种说不清楚的闪烁,倒是让宝钗觉得不甚喜欢。她心里已经属意了望月和云楼两姐妹,转头望着薛姨妈,“妈,我看就这俩吧。”

薛姨妈点头,“只这两个合意的?我看你还是再挑一个,四个大丫鬟才配你的身份。”

宝钗心里的诧异更多了几分,四个,这个数字,不禁让她有点恍然。难不成这是挑陪嫁丫鬟?

宝钗沉思的当口,王嬷嬷按耐不住了,谄媚地笑道,“大小姐,要是还入眼的话,您看这个丫头合不合你心意?”

宝钗一眼瞧去王嬷嬷所指了前排的一个眉目还算清秀,模样中等的丫头,看着还算利落。还未开口,薛姨妈那边发话了,“王嬷嬷,你这是把自己的宝贝女儿也推出来了?”

王嬷嬷唯唯诺诺地笑着躬身回话,“这丫头从小体弱,我就没舍出这张老脸让她在主子跟前拿月例银子,不过现在她这身子也调养好了,我也调教了几年。想着总得抱抱主子的恩德,就想着趁着这次让她跟着大小姐也能长长见识,跟着莺儿姑娘学学眉眼高低。”最后一句话确是看到莺儿挑帘子进来临时加上的。

薛姨妈倒是嘴角扬了扬,“你话说到这份上,让我都不好回了你。宝丫头,你做主吧。看看跟这丫头……”王嬷嬷立即接上话,“她小名叫双儿。”

“嗯,看跟双儿合不合眼缘吧。”薛姨妈继续说道。

宝钗也点了头,若有所思地跟薛姨妈说,“妈,既然是王嬷嬷的一片心意,我就留下了她吧。”

王嬷嬷脸上的笑意更胜,“你们几个有福气服侍大小姐的丫头还不敢进给大小姐磕头?”

宝钗一眼瞥见莺儿在一旁脸色不好看,欲言又止,就示意薛姨妈,招呼王嬷嬷和几个未入选的丫头先散了,选中三个丫头也让退到门外。这才招呼莺儿回话,“这么神情慌张的是出了什么事?”

莺儿急急说道,“太太,大小姐,不好了,大少爷在外面打死人了!”

宝钗的心沉到了谷底,那边薛姨妈也神色大变,差点昏倒在椅子上。

周末双更啦~~~~~看在天蓝发烧坚持双更的情况下,大家多支持吧~~~求票票,求收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