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管锥集》二、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音yu),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音shi)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

孔子如是说。

因为孔圉地位高,所以,一般人都以为,不耻下问,是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求教不感到羞耻。

这个解释也未尝不可,如果,孔圉不是大夫,而是国君的话,就更可了。

下,本意是表方位,但引申的话,就是表态度谦卑。

按照以上的解释,向地位高和平级的人求教,就不觉得羞耻了。而在生活中,向平级求教,是最难堪的,所谓同行相轻。

所以,不耻下问,最贴切的解释是:不以卑下地向人求教而感到羞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