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道酬勤全集》电影文学剧本 金钗玉莲(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片头

2。@本章节孤独手打 www.ShouDa8.Com@江南春景鸟瞰

天空洁净如洗,俨如大海,清澈透底。

乳燕成双,凭空掠过。

桃李争艳,姹紫嫣红。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更显出一派欣欣向荣的蓬勃生机。

3。杭州西湖

柳条依依,水光粼粼。

满山青翠,一湖荷花,诗情画意。

正值仲春时节,湖边尽是踏春人。仕女、书生、相爷、名妓、老丈混迹其中,热闹非凡。

歌声起:

“人笑人歌芳草地…”

4.杭州西湖

游船从断桥下划过。

船上凤管丝弦,有人指点湖畔*。

船尾留下层层涟漪。

歌声继续:

“…乍晴乍雨杏花天…”

5。杭州西湖

苏堤上游人如织,熙熙攘攘。

一湖金波,一湖小舟。

花伞游动,人随春风。

歌声继续:

“…蝴蝶飞来采*…”

6。杭州西湖

西泠桥显得更为雅致。

柳絮飞扬,枝条亲吻水面。

纱裙轻移,一群淑女漫步而过。

欢歌笑语,一帮书生谈笑而来。

歌声结束:

“…路上游人赛神仙。”

7。西湖畔花丛中

盛开的花卉。

郑文焯摇扇而来。英俊潇洒,眉眼之间流露出聪慧,才华横溢,著一领新绸衫,戴细布蓝冠,面含微笑。

百花吐艳,郑文焯沿小路前行。

8。飞来峰冷泉亭

有游客在亭内歇息。

郑文焯从亭中摇扇而出。

面前是碧翠的青山,他沿着曲折而上的石阶缓步而上。

9。飞来峰腰小径

郑文焯在小径转弯处停步环视。

小径的前端传来少女银铃般的笑声,他循声望去。

突然出现一个满头珠翠的少女,后面跟着一个丫鬟,正是杨琼英与春梅。幸好郑文焯早有准备,避身闪过,不然定会撞个满怀。

杨琼英红着脸站住。这是一个眼含秋波,眉横远山,玉齿朱唇,温柔贤静的女子。衣着华丽,举止大方,显出大家闺秀的风范。

郑文焯为杨琼英的美貌所吸引,一时目瞪口呆。

杨琼英羞怯的以袖遮面。

郑文焯向杨琼英恭敬行礼。

郑文焯:“小生无礼,请小姐恕罪。”

杨琼英:“是奴家不慎,相公休得多虑。”

郑文焯:“小姐在上,敢问潭府何地?”

杨琼英犹豫着,身后的丫鬟抢着说了。

春梅:“小姐,走吧,夫人在山下等着呢。”

杨琼英向郑文焯施礼。

杨琼英:“相公,告辞了。”

郑文焯还礼。

杨琼英与春梅婀娜而去。

10。顺坡而下的石阶

莲步轻移,大红长裙拂动石旁的小花。

山青水秀,绿荫深处小鸟啼鸣。

杨琼英驻足回目。

郑文焯仍然站在转弯处,目送杨琼英。

杨琼英羞怯的回身欲走。

小脚踩在虚空石块上,身躯一晃。

杨琼英:“哎哟。”

春梅:“怎么了,小姐?”

杨琼英指了指脚。

春梅搀扶着她走了两步。

春梅:“还能走吗?”

杨琼英在路边的大石上坐下,痛苦摇头。

11。飞来峰腰小径

郑文焯提着袍角顺着石阶飞奔而下。

他猛然站住,犹豫不决。

从他身后转过来两个轿夫,一乘小轿。

郑文焯大喜,伸手拦住轿夫。

郑文焯:“停下,停下。”

12.顺坡而下的石阶

小轿在杨琼英身边停下。

轿夫向杨琼英施礼。

轿夫:“小姐,请上轿。”

杨琼英:“是谁叫的?”

轿夫手指山上。

轿夫:“相公。”

杨琼英顺指望去。

郑文焯远远向她挥手。

杨琼英绯红着脸,低头进轿。

13。顺坡而下的石阶

小轿颤悠悠的远去。

杨琼英抚面沉思。

路上石阶,山边小花。

14。飞来峰腰小径

绿意盎然,阳光缕缕。

郑文焯目送小轿远去。春风习习,长袍飘飘。

15.片名

小轿似乎融入绿草红花之中。

绿树丛中推出黄色隶书片名。

金钗玉莲

歌声起:

“阳春三月绿青山…”

16。飞来峰腰小径

步履缓缓,留意重重。

赵文焯留恋而惆怅的注视着早已人去的山下。

歌声继续:

“…西湖风景春guang暖…”

17。顺坡而下的石阶

小轿在绿树丛中穿行。

杨琼英若有所思回头遥望。

歌声继续:

“…万花丛中金玉缘…”

18.杭州西湖

郑文焯登上断桥。

一湖碧水荡漾,几多小舟穿梭。

歌声结束:

“…一段佳话天下传。”

19。郑寓书房

春guang透窗而入,明亮而灿烂。

简陋然收拾干净,书案上书籍成摞,文房四宝及纸张。

郑文焯端坐案前,苦心思索。

他面前纸上有字,潇洒,有力。

突然,郑文焯提笔疾书。

纸上龙飞凤舞,有怀素之神韵。

格窗外阳光明媚。

有敲门声。郑文焯搁笔起身。

郑文焯:“谁呀?”

王夫之:“郑兄,没想到吧?君有千条登天路,我有万种腾云术。快开门。”

20。郑寓前院

郑文焯拉开院门。

王夫之与张景祁同入。前者一白胖书生,五尺身躯,文质彬彬,着一白领长衫;后者一瘦高秀才,含笑眼,薄嘴唇,说话手舞足蹈,性情中人。

郑文焯施礼。

郑文焯:“两位真早。”

张景祁:“别说风凉话,郑兄,你可把我们害苦了。”

郑文焯:“此话何来?”

王之夫:“前日清明,我与张兄前往贵宅邀郑兄西湖游春,听得老伯说知,方晓郑兄躲到这里用功,害得一阵好找。”

张景祁:“这不,一大早寻了千条巷,敲了万家门,谢天谢地,总算找到老兄。”

郑文焯:“都怪小弟行程匆匆,未能与两位报知去向。望谅。”

张景祁:“离家二十多里,移居寓所,不知为何?”

郑文焯:“这是家父旨意,说是家中人多喧哗,家务繁琐,怕我无心读书,正好祖上遗下这宅小院,收拾后倒也清闲自在,便令小弟借寓数月,以迎京考。”

王夫之:“伯父望子成龙,可谓用心良苦。”

张景祁:“离家路遥,谁人与你做饭,煎茶,浆洗衣裳?”

郑文焯:“我家并非豪门大户,平时在家,家务琐事也作的一些,这次单挑门户,正好末年自身,借此领略百姓之生计。”

张景祁击掌叫好。

张景祁:“妙哉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王夫之:“咱们先走。以后除了节庆外,我们就不打扰郑兄了。让郑兄专心致志,聚精会神,考上状元,耀祖扬威。”

张景祁:“郑兄,那就告辞了。”

郑文焯拦住两人。

郑文焯:“初来乍到,还是进屋歇歇,喝杯茶再走不迟;再说,阔别多日,也得叙谈一番才是。”

张景祁:“免了,我们也得回家用功,向郑兄看齐。”

王夫之:“还是坐坐,过门不入非礼也。”

郑文焯:“张兄,王兄,请。”

21。郑寓书房

郑文焯正在斟茶。

王夫之信步踱着,偶一低头,看见案头纸上墨迹,好奇望去。

王夫之:“郑兄正在作诗。”

郑文焯急急赶去。

郑文焯:“胡乱涂鸦,莫污了二位慧眼。”

王夫之将诗稿递与张景祁。

张景祁:“云鬓金钗莲步摇,春恋青山笑纹娇。绿轿随风渐隐去,…”

王夫之:“郑兄,还有呢?”

郑文焯:“正想着,二位就来了。”

张景祁:“敢问是谁家小姐,居然勾得郑兄神魂颠倒,真是奇迹。”

郑文焯摇摇头。

王夫之:“姓氏总知道吧?”

郑文焯依然摇着头。

张景祁:“莫非是梦中所见?”

郑文焯:“实不相瞒,前日西湖散步,意外得睹玉面。”

王夫之:“茫茫人海,何处再觅?”

郑文焯:“虽然只是一面之识,片刻之交,小姐花容美貌,亭亭玉姿实难忘却,但愿再度相逢,也好问得清楚。”

张景祁:“正如稼轩在《青玉案》里所写:‘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陨石入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王夫之:“…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郑文焯若有所思,眼光一亮。

郑文焯:“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2。杨家绣楼

杨家后院绣楼。

杨琼英闺房。

小巧,雅致,床上飘着流苏轻纱,红衾绣枕,圆桌小凳,一幅梅竹图显得素雅,书架上陈有凤尾琴,几盆兰草。

一缕青烟徐徐上升。

围廊上,杨琼英凭栏细读。

少顷,杨琼英长吁一声,抛书身起,侧过粉面。

杨琼英:“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条依依,花团锦簇。

杨琼英神色茫然所失。

云鬓上金钗闪动。

春梅端来一杯茶。

春梅:“小姐,喝口茶吧。”

杨琼英摇摇头。

春梅:“小姐还在想他?”

杨琼英没有言语。

春梅:“真是萍水之交,竟引得一段幽思。相公啊相公,你是何方人氏,居然使得我家小姐魂牵梦绕,茶饭不思。”

杨琼英不好意思,举手欲打。

杨琼英:“死丫头,又在胡说。”

春梅笑着躲开。

杨琼英:“看我告诉夫人,又得叫你挨骂了。”

春梅:“我也会告诉夫人,小姐得了相思病。”

杨琼英语塞。

春梅:“小姐真是念念不忘。”

杨琼英:“一日不思量,又攒眉千度。”

春梅:“小姐,若是那位相公有情,定会苦苦寻觅,如果只是一时兴起,绝非所托之人,还有什么念头。”

杨琼英:“可我身在深宅大院,他就是有心,又如何寻得?”

春梅:“姻缘本事天注定,他若有心,定会相逢。”

杨琼英:“莫非只是相思苦?”

春梅:“小姐,后花园里开了好多花,咱们去看看。”

春梅强拉着杨琼英下楼。

23。杨宅后花园

杨琼英与春梅步入圆拱门。

花开争艳,彩蝶翩翩。

春梅:“小姐馅心,容我回绣楼去取团扇,这里竟有这么多‘祝英台。’”

春梅转身跑去。

杨琼英缓步走着。

百花盛开,草木青翠。

小径曲折通幽,小鸟欢鸣。

轻纱裙摆在碎石小径移动。

传来郑文焯吟诗声。

郑文焯:“云鬓金钗莲步摇…”

绿意盎然,枝叶茂盛。

郑文焯:“…春恋青山笑纹娇…”

小池,荷花,廊桥,垂柳。

郑文焯:“…绿轿随风渐隐去…”

杨琼英若有所思,停住脚步。

风声中,,郑文焯吟诗声再起。

杨琼英惊喜,抬起星眸。

24。郑寓后院

郑文焯在一墙之隔的郑寓后院踱步。

垂首皱眉,苦思不得。

郑文焯:“云鬓金钗莲步摇…”

25.杨宅后花园

杨琼英又惊又喜,粉面绯红。

她向前一步,又羞怯退回。

郑文焯声音再起。

郑文焯:“…春恋青山笑纹娇…”

26。郑寓后院

郑文焯在树下踱来踱去,苦思冥想。

郑文焯:“…绿轿随风渐隐去…”

27。杨宅后花园

杨琼英终于鼓足勇气,念出下句。

杨琼英:“…红雨随心伴今朝。”

她闪到花丛之后。

28。郑寓后院

郑文焯猛然站住,如梦初醒。

郑文焯:“红雨随心伴今朝。好,妙极。”

他找来短梯,架上隔墙。

29。杨宅后花园

春风得意,蝶舞鸟鸣。

花园里空无一人。

杨琼英在花丛后半掩粉面。

30。郑寓后院

郑文焯迷惑不解。

他退下短梯。

他在摇着头。

突然,他重又爬上隔墙。

31。杨宅后花园

从花丛后露出身的杨琼英躲闪不及。

32.隔墙

郑文焯看见背面而立的杨琼英,笑起。

郑文焯:“我想也是,朗朗乾坤,能够续出小诗者必非鬼怪,若非才女,定是仙女下凡。”

杨琼英掩面不答。

郑文焯:“是了,小生无理,惊着小姐了。小生这就告退。”

杨琼英转过身来。

杨琼英:“等等。”

郑文焯认出小姐是谁,欣喜若狂。

郑文焯:“原来是你?”

杨琼英红着脸,低头不语。

郑文焯隔墙向杨琼英行礼。

郑文焯:“小生郑文焯拜见小姐。”

杨琼英还礼。

杨琼英:“上次飞来峰之事,若非相公急人施助,奴家可就狼狈了。”

郑文焯:“得为小姐效其绵薄,是郑某有幸。倒是小姐花容月貌,端庄典雅,使小生不能忘怀,故吟诗恋之。”

杨琼英:“相公过奖了,奴家相貌丑陋,不足挂齿。”

郑文焯:“待小生逾墙过去,看个明白。”

杨琼英慌忙后退。

杨琼英:“相公如逾墙而入,奴家当告退,并以无理之人待之。”

郑文焯:“小姐止步。小生原以为与小姐从此天各一方,不想仅一墙之隔,大喜所望,有些冲动,还望小姐见谅。”

杨琼英低头抚花。

郑文焯:“敢问小姐芳名?”

杨琼英:“奴家姓杨,小名琼英。”

郑文焯:“这家主人张大人是小姐…”

杨琼英:“正是家父。”

郑文焯满面春风,笑逐颜开。

郑文焯:“这就是了。明日当登门拜访,以求再见小姐尊容为快。”

杨琼英:“这里原本是空落小院,郑相公何以搬来此处?”

郑文焯:“此本祖上基业,家父求其清静,正好读书,就命我入住备考,西湖回来次日就搬来了。”

杨琼英:“世上竟有如此巧事?”

郑文焯:“天公作美,让小生得见小姐,此为一巧,新迁寒舍,居然与小姐为邻,此为二巧,一首小诗,两人合成,此谓三巧。正是小生与小姐有前世姻缘,才能在人海之中觅得小姐踪迹,才能在苦思冥想后再次相见。”

杨琼英羞怯难当,以袖掩面,转身欲走。

郑文焯:“杨小姐何以不辞而别?”

杨琼英:“郑相公言语中似有轻薄之意,奴家从未与外姓男子谈过一句话。如此娓娓而谈,似乎不妥。”

郑文焯:“小姐此言差矣。儿女之情,男女相恋,人皆有之。小生之事向小姐吐露真情,并无越轨之作,怎为不妥?”

杨琼英默然。

郑文焯:“杨小姐,此次重逢,出乎文焯意外,实乃老天眷恋文焯。不知小姐是否能念及小生一片痴情,隔三岔五,下楼与小生少叙几言?”

杨琼英:“相公宏图待展,应该勤奋攻读才是。”

郑文焯:“小姐若能前来,便是对小生莫大宽慰。”

杨琼英:“家教甚严,怎能长离闺秀?”

郑文焯:“花园赏花,焉有不可?”

杨琼英一时无法权衡利弊,犹豫不决。

郑文焯:“杨小姐,可怜小生如何?”

杨琼英红脸不语。

春梅沿小径而来。

春梅:“小姐,原来你在这里,叫我好找。”

杨琼英:“有事吗?”

春梅:“夫人叫你。”

杨琼英瞄一眼隔墙的郑文焯,略显歉意,轻移莲步,回身而去。

郑文焯:“小姐。”

正欲离去的春梅认出了隔墙而立的郑文焯,惊喜。

春梅:“原来是你。”

郑文焯向春梅行礼。

郑文焯:“正是小生。”

春梅:“天下竟有如此巧事?小姐苦思不得,原来就在墙外。”

郑文焯:“大姐,请稍等片刻,在下有要事相告。”

春梅:“相公真会找门路。”

33。杨宅内室

竹帘悬门,门梁有鸟笼。

杨士廉进入。此人身材魁梧,稍短美须,眼光敏锐,举止豪爽。

杨夫人微胖,与杨琼英分坐其中。看来气氛极不融洽,母女均沉默不语。

见杨士廉进来,杨琼英起身行礼。

杨琼英:“见过爹爹。”

杨士廉扫视杨夫人一眼,回观女儿。

杨士廉:“何事不快?”

杨琼英:“您问母亲。”

杨士廉:“夫人,琼英惹你生气?”

杨夫人:“问问你掌上明珠吧。女大当嫁乃天经地义之事,此次有一世交前来做媒,唤她商议,却偏不答应,声称年岁尚小,还想陪你几年。可知我是几岁入杨府的?”

杨士廉望一眼女儿。

杨士廉:“琼英,你先退下。”

杨琼英起身而去。

杨士廉在太师椅上坐下。

杨士廉?“所托何人?”

杨夫人:“洛阳太守赵阳翰长子。”

杨士廉大怒,拍案而起。

杨士廉:“夫人差矣,眼中只看赵家荣华富贵,飞黄腾达,难道不知太守长子乃无赖之徒,酷喜嫖赌,鱼肉乡民,无恶不作,这种花花公子居然想娶我女儿,真是痴想。”

杨夫人:“虽说琼英自幼熟读经史,琴棋书画,样样皆能,也不能在家一生吧?”

杨士廉:“我宁肯让女儿一辈子空守闺房,也不能将她送入火坑。”

杨夫人不快。

杨夫人:“也好,让你为女儿择婿吧。”

杨士廉爽朗笑着。

杨士廉:“那就当仁不让了。夫人,我不会看重那些家财万贯的无能之辈,也不会答应那些口蜜腹剑的市井小人,只有那些能起善战的武将,才能是我杨家的东床快婿。”

34。杨宅正厅

整洁,宽大,地有绒毯,墙有字画,空中悬有彩带。

郑文焯紫杉唐巾,正襟危坐在侧座。容光焕发,满面灵气,谈吐自如。

杨士廉春风盈面,坐在主位,语气亲切,对郑文焯来访似有好感。

杨士廉:“还是十五年前在京与世侄见过一面,那时你刚刚启蒙,一晃岁月如梭,老夫已满头白发,世侄却飒爽英姿,正是风华正茂,日后定能玉堂金马登高第,龙虎榜上占魁首。”

杨夫人陪坐一旁,神情冷淡,不屑一顾。

郑文焯:“世伯美言,令小侄惶恐不安。世伯德高望重,廉身自好,造福百姓,路人歌扬。小生自叹不如,应树为楷模才是。”

杨士廉微笑

杨士廉:“后生可畏啊。”

郑文焯:“世伯老当益壮,雄心不已,更有松柏之神态,令小侄钦服。”

杨士廉面露得意,拈须不语。

郑文焯:“行前听家父说,世伯有一千金闺秀,不只可否一睹芳容?”

杨士廉嘱咐家丁。

杨士廉:“叫春梅。”

春梅快步入厅。

春梅:“老爷有何吩咐?”

杨士廉:“唤小姐厅前参见郑文焯表哥。”

chun梦一愣,抬头看见郑文焯,面露喜色。

郑文焯春风满面。

春梅:“是。”

春梅转身离去。

35。杨宅绣楼

春梅跑上绣楼。

春梅:“小姐,大喜。”

杨琼英正在抚琴,嘎然而止。

杨琼英:“喜从何来?”

春梅:“他来了。”

杨琼英:“哪个他?”

春梅:“就是那个相公,郑文焯。”

杨琼英惊喜动色,乳腮绯红。

杨琼英:“他怎么来了?”

春梅:“前来拜访老爷,还声称是小姐表哥。”

杨琼英:“表哥?”

春梅:“快打扮打扮,小姐,他可是为你而来。”

春梅将羞怯的杨琼英推向梳妆台,拿起金钗,插向杨琼英高高的云鬓。

杨琼英伸手拦住,缓缓而起。

春梅:“什么呢,小姐?”

杨琼英:“我不去。”

春梅:“这可是千载良机,老爷,夫人面前以表兄妹相称,名正言顺,如果坐失良机,岂不是一生憾事?”

杨琼英:“不知真心,岂能贸然妄动?”

春梅不解。

春梅:“小姐。”

杨琼英:“你去回吧。”

36。杨宅正厅

春梅复入。

春梅:“小姐偶遇风寒,身体不适,不能前来参见,望相公见谅。”

郑文焯出乎意外,愣住。

杨士廉:“真是不凑巧了。”

郑文焯:“小姐千金之躯要紧,小生理解。”

春梅注意的眼睛。

郑文焯强装笑意,仍流露出失望神色。

杨夫人暗自窃喜。

37。郑寓后院

一蓬翠竹,几丛月季。

郑文焯缓步后院,面带忧虑。他站住,语气依恋。

郑文焯:“云鬓金钗莲步摇…”

38。杨宅绣楼

杨琼英呆立房中,凝视梅竹图。

清香数缕,扶摇直上。

郑文焯画外音:“…春恋青山笑纹娇…”

39.隔墙

一边百花争艳,鸟啼蝶飞。

一边黄墙茅屋,修竹几丛。

郑文焯:“…绿轿随风渐隐去…”

40.郑寓后院

郑文焯立在修竹旁,神情沮丧。

天空蔚蓝,鸟雀翔飞。

郑文焯:“…红雨随心伴今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