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三十五. 取得辽阳城(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P|W:516|H:366|A:R]]]努尔哈赤亲率左翼四旗,先到太子河边,眺望辽阳城,只见城池极是宽阔,城墙绵延,看不清边际,比沈阳城要大三四倍,城墙也比沈阳的城墙高出一大截,估计有三丈多。城外护城河两道,都是河宽水急,如果投入柴草沙袋,必定会被急流冲走。城墙上,旌旗如云,旗下刀枪涌动,兵将无数。

见辽阳城太高,池太深,兵多将广,各额真兵将不禁面有惧色。努尔哈赤传令大军:“过河后,不攻城,先在城外杀敌。”大伙都疑惑:“敌兵坚守城池,城外哪里有人?”

努尔哈赤领护军打头下水,游过太子河,左翼四旗兵马,紧跟着陆续跳入水中。努尔哈赤登岸后,依次派出几队探马,打着旗奔向千山探路,如果遇到大路上的行人,就打听通往京城的道路。浮水过河的四旗兵马,也不进兵城池,摆出要绕城而过的架势。

四旗兵马还没有全部过河的时候,近路探马来报:“西门有五万兵马出城,向西南走,是五个总兵统领,五面帅旗上,各有大字是:李、侯、蔡、姜、童。”辽阳经略袁应泰早就打探到八旗兵出征,人马调集完毕,准备坚守城池,要凭借高城大炮,挡住骑兵铁蹄。可是没有想到,从新上报的消息看,努尔哈赤要避实击虚,不打辽阳城,直接出兵鞍山广宁,逼近山海关,这把袁应泰吓坏了,辽阳以外的城池都已经没有兵将,广宁城里只有巡抚薛国用一个大员,手无兵卒,如果努尔哈赤这样用兵,从这到山海关,一路就是无人之境,那他袁应泰的罪,不是灭九族可以了结的。袁应泰与巡按张铨一商量,慌忙派出五个总兵,出城拦截八旗兵。

左四旗大部分人马游过太子河,兵将上马列队时,又一路探马来报:“辽阳五个总兵李怀信候世禄蔡国柱姜弼童仲揆,率领五万兵马,到城西南五里处,在大路上当道下寨,掘土壕埋栅栏,立起大营,大营的两侧路南路北,各立有一座小一点儿的营寨。”

努尔哈赤得报,传令左翼四旗出击城外明兵,自己亲率一个有二百九十六人的护军牛录,走在四旗前面。皇太极率领本旗护军断后,末尾过河,这时追到大汗前面,派护卫上报说:自己愿先出击敌营。努尔哈赤命十二阿哥阿济格追回八阿哥,转告皇太极说:已命莽古尔泰领正蓝旗出击路南敌营,叫他退回左四旗尾,与后进的右翼四旗观战。

皇太极不回,对阿济格说:“要同莽古尔泰和兵出击。”阿济格自己拨马返还,给大汗回话。努尔哈赤命恒纬带两黄旗巴雅喇精锐,助战皇太极。

八旗大军抵达五总兵营前,努尔哈赤率三个旗与明兵中营对持,并不冲杀,只令正蓝旗出击路南的敌营。这时,探马来报:“西门又出两万兵马,要袭击后军。”努尔哈赤令身边三旗不动,命护卫传令两红旗出战西门明兵。

皇太极莽古尔泰冲击路南兵营,明兵抵挡不住,有些动摇,中营明兵不敢分兵援助,因为中营正面也是大兵欲出。努尔哈赤再派杜度领正白旗,从左翼绕出去,助战莽古尔泰,明兵南营溃败,残兵向西南逃窜。

南营大败,皇太极莽古尔泰杜度再从左翼杀向中营,努尔哈赤率领正面两旗,同时发起攻击,明兵发射火炮还击,八旗长甲兵顶烟火冲杀,中营抵不住两路攻打,连同北营一齐往西南撤退。皇太极领兵追出六十里,杀到鞍山才回兵。李怀信童仲揆战死,姜弼等带着四万多兵马,逃向广宁,投奔巡抚薛国用。

两红旗也杀退了出城的明兵,袁应泰本想前后夹击,结果两路溃败,两万明兵都退回城里。八旗大军兵到辽阳,第一天诱敌出城,击溃五万,打退两万,斩杀总兵两员,败逃三员。当晚,八旗兵收拢人马,在辽阳城南七里曙光以北扎营。

第二天,早起卯时初刻,努尔哈赤命左翼四旗出人,挖大西边护城河的排水口,以加快护城河水泄出;命右翼四旗出人,搬运石块沙袋,堵塞城东入水口,减少太子河水灌入护城河。努尔哈赤亲自统领右翼四旗兵马,在护城河边布置?车,令短甲兵持盾牌和弓箭,堵住吊桥,以护卫挖河填河的人。

城上明兵发现有人挖护城河,急忙禀报经略,不多时,东城门大开,总兵朱万良副将梁仲善率领步兵骑兵共三万人,出城保卫护城河,步兵推出炮车,列火炮三层,向护城河外连发不已。河上吊桥落下,朱万良梁仲善率骑兵往外冲杀。西门也有骑兵出城,落吊桥,出兵攻击正在挖河的八旗兵。

博尔锦派人急告大汗说:“挖排水的闸门太难了,不如夺桥容易。”努尔哈赤说:“要是这样,左四旗兵试着夺桥,如果夺下,速报,朕增兵攻西门。”莽古尔泰与博尔锦率两旗兵马,冒着炮火,冲杀西门明兵,城上火炮连打,箭矢倾泻,兼有炭火罐从城垛上砸下。杨古利率正黄旗助战西门,三旗拼死攻杀,终于夺取吊桥,明兵败回城里,关死城门。左翼兵马推战车,抬云梯,攻到城墙下。

代善、阿敏、皇太极等激战东门,代善领一个牛录的长甲兵三百多人,率先迎战朱万良,正红旗兵后面,紧跟着三个牛录的两白旗铁骑,有一千多人,在吊桥头堵截辽阳骑兵,厮杀半日,总兵朱万良、副总兵梁仲善都战死河边,残兵拽起吊桥,撤回城里。

傍晚,努尔哈赤将八旗兵马全调到西门,各旗轮番出兵冲城。城上明兵举火把挑灯夜战,八旗兵借夜色急攻,守城兵力吃紧,士气不振,有不少将官坠城逃跑,道员牛维耀、高出、刑慎言、胡嘉栋和户部侍郎傅国等人,各领家丁趁黑逃走。

第三天,早上,袁应泰见八旗兵只在西门外架梯攻城,兵力不很多,就派李秉城阎鸣泰率两万兵马,出南门,向西门冲杀,想打退攻城的八旗兵。李秉城人马还没有到达西门,代善岳托率领两红旗,踏着护城河的水面,冲到西城下,截杀李秉城。原来昨晚上,黑天后,八旗兵已经用石块沙袋和柴草,填埋了一段护城河,只是没有填到河面,还有一尺深的流水,骑兵踏水,轻易过河。

出城明兵不敌骑兵攻击,李秉城阎鸣泰败回城去。袁应泰得报李秉城失利,命令人马不再出去,只坚守城墙。下午,努尔哈赤增兵攻打西门,其他三面佯攻,吸引敌兵,所有的加长云梯,都架到西门城墙上,数百?车向城下运兵,额附沙进和苏把海最先登上城头,两人与城头守兵厮杀,这时,城内火药库爆炸,暗红的大火球直冲高空,转瞬化作一团黑烟,漆黑地挡住半面天,炸裂声震得耳鸣不止,脚下城墙,随声震动,紧跟着,城内的营房,草料场及城上的角楼相继着火。城墙上守兵无心再战,纷纷溃退。

袁应泰在镇远楼内,见城上城下起火,八旗兵攻入,知道城池失守,举火焚楼而死,守道何廷魁投井死,监军崔儒秀自缢,总兵李秉城与副将阎鸣泰,各打开东门和北门逃走,逃散兵将五六万人。御史巡按张铨领兵抵抗,被活捉。

第四天,正午,东城门大开,努尔哈赤率兵马进城,辽阳城中的大户人家,制作了一对精美的皋比华盖,缝制一个锦茵坐垫,准备乘舆轿子,男子剃发,身着琵琶襟马甲,女人穿上新裁剪的旗袍,脚下是花盆底鞋,敲锣鼓吹喇叭,出城迎接大汗。城门上系了彩色丝带,两旁摆放香炉,清香点燃,每个人的手里,都举着黄纸裱糊的木牌,上写“万岁”两字,努尔哈赤在欢呼声中,率两黄旗护军骑马进入辽阳城。

张铨被活捉后,关在衙门里,努尔哈赤命博尔锦和李永芳到衙门劝降。李永芳请张铨归附,张铨不屑看李永芳,脸冲向门外说:“俺受朝廷深恩厚禄,如果投降苟活,是遗臭万年。”博尔锦对张铨说:“大汗将以高爵位待你,何不见一下?”张铨说:“你们虽然想让俺活,但俺唯有一死。你们留俺性命,是你国的美名;俺守死不屈服,则能流芳青史了。”

张铨坚决不归附,博尔锦和李永芳就把他的话上奏,努尔哈赤说:“他如果是知天命,自己来归附,宜当重礼厚待他;今儿战败被擒住,愿意死而不愿意活,这样的人养他有啥用?赐他死,成全他的志向。”

皇太极爱惜张铨是人才,还要用远古的事例劝他,到衙门拜访张铨说:“过去宋国的徽钦二帝,被金太宗捉去,都屈膝伏谒,接受公侯的封赏。我想救你一命,何必固持己见呢?”张铨说:“四王子好心相劝,无非想让俺活命,俺至死不忘。徽钦二帝是乱世的小朝廷,岂能跟当今皇帝,天下共主相比,俺岂能屈膝丧失大国的威严?留俺十日可以,过十日俺不再生存了。”

皇太极知道张铨已有必死之心,就问道:“先生临行有啥挂念么?”张铨说:“俺一心赴死,也是为家人着想,俺家里上有老母,中有妻妾九人,下有五个儿子七个女儿,俺死他们都得到保全,俺活,必使宗祀九族覆灭。俺看眼前将帅官吏,都愚昧而不谙时务,致使生灵涂炭。今天你们的兵马虽然能征善战,又有何益?只是伤亡人命而已。四王子如果能上奏汗王,两国和好,免生灵死于锋镝,名声岂不垂传于后世?”皇太极知不可夺其志,不得已命人缢死,厚葬于杨鲁山。

大金取得辽阳城,左右城寨的官吏,自来归附,辽河以东的镇江、鞍山、耀州、盖州、熊岳、金州等七十二处城寨,尽数剃发归顺。

八旗大军在十天之间,连取两座辽东重城,努尔哈赤与各贝勒大臣商议,决定人马休整一个月后,乘胜进兵医巫闾山下北镇的广宁城,这时,前后方两路探马,送来两个消息,让努尔哈赤止住了进兵的脚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