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七. 招播一混攻托漠河鹅尔浑(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队一阵小跑就走完八里路,到了托漠河城下,努尔哈赤令投降的士兵举着大旗,在前面叫城,里面的兵将看是城主的队伍回来了,立刻开启城门,努尔哈赤率领大军一下冲入城里,缴了城中士兵的武器,城主的哥哥梅布石带着几十人还要抵抗,看见自己儿子成了人质,也扔了刀枪投降。努尔哈赤收取了城中的人口财物,捣毁了城池,后半夜天还黑着的时候,带领所有人马赶着牛羊,悄悄撤回赫图阿拉,其他四城还不知道。

赫图阿拉以西的大点的城寨都被消灭了,努尔哈赤决定向西远征,出兵攻打甲版城的尼堪外兰。从托漠河城回兵后休整四天,命令将出战的士兵,每人准备十五天口粮,就是杀一只羊,把羊肉煮到六层熟,然后剔掉骨头,肉放在迎风向阳的地方晒干,晒成一块一块又黑又硬的肉疙瘩,再用木榔头砸碎,黑肉块就变成了红色的细肉丝,口粮到此做完,一只羊的肉正好够一个士兵吃半个月,做成了还要包装,把羊吹泡洗净,控干表面的水分,再翻过来,将羊肉丝一团一团塞进去,整个羊的全部肉丝,正好能装满一个羊的吹泡,像一个大的葫芦那么大,挂在马鞍上。还要准备一瓢炒米,装在羊皮袋子里,挂在羊吹泡一起。这两样齐了,远征的军粮就算完事,马匹更简单,就地吃草,只要扎营在有水草的地方就行。所以女真兵马出征,不像明兵出战那么麻烦,要准备大量的粮食蔬菜、马草马料,要专门的士兵车辆运送,要有固定的地方存放把守,女真兵没有这些事。准备就绪,点兵马一千人出战,二弟穆尔哈齐留守,其余将官随努尔哈赤出兵。

1586年夏,努尔哈赤远征前甸以东五里远的甲版城。甲版女真话一支箭的意思,尼堪外兰来此筑城之前,就有人在此地定居了,从这往西二十里到抚顺城之间,是开阔的浑河冲积的平原,能耕种,向北五里是高山峡谷,能打猎,向南过浑河五里是东州关,可以交易货物,明朝的士兵常来这里买女真的貂皮、人参、鹿茸等物品,他们称这里为甲邦,就是甲版的谐音,尼堪外兰选这筑城,就是因为这里富足,又离明兵较近,能受到明朝的保护,而且远离赫图阿拉,有二百多里的路程。

努尔哈赤率领兵马到达铁背山时,探马来报:“尼堪外兰已经不住甲版了,又带着几百士兵领了福晋儿女向北迁移,筑了鹅尔浑城居住。”努尔哈赤见已打探清楚甲版没人了,只好命令兵马就地扎营,又派出大队探马查看鹅尔浑的情况。在扎营的营盘前面,向西二里的地方设立驿马站,由额亦都领人接收各路探马送来的情报,研究鹅尔浑以及它与抚顺城明兵的情况。

从甲版向北,沿着一条河冲出的沙路走五里,就到了平原的尽头,山峦突兀而起,连绵的山峰如同地平线上浮起的青云,在第一座山的山崖下,建有一座很大的草库,存放着明朝八千兵马一年用的粮草,站在草库的山下路边,往北向山里看,四里远的地方,是一个平坦的山沟,名叫李其沟,女真话是山狸子的意思,在这片平坦有河的地方,驻扎着明朝参将李如梅率领的八千人马,军营前的旗杆上,高高地飘着“李”字大旗,明兵也随着女真人的叫法,称这里为李其,站在李其西山的烽火台上西望,能清楚地看见抚顺城的城墙。

从李其沟再向北沿河走八里,到了河的尽头,是明兵修建的一段边墙,并且驻守明朝参将李冰泊的两千兵马。边墙西北是铁岭的地界,东北是哈达部的地界,边墙东面隔两座山岭四里远有门近寨,是哈达与明朝驻军最近的寨子,门近的北山上,地势迷幻,难分方向,树木都斜歪不正,榛子棵在别的山上,只有马腿那么高,这里的榛子棵比马背还高,尼堪外兰依仗着和上辈哈达贝勒的关系,在这里建筑了鹅尔浑城。

努尔哈赤在八十里外的营盘驻扎两整天,查清了鹅尔浑的地点路途和附近明兵的情况,第四天,起营西进,过石门岭到章党,距离甲版有八里的路程时,派出五个牛录五十人,前往甲版潜伏,以防尼堪外兰突然回城。大军弃路上关岭东山,转头北走,进入哈达领地,躲过草库、李其和边墙的明朝驻军,直奔边墙东北的鹅尔浑城。翻山越岭,没有人家,到达李其北山时,留下五十人潜伏山上,如果李如梅出兵,就偷袭扰乱他们。向边墙东山派兵一百人,阻挡边墙李冰泊的人马。

中午,主力八百兵马开到了门近寨扎营。将士都下马吃饭,吃的东西简单,从羊吹泡中抓出一把羊肉丝,放在木碗里用山泉水泡一下,肉丝涨满碗,就拿小刀挑着吃了,肉吃完,再干吃一把炒米,午饭完事。门近寨周围山高林密,还没有看见鹅尔浑城,努尔哈赤让探马在前面带路,大队人马走了很久,还没有到城下,众人都有些奇怪,努尔哈赤问带路的士兵:“鹅尔浑城不是在山坡上吗?咋还没看见。”士兵说:“明明就是这里,记得很清楚,不知道咋就没了?”额亦都说:“一定是迷路了,咋办?”努尔哈赤说:“原路返回,重新探路。”八百人马后撤,回到营地。又派出探马短哨,终于查到了城的位置,额亦都问探马:“刚才咋迷路的?”探马说:“很奇怪,上午的路径和下午不一样。”努尔哈赤说:“这次能整准不?”探马说:“能,这次割倒了榛子棵,割开树皮做的记号,又绑红线,不能错了。”

大军再次上山,没走几步就到了城下,城池竟然就在营地边上。鹅尔浑城门紧闭,城上连个哨兵也没有。努尔哈赤令额亦都率领二百人架梯攻城,居然没有兵马抵抗,就登上城墙,顺着坡道进入城里,也没有人,额亦都领人打开城门,出来说:“是座空城,尼堪外兰又跑了。”努尔哈赤说:“挨家搜索。”

额亦都带人搜查去了,努尔哈赤骑马沿小路往山上走,向远处看,突然发现西面边墙的大路上,有四十多人的马队在逃跑,人群中有个身穿盔甲的,像是尼堪外兰,努尔哈赤眼见仇人,心升怒火,打马追向逃跑人群,护卫们的马跑得慢,都落后了,那些人见有追击的,也加快马的速度,一直往西跑过了边墙,又向南拐的时候,努尔哈赤就追上距离不远了,那些人边跑边回头射箭,努尔哈赤也射箭还击,追到大柳那个地方时,努尔哈赤已被射中数箭,一支插在腿上,一支穿透盔甲插在肩膀上。敌人也有八个被射落马,努尔哈赤身上带着箭把穿盔甲的人斩落马下,才看清他不是尼堪外兰。余下的人逃散了,努尔哈赤拨马往回走,半路上才遇到追赶他的护卫。

回到鹅尔浑城,额亦都报告:“城内只有来这里做买卖的大明人,在搜捕中斩了十九人,捉到六人,都是受了刀伤箭伤的。”这时,探马来报:“尼堪外兰逃进边墙的明兵营里了。”努尔哈赤大怒,对额亦都说:“把捉到的这六个人绑上,箭再插回他们伤口,押去边墙送信,要明兵交出尼堪外兰,否则,就进攻边墙。”

边墙参将李冰泊刚刚让尼堪外兰进了兵营,就接到努尔哈赤威胁的信使,这令李冰泊特别为难,他对师爷说:“这个事太不好办,尼堪外兰是李成梁总兵大人扶植的,努尔哈赤也是他下令任命城主,他俩闹到我这里了,我偏向谁啊?如果再与努尔哈赤有战事,折损了兵马,我怎么负得起责任?”师爷说:“这事是要办好,错一点,得罪的人就多了。”“有什么主意?”“大人可以去李其,找李如梅探个底,他是李成梁大人的儿子,还能不知道他爸的意思吗?”“只好试试了。”

李冰泊带两个随从骑马到了李其,向李如梅说了情况,请教办法,李如梅说:“老弟不常去抚顺走动,不知道现在的情况,我告诉你,家父是扶植尼堪外兰,可是他太不争气,势力自己变小了,家父很生气,对努尔哈赤好像还行,老弟知道怎么办没有?”李冰泊道谢说:“谢大人指点,末将知道了。”“我告诉你,最好的办法,是别参和女真内部的事,免得,是不。”“谢大人,告辞。”“有空多到我这里走走”“是,是。”李冰泊回到边墙,与师爷合计:怎么才算是不参和,又不违背总兵大人的心意呢?最后想了一个小办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