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观音慈航》第七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英子睡得很好,她对舟麟说:“太空船模拟地球昼夜时差竟丝毫不差。“

舟麟说:“人体的生物钟在太空中将是什么样子呢?我还真想感受一下。

英子说:“你会没有白天和黑夜,迎着太阳将永远是白天,背对着太阳永远是夜晚。我们俩还是在有昼夜之分的模拟环境中接着感受书中的故事吧!”

两个人开始阅读起来?????

第二节:应多里建议并邀请,大家进驻农科院植保所。它正好在山谷坡地之上,世博园斜对面。放眼四周,但见绿草青青,树木茂盛,景色宜人。选定这里作为实验基地那是再好不过了。

第二天早饭后,他们各自分散开,里里外外参观一下新家。戴明边看边想:为什么采用红柱、飞檐、四面坡的中国元素。他房前屋后的构思:采用钢结构、玻璃幕的后现代主义,还可以融合各国建筑大师的作品和模仿植物形状的低碳智能建筑,可到最后还是中国古建筑形式最满意。同时他也看到,由于采用现代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内部空间的功能,分隔流畅,还算合理。就这样到了上午十点,他们又一起走进世博园凤之翼大门。

入园后,在电动引导标志的提示下,勃选登堡园门上的“德国园”三个字首先映入了大家眼帘。大家穿门而入。便是走在菩提树相伴着的观光道,看沿坡精心设计出梯田式喷水波,如黄果树瀑布一般。在主坡顶,有一座水仙宫,主要栽种产于欧洲中部的30种水仙属,有灰绿色喇叭水仙,粉绿色、边缘波皱的明星水仙,镶嵌红色的红口水仙,浅绿色的丁香水仙。

小松看着解说板读道:“水仙是石蒜科,水仙属。多年生具鳞茎的草本。有单瓣和重瓣两个品种。秋植球根花卉。秋冬生长,早春开花,夏季休眠。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秋多雨的地方。并补充着:它喜水、喜肥,喜土壤疏松、喜欢阳光充足。”

戴明吃惊的说:“你还懂花卉栽培!”

小松说:“我家在农村,父母种地一年才能挣3000元,没有零花钱给我,我舅舅家境好,投资两个大棚作花窖,培植花卉;好的品种拿到城市很赚钱,他就雇我给他种花。尽管给我工资很刻薄,但我非常喜欢花。”

戴明假装同情的点着头。小松还高兴的接着说:“水仙是中国传统出口的名花,观赏价值极高。。我栽培的于元旦和春节开放,然后就装盆投放市场。”

戴明说:“投资人大都注重回报,不管亲属还是朋友,给的越少,得的越多,就越高兴。和水仙的洁白淡雅,根白叶翠,正相反。”

说着话小松饶有兴趣的在观赏着,她发现一珠水仙被侵染叶片和花梗,病斑褐色,长条状或椭圆形,周围有黄晕圈,病斑上产生密集的小黑点。她指给戴明看。

戴明说:“这是水仙大褐斑病,也叫叶枯病。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或分生孢子盘在枯枝落叶上越冬,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入侵,多雨病重。”

芳芳凑过来问戴明:“你是怎样诊断的?”

戴明说:“首先要知道病原物在病部形成的病征,有粉状物、霉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浓状物五种类型。你看在病部产生的形状、大小、色泽和排列方式,各不相同的小颗粒状物,它们大多暗褐色至褐色,针尖至米粒大小。是真菌的子囊壳、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盘等形成的特征。我来教你采集,以及如何在实验室里制成水仙病菌疫苗。作成后再给灰鸽注射,观察他的临床反应。”

芳芳高兴的说:“行啊。”戴明见芳芳有极强的求知欲,便拉近距离的边说边作,多里也凑过来跟着戴明忙前忙后的。戴明烦的也没办法。只好好事多磨了。

几个小时后,他们回到了实验室。多里的肚子已经咕噜咕噜直叫了。

戴明作好切片,边看显微镜边说:“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它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动物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

芳芳开动离心机说:“从医学上角度看,疫苗的发现可谓是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繁衍生息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同疾病和自然灾害斗争的历史。控制传染性疾病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预防,而接种疫苗被认为是最行之有效的措施。事实证明也是如此,威胁人类几百年的天花病毒在牛痘疫苗出现后便被彻底消灭了,迎来了人类用疫苗迎战病毒的第一个胜利,也更加坚信疫苗对控制和消灭传染性疾病的作用。此后200年间疫苗家族不断扩大发展。到目前为止,用于人类疾病防治的疫苗有20多种。”

戴明说:“用微生物或其毒素、酶,人或动物的血清、细胞等制备的供预防、诊断和治疗用的生物制剂,包括疫苗、菌苗和类毒素。其中,由细菌制成的为菌苗;由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制成的为疫苗,有时也统称为疫苗。我们提炼的疫苗不是传统的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而是新型基因植物疫苗。”

小松说:“中国发生的8级地震,死伤无数,震后就有多种防疫疫苗送往灾区。我们所作的是植物病毒疫苗,应该即能解灰鸽的毒,还要治病,更主要的是合成为延年益寿用的延生疫苗。”

多里对小松边暗送秋波边说:“成功了,你活到二百岁,只有我来陪伴你喽。”小松说:“你这只老不死的,想的美,什么功能也没有了还要陪我。”多里笑着说:“你这老棺材瓤子,还想作青春梦,让你生一百个,累死你。”

大家忙乎完,才用午餐。

多里和小松余兴未消,俩人饭后又回到德国园中溜达。没有工作任务,没有目的,逛起公园来,心情最为惬意。不过,任何事对人来说都有满足的一面,同时就有失落的一面。平常人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二千年前,中国的老子知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有一利就有一弊。

俩人玩的很尽兴,同时感到有些口渴和疲惫,不得不休息了。多里很怕物及必反,给小松累病了。他抬头发现园中有一个大大的橡木酒桶,下边还有一个门,上写“啤酒屋”三个大字。旁边木牌上刻着它的来历。1552年,德国一个名叫海因里希?斯特莫的人,在紧临校区的一座华丽的购物长廊下,开了一家地下酒馆。因为此人是该市上巴拉丁地区的奥尔巴赫村人,人们便称此酒馆为“奥尔巴赫酒馆”。这里原是一个被废弃的酒窖,里面还留着一个巨大的橡木酒桶。斯特莫在改建酒馆时,保留了这个酒桶,并将其置于酒吧大厅的中央做装饰。这里就是这个酒桶的放大模型。

多里拉着小松走进啤酒屋,一个漂亮的德国酒吧女迎上来,请他俩入座,并斟上了两大杯慕尼黑啤酒。用德语和英语分别说:“欢迎你到奥尔巴赫酒馆”。

多里见小松不太理解,便解释说:“奥尔巴赫酒馆原本只是莱比锡城众多酒馆中的一家,不料,在平淡经营了两百多年之后,遇到了贵人-??”小松抢过话茬说:“我知道,这个人就是歌德。

多里说:“对,在酒馆创立之初,德国东部民间开始流传关于浮士德借用魔力遨游世界的传奇故事,并很快成为酒馆的话题。而这些话题开始并没有引起酒馆老板斯特莫的重视,后来他的儿子继任老板也没有在意这一传说,直到100多年后,他的孙子当了酒馆的老板,才意识到传说中的浮士德已成为一个有趣的文化符号。为了装潢门面,提高酒馆的文化品位,他委托画家在酒馆的天花板和墙壁上绘制浮士德故事中的一些片断,同时又请雕塑家制作了一尊浮士德骑在橡木酒桶上的雕塑置于酒馆大厅。”

女郎见多里和小松如此博学多才,忍不住插嘴说:“歌德是1765年10月来到莱比锡大学的,那年他16岁。在一个周末的傍晚,年轻的歌德在同学的陪伴下,来到了奥尔巴赫酒馆。他一边大口地喝着啤酒,一边打量酒馆的装饰画和雕像,浮士德借用魔力遨游世界的情景一幕接一幕地浮现在脑海。他的灵感就这样被酒馆所营造的诡异气氛激活了,《浮士德》诗剧由此埋下了注定要萌芽的种子。”

多里说:“《浮士德》是歌德的一部代表作,他写这部巨著,前后曾用了60年之久。《浮士德》的第一部完成于1808年法军入侵的时候,第二部则完成于1831年8月31日,是时他已83岁高龄。这部不朽的诗剧。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

女郎说:“歌德是德国民族文学的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创作把德国文学提高到整个欧洲的先进水平,并对欧洲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小松说:“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曾说过:读好书就是同高尚的人谈话。德国人对这种“谈话”有着巨大热情,他们有自己的“谈话”方式??听书”。

多里意味深长的说:“我们所做的实验,好像也在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也在写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诗剧。”

酒吧里奏响了一首《巴比伦河》,多里不顾身边的女郎,拉起小松在酒馆里跳起了欢快的双人舞。

一曲过后,酒吧女郎邀请多里跳脱衣舞“魔山”。多里情绪亢奋,把这漂亮的吧女当成性书鼻主萨德所写的《淑女的眼泪》的女主人翁,自己又像192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世纪德国文坛最耀眼的巨星,托马斯?曼所描写的主人公汉斯,在同小松和吧女进行三角恋爱,和吧女跳脱衣舞又看着座位上小松那吃醋的眼神,然后又和小松浪漫再想多看吧女那高高隆起的胸脯,那种灵与肉之间的矛盾。多里想到自己年轻时不慎染上了肺结核,在医院病房里,病人、陪护和医护人员来自四面八方,性格迥然,思想各异。他是个有理想的青年,可是同这些人交往后,思想变得混乱,精神变得消沉了;一个年轻的护士使他神魂颠倒。他忘记了事业和重任,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那种极度的痛苦和孤独。不知道将来自己的人生轨迹划到何方?可能每个人都有过思想混乱,精神消沉的时段,尤其是粉碎四人帮后,大量青年人需要就业,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那样的彷徨就别提了。转眼时光很快就过去了,有的病友死去,女友也离去了,那些交往甚密的朋友也各奔东西,生活把他的幻想一个个击得粉碎。回首往事,他觉得自己是在昏睡,于是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奔赴理想的异国征途……”

女郎说:“怪不得我看你有西方的激情。”多里说:“如果一个人要没有激情,没有烂漫,就像一杯白开水,没有滋味。我宁愿死在斗牛场上,也不愿意不明不白的度日。”

法国女郎和多里热烈的吻着,她断断续续的说:“历史的烦心事不可再涌上你的心头,忘掉过去吧!”多里竟有些喘不过气来。他喘过一口气说:“列宁说过,忘掉过去就等于背叛。”女郎和多里似醉非醉的抱在一起,女郎娇嗔的说:“忘掉过去,才能享有今天的肉欲。”她嘴里哼着“?我?追?,彼此友?地心?心,手牵手……”

放开他们男欢女爱不说,且说自从灰鸽在飞机上,千万种各式各样的分生孢子植入体内,在他内心当中渐渐的萌发了万种风情。他好像自己一点点一点点地升到了空中,到了云端,到了南天门,他像孙悟空似的闯了进去,自言自语的说,这好像玉皇大帝的住所,仔细看又不像。思忖了半天,有些像伊甸园。灰鸽心里琢磨着,难道这是天堂,上帝居住的地方。可能还有两个人,男的叫亚当,女的叫夏娃。哎呀!我想起来了,人类自二千年以来,有无数个人说自己见到过耶稣,有的便开始布道。其中有布道者把信徒一次次说得泪流满面。这些布道者许多人是在妖言鼓惑,吓唬人。正在这时,灰鸽好像听到基督在说:“人生下来就是有罪的,就从娘胎里带来了偷盗、抢劫、持强欺弱、强奸等等被人类正义认为的劣行,你也是。”灰鸽吓得面如土色。他想:“在动植物界并没有把这些行为进行好与坏的区分,就是人类本身也是以实践科学为依托的。哪种行为,对人本身有好处,人们就提倡和延续这种做法。如果不利,就要修正。灰鸽便对上帝正色的说:“人类也正是在这种挫折和改进中生活着、前进着。我没有罪,也不害怕任何困难。最大的挫折也就是死亡而已。人类要想发展,不想灭亡,也只能在罪过中把握前进的方向。”上帝又和他说什么,他又说什么,也记不太清。在这样的虚幻中,灰鸽不知漂浮、煎熬了多久,灰鸽恍惚感到又被人注入了一种疫苗,他竟幻像他跪在上帝的脚下,好像回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他虔诚的向上帝述说他的第一个忏悔。

舟麟看完这节对英子说:“多里在啤酒屋满心欢喜,就像中国古典评剧《花为媒》中的快要发情的男主人翁一样,身子轻飘飘的,有点青春期小男孩的味道。但他还是克制住了自己,不敢蠢蠢欲动,充分体现了中国古老文化的特点,假装镇定,喜怒无形于色。”

英子说:“我喜欢大胆奔放,敢爱敢恨的男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