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梦回三国之小乔传奇》附录5 关于书写材料的发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纸,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一起,并称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

在上古时代,一开始用甲骨来作为书写材料;后来又用竹片、木片(即简牍)以及缣帛。

简牍对中国文字的书写方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由于竹简是就地取材,制作成长条形,这样就决定了汉字书写的方向一开始就是自上而下的。又因为简册一般是先编后写的,书写者左手执简,右手执笔,每书一简,左手顺势向右卷动简条,书写顺序自然形成了从右向左。汉字这种自上而下,自右而左的书写款式一直影响至今。

帛,是丝织物的总称,凡画在丝织物上的绘画,都可以称为“帛画”,发现最早的是长沙战国楚墓帛画。

由于竹片、木片太笨重,缣帛又太昂贵,于是导致了纸的发明。据考证,我国西汉时期已开始了纸的制作。但纸在发明初期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政府文书仍是用简牍,缣帛书写的。东汉的蔡伦与左伯都对造纸术进行了改进,进一步提高了纸张质量。

汉代是一个简、帛、纸并用的时代,但汉代书写在纸张上的作品存世罕见。汉代画在缣帛上的作品较多。目前最重要的发现有本世纪70年代分别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山东临沂金雀山的汉墓中的西汉帛画。西汉帛画的发现,弥补了中国绘画史一大空缺,它所表现的高度绘画技巧和艺术水平,显示了古代画工的智慧和才能。

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广泛流传,普遍为人们所使用,造纸技术进一步提高,造纸区域也由晋以前集中在河南洛阳一带而逐渐扩散到越,蜀,韶,扬及皖,赣等地,产量,质量与日俱增。为了延长纸的寿命,晋时已发明染纸新技术,即从黄蘖中熬取汁液,浸染纸张,有的先写后染,有的先染后写。根据史载,直到南北朝时期,纸张才彻底地取代简牍。隋唐时期,著名的宣纸诞生了。到明清以后,中国书画几乎全用宣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