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梦回三国之小乔传奇》第六章 决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到家,娘见我满身尘土的狼狈样,问明了缘故,又是后怕又是心疼又是生气,一顿数落自然是少不了的。这还不算,没过多久,一个丫鬟又来传话:

“老爷请两位小姐到书房问话。”

老爷?那个所谓的爹么?终于要见到了啊。我和姐姐一起跟着那丫鬟向书房走去,做好了再次挨批的心理准备――其实我还蛮期待见见爹的模样的。

一张威严的脸,因为怒气让人更多了几分敬畏,这便是我看到爹的第一印象。这跟电视剧里演的那个乔国老可差远了,人家多和蔼啊。

“说,是谁让你们去集市的?”爹一见到我和姐姐,劈头就问。

“这都是女儿的主意,跟姐姐和阿蛮她们无关。”我赶紧答到。切~还真以为我怕你啊,之前都逼得小乔跳河了,看你这次又能把我怎么样,我暗想,虽然有点不敬。

“小乔!又是你!你以为你之前跳河,就能威胁爹了是不是?我告诉你,婚姻大事,父母做主,你就算死了,我也不同意悔婚!”

哇,真是够狠心的。

“老爷,求你可怜可怜二小姐,不要逼她――”阿蛮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为我求情道,让我着实感动了一把。

“出去!这里还没有你说话的份!”爹怒喝到。立马有人把阿蛮拉到外面去了。

“大乔!你说你这个姐姐怎么当的,妹妹胡闹,你也不劝劝,还跟着跑去集市!都是要出嫁的人了,还在外面抛头露面,像什么话!”爹继续教训到。

姐姐一声不敢吭,我虽并不怕爹,也没有贸然顶撞,以免再生是非。

“你们两个,从今天开始,不许离开家半步!给我在房里好好反省,直到出嫁!”爹丢下这句话,气呼呼地走了。

完了,不让出去,日子又要无聊了,我想。

回到房里,我开始仔仔细细地思前想后。当然不是像爹说的那样反省思过,我可没这么听话;而是在想这几天一直困扰着我的问题――嫁人。虽然出嫁的日子是在两个月之后,我却忽然觉得一直回避着不去想这个问题也不是什么好办法。

首先困扰我的还是大乔小乔的年龄问题。两人都年过二十还未出嫁,实在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真的是像姐姐说的那样,之前来说媒的都被爹拒绝了吗?那如果没有这次孙策周瑜的出现,爹到底还要让两个女儿等到什么时候出嫁?我决定还是再向阿蛮打听打听情况。

“阿蛮,你说爹为什么这次要我非嫁不可呢,以前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吗?”

“这……其实在二小姐十六岁那年,老爷曾想为二小姐订下一门亲事的,无奈二小姐不嫁的态度非常坚决。但那次,老爷也并没有坚持,或许是男方的条件也有让老爷不是那么满意的地方吧。”

这么说还真像姐姐说的那样了,我暗想。

“那爹这次为什么这么坚持呢,明知我不愿嫁,还收下人家的聘礼?周郎真的就那么好?”

“孙将军和周郎名震四方,在我们城里谁人不晓。阿蛮认为,他们真是万里挑一的人才呢。”

我撇撇嘴道:“即便是这样,我嫁过去就一定幸福吗?莫不是爹怕得罪孙将军?”

“这……阿蛮就不知道了。”

“那姐姐呢?姐姐不是很听爹的话么?难道爹之前也没为姐姐定亲?”

“这……”阿蛮面露难色道,“大小姐定过亲的事大家都知道,只是老爷不准再提……”

什么,姐姐定过亲?果然还有我不知道的事!我一下子好奇起来。

“阿蛮,这是怎么一回事?你也知道,我之前的事都不记得了。你快告诉我吧,反正这里就咱们俩。”

“嗯,既然二小姐问,阿蛮就说吧。”阿蛮还真是听话。“大小姐十七岁那年老爷和夫人曾经为她定下过一门亲事。可是在大小姐出嫁前不到一个月的时候,新郎忽然因病去世了。两家人都非常伤心,尤其是大小姐,虽然未过门,却坚持要为未嫁的夫君守孝三年,于是大小姐的婚事也拖了下来。可是尽管这样,还是有些流言蜚语,说大小姐克夫……”

原来是这样。“姐姐真是可怜。”我喃喃到。可是“克夫”倒真有那么一点儿,孙策也死得很早呢,我暗想。

我对姐姐的一丝嫉妒忽然转化成了无限的同情。这是怎样一个薄命的女子呢,似乎注定了不能与夫君白头偕老。再想想自己,如果嫁给周瑜,大概也是同样的结局吧?有点不寒而栗的感觉。不嫁?爹严厉的话语还回想在耳边,真的由得着我不嫁么?回想起今天姐姐初见孙策时的神情,那一抹小女子的爱慕与憧憬,让我不禁有些心软。如若我不嫁,顺带也搅了姐姐的婚事,她一定是失望万分的吧。

再想想孙策和周瑜,也是两个奇怪的人,二十好几了还未娶妻,真的是忙于作战么?孙策好歹还身边已有小妾,要说周瑜身边没有女人,我还真是不相信。

姐姐至少是见过孙策一面了,可以比较安心的嫁过去。而我呢,连周瑜的影子都还没见到,就要这么嫁过去么?这可真是豪赌啊,拿一生的幸福做赌注――又不是现代,不高兴还能离婚。虽然我也知道周瑜这个人的智商不低,可是“既生瑜,何生亮”,“诸葛亮三气周瑜”等故事,让我对这个人的人品产生了严重的质疑。

忽然一个念头跳入脑海,让我心里起了个疙瘩。莫不是我和姐姐的想法都太简单幼稚了吧――孙策破城不久即来求亲,或者换个说法,叫来拿“战利品”吧?现在整座城都是他的战利品,当然也包括城里的女人,搞不好求亲只是做做样子?若真是这样,那是由不得爹同不同意的――我一下子觉得也许错怪了爹的狠心。我越想越觉得有道理,这可是战乱时期啊,再说孙策是谁?江东小霸王!哪有那么多儿女情长?只要他愿意,我和姐姐都是他的,也许他想进一步拉拢周瑜,顺便把我“赏”给了他吧。我自己也为这黑暗的想法觉得恶心。可是,回想起孙策救我,还有他的微笑,我又难以相信他是这样的人。实情到底如何,恐怕只有爹知道,但以我对爹的感觉,他是不会告诉我的。只有但愿一切仅仅是我的胡乱猜测吧。

但无论如何,似乎嫁人才是我最好的选择。从正面讲,如果孙策周瑜是诚心前来求亲,那么至少姐姐会是幸福的;而我呢,也不见得就不幸福,不嫁或者嫁给别人也许更糟,再说我又不认识小乔一直等的那个人。从反面讲,如果孙策真拿我们当战利品,那么拒绝的后果恐怕不堪设想,我不能让爹娘为难,甚至给全家带来灾难。

嫁吧,历史就是如此,穿越已经离奇,我能见证历史,不能再妄想改变历史――这个后果,我也恐担当不起。做出决定的一刻,我心里颇有一股悲壮感,似乎自己做出了牺牲一样。

“伯符――”之前那一声在城门口听到的呼唤忽然在这个时候回响在耳际,让我一下子想起了什么。伯符?在孙策的部下中,能这样称呼孙策的人,莫非,莫非他是周瑜?我有点傻了,后悔当时没有好好看清楚那人。如果真是他,那我之前所说的“连周瑜的影子都还没见到”就得收回了。我不仅见到了他的“影子”,还听到了他的声音呢,我自嘲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