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云在青天水在瓶》第二章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殿英在闰六月十四生下的小子长得真不赖,宽宽的额头,大大的眼睛黑亮黑亮的,似乎可以穿透别人的心,眉毛又长又直、纹丝不乱,嘴唇厚厚的,笑起来带着浅浅的酒窝,样子既憨厚又机灵。宋老爷子看了满心喜欢.“他哥叫大留,这个就叫连留吧,老宋家的孩子,要一个连一个地留下来,哈哈。。。。。。“

依照乡下的惯例,殿英把小连留安置在一个铺满干净干草的箩筐里,也不用穿裤子,吃喝拉撒都在箩筐里,殿英走到哪儿,就把他背到哪儿,一天几次替他换一换干草,倒也干净利落。秋去冬来,日子一天天过去,孩子在箩筐里渐渐长大,已经在牙牙学语了。

又到了过新年的时候,宋老爷子乐呵呵地牵着会走路的孙儿们去看花灯,临走时一眼瞧见呆在箩筐里的小连留,正眼巴巴地翘首望他们,双脚不停地蹬呀瞪的,老爷子乐了,说道:“小子一岁多了吧?好,今儿爷爷也抱你去看花灯!连留他妈,快给孩子穿条裤!”

殿英刚给小子穿上裤子, 正想给他找双鞋袜,不想那小子竟自个儿站了起,满屋子跑了起来, “唉, 他怎么。。。。。。跑了?。。。。。。” 那年春节, 宋家欢声笑语不断, 比别家又多了几分热闹劲儿.

小连留这下地一跑, 宋家一下便旺了起来。

往后这五六年里, 宋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红火。宋老爷子在几年里置了不少田产, 得雇上十几个长工才能干完地里的活儿。清田的弟弟渭田也娶了媳妇, 宋家又添了一部土织布机, 小农经济颇具规模。而这五六年里, 殿英又替小连留添了三四个弟妹, 渭田媳妇也生了两男一女, 宋家渐渐成了宋家庄一带的大户人家了。

又到了冬季,过了年,小连留就要七岁了。可是不知怎么地,这孩子竟得了一种怪病,连续高烧不退,已有两三个星期了。宋老爷子为了小连留可没少花银子,已请了好几个大夫了,都看不出个所以然来。今儿个,宋老爷子特地到二十里外的镇上请了有名的张大夫,希望能诊出病害, 药到病除。

张大夫进门时,小连留正躺在炕上,骨瘦如柴,两腮通红,目光炯炯。张大夫替小连留诊了脉,脉象细若游丝。突然,小连留开口说话了,“烧鸡!烧鸡!我要吃烧鸡!”

“孩子体虚内热,千万不可吃烧鸡呀!”张大夫忧心忡忡地说道。“张大夫,您看,这孩子的病。。。。。。”“老朽不才,恐无能为力,带病延年吧!” 张大夫拍了拍宋老爷子的手背,钱也没收就走了。

“烧鸡!烧鸡!我要吃烧鸡!” 小连留像是着了魔,不停地重复着同一句话。“唉!。。。。。。” 宋老爷子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孩子就是爱吃烧鸡,每年过年,总也吃不够。那年头,烧鸡可是好东西,只有逢年过节或有特别的喜庆日子才有烧鸡吃。宋老爷子又望了一眼病榻上的小连留,深深地吸了口气,叫来儿子清田,“去,买最好的烧鸡来!”又叫来小儿子渭田,悠悠地道:“去,替孩子准备后事吧。。。。。。”

小连留吃了两口热腾腾的烧鸡,仿佛没有什么味道,便撇下一边不理了,又嚷嚷道,“热,我热,我要吃冰块!” 宋老爷子听了,又忙叫清田带上几个长工去河边打冰块。

好在这宋家庄坐落在黄河之滨,离黄河入海口不远,河流众多,又正值冬季,不一会儿,一大盆冰块就端来了。小连留吃了好几块,竟呼呼睡去。醒来后又继续吃,就这样,一连吃了好几天的冰块,高烧竟然退了!又静养了一阵子,居然痊愈了。

如此,小连留从阎王爷的殿门口逛了一圈又溜了回来。“这孩子,大难不死,将来必有后福啊!” 宋老爷子由衷地感慨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