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滇缅行纪》第九章 烛光晚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傍晚6点多钟,天空就己经黑沉沉的了,失去了平日应有的亮色。大雨还在哔哗地下个不停。

大伙们这一天的结篱、垒坎、搭棚,忙碌下来,也非常辛劳。坎蓠虽然遮住了风雨,但也挡住了大部分的光亮。但是,大伙们的安全感却增加了许多。这个“家”虽然简陋,但毕竟可以安身了。

偏崖里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挂在大厅中央的马灯被拨亮了许多。刀郎在灯下敲响了开晚饭的钟声,大家伙们都兴奋地拿着竹筒和筷子,在“食堂”前站好队,等待着打饭。

刀郎带着大家走到一道篱笆门前,让大伙排队依次进去。

灶头前面,隔出了一间约200平方米的“饭厅”,四个角落吊着用大土碗装着油的捻子油灯(捻子是生丝绞的,油是野猪油。土碗是集中收缴来的,大家吃饭都用竹筒),照得满厅亮堂堂的。厅中间还烧了一大堆柴火,沿着火堆四方,摆着6张才做好还散发着松木香味的简易桌橙。每张桌上都放着一大盆红烧野味、一盆鲜菇汤、一盆凉拌野菜;旁边的一个大木架上,放着一只大木甑,甑子里冒出了热气腾腾的米饭香味。

刀郎按照陈佳永的示意,在每桌安排了12-13人,除了放哨的和重伤病员,全都在桌前坐下了。当首的一桌,有陈佳永和刀郎、三个小队长、安德森、春森和八位护士共15人,其他英国人和解了拘禁的田崎等人则分散到了各桌入座。

大家都坐下后,刀郎站起来大声道:“大家伙们不要嚷嚷了,也不慌这一会儿吃饭,现在请大少爷给咱们训个话。”

陈佳永见大家都静了下来,就站起身来,同时也拉起了身旁的安贞子。他清了清嗓子,向大家说到:“弟兄们、朋友们、各位先生、女士们,晚上好!”他顿了顿,就见安贞子用她那银玲般地嗓音,用英语、倭语和朝鲜语咭咭咕咕快速翻译起来。她的话音刚落,7位英国人、和护士们都热烈地拍起了手来,于是大家也都跟着哗哗地拍起了巴掌。

掌声停下,陈佳永又向大家道:“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因为突如其来的这场灾难,使我们几个国家的人走到一起来了。这是我们没有办法去选择的。我们在短短的一天多时间里,经历了奇特的曲折和惊险,遭遇上了百年不遇的大地震。在这场灾难中,我们幸存下来了,但是,更多的人却死去了。为了对他们的不幸逝去表示哀悼,现在,我提议:全体为死难者默哀三分钟!”贞子翻译的话音一落,霎时全场人起立,都深深地垂下了头……人群中传出了不少人的抽泣声……

陈佳永宣布默哀完毕后,继续说到:“正是为了追念死去的人们,我们才要好好地活下去。老天爷已经赐给了我们这一片偏石崖,这就是我们能继续活下去的支撑点。在这一个多昼夜里,我们每一个人都尽到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大家为了生存下去,都在努力地劳作。为此,我表大家示深深地感谢!”他说完后,向大家深深地鞠躬致谢。一片掌声过后,大家都静静地望着他。

安德森和安贞子等人想:这位大少爷阁下的口才真是不一般,有学问,还会几国语言;也很有见识,临危不乱,处置事务有方,肯定是留学过海外的高人。

春森等人也在惊奇地想:在这蛮荒之地,怎么会有这样一位青年俊才,在危难之中果断地挽救了100多人畜的生命。唉,华夏真是地大物博,人才也真是多啊!

刀郎刀玛和张三等人则在想:***大少爷咋地就这么会讲话了,连夷人们听了都拍巴巴掌。这会儿,他可比他那老爷子会说话多了。还别说,他说得真是还那么一回事儿,听了让人心里热烘烘的,感觉也酸酸的……

一群护士姑娘,更是目光热切地看着陈佳永。大家都还想听听陈大少爷下面再说些什么,谁知他最后说的却是:“上酒!开饭!”

陈佳永的话音刚落,一个伙头就抱着一大坛子酒,将放在每桌的一个大竹筒里倒满了。陈佳永举起了一个酒碗,对大家道:“这荒山野岭的,每个人都还没个酒碗,只有以竹筒当酒杯了。我先干,大家轮流将就着竹筒喝!”场面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

这酒有一部分是刀郎他们专门为大少爷准备的,在地震中神奇地保留下了两坛,约20斤。还有就是在缴获驮队的物资中,约有20多斤清酒和当地产的50多斤白酒,可要留着,今晚没有拿出来。现在喝的是陈大少爷的两坛子私人存酒。陈佳永心里觉得:这酒应该大家都来喝才爽,就让刀玛拿出来了。刀玛当时很诧异地看着大少爷:平日里,大少爷对他的酒看得很紧,刀玛若偷喝了一口,都是要挨打的。

就着大盆的野味,大家几口酒一下肚,神情就好多了,话也多了。

刀郎和三个小队长依次向大少爷敬了酒,说了一些没有盐味的话,转眼就向桌上的菜猛烈进攻起来。

安德森向陈佳永敬酒道:“大少爷阁下,我们在大难之后,在这荒僻之地,能有今天,还能有酒喝,我感谢,我敬佩!”

春森向陈佳永礼节性的敬了一口酒后(后来他解释说实在喝不了这种烈性白酒),就大吃起饭菜来。

安贞子啜了几口酒后,早已脸泛桃花。她盈盈起身,举杯(实际上是土碗,而且只他们这桌才一人一只酒碗。)向陈大少爷敬酒,陈佳永忙端起碗对她道:“我应当先谢谢你和你们!”他用眼一扫桌前的姑娘们,真心诚意地说到:

“你们是白衣天使,担当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无论在世界上哪个国家的交战中,按照国际公约,你们都应当受国际红十字会的保护。战争,在过去和现在都不可避免,也有可能是正义的和邪恶的。但是,在战场上,双方战士们的生命都是平等的,都应当受到尊重。你们在战场上、医院里,挽救着一条条生命,就是对人类作出的极大贡献。”

姑娘们都愣住了。或许年轻的她们,虽然从事着医务护理工作,但不一定都能从理论的高度来认识她们工作本身的含义,这大少爷阁下说的一席话,一下子就震撼了她们。在一边正埋头吃饭菜的春森抬起了头,两片眼镜后面的眼神露出了一丝神采。他站起来,给自已倒了一碗酒,双手端着,对他手下的护士们道:

“你们都听见了吗!陈大少爷阁下说的话,也就和我平日教你们的一样!”

他又对陈佳永道:“您这些话,应该由是我这个医生口中才能说出来的,却被您说出来了,而且,您还要求我们实实在在地做到了,我十分敬佩你。我平时是不喝酒的,来,姑娘们,我们大家一起敬大少爷阁下一杯!”说完他一口就干了。

这时护士中的一位小姑娘却哭了,转身向外面跑去。刀玛赶忙跟了过去,众人正在诧异间,小姑娘却很快回来了,她将一把剪刀交给了陈佳永。

安贞子对陈佳永道:她叫山下智子,她这两天一直认为是遇上了支那蛮夷匪徒,自认为贞洁不保,就留下了这把剪刀,准备在受辱时自尽。但是,她经历了这一个昼夜,已经认为大少爷你们是好人,特别是大少爷让我们做衣裙、优先洗澡,以及这会儿对我们的真诚话语,她切实地被感动了,就交出了这把剪刀,希望能为大家多做一些衣衫。

春森医官对小姑娘道:“小智子,别哭了。上午大少爷阁下让你们去做裁剪活儿时,我也有一些看法:怎能让堂堂护士去干下等人的活儿!但一想伤病员不多,用两个护士也够了,才答应了。未曾想,你们大半天就做出了几十件衣裤和你们身上的衣裙,还有三分之一的人洗上了澡,换上了新衣。包括你们和我,这样才会少生病呵。大少爷阁下说得对,你们还要好好干。医务室那边你们放心。还有我呢!”

听了春森医官的话,姑娘们都破啼为笑,陈佳永也很感欣慰。

春森对陈佳永道:“在蝙蝠的侵害中,大少爷阁下防护得当,用烟火驱逐了异类,同时,也算是对这偏崖消了一遍毒。据我所学,灾后卫生防疫实在大意不得,饮水和居住环境也非常重要,我想这就去看看。”陈佳永高兴地对他道:“我们想到一块了,那就拜托了!”

安贞子、安德森等人也告退而去。

陈佳永叫过了刀郎,让他给监管着的木村等人送去食物。刀郎不太情愿,陈佳永对他道:“我们现在需要劳动力,不给他们饭吃,咋干活呀。”

陈佳永又问刀郎:大伙们情绪怎样,刀郎道:“晚餐的效果非常好,大少爷简短的训话让大伙们提起了精神;这晚饭也挺丰盛的,特别是那一大甑子洋芋干饭,让大家撑了个饱。”

陈佳永一问,原来是蒋四将50多斤土豆切成小丁,用开水氽水后,和漓米饭一起上木甑用大火蒸熟。米还是20斤,但份量却增加了一倍,而且很可口。陈佳永又把蒋四夸了个满眼笑,在大少爷的夸奖下,他又快找不着北了。

刀郎向陈佳永汇报道:已有护士8名、英人7名、轻伤员6名、小队长3名、医官1名、战士6名洗过了澡,共计31人换上了新衣裤。这会儿,弟兄们正在排队洗澡呢;新衣裤也正在赶制之中,估计到明天,新装就可替换完毕。陈佳永满意地点了点头,又问了白天的收获情况。

刀郎道:“砍了大小树木60根,竹子100余根,枝、叶都全部带回来了。除偏崖工程用了40多根木材、80多根竹子外,较好的竹木都交给了木工组。另外,又采回棕叶500余斤、茅草1000余斤。”

刀郎请示是否将茅草分发下去时,陈佳永对他道:“只发一半,留一半和棕丝混合编织草鞋,一人两双。”刀郎惊讶地看了看他:这大少爷咋又会铺派这些杂事儿了?又道:“打猎队获野物100余斤,采集队获各类食物、野菜2000余斤,其中土豆、红薯等500余斤,还余大米150余斤,近3-5天的粮食应该够了。”

陈佳永吩咐刀郎:除加强警戒外,木工组、缝纫组和灶头都要加强力量,分班干活,人停活儿不能停。其余弟兄们就好好休息,大家洗澡到晚上11时前结束,从明晨7点开始再洗。热水始终要有,特别是灶头要为深夜值哨下来还没有洗澡的弟兄们备好热水。

陈佳永这会儿实际上成了一个大管家。这一天多来,大家已经习惯了听命于他,然后就认真努力地去干事。而他呢?他又听命于谁?他不知道。他就只有根据前世的一些当班干部的经验,一步一步地试着管理下去了。

在前世,他虽然出身平凡百姓家,但父母对他这个头胎儿子是看顾有加。在厂子弟学校里,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读书读到了县中,平时都没有干过啥活儿,为了锻炼身体和报父母恩情,只是在假期才陪母亲去她的责任田里干干活儿。在高中,他一直是班里的学习委员,但也只是帮着老师收收作业本而已。在大学,各顾各。他这个县里的高考“状元”,在人才汇萃的校园子里,什么都不是。也就只有埋头读书了。后来虽然加入了ZG,也是辅导员催的。管理方面的书他也读过了一大摞,但是实践很少。后来因为工作的性质,平时想去实践也没地儿试不是。

陈佳永急得不行,突然心里一悸,那陈家大少爷的顽劣性子和匪性又冒了出来:M的,这99个人和20匹马,推也推不脱的,成了老子必然要管理的对像了。这个“大少爷”的身份也推不过去,那就只有管下去了。

至于晚餐上陈佳永的打气和鼓劲能管多久,他心里也没有个底。但是,他是“大少爷”,是这支队伍事实上的“领导”,心想:老子这样做了,总比没有做好。

&lt;ahref=http://www.&gt;起点中文网www.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

</div>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