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异时空-1925》第二章 偶遇(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25年的华夏国,似乎格外的不平静,三月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不久孙中山的遗嘱继承人之一,他最为忠实的战友,他的得力助手,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被暗杀。围绕着廖仲恺被暗杀的事件,国民党内部左派与右派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唯一能够使他们暂时放弃争论的,就是正在筹备的与北洋军阀的最后决战,统一当时处于四分五裂中的华夏国。1925年的广东,自从宣统逊位以来,历经连年征战,财政日渐窘迫,沉重的担子都压在刚刚成立不久的广东国民政府中央银行行长宋子文的身上,他是广东国民政府财政方面的头号人物,除了担任中央银行行长以外,还兼任着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和广东商务厅长等十几个职务。

在近代华夏国历史上,宋子文所属的宋氏家族颇具传奇、显赫的色彩。宋子文的父亲宋嘉树,字耀如,早年赴美国学徒经商,曾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威尔明顿接受基督洗礼,并被起名“查理斯。琼斯。宋”。此后,宋耀如便成了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后来,宋耀如进入达勒姆的圣三一学院,接受了近代西方文化的教育。1886年宋耀如回国,在上海的南卫理公会当牧师。在传教之余,宋耀如开始从事实业。他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华夏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热心支持者。宋子文的母亲倪佳珍,祖籍浙江余姚,是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的第17代后人。倪桂珍自孩提时便成为接受洗礼的新教徒,l7岁毕业于西门培文女子学堂。她性情敦和,擅长数学,喜爱弹钢琴,是上海美以美会员,曾在稗文女校任教员。宋子文有两姐一妹和两个弟弟。宋子文的大姐宋蔼龄(亦作镇龄),早年入学于上海的马克谛耶女中,后留学于美国佐治亚州梅肯的威斯里安学院。宋蔼龄曾担任过孙中山的秘书,但一直未出任过官职。宋子文的大姐夫孔祥熙,字愿之,毕业于美国欧柏林大学。宋子文的二姐宋庆龄,亦曾留学威斯里安学院。宋庆龄回国后,担任过孙中山的英文秘书,后与孙中山结婚,成为孙中山的战友和助手。孙中山、宋庆龄是宋子文参加国民革命的引路人。宋子文的妹妹宋美龄,幼年即随宋庆龄赴美,后毕业于马萨诸塞州韦尔斯利学院。宋子文的弟弟宋子良、宋子安也都曾前往美国求学。

宋子文的政治生涯却另有其持色。宋子文早年求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这所学校的前身是1879年创立的圣约翰书院。宋子文入学时,该校已在美国哥伦比亚专区以圣约翰大学的名义立案注册,校长是美国人朴方济。宋子文的前后校友中,出了不少政界、外交界、金融界、实业界的知名人士,如颜惠庆、顾维钓、王正廷、施肇基、俞鸿钩、严家淦、陈光甫、刘鸿生等。1912年l0月,经上海临时稽勋局呈请袁世凯批准,宋子文前往美国留学。他先是在哈佛大学主修经济,各课程的平均分数是“B”。在哈佛期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宋子文同其他留美学生一样,一度十分关心这场战争。他曾经撰文《欧洲战争和华夏国的对外关系》,发表在《留美学生月刊》上。1915年宋子文从哈佛大学毕业后,又前往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继续深造,并曾在纽约花旗银行供职。宋于文19l7年返国后,曾任汉冶萍公司上海办事处秘书,不久调任汉阳总公司会计处科长。后来宋子文回到上海,先后在联华商业银行、大洲实业公司、神州信托公司任职。宋子文在实业界、金融界的这些早期经历,颇多坎坷。宋于文回国后的第二年,他的父亲宋耀如便逝世了,留下的家产,虽足以维持小康,但决谈不上巨富。回国后的最初几年里,宋于文并没有参加什么政治活动,除了经商外,他只是加入了兰集兄弟会。这是由顾维钩发起的华夏国留美大学毕业生组织,入会资格极严,凡留美大学,得有学位,品行端正,而能交际,经会员绍介。方得为该会会员。宋子文是20年代初兰集兄弟会在上海的30余名会员之一,当时每年要参加例会四次,每月参加交谊会一次。宋子文还不时地参加圣约翰大学校友会的话动。他对于这所母校感情甚笃,经他多方努力,使盛宣怀生前藏书66000多册捐赠给圣约翰大学的图书馆。当时宋子文与二姐宋庆龄、二姐夫孙中山也有所接触,但未介入孙中山的革命事业。然而,随着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的发展,在实业、金融界不甚得志的宋子文于1923年毅然前往广东。从此,宋子文开始了其政治生涯。

为了能够从财政上更好的支持国民政府北伐,解决广东国民政府中央银行面临的财政危机,在参加完廖仲恺的葬礼后,宋子文就从香港踏上了前往美国的旅途,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争取美国的几个大财团的支持,为新成立的广州国民政府中央银行提供担保,第二个目的联络美国侨界,筹集支持国民革命军的捐款。当时国民政府财政窘迫,华侨捐款在政府的预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在与几大财团达成为国民政府中央银行担保的初步协议后,他立刻马不停蹄地赶到纽约,主持目的为国民革命军筹款的纽约侨界筹款晚宴。

这样的筹款晚宴在纽约侨界素有传统,随着代表着华夏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国民革命军的不断胜利,海外赤子的心中燃起了新的希望,所以有不下百位全美各地侨界名流前来参加。按照华夏国的传统,每位前来参加捐款的人士都会在入口处将支票转交给宋子文的随从工作人员,他们大声地报出捐款数额,并邀请来宾入席,宋子文则在会场中向来宾表示感谢。

从天还没黑开始,宋子文就听见了门口不断传来含有数字的声音

“纽约商人乔治张先生,500美元。“

“芝加哥侨界领袖陈秉文先生,1000美元。“

“芝加哥大学博士助教吴有训先生,240美元。“

“洛杉矶商人何国栋先生,1000美元。“

……

一个半小时之后,入席的仪式基本上结束,宋子文正准备拿起麦克风,发表一篇热情洋溢的演讲。此时一个中等身材的年轻人,匆匆地来到会场的门口,他身材廋削,鼻梁上架着一幅厚厚的眼镜,五官清秀,乍一看像是某个大学里的一名华侨学者。年轻人的身后还跟着两个带着墨镜的黑人随从,他们并没有持着这次晚宴的请帖,使得年轻人的身份让人无从猜想,黑人随从到了门口即将一张支票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展开支票,看着上面的数字,惊讶地几乎说不出话来,停顿了将近一分钟,才带着颤抖的声音念到

“纽约证券投资人叶江明先生,十万美元。“

全场顿时哗然,不少人惊讶得叫出声来,甚至有两个人不小心将杯子摔在了地上,宋子文的心中也是一惊,差点把发言稿掉在地上,不过久历风雨的他马上镇定下来,低声问旁边的纽约侨界领袖,华商总会主席约翰张,

“您认识这位叶先生吗?“

“不太熟悉,不过听说最近纽约股市中一个黄种人非常引人瞩目,赚钱的速度超过了其他所有投资商,不知道是不是他。“

宋子文听完约翰张的介绍,立刻起身走向叶江明,紧紧握住了叶江明的手,用麦克风对全场说道:“感谢你,叶先生,你为解救祖国的苦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你是祖国的骄傲。“全场掌声经久不衰。

叶江明的金融硕士生论文是美国的股市危机以及对策,其中的一个重点是1929年美国股市的危机,因此他的笔记本电脑中保存了自纽约证券交易所创建以来到2008年的几乎全部股市交易资料。来到纽约,在休整了几天后,他就毫不犹豫地决定把股市作为他资本积累的新的源泉,为此他直接聘请了两个白人作为他的操盘手,每天严格按照他的指令进行操作,两个月过后,叶江明就把他投入股市的十万美元本金翻了20倍,成为了纽约股市近期的传奇人物,不过叶江明刻意保持低调,从来不接受任何报纸和电台的采访,让别人觉得他充满了神秘。

叶江明第一眼看到纽约时报上刊登的宋子文邀请侨界为国民革命军募捐的广告,就感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个机会表现自己,为将来影响华夏国的政治做准备。这些天来,叶江明一直在想,既然一场意外将他带到了这个时空,他或许可以利用这场意外,为国家和民族做一些事情,即使是一颗划过夜空的流星,也会像世界展示它的光彩,更何况这个为了这个民族,他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宋子文转身回到会场的主席台,开始了他的演讲,演讲不长,第一部分是叙述国民政府以及国民革命军关于统一华夏国的最新进展;第二部分,展望国民政府的未来,解释国民政府政策;第三部分是感谢美国侨界对国民政府的支持,突然发生的事件让宋子文有些思绪混乱,好几个地方稍微偏离了主题,演讲的最后,全体与会嘉宾都起立为将毕生精力献给华夏国革命事业而离世的孙中山和廖仲恺两位革命先行者默哀。

在整个演讲的过程中,宋子文不时打量着坐在拐角处的叶江明,这个年轻人中等身材,面目清秀,一副书生的模样,却似乎蕴藏着神秘的力量。和宋子文一样,与叶江明隔壁桌子的另一个年轻人也用关注的目光注视着叶江明,他就是后来被誉为华夏国现代物理学导师的芝加哥大学助教吴有训。

1897年,吴有训生于江西高安,1912年进入瑞州中学,后转入南昌二中,1916年,吴有训考入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理化部,师从留美物理学博士胡刚复,1922年进入芝加哥大学留学,1923年吴有训成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康普顿教授(因为发现康普顿效应而获得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研究生,他通过卓越的工作采用多种实验验证了康普顿效应,为量子力学提供了有力的证据,1925年5月吴有训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可以说吴有训是华夏国物理学界的奠基人之一,他为整个华夏国的物理学界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因此蒋介石在1949年逃往台湾后,金门面对大陆一段时期喊话的核心内容就是呼唤吴有训到台湾,由此可见吴有训在华夏国物理学界的重要地位。

当吴有训得到宋子文为广州国民政府募捐的消息,抑制不住对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期盼,专程乘车赶到纽约,将他在大学任教两个月的薪水捐了出来。来之前他根本没有想到这位邻桌的神秘年轻人的一举一动似乎比宋子文的演讲更能够吸引吴有训的注意力,演讲刚一结束他就迫不及待的走到隔壁的桌子,

“叶先生,你好,我是芝加哥大学助教吴有训,很高兴认识你,你的慷慨解囊,将会使得中华民族统一的大业早日完成。“

叶江明觉得吴有训这个名字非常熟悉,辅修过高等物理的他很快就回想起吴有训的有关情况,就是眼前的这个人将为新华夏国培养了整整一代物理学家,叶江明不由得有些激动,他连忙伸出手和吴有训热情地握了握手

“吴先生是物理学大家,验证了康普顿效应,享誉国际物理学界,我不过是一个商人,尽一些绵薄之力罢了。一八四零年以来,满清的封建政权被列强用洋枪洋炮,打开国门,丧权辱国的协定不断签订,数百万平方公里国土被割让,孙中山先生领导民众好不容易推翻了满清政权,又为北洋军阀所趁,整个中华神州分崩离析,为列强欺凌,如今曰本等国均对华夏国虎视眈眈,若果不能成为一个整体,奋发图强,我们这些漂泊海外之人都会变成亡国之人。国民政府禀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高举三民主义大旗,策划北伐,统一华夏国,我们就是倾家荡产也要支持。“

吴有训听着听着,不觉得对叶江明刮目相看,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并没有一般商人的铜臭气,忧国忧民,见识深远,不用说在美国,即使在国内也是难得一见。更惊诧于他对于自己研究方向的了解,此时康普顿效应并不为一般民众所知,即使是美国的理工科大学毕业生,也很难知道这个物理学的前沿课题。他正要发出赞叹,旁边已经响起了掌声,侧目一看,原来是宋子文结束了演讲后,就端着酒杯径直走了过来,刚才的话,宋子文听到了一大半,不由得称赞道

“叶先生年轻有为,志向远大,实在是年轻人的楷模。“

“哪里,叶某不过尽一些绵薄之力,这位吴先生,在国际著名物理学刊物上,多有著述,斐声海内外,实在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叶江明将吴有训推了出去,倒让吴有训的脸红了起来。宋子文连忙打了圆场

“两位青年才俊都是我中华之骄傲,来让我们为统一的中华早日到来而干杯!“三个人一同举起杯子一饮而尽,宋子文又问道

“两位对于即将开始的北伐以及国民政府有何看法。“

吴有训思忖了一下说道

“说到军事,正之(吴有训的字)不太了解,不过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国人尽知,出师北伐,统一全国是民心所向,相信能够得到全民族的理解支持。若能在统一华夏国之后,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促进国内科学发展,早日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华民族才能够日益强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叶江明点了点头说道

“吴兄说得好,依我来看,我认为此次北伐必胜,军阀吴佩孚、孙传芳之流,早已经不得民心,彼此之间又有很多矛盾,北伐军所到之处,定然势如破竹,至于张作霖虽然背后有曰本人支持,但是也不愿担负卖国的骂名,所以北伐将比想象得更加顺利。“

叶江明在纽约的闲暇时间里,就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疯狂地用笔记本电脑阅读笔数字图书馆光盘,恶补了一下20-30年代的历史,因此谈起北伐,显得比吴有训更有见地。

“两位都说得很好,可谓真知灼见。希望统一之后,你们都能够回国发展。“

吴有训点头说道

“我将协助康普顿先生完成他的理论的最后几个试验,之后,大约在明年六七月间,我就会回到祖国,为祖国的物理学发展尽点力。“

叶江明立刻接过话题

“那太好了,我也想回国看看,到时候我们一块吧。“

“如此,我就代表国民政府热烈欢迎你们两位,我们约好了,明年六七月间,我在广州等你们!“

这时,宋子文的随从带过来几位美国当地的华侨领袖,宋子文不得不离开叶江明和吴有训,招待这几位嘉宾了。吴有训和叶江明都觉得大厅内过于嘈杂,这个酒店和大厅相邻有个花园,酒店的花园极具中式风格,有假山、长廊。两个人一起端了酒杯来到这个酒店的花园中,在长廊处坐了下来,吴有训不无好奇的问道

“叶先生,很冒昧的问一下你祖籍何处,现在从事什么职业。“

“吴兄取笑,我的父亲祖籍是山东,母亲是福建泉州人,他们很早就来到加拿大,我在加拿大念的书,父母故去之后,才到美国来发展。现在美国股市发展比较好,我靠投资股票赚钱,目前在纽约成立了一家叶氏企业,主要经营与股票、期货相关的金融业务。“

有了钱之后,事情就要好办许多,在叶江明投入大量美元之后,经过相关人员精心安排和大力运作,他现在完全可以为这样的一个身世提供很多证据,因此说起来,一点也不紧张。

吴有训虽然到了美国许多年,对股票却一点也不熟悉,凭着科学家的观念,不禁有些担心

“炒买炒卖股票,是否属于倒空卖空,似乎并非长久之计,依叶先生的才干,从事实业似乎是更好的选择,将来也可以更好地帮助国家。“

叶江明知道现在还很难和吴有训解释清楚自己为什么从事股票,为了不给吴有训留下不好的印象,于是说道

“吴兄说得是,投资股票只是获取资本,为将来从事实业打下基础,我大学读的是化学,对于制药颇感兴趣,马上准备在纽约建立一家药厂,生产一些新药。“

这是叶江明几个月来想到的第二个发展方向,生产青霉素。通过大学和研究生课程的学习,他对于青霉素的生产流程和工艺了如指掌,知道只要通过24度玉米培养液发酵就可以大量生产和提纯青霉素,在这个时代青霉素的价格远远超过黄金。这种后来家喻户晓的药品会在拯救无数人生命的同时,给叶江明带来无法估量的巨额财富。两个月以来,他已经建立了一个以他个人名字命名的实验室,按照他的指示从事验证工作,当然他不会忘了派人去申请了青霉素在美国和欧洲各国的各种专利,为了一旦成功生产出来后垄断整个市场打下基础(辉瑞公司是世界上最早的发明青霉素大规模生产技术的公司,不过他将这个专利同时授予了十九家美国公司,没有形成垄断,这也是辉瑞公司历史上感到特别后悔的一件事)。

“难得叶先生对化学制药这么熟悉,我希望叶先生的新药能够大获成功。”

“如果我的新药可以获得成功,那么吴先生可以获得充足的办学经费,我想吴先生可以建立一所全新的大学,以理工科为主,就叫做华夏国科技大学,这样就可以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说穿了,一个国家的兴盛,和民族素质有关,每天都在摇头晃脑,念着之乎者也,感受不到世界科学进步发展的人,无法成为这个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即使是最先进飞机大炮,他们也无法驾驭。“

在二十年代就建立以理工科为主华夏国科技大学,引进世界上最著名的学者教授和最先进的仪器设备,无论是从培养人才还是从学术研发上来说,都将推动华夏国的科技迈出一个大飞跃,以此为,华夏国科技大学肯定会超越目前华夏国两所最负盛名的大学北大和清华,成为华夏国首屈一指的大学。大学时代,叶江明总是为USTC始终无法超越清华和北大这两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名校而郁闷,在这个时空他终于可以改变历史了。

吴有训的心中则是一阵狂喜,建立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人才,是他的终生抱负。从叶江明给国民革命军的捐款看来,这个年轻人有着惊人的财力,如果能够得到叶江明在经费上的支持,那么他就可以节省出很多精力,专心致志搞好科研和教学,建立大学的梦想也可以早日实现。

“那么一言为定,我等着你的好消息。“

吴有训将叶江明的手紧紧握住,两个年轻人内心都在沸腾,彼此心心相惜,一时反而没有更多的语言。

“叶先生,我是纽约华侨日报的记者,听说你的生意非常成功,您能给我们的读者作一个独家的专访吗?“

一个清脆的声音打断了两个人各自都有些心潮澎湃的畅想,他们不由得回过望头去,只见一位年轻的小姐正从长廊另一头向这边走过来,她面目娇俏、身姿婀娜,穿着浅紫色旗袍,头上高高地挽着发簪,气质优雅,令大厅内的所有名媛望而失色,叶江明急忙对吴有训说道

“吴兄,小弟这就告辞了,我平生最怕记者,这是我的名片,上面有我的联系电话,有事可以和我直接联系。“说完,将名片迅速交到吴有训手中,转身一路小跑,从另一侧的偏门直奔向饭店之外,两个黑人保镖,也快步从前面出了饭店。

女记者追到吴有训身边的时候,已经不见了叶江明的踪影,气得她一跺脚,恨恨地说道

“这个怪物,又让他溜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