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新史》第二十七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啊!这次赵东可不光是吃惊了,简直可以用震撼来形容了。怎么今天遇到的这几个年轻人一个比一个名气大,前一个陆秀夫是忠臣猛将,这一个文天祥是民族英雄。真不知道最后那个吟诗的年轻人是什么身份。脸色苍白的吟诗人说道:“我姓韩,名雨文,表字福远,徐州人氏。适才不知是赵将军,真是孟浪了。”赵东怎么也想不起有韩雨文这个人,拱手道:“幸会”。韩雨文道:“刚无意听到将军和这位大人的谈话,不知将军为何要与那乱臣贼子同流合污?”这话问的太过直接,也太尖锐了些,赵炳章有些坐不住了,赵东并不在意,说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查则无徒。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道理就不必解释了吧。”韩雨文有些不依不饶的接着问道:“贾似道是什么人将军不会不知,我看还是结交些正人君子的好。”赵东也不客气的说道:“无论名声还是才学相信各位都比那贾丞相强的多,我自然是很愿意和各位结交,可各位能给我军中急需的粮饷么,能给我补充兵源么。没有粮饷,没有士卒如何打仗?各位也太书生意气了些。”赵东顿一顿接着说:“当年岳飞若是能一面抗金,一面与秦桧虚于委蛇,又何至于惨死风波亭。早就直捣黄龙了,我等也就用不着龟缩在这江南。”当时的人们都赞岳飞的精忠,大骂秦桧的卖国,从没想过这其中的关节。赵东以前所未有的角度分析这件事情,得出的结论也是闻所未闻。三人都沉默不语,赵东的话对他们的震撼不小。三人中韩雨文的心思最是敏捷,很快就明白了赵东的意思。收起狂傲之态起身施礼道:“将军今日所言如醍醐灌顶,我等受教了。”文天祥、陆秀夫还有张世杰被后人称为“宋末三杰”,都是很有些本事的,张世杰已经和自己结拜,正在军中效力,若是能把陆文二人召至麾下那就太好了,这个韩雨文思想灵动,口齿伶俐,看来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也需要拉拢拉拢。赵东故意问道:“三位人中龙凤,怎么不求取些个功名?”文天祥道:“不瞒将军,我三人刚刚参加了省试,还不知道能不能中。”“三位也不要太过于醉心功名,为国为民才是正理。三位若能高中那是最好,若是无心仕途可到我赵某军中出力,必然不会委屈了各位。”赵东说道。其实赵东自己也知道这三人不是简单的人物,用不了多少日就是声威赫赫,名震一方的大豪杰。能够投到自己麾下的可能不大,只是尽量示好,先做些感情投资。文天祥和陆秀夫只是淡淡的说:“多谢将军美意。”韩雨文思索一番道:“我对朝廷早就不抱什么希望了,无奈家中还有个妹妹和年迈的母亲,一时半刻的也脱不了身,什么时候有机缘我定然投奔将军。一来可以为国效力,二来也有个生计。”“赵某定然扫径相迎。”“如此我等谢过将军,就先行别过,将军多多保重。”文天祥起身告辞。陆秀夫和韩雨文也拱手离去。憋屈了半天的赵炳章说道:“都是些年少轻狂的家伙,老弟怎么如此看重?”赵东说道:“我看这几人锋芒外露,才气逼人,日后定然大有作为,端得不可小瞧了他们。”“哈哈,且不去管他们了,我先回去补一觉再说,今天实在是起的太早了,这京官还真不是好当的。”赵炳章打着呵欠说。“不去拜会贾似道了么。”赵炳章捉促的说:“贾丞相一定也在补觉,我们就不要打扰去了,还是晚上再去的好一些。”入夜,赵东和赵炳章各乘了一定青呢小轿去拜会丞相贾似道。贾似道的府邸在西湖葛岭,是皇帝所赐。葛岭本是以东晋葛洪炼丹而闻名,后贾似道于此盖起了奢华无比的宰相府。相府占地极广,前挹孤山,后据葛岭,两桥映带,一水横穿,景色也是最为秀美。府内飞楼层台,凉亭燠馆,华邃精妙。贾似道还嫌不足,又建了专门用来居住美妇的红梅阁和居住淫尼的半闲堂。赵炳章缴了十两银子的“报门钱”贿赂门子,等了一会才进到里面。相府内灯火辉煌,如同白昼。亭台轩榭数不胜数,无不雕梁画栋,极尽奢华之能事。贾似道的管家翁应龙(翁应龙是个堂吏,其实那些官员送过来的文件什么的都由他带为处理,)领着二人进到内堂,贾似道正在和一群姬妾斗蛐蛐儿。腊月里的蛐蛐儿价格不菲,而贾似道从小就喜好这个玩意儿,所以很多人就投其所好,送了他不少的蛐蛐儿,贾似道就又得了个“蛐蛐相国”的美号。“下官赵炳章(赵东)见过丞相。”贾似道抬头看了一眼,道:“你们两个胆子不小啊,惹的圣上很不满意。圣上私下里还说要查办你们两个,若不是我一力回护,只怕你们已经被革职了。”赵炳章和赵东自然是不相信他这鬼话,不过面上还是装做诚惶诚恐的说:“多谢大人眷顾。”“你们俩来我这里有什么事情啊?”贾似道问道。“下官初次进京,也没什么事,特地来拜会相国。”赵炳章说道。贾似道说道:“你们的忠心我知道了,以后有什么事情我会关照的,喝口茶就回去吧。”一个美貌的姬妾奉上清茶,赵东接过微一点头表示谢意,那女子也是微微一笑。赵炳章喝了口茶水道:“大人事务繁杂,下官告辞了。”“翁应龙,送客。”赵东二人离开了相府。贾似道问刚才端茶的那个姬妾:“你来这里多少时日了?”“大人,奴婢来了一个月了。”“你叫什么名字?”“李慧娘。”贾似道厉声道:“你这贱人,怎么一点妇道也不守,竟然对陌生男子调笑,真是败坏我的门风。来人呀,拉下去,家法伺候。”家丁把李慧娘拖了出去,时间不大,捧上一个锦盒。打开锦盒一看,赫然就是李慧娘的头颅,鲜血淋漓,惨不忍睹。众姬妾吓的尖叫不止。“若是再有不守妇道者,这就是榜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