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超级兑换三国》第四章 悲苦太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此一夜,待得晨光初明,露滴石板之时,他便睁开眼睛,一时竟然感觉精神抖擞。不过,既然已经天明。他便立刻点开女生界面,点开转换成男的选项,他立刻打开裤裆查看了一番,果然自己又变回了男人。

小刘协脑中清爽异常,此时天刚亮,虽然许多宦官婢女已经起床,但是除了娘娘和皇子却是没有这个必要的,以前的时候,刘协都是要等到食时王美人召唤才会醒,所以伺候的奴婢们都还没来,怎么也要再过半个时辰才会到这里侍立。当然也会有人会早早的来到,一个是被小刘协点名要的蕊儿,另外一个是王美人派的婢女喜儿。

被人伺候更衣之后,首先要做的是到王美人那里拜礼,之后跟王美人一起用早膳。如此繁琐让他感到宫中礼节麻烦不已。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协儿,昨晚感觉如何,是否安好?”王美人爱怜的问道。

“回禀母亲,孩儿已经完全无事,劳烦母亲担忧了。”

“既然协儿已经康复,今日就将老师请来授课如何?”

小刘协一愣,老师?他可不知道刘协还有老师这一出,立刻问道,“母亲说的老师不知是哪一位?”

王美人责怪的看了刘协一眼,“你这孩子,昨天刚见了老师,今日便忘了名字,这般没出息,将来怎么做社稷大事。”

小刘协赔笑这挠了挠小脑袋道“母亲教训的是,是儿臣贪玩了。”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是在想,自己是昨天下午刚到的,怎么会知道拜师的事。就连你都是刚认识的!

想归想,样子还是要做的。

“你老师是张肖张老太傅,是当年你父皇的老师,你可要好好对待太傅,你父皇派他做你的老师其实是更喜欢你一些,所以不要顽皮。”

张肖?没听说过,这人在历史中有记载么?小刘协不由的有些疑惑,看来这个人也不是什么厉害之辈,要不然怎么能教出灵帝如此昏庸的皇帝来,当然灵帝一开始也并非皇子,是后来才误打误撞当上的,刘协不对这个老师寄予任何期望。

“母亲,儿臣可否换个老师教儿臣?协儿不是很喜欢这个老师。”小刘协说道,心里却是打着小鼓,要说授业老师的话,他心中早有人选,此人既非大才,也非谋士,但是却非他不可。至于其他人,他另有妙用。何况他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师傅,因为根本没人可以教他什么,阵法套路他也不需要,拜师无非是搞关系的媒介罢了,麻烦的很。

“换老师?协儿休得胡闹,这张肖太傅是你父皇给你安排的岂容你这般说换就换。”

“母亲息怒,儿臣知错了。”刘协只好愤愤的放弃了自己的想法,反正也不急于一时。最好将这个不知道哪里跳出来的糟老头赶走才好。

用完早膳,王美人就把他送到兰台的翰林书房,兰台作为学术研究之所有许多的阁院,那里,自然会有老师教授他启蒙的知识。

当刘协在翰林书房静坐了一会儿之后,果然一个看起来颇为自得的迂腐老头走了进来,衣冠倒是整齐的很,身着黑衣紫边长袍,头戴发冠,头发梳的一丝不苟,看起来倒是有些精神。

不过作为刘协的李涛,前世喜欢看美人,玩山水,最讨厌的就是糟老头,尤其之那种一副自允文人墨客的臭架子,实则无真才实学的迂腐之人。

在刘协这个年纪,老师也教不了什么,顶多就是教识字和简单的论语孟子启迪,在偶尔拽上两句君王之道。小刘协一开始还彬彬有礼,尽力不招惹这老头,可是后来便越听越觉得无趣。

老头摇头晃脑一番自我沉醉的景象。

没过半个时辰,小刘协已经困不可当。

“要说这君王之道在乎与仁德与礼法,正是所谓的君子,君子之道与君王之道亦为同矣!想我汉朝已立业四百余年,孺子理当效法先人,纵使不能继承大统,也当尽力辅佐!”正讲到这里的时候,岂不知小刘协却已经睡着了。

待张肖注意到刘协的时候,看到刘协酣睡正美,立刻拿出戒尺,在小刘协的桌子上狠狠的敲打了一下,直将小刘协惊的跳起来。

“协皇子从刚才起便昏昏欲睡,岂是老夫我讲的不对?”他语气中带着严厉,显然对于小刘协的做法很是不满。

“老师讲的句句在理,字字珠玑,学生怎敢驳斥。”刘协立刻清醒了下,这授课不过要一个两个时辰,本来自己只要熬过去就没问题了,可是现在自己是在是忍不下去了,简直比高中数学课还要枯燥。

“好一个‘句句在理,字字珠玑’!既然如此,想必皇子殿下是听得真切,那老朽翻到要请教协皇子这君子之道当以何为准。”张肖明显是想给刘协一个下马威,不过刚才刘协的这句“句句在理,字字珠玑”听得还是很舒服的,不由的想像句话到底是出自哪里,可是就算是他想破脑子也估计也想不出,这句话怎么也要好几百年才会出现。

“老师可曾读《周易》?”小刘协眼珠一转笑着说道。

张肖一愣,没想到这小子倒是反问上自己,“老朽自幼读百家之书,自然读过周易,可读过又如何,没读过又如何?”

“那老师是否读过《论语》《孟子》?”

“协皇子是为何意,这论语孟子,岂不知读书人人人皆知。殿下是想讽刺老朽么?”

小刘协收起笑容,不禁改成一副认真的样子,“老师如此说便是读过!既然老师读过《周易》,亦读过《论语》与《孟子》,自然心里是知道君子之道的,何必再问我一孺子学生?难道老师这《周易》,《论语》《孟子》都白读了不成?”

张肖一听登时愣了,“这。。。老夫是考殿下,岂是让殿下指点?”

“老师就不要说了,学生明白老师年纪老迈记忆衰退,古书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师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真是让学生万分佩服。”小刘协躬身认真的说道。

“这。。这。。岂能如此而论!!”

“非也,学生并非有辱于老师,相反学生是发自真心的认为老师真乃学生之榜样!有您做学生的老师,真是孺子之幸!社稷之幸!苍生之幸!老师用这种方法来教授我做人的道理,学生受教了!”说罢他向张肖鞠了一躬,正待张肖要说话,他便直起身来夸夸其谈道。

“不过既然老师有意请教,学生大可告知,所谓君子之道,说白了就是圣人之道的起始,正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之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是一种自强的精神,宽阔的胸怀。

学生不仅赞叹这两句说的好啊,刚才老师以自强,不耻下问。又不在意学生的无理之论,可谓是胸怀宽广,真乃言传身教之楷模!

学生定当奏明父皇,有张太傅做老师,社稷无忧矣!!学生无忧矣!!”

说罢,小刘协再拜一躬。

“老师大道于心,虽是晦涩,但却值得学生深思,学生忽有所得,觉得应当立刻回寝宫静思一番,以悟大道,学生谢老师大恩!学生告辞!”

“这。。。。。”正待张肖哑口无言之时。小刘协早已经忍住笑意跑了出去。

要是在听这老头唠叨一个时辰,也就是两个小时,自己非得郁闷死不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