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秘书的高官女红颜》六 下乡帮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送走李小明后,我才开始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工作乃至未来的反思。我的未来之途,是纯政策研究,还是官场博弈,这是两种不同人生道路的抉择,一条通向智慧之门,一条通向权力之路,两者几乎无任何的交集可言,“鱼”和“熊掌”只可择其一而从之。

与其他大多数处室整天忙忙碌碌相比,在政策研究处的几个月,当一本又一本的经济、社会经典专著被我囫囵吞枣般的瞻仰之后,我感觉到了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空虚,压抑得我心虚发慌。这种空虚,不是我感觉到自己面对着那些理论大师们的一种浅薄,而是感觉到自己是一具毫无社会成就感的行尸走肉。我常常一人走到市府前面的广场上沉思着这一处室真正的功能,或许它的设立表明着市政府的一系列决策背后有着强大的理论研究的支撑,它其实就是市政府领导拍脑袋决策的一块*布。我为自己这一荒诞不经、离经叛道的想法感到搞笑又痛心。

我不停地思考着自己的人生走向来。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政策研究处在我眼里变成了一个畸形的社会怪胎,是政治权势下的学术,又是学术光环下的政治。它没有权力,又处于全市政治权力的上层。它研究政策,却又是一种五味杂陈的皮毛探究。这对我而言,还不如通过这样的跳板再读硕士博士,以后到大学或者科研院所去做真正的学问。有一次碰到陈良主任,我说出了我内心的困惑来,陈良主任估计我不满意这个毫无前途的岗位,打量了我几分钟后,笑了笑说:“你还年轻,不要着急,机会还是有的。”我对陈良主任常人世俗眼光的误解内心里很是愤怒,我不是跑官要官、官欲熏心之徒。这个时候我感觉我再多说什么,更让他误认为我心急如焚地想换个好的处室靠近领导以求升官之类,我忙告辞而去。

下班时分,王浩和陈琦先后回家了。我仍独自一人呆呆地坐在办公室里求解着自己的未来。想得头疼起来的时候,就走到回形走廊里散散心。可回形走廊带给我的不是灵光闪现,而是一番弯弯曲曲的折磨,这反而更增加了我的难以化解的忧郁。

几天时间,我一直在思来虑去,从自己的秉性、家庭、血型多方面考虑,到大学或者科研机构似乎更适合我。我正在坚定着自己的选择的时候,秘书处通知我到陈良主任办公室去一趟。而这一趟,使我刚预定好的人生走向来了一个急转弯。

接到秘书处的电话,我忙走到陈良主任的办公室,他正坐在沙发上和秘书处的副处长李耕生在谈着什么,见我进来,招呼说:“找你俩过来说一件事儿。根据昨天晚上市政府会议精神,全市各级机关都要组织开展农村结对帮扶大比武活动,办公室分配到海东县的两个帮扶点,一个是南湾村,一个是北湾村。这两个村的经济条件都差不多,我看,你俩都是小青年,也都未结婚,无后顾之忧,就代表办公室去帮扶一下。一人一村,有意见吗?”

陈良主任最后的问话,表面是征求意见,实质是决定。我和李耕生当然知道服从也要执行,不服从也要执行的行政运转规则,当然表示同意以赢得好感。

陈良主任从政治的高度,对我俩进行了一番深刻的思想动员:“那就好。帮扶是对年轻人的组织能力、工作能力、领导能力的一次检阅,也是组织上提拔重用的主要依据之一。你俩在帮扶过程中需要办公室协调的尽管说,办公室尽力解决你们帮扶工作中的一切困难。”

在谈话的最后,陈良主任又叮咛道:“你们的帮扶成效不仅关系到你们以后自身的成长发展,更关系到办公室的整体形象呀。做事要认真踏实,要一马当先,要多出快出成果。”

我听了陈良主任的话,顿时感觉热血沸腾,想不到陈良主任能将如此一个重要的锻炼年轻人的机会给了我。在陈良主任思想总动员后的第三天,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在市委大楼的广场上隆重召开了百名机关干部驻村帮扶的欢送会。两个小时的会议一结束,我和李耕生就被海东县政府接了过去,一同到海东县的大约有十个左右,基本都是年轻人。中午,海东县政府在自己的招待所请客,吃完中饭,我和李耕升又被清水镇分别接送到帮扶的南湾村和北湾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