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秘书的高官女红颜》一 浮光的“理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从没有想过,我能到市政府做一名众人羡慕的公务员。记得好像是六年级刚毕业的暑假,有一次和父亲到县城去卖从自家承包的一个小水塘里的几斤草鱼,路过县政府的大楼,父亲羡慕地对我说:“孩子,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你就到这里面上班。有吃有喝,有权有势。”又偷偷指了指大门口站着的门卫,说,“出门办事还有小轿车,瞧,还有人给你站岗呢。”

但是,我对官一直没有好感。记忆中的父母每一次争吵几乎都与官有关。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大大小小的有七八次。有次,我的表姐去外地打工,要村里开个计划生育证明,父亲到村部跑了几次办不成,结果只好送了家里两只正下蛋的母鸡给村书记才办下来,事后,母亲和父亲吵了一架,说父亲是个败家子,不能再等几天等鸡多下几个蛋再送去吗?还有就是承包自家后面的一个小鱼塘,每次捞鱼的时候父亲总要送几条大鱼给村长,母亲骂父亲说,对村长比对我的外婆还亲。

大学临毕业的那阵,,某娱乐传媒集团委托一研究咨询集团进行调查,在历时了半年之久后得出了一份数据表明,公务员的幸福指数是在所有的职业调查中是最幸福的一种职业,是打不碎的“泥饭碗”,加了温的“铁饭碗”,保了险的“金饭碗”。

我的理想随着年龄的增长,说起来有三个不同的内容,但是,这些理想不是递进的,上升的,而是现实的,短视的,功利的。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想成为一个小混混。原因是我当时的个子矮小,家里又没权没势,经常受大同学欺负。成为了小混混,就没有人敢欺负我了,现代著名作家王朔不是有一句话 “我是流氓我怕谁” 吗?考上大学后,在大学的图书馆里,我专门找来王朔的小说《一点正经没有――〈顽主〉续篇》资料查证,结果王朔的这一提法跟我在同一年呢。我的第二个理想是在高中的时候,我想成为一名才华横溢、学富五车的俊男。那是我暗恋上了邻班的一位大眼睛的漂亮女生。“俊男俏女”是中学生普遍的恋爱幻想,我也不能俗套。我没有钱买名贵的衣服炫耀,为了引起她对我的注意,我只能发挥自己唯一用之不竭、愈用愈灵光的大脑拼命地学习,我一直想能在全国、全省,或者本校全年级的学科竞赛上得个奖什么的,譬如即使是个鼓励奖、提名奖,或者甚至是参与奖吧,也好让我的名字出现在学校每月或者每周更换的报刊表扬栏里。可能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的遗传牵连吧,大脑先天的不足一直害得我的愿望到高中毕业时还没能得以实现一次,也使得我第一次对女生的暗恋画上了一个大大的结束句号。还好,“堤里损失堤外补”,上苍让我失去了高中的暗恋,却得到了高考的优秀成绩。原本一直中等的我在高考中发挥成班级的第一名,成为江南某一所名牌大学文理学院的本一学生。我第三个的理想是在上大学的时候被逼而萌发的,就是能找份满意的工作。一上大学的第一节课,就是一场让人压抑的但是学校又不得不采取的思想动员“提前设计你的大学毕业”。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变成了平民的教育。老师和学校都在为本校不断扩招的学生数而欢心的同时,又不得不对年年下滑的大学生就业率、不断攀升的退学率和学生的自残率而苦恼。在大学的四年,我送过了三届的师兄师姐,每送一次心就冰凉一次,一次比一次心寒。我明显的感觉到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刚上大一的时候,刚本科毕业的王师兄找到了一个县城中学任教,但是他放弃了这个岗位读了研究生,结果硕士毕业了,现在却失业在家。

父亲在我读大学的时候,脾气变得好多了,每一次回家,我都感觉他对我的好来,甚至是一种敬畏。这种敬畏,不是说我人大了,不再怕他了,而是我现在是大学生的身份,这对于因家庭经济原因只读到小学三年级的父亲来说,大学生是他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人生高度。在家里,只要我一拿起书来,父亲立刻就悄无声息,或离开我远远的做家务事,或者立刻关掉正在看的电视剧,防止打扰他的儿子这一件光宗耀祖、扬名天下的学习这件大事来。

当然,,对文字的崇拜,这并不是我父亲的专利。如果追根溯源的话,可谓自古而来,源远流长。远古时期传说的仓颉造字,惊天地,泣鬼神。而一些巫术就是将文字写在纸上焚烧以求得神灵的保佑。对文字的敬畏和害怕,统治者甚至设置了文字狱。秦朝的焚书坑儒,魏晋时的曹操杀掉了崔琰、孔融,明清时的“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只为稻梁谋”等等可谓不一而足。

大四班上的一些同学都陆续地找到工作,可是我未来的工作一直未有着落。大学的四年,为了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我成功应聘为本院院刊副刊的实习编辑,每个星期出刊一期,每月得到四百元的报酬,刚刚勉强我一个月的生活费。毕业时,我一直想找一个能发挥我特长的文学岗位,譬如记者、编辑之类的,但是,四年的大学生活,我的主要功力都化在了文理学院院刊副刊的编辑出版上,学习成绩一直未能显山露水的,导致了省城新闻记者岗位在招录单位考察时候未被录取的唯一理由。

我落聘了。

“上学靠自己,就业靠父母”。我知道父亲的能量,只有一道浑浊而期盼的眼光。在没有什么出路可走的情况下,我不得不努力地来圆一个父亲对我多年的愿望,那就是参加省公务员的考试。我看到临市的市政府招聘的文秘职位还适合我,就填报了它。公务员岗位的竞争平均是百里挑一,而我报考的岗位更是达四百比一。我没有将自己报考公务员岗位的事告诉我的父亲,免得他得知我报考后出现大喜再大悲,让他来个*两重天,伤心伤肺的。他一直相信自己孩子的学习能力,肯定能考上,但是最终的结果我比他看得更清楚。我知道如果这次能被录取,那就是如同中了百万大奖一样的意外。或许你认为我是故意的夸张,借此表白自己的考试才能如何的出众。我想从报名的条件分析一下我真的所言非虚。平湖市政府办公室科员的职位要求大学本科应届毕业,学生干部,外语六级,发表过省级以上文学作品两篇以上。如果不限制这些报考条件的话,那这个岗位报名的人数有百万肯定不在话下,这不就好比中个百万的大奖了吗?

公务员的复习考试,对于我来说,我把它视为对我的又一次智力挑战。我早就料到我可能的最终结局,肯定一字不差地如高中时候梦想着能让自己的名字挂上报刊栏上引起我的暗恋对象的关注一样无果而终。但是,骨子里流淌着的父亲倔强的基因搅得我报名后就彻夜难眠。每天高强度的学习结束后,心里就总有一个声音在喊:“祯子潺,你一定会成功的!”

抱着一种近乎无望的心态参加了公务员的笔试考试,想不到这“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努力”地背水一战的良好心态,结果真的出乎意料,进入了前三名的面试。说来或许是冥冥天意中上苍的顾怜,在一大摞的公务员考试的复习资料中,我竟然随意地看到了一道与面试一模一样的题目:“作为秘书,你发现你的领导做事有违规行为,你该怎么办呢?”书本上的参考答案上分析了两点,一是巧妙提醒,二是直接举报。我自己又临场发挥了一点,就是我不能做任何违法乱纪的事来,同时,要坚决地和违法乱纪的人和事作斗争。这最后的一点是我所看的公务员书中最强调的一点,就是你想成为一名国家公务员,在面试的时候一定要满怀正气,善恶分明,这样才能赢得主考官的信任。最终的结果我终于走进了市政府机关。

我接到正式的录用通知后,也切身感受到了一股股暗涌着的权力崇拜向我袭来。在大学临近毕业的两个月里,我接受着一波又一波的推辞不掉的学友邀请,有同乡的,有师弟师妹的,有熟识的,有不熟识的。而我兜里每月勉强挣到的四百元钱显然不能打肿脸充胖子,对于他们如此善意的回报,我只是用“有空就去 市政府看我”这样一句日后遥遥无期空洞的邀请,他们听到的这句话像比我回请了他们吃上一顿的美味大餐更让他们欣喜高兴。

我知道,他们对于我如此惠顾有加的深层的内心底色,就是我未来的不可预期的政治权力。在和学友一场场的酒桌相欢中,但我体会最多的还是十分纯真的、几乎没有假饰的同学真情。现在再回首自己在官场多年的历程,学友之间的友谊仍然如我纯洁无暇的第一次暗恋那样珍藏在自己灵魂的深处。有人将人生中各式各样的友谊总结归纳出三种“铁”的关系,那就是“一起同过窗的,一起扛过枪的,一起嫖过娼的”。这同窗之谊仍排在了第一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